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往届中考难题有哪些题型 往届中考试题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往届中考难题有哪些题型 往届中考试题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生活用电中考试题分析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物理中考试题与前些年相比,有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具有鲜明的物理学科特色。
对于中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从试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易错之处进行研究。通过对近三年试题的研究,我认为一些被大家称为“热点”的试题可以分为四类:常规题、创新题、实验题。下面对这三类题做一个简要分析。
一、 常规题
这类试题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的全卷中占有比例大约为70%。按照解题过程可以将这类试题分为二类:一类是试题只涉及一个物理过程,一个计算公式。如:海淀2002中考试题28题、小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电热驱蚊器”,它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0×104欧的电阻。将这个电热驱蚊器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电源两端电压为220伏时,100秒内产生的热量为 焦。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学生对知识的一般认识、基本的计算能力等。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另一类是试题涉及两个以上物理过程,或多个状态,多个公式。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思路清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这类复杂问题。使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过程:审题、解题、验证。审题要做到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清晰,变量、不变量清晰,状态量与过程量之间的关系清晰,并能利用情景图将其中的关系反映出来。如:2001年中考副题:如图所示是电饭锅加热和保温时的电路示意图。设加热时的功率为1100瓦,保温时功率为5瓦。
(1)用学过的公式推理说明,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时,开关S是断开还是闭合?
(2) R2的阻值为多大?
(3) 用此电饭锅把2.5千克水
从20℃加热到90℃需要最短时间是多少?
二、创新题
这类试题在中考试题中从考查作用看处在较高能力考查地位。突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数理推导能力等较高能力的考查。
主要有几种形式:
1、在新情景下解决问题。如2002年海淀区中考试题33.在相距2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导线每米长的电阻为0.01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20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毫安,则可确定出短路位置离甲地 千米。
本题是考查欧姆定律的试题,但在新情景下出现,就增添了难度。
31.一个额定功率为1瓦的玩具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在2秒内将150克的钩码匀速提高1米,则此装置的效率是_____。(g取10牛/千克)
?①锅炉中水在正常水位时,水量约有150千克.
?②按规定使放入的水从进口水温烧到规定出口水温时约需烧烟煤5千克.(c水=4.2×103 J/(kg·℃),q煤=2.7×107 J/kg,)试根据以上数据估算这台锅炉的效率.
立式汽水两用微型锅炉
工作压力(Pa)9×104
额定出口/进口水温(℃)118/20
××厂制造,出厂日期×年×月
学生学习的机械效率,在新情景下要求学生解决电动机的效率,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迁移能力。
2、开放试题。让学生通过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分析后,展开思维、放开思想去发散、去发现、去创新是开放型试题的本质特征.这种题型,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类试题按问题要素的发散倾向来分,又可分为条件开放、推理(方法)开放、结论开放等若干类型。
如:简单机械设计型,此类试题往往有多个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具体可从杠杆平衡条件、滑轮的工作原理等方面入手。(武汉市中考题) 要求用F牛(F<G)的力提升一重为G牛的物体,请设计出一种机械装置,画出装置简图并简述设计原理。
方法的开放如:有一个电压可以任意选取的电源,有若干根电阻值相同的电阻丝,现把一根电阻丝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通电1分钟,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Q。要产生3Q的热量,答出三种最简单的方法?
电路设计开放如:某同学用一个电源(不知电压)、两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R(20Ω,2A)和若干导线来测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上仅有“0.2A”字样,额定电压已看不清楚,他经过思考后,设计并连接了电路.在进行实验时,他发现变阻器电阻全部接入电路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最后,该同学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请你画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请你说明这个同学测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并写出有关的计算过程和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P的数学表达式.
现给你一电池组、开关二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从上述器材中选择适当器材,你可以完成哪些初中物理学过的电学实验?请至少写出五个实验的名称。
3、联系实际。近年我区中考试题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力图反映出学生从物理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物理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这些充分联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STS实例来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通过STS实例的分析和解决,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如:海淀2002中考题:37、有一种电冰箱,只有在压缩机工作时才消耗电能。将一台这样的电冰箱单独接在标有“3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上,测得电冰箱压缩机连续工作10分钟电能表的表盘转过了75转。
求:(1)这台电冰箱压缩机的功率多大?
(2)如果测得该电冰箱某一天耗电为1.2千瓦时,设压缩机每次连续工作时间都是15分钟,并且每次工作后的间歇时间也都相等,那么它的间歇时间的可能值是多少分钟?(设电冰箱压缩机工作时功率保持不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如:某小水电站的输出功率为500千瓦,并保持不变,用5×103伏电压将电能输送到较远的用户,则安装在输电线路起点的电能表的读数与用户的总电能表的读数每天(24小时)相差4800千瓦时。求:输电线路的电阻;若对输电设备进行改造,输电电压改为2×104伏,则线路上每天可减小经济损失多少元?(政府规定的电价为0.60元/度)
现有一把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米尺,1只量程为5牛的弹簧秤,2根细线。你能利用它们来测量一块大约1000克的铁块质量吗?画出示意图,并写出主要的步骤和最后的计算式。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设计了一滑轮组,想用最小的动力拉动一只水平地面上的工件匀速向左前进,现在请你用笔画出小明的绕线方法。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不过分在概念上“深挖洞”,而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及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
对于一些物理量单位的考查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考查突出了联系实际,
不再是机械的记忆考查,而代之以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考查,使学生对物理量单位能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即要有一个数量级的认识。如:山东中考试题: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为4安,此用电器可能是
A、空调机 B、日光灯 C、电冰箱 D、电风扇
此题要求学生知道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对常用用电器的功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知道功率公式,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对物理量有一个
JMB-3型煤气表
额定流量2.5米3/时 使用压力50~300毫米水柱
回转数41.7转/分 使用介质 城市煤气
4、信息题:近几年中考创新试题中出现的信息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向走出单学科知识考查的格局上发展.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的试题通过信息题的形式呈现,在考查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进化学、生物、地理、生态、环保、数学、能源等知识内容。另一类是给学生一定的信息,通过题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如: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热点,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核污染更是全人类高度警惕的问题。继1986年“切尔诺贝利”和泄漏事件之后,2000年8月12日,质量为1.4×107kg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引起挪威生态保护组织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海水密度取1.0×103kg/m3,钢铁的密度为7.8×103kg/m3,g取10N/kg)回答下列问题:
(1)核裂变和核聚变使大量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潜艇中核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那种途径获得的?
(2)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核潜艇的具体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450m/s,在潜艇正上方还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146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大?(取整数值)
(3)经研究,“库尔斯克”号的打捞方案之一,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若每只浮力袋充气后的体积为10m3,试估算用这种浮力袋多少只?
(4)按海难救援国际惯例,8月19日挪威潜水员曾抵达“库尔斯克”号打开紧急逃生舱盖。若舱盖面积为0.5m2,则海水对舱盖的压力越多大?
(4) 救援人员在“库尔斯克”号发现了记录潜艇各种信息的“黑匣子”,其某一部件外壳上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 、U2 、U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 、I、2 I3,它内部的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分别写出U1 、U2 、U3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和I1 、I2 、I3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
(5) 下表所示为国产XOB30-13型全自动洗衣机说明书中所列的主要技术数据,试问:①这台洗衣机在额定电压下洗衣、脱水时,通过洗衣机的电流是多少安?②如洗衣、脱水的累计时间为30分钟,洗衣机耗电多少度?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洗衣、脱水容量 3千克
额定频率 50 Hz
整机质量 33千克
额定洗衣、脱水功率? 360 W
外形尺寸?542×550×320毫米
缸数
行程(毫米)
缸径(厘米)
转速(转/分)
平均压强(帕)
1
30
360
5×105
求这种柴油机的功率.
这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知识内容比较浅显,但涉及情景较新,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能寄希望于通过练习来培养,而应在教学中注意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敢于挑战陌生问题。
三、实验题
中考物理实验试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实验能力的检测,这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走出“讲实验”、“背实验”的误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主要有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实验设计、能真实再现学生实验全过程的实验报告撰写以及实验报告的分析说明等,中考物理实验命题,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应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02年乌鲁木齐试题:家庭电路有一支标有铭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搞清这只灯泡此时的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02年昆明市实验题:如图所示是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装置图。
(1)(本题各空均填“相同”或“不同”)为了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应___________;通过烧瓶中两个电阻丝的电流应____________
两烧瓶中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____________。
2001年的实验题20.如图15所示,(甲)是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实物图,它的符号如图(乙)所示。图(丙)是单刀双掷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一个实例,当S与“1”接触时,灯泡E1发光,当S与“2”接触时,灯泡E2发光。
但电压数值未知),一个电阻箱(用R0表示),一个待测电阻(用Rx表示),一个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两极间电压),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以上所给器材,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能测量并计 算出待测电阻Rx的规范电路图(连接好后在试验过程中不能拆卸);
(2)写出测量的操作步骤及所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用测量量计算Rx的表达式:
http://www.chengcai.net/club/club/club_final.php?r_id=74872
给您提供了三个方案,望您满意
一、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
第一轮,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1。按照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模块;按照课程标准给学生重新梳理哪些知识点是识记、哪些知识点是理解、哪些知识点是运用。
2。通过典型例题、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例题、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方式等。
3。定期检测,及时反馈。练习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不能盲目加大练习量。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按中考题型分为“填空、选择专题”“规律性专题”“探索性专题”“阅读材料专题”“开放性专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侧面去展开,并将近几年中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题方向和规律,然后制定应试对策。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
重点是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通过讲评训练学生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二、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果
1。教会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过多地依赖同学和老师。
2。精选精练反思提高:要精选精做,讲效果。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3。建备忘录:给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典型题解、疑难、易错和易忘问题以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等,随时记录,以备在日常学习中加以解决。
4。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中考数学试题特别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观察法等;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
5。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做到事半功倍。
切入点一:做不出、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二: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北京中考来说,只有一道很简单的证明题是可以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中考对学生添线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但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其实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的挖掘题干,实际上就是反复认真的审题。
总之,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切入点有很多,考试时并不是一定要找到那么多,往往只需找到一两个就行了,关键是找到以后一定要敢于去做。
●联系实际问题
求解实际问题,其一般程序可分以下几步。
审题。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题意,理顺关系。读题时要注意对语言去粗取精,提炼加工,抓住关键的字词句。
建模。选取基本变量,将文字语言抽象概括成数学语言,依据有关定义、公理和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解模。根据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问题的结果。
检验(回归)。把数学结果回归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判断、验证得到实际问题的结果,回归时要利用实际意义的条件进行检验取舍,找出正确结果。
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模型,由所建立的模型来分主要归类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建立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图表解应用题、利用统计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一表五图(统计表、扇形图、折线图、条形图、频数直方图、频率直方图)解应用题;建立直角三角形用锐角三角比解应用题;建立几何模型、三角形模型、直角坐标系模型(实际上就是线性规划)解应用题等几种,涵盖了大部分中学数学模型类题型。
●几何论证题
中考中对几何论证题的难度有所控制,但是几何论证题作为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以几何重点知识为载体,要求考生根据题意设计有一定层次、一定长度的推理过程,以检测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图形分析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仍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几何论证题突出了对几何基本图形掌握情况的考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的考查。试题中出现的几何图形全是学生平时学习中常见的基本图形。填辅助线也体现出常规要求。几何证明分层设置,立足于常规思路掌握情况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几何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
所有试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学生若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靠猜题押题,临时突击,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各位考生必须做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学习,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注重解几何题的常规思路和常规辅助线的添加。注重基本推理、书写、画图等技能、探索归律、积累几何学习中的通性、通法。注意几何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另外,几何计算要与几何论证并重。由于几何论证题是思维训练题,它是依赖学生长期坚持的思维训练而不能靠死记硬背、临时突击完成的。建议考生每天做一到二题几何论证题,挑选那些一读题不会做的题进行训练,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研讨,有困难也可以请教老师指点。但是必须自我反思,总结出几何论证题的一般规律:牢记几何定理、熟记基本图形、掌握添线规律、精确简洁表达。只要我们在大脑中储存了一定数量的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在考试中就能激活它们从而做到迎刃而解。
●函数综合题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量的依存关系,反映了一个事物随着另一个事物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和规律。函数的思想方法就是提取问题的数学特征,用联系的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抽象其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并利用函数的性质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函数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运用函数的有关性质解决函数的某些问题;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经过适当的数学变化和构造,使一个非函数的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形式,并运用函数的性质来处理这一问题。
在近两年的中考中,函数综合题占了一定的比重,特别是在最后拉分的50分中更是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的中考综合题中函数综合题就有两题占了24分。
那么函数综合题到底在中考中以哪些形式出现呢?
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几何型综合题
此类题在近两年的中考中往往有起点不高、但要求较全面的特点。常常以数与形、代数计算与几何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画图分析与列方程求解、勾股定理与函数、圆和三角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同时会考查学生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和几何运动变化等数学思想。
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由于中考的英语试题因地区、年份和考试难度而异,因此很难确定哪一道题是最难的。不过,根据中考英语试题的一般特点,通常会有以下几种题型可能被认为是难题: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中考英语中比较难的一种题型,因为它需要考生根据上下文理解整篇文章,并选择合适的词汇填空。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词汇积累。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也是中考英语中比较难的一种题型,特别是那些需要考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推理的题目。这些题目需要考生不仅理解文章表面的意思,还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图、态度等深层次的信息。
作文:作文是中考英语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之一。它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作文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写出有深度、有逻辑的文章。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不同的题型可能具有不同的难度。因此,以上只是可能被认为是难题的几种题型,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往届中考难题有哪些题型 往届中考试题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往届中考难题有哪些题型 往届中考试题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