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史名录 紫砂壶历代名家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史名录 紫砂壶历代名家

时间:2023-08-05 22:20:38 作者:刘佳佳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史名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历代名家和紫砂壶史名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史名录 紫砂壶历代名家1

紫砂壶史名录 紫砂壶历代名家

最早记载紫砂陶器茶事的要数屠隆作于1590年的《茶说》,其后许次纾于1597年在《茶疏》上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记下了茶人、文人发现紫砂陶壶“宜于茶性”的特质。

从那以后,500年来紫砂陶壶一直没有统一的称谓。“五百年起个名”,或“紫砂为何姓紫”中曾记下一些紫砂陶壶的“老名”,或者说“小名、乳名”。

紫砂一词最早出自诗人徐渭。明代的书画大家徐渭(1521——1593)曾有一些诗写了“紫砂”一词。如,“青箸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何用迢迢三百里,紫砂盆去买宜兴”等,徐渭指的是茶叶罐,而不是说紫砂壶。其后的著名文献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及其之后300年罕见用“紫砂”的词汇。

在著作中记载紫砂陶茶叶罐早于“紫砂茶壶”,有纪年的是1590年屠隆的《茶说》和《考槃余事》。

明代作家屠隆的描述。屠隆(1541——1605)是明代戏剧家、文学家。他作为作家接触广、视野宽,且著作多。明万历年18年即1590年作的《茶说》,在《藏茶》一章记载:

又在《择器》一章里说:“------金银为优,贫贱者不能具,则瓷石有足取焉-----无釉瓦瓶,渗水而且有土气,用以炼火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亦不必与猥人俗辈言也。”

他还写了以谈家俱为主的《考槃余事》。在这部书中,他记载了文房用品多达40余件,其中介绍了紫砂茶罐。在卷三的《茶笺》中有:紫砂茶罐“宽大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瓦 瓶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袁中郎随笔》杂著卷·时尚。

瓯 注

“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明·许次纾1597年著《茶疏》。饶州,即景德镇地区,这里说“极不堪用”不是其色其型,而是指泡茶功能不如“大而不雅”的紫砂壶。

阳 羡 茗 壶

宜兴罐、砂罐

“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明·张岱著《陶庵梦亿》卷二·砂罐锡注。

荆 溪 壶

“茶疏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明·张岱著《陶庵梦亿》卷三·闵老子茶。

时 大 彬 罍

“自余来阳羡,有客示以时大彬罍,甚小,而其价甚贵。余心恶之,曰:必击碎之为快。而所谓时大彬者,必屏诸四夷为快-------”——徐应雷“书时大彬事”载《明文海》卷二百五十三,页二、三。

宜 壶

“宜壶作者推龚春,同时高手时大彬。碧山银搓濮谦竹,世间一艺俱通神。——陈维崧《赠高侍读澹人以宜壶二器并系以诗》

茗 注

“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清·李渔《闲情偶寄》

宜 兴 泥 壶

“近日一技之长,如雕竹则濮仲谦,螺甸则姜千里,嘉兴铜炉则张鸣岐,宜兴泥壶则时大彬……”——清·王士祯撰《池北偶谈》

瓷 壶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皆吴人。瓷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铜炉称胡四,扇面称何得之,锡器称赵良壁,好事家争购之。然其器实精良,非他工所及,其得名不虚也。”——清·王士祯《居易录》

宜 兴 砂 壶

“宜兴砂壶以时大彬制者为佳……”——清·钱泳辑《履园丛话》卷十二·艺能。

“宜兴沙壶创于吴氏之仆曰供春,及久而有名,人称龚春,其弟子所制更工,声闻益广,京口谈长益允谦为作传。”——清·刘銮《五石瓢》

宜 兴 茗 壶

“尝谓友人钱小谢曰:‘……宜兴茗壶不能刻山水,虽摹古人画本亦不佳。’数语真得此中甘苦者。”——清·蒋宝龄《墨林今话》

宜 兴 砂 注

“壶以宜兴砂注为最,锡次之……”——清·刘銮《五石瓢》。

供 春 小 壶

“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制宜兴茶壶者,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清·周澍《台阳百咏注》

宜 兴 甆 壶

《宜兴甆壶记》是1654年春天周容在《朱萼堂》观看徐龙文现场制壶的记录。据台湾历史学家徐鳌润先生2023年出版的新著中考证,“甆”字为时大彬创造。时大彬把“紫砂陶和宜鈞”合在一起,创造了“甆”字,可惜不为知识界认可,故周高起不用“甆”字。后来,吴骞录辑《阳羡名陶录》时,把“甆”改为了“瓷”。

宜 兴 紫 砂 陶

作为专用名词“宜兴紫砂陶传统技艺”,于2023年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宜 兴 紫 砂 壶

2023年,作家蒋巍陪同公安部领导访问葛盛陶庄,本土作家徐风作陪,公安部文联盛清宪、河南广电局张海容等齐聚陶庄,艺谈甚欢之下,在陶胚上刻下了“世界是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这句赞美词,从此宜兴紫砂壶的名字广为流传。

【紫砂专栏】掇球壶,无可比拟的美!

掇球成为每个艺人必做的壶型之一,它的气势非其他类似壶型可比拟,现在的一些名家也有掇球精品出现。

掇球壶

紫砂历来以外型丰盛,古拙宽厚见长。壶的艺术演变已久,别具特色,由泥料到款式再到镌刻,历经一程又一程。

掇球壶,壶中最具特色的一款经典紫砂壶形之一。壶身是一个大球,壶流一弯半,其口小根大,壶盖是半个球,而壶嘴及壶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壶。从整体造型看似乎并不像球,但细细曲解无不取之于球。

紫砂壶的魅力在于千变万化,样式繁多,在同一类型的壶型下不同的名家做出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风格。

一款紫砂壶外型能不能吸引人,除本身的造型外做工外,另一重要因素是比例,众多紫砂壶型中,能将比例诠释得最完美的是掇球壶。

历史上制作掇球最著名的三位艺人

由雍正年间出现的莲子大壶转变而来,沿着 邵大亨、邵友廷、程寿珍 一线进行了三度创新,三人的掇球各具特色,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不同风格。

1

  大亨掇球  

掇球,始于邵大亨。由莲子大壶转变成其球壶型,而掇,也是有坠落之意,意寓为落起来的球。

大亨生性高傲,不畏权贵,一壶千金难求,却为了救贫穷丫鬟,一掷多壶,他的壶雍容大气,气韵生动,壶也如他的人一样,明月清风,昂扬挺拔。

2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作。沿袭了“大亨掇球”的身雄气沉。“友廷掇球”又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

壶身与壶盖的连接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钮球形更圆,壶形也更贴近“掇球”之名。

从审美角度欣赏,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3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作,他在“大亨”和“友廷”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

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壶盖更具夸张。变得更加高耸、挺拔,更有“掇球”的意味。 

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圆润饱满,骨肉亭匀,器宇不凡,宛若一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正所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掇球壶容纳刻绘,不一样的美!

紫砂镌刻,与古印陶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古印陶的延续,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把没有刻款的壶,使人感到不完整,价值平平,一把刻款不好的壶也使人感到艺术内涵不够。

掇球(可定制)

文以壶传,壶因文贵,刻画图文与壶搭配调和,既不夺其美,反愈增其色。

每一把紫砂壶都应该烙下茶人自身的印记,每一把传世好壶,都应该有一个故事,一段属于自己的情缘。

寓草木有情,情情景景,刻之于壶,脉脉传情,耐人寻味。

 全手工陶刻

人与壶的一见如故,是可遇不可求。你有没有想过,将心仪的文字刻于钟爱的紫砂壶之上成为永恒,品味着这独一无二的风采,一起沉淀这岁月的美好。

友情提示,配图为作品实景实拍,禁止盗用。

紫砂壶不能养的暗淡无光

“玉不琢不成器,壶不养不出神”再好的紫砂壶,倘若束之高阁,也不过是石头一件、泥塑一件。好壶虽不是养出来的,但壶确实会越养越好。

可有时候,壶买回去后没有越养越润,反倒暗淡无光。这到底是壶错了还是人错了?

1、不要为养壶而喝茶,得了胃病不值当的,顺其自然,慢慢来,这事不急。

2、茶壶是用来喝茶的,壶是为茶服务的,要根据茶来选壶,利茶的壶才是好壶,从实用意义上讲,一把用了多年养的很棒的半手工壶用来泡茶要比一把一万块的新壶强很多。

3、壶形对茶的冲泡也有影响。

如冲泡红茶,选用器型可大可小。壶身高,红茶需要高温焖,选用这样器型的壶是为了使茶香更甜醇、滋味更醇厚。泡乌龙茶,选用的器宜小。器小香气不涣散,香聚而香味佳。

4、喝茶养壶都是修身养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别一喝茶就抱着茶壶死命擦,拿个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壶上淋,口里还不停念着:人勤壶不懒,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实在有伤大雅。

6、泥料不好的壶不等于一定就是加了化料了,有的壶可能是料里的砂不纯,里面有铁、碳酸钙,或者甲泥太多,或者陈腐时间不够或者烧制温度不够等等。需要在开壶的时候反复的煮、泡,让壶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把杂质、泥吐出来。

一帆风顺壶

7、把茶都喝到肚子里,喝完了把壶内外认真的清净,擦干水迹,敞开壶盖,倒置阴干。

8、如果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实用喝茶,全手工和半手工区别不大,半手工的性价比更高。全手工大师拍泥片一般是十来下,烧成后泥的双透性好,半手工的泥片靠模具挡胚成型,应该紧一些,从理论上讲可能透气性要差一点,不过这点差别,目前还没听谁说过能感觉出来。

9、普洱养壶会很油,比较快。

10、铁观音养壶很亮,也很快。

11、绿茶养壶很好的说,但是时间长点。

12、用养壶托不如垫个毛巾。

13、一把壶只泡一种茶是有道理的,不会变味。

14、经常喝茶的人要多准备几把壶轮着用,好让壶能歇歇干透了,一般一把壶连用三天就要停三天,这样壶才不会不受茶。

圣桃壶

15、淋茶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可以防止壶盖和壶身的色差,掩盖一些跳砂和明针的小缺点。

16、泥好的壶养起来见效快,泥差的见效慢,选一把好泥料的壶养起来事倍功半。

17、每次喝完茶最好不要在壶里留茶汤,用热水洗净,就像我们吃完饭会刷碗一样。

18、明针不好的壶很难养出来。

19、养花货准备一把小刷子还是必要的,如果外养最好用热水,不要淋茶汤。

20、养壶准备两条毛巾是有必要的,湿的用来清洁,干的用来抛光。最好用纹理细一点的,软一些的,吸水好,容易干的,必竟不是当砂纸用。

21、壶还是用小一点的比较好,毕竟喝茶不光是为了解渴,太大了喝不过来,你喝的总是冷茶,伤胃。养起来也费事。

22、你手里的壶千万不要超过二十把,非常累人的说。

23、水质的不同对养壶有影响,现在一般所用的桶装或瓶装矿泉水里面的矿物质很多,用来泡茶要随时清洁壶表面留下的水迹,时间长了不清洁会留下水垢痕迹,很难去掉。

24、不要用有油的手去抓壶,更不要把壶放在有油烟的地方,不用的时候要放在干燥,不落灰尘的地方。

25、最后一条,切记:把壶放在离小孩尽量远的地方,不然你会后悔的。

专注高山古树 只做纯料普洱

蔚林岱然茶业 原始森林的味道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史名录和紫砂壶历代名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曼生十八式壶铭 曼生十八式柱础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紫砂壶史名录 紫砂壶历代名家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654.html

使劲推荐

紫砂壶史名录 紫砂壶历代名家
紫砂壶史名录 紫砂壶历代名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史名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

曼生十八式壶铭 曼生十八式柱础壶
曼生十八式壶铭 曼生十八式柱础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曼生十八式壶铭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曼生...

曼生十八式壶铭 曼生合欢壶铭文
曼生十八式壶铭 曼生合欢壶铭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曼生十八式壶铭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曼生...

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图片 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价格
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图片 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价格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

浅谈对紫砂壶的审美认知 浅谈对紫砂壶的审美的认识
浅谈对紫砂壶的审美认知 浅谈对紫砂壶的审美的认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浅谈对紫砂壶的审美认知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紫砂壶晶光,润光,贼光 紫砂壶晶光图片
紫砂壶晶光,润光,贼光 紫砂壶晶光图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晶光,润光,贼光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5件绝世紫砂器是什么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5件绝世紫砂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5件绝世紫砂器是什么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5件绝世紫砂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5件绝世紫砂器是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

建盏喝茶的好处,很多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 建盏喝茶有什么不一样
建盏喝茶的好处,很多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 建盏喝茶有什么不一样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盏喝茶的好处,很多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的优秀文章,是小编...

紫砂壶莲子和掇只区别 紫砂壶古莲子壶
紫砂壶莲子和掇只区别 紫砂壶古莲子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莲子和掇只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搁置的紫砂壶应该怎样去保养呢 搁置的紫砂壶应该怎样去保养好
搁置的紫砂壶应该怎样去保养呢 搁置的紫砂壶应该怎样去保养好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搁置的紫砂壶应该怎样去保养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