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卫星导航 2021年卫星导航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1卫星导航 2021年卫星导航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截止2021年12月17日,全球四大定位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GLONASS)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伽利略导航系统。
1、GPS卫星导航系统
研制国家为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军方开发,1994年建设完毕,覆盖全球,共有24颗工作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定位精度10米。
2、格洛纳斯(GLONASS)导航系统
研制国家为俄罗斯,从80年代初开建,1995年投入使用,与GPS系统原理、功能都十分类似,覆盖全球,卫星数量24颗(因经费问题,经常运行的数量达不到设计数量,最少时仅仅有6颗在运行,目前有17颗正在运行)。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m,垂直方向为25m。
3、北斗导航系统
研制国家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2003年建成第一代;第二代正在建设中,第一代只有3颗卫星(两颗工作,一颗备用) ;第二代建成后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第一代仅覆盖我国本土及周边国家;第二代将覆盖全球,第一代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第二代定位精度10米。
4、伽利略导航系统
由欧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2002年正式批准 ,2008年4月开建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未建成),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
扩展资料:
我国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1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可系统服务于国际社会,推动经济发展,而北斗产业链的延伸,也将间接带动产业百亿,形成一批龙头和上市企业。除城市燃气、城镇供热、供水排水、电力电网、交通运输、建筑物形变监测等市政管网领域可成熟应用北斗精准服务以外,也可实现其它类似应用,由此可逐步形成超过1500亿元的北斗精准位置服务新兴蓝海市场。
此外,建设高性能、高可靠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我国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16项重大专项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后,性能与GPS相当,将使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令其在为国家高精度时空信息安全提供根本保障的同时,为广大民众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何开启高精度应用时代
人民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截止2021年9月,已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
1、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美国)
GPS的全称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吸引了众多用户。GPS不仅是汽车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物流行业管理的智多星。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GPS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继汽车市场后的第二大主要消费群体。
2、GNS伽利略导航系统(欧盟)
GNS的全称是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2002正式启动该导航系统研制和部署工作,历时14年,于2021年投入运营,正式对外提供导航服务。
伽利略导航系按设计将由30颗卫星(调整为24颗工作卫星,6颗备份卫星)构成,计划于2021年发射完毕。
3、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
GLONASS的全称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俄罗斯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苏联在1976年启动的该导航系统项目,该项目后由俄罗斯继续执行。该系统于2007年开始运营,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到2009年,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
4、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
BDS的全称是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完全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1994年正式开始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的研制,历时26年,于2021年6月23日发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至此完成所有46颗组网卫星(16颗北斗二号卫星,30颗北斗三号卫星)的部署。
扩展资料:
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
24颗GPS卫星在离地面1万2千公里的高空上,以12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PS观测中,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
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卫星应用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合众思壮(),中国卫星(),中国卫通(),航天宏图(),超图软件()等
本文核心数据: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各产业链环节产值占比、北斗应用产业产值等
2021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建设以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也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从此开启新的篇章。
民营企业大量涌入
近年来,伴随卫星产业链下游应用向民用领域快速拓展,以及北斗系统建设推进带来的产业机会出现,大量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
市场规模快速增加
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约16.9%。近年来增速基本保持在15%以上,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下游环节占据大半产值
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按核心产业与关联产业分类,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1%,达到1295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2.11%;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下游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9.9%,达到2738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7.89%。可见下游应用是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的主要环节。
从具体产业链环节看,与北斗导航系统高度关联的下游运营服务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涨幅最快,疫情封闭使无人系统、医疗健康、防疫消杀、远程监控、线上服务等下游运营服务环节的应用场景非常活跃,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1年下游产值达到1879亿元,同比增长23.2%,在总体产值占比为46.6%。随着未来时空服务和“+北斗”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及投资推动,预期下游服务产值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产值主要增长点。
北斗应用带动产业蓬勃发展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北斗导航市场规模需占到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7模的60%,预计202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7000亿元左右。
综上所述,在北斗系统的推动下,近年来大量民营企业涌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北斗系统高度关联的下游应用环节发展尤其迅速。未来随着北斗产业相关产值的进一步提高,时空服务和“+北斗”行业的发展完善,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70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前瞻与应用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1卫星导航 2021年卫星导航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1卫星导航 2021年卫星导航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