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2月2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2月2龙抬头是啥意思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相声有新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月2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2月2龙抬头是啥意思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月2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2月2龙抬头是啥意思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节 二月二龙抬头又叫什么节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节 二月二龙抬头又叫什么节

二月二龙抬头又叫农耕节”、“春龙节”等等,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也就是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主要作用就是祈愿丰收。“龙抬头”最早源于自然天象崇拜,和上古时期人们对星辰的运行以及农耕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它虽然历史非常悠久,但是成为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元朝之后,和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又很多,但是无论是哪种,都表现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月二”的诸多称谓

“二月二”是龙头节,又称青龙节。相传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就用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后来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亲耕。“二月二”,相传在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些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家在门前拜祭。这个习俗有“迎富”之意。

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人们期望龙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说法的由来。

“二月二”民间习俗

1、敲龙头

敲龙头唤龙醒来,东北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2、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3、吃龙食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4、接“姑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款待。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5、敬土地

古人认为土生万物,所以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以为该神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相传“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这天敬祭土地神。江苏省阜宁一带农民在敬土地时,各家都要从灶中取出点灰烬,在院中或房前屋后撒成大大的圆圈,并焚纸烧香,祈求土地神保佑当年禾苗旺盛,免受风雹螟蝗之灾。

6、熏虫儿

熏虫儿一词最早见于明人刘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徐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在许多地方志中都有类似的记载。这一天,人们把春节祭祀所用的饼或新做的馅饼用油炸来吃,以期把龙引回来,从而借龙威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并用炸饼的油烟去熏床、熏炕。想以此把将要复苏的虫子熏死,驱除灾害,以保健康。

二月二龙抬头的禁忌

1、女子结婚后,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2、妇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3、女子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回头”和寡妇。

4、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

5、走亲访友、看望病人忌初一、十五,下午不探望病人。

6、商店忌说“关门”,晚上关门叫“靠门”。

7、造房木材忌用桑木(“桑”谐音“丧”)、槐木(“槐”谐音“坏”)。

8、为人贺喜忌穿白鞋,忌扎白腿带或白腰带。父母死后,一月之内不能为人贺喜。

9、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10、忌说“吃醋”,叫“用忌讳”。

11、春节下饺子忌说“破哩”,叫“挣哩”。

12、到茶馆打水忌说“白开”,叫“白水”。

13、肩挑小贩忌迈扁担(因“迈”谐音“卖”)。

14、借用水桶送还主人时,不得担空桶入门,应一手提空桶,一手拿扁担,或挑担水送去。

15、借用熬中草药的挑子,送还时须押上点食品。有的地区不准送还,等用者来取。

“二月二”为什么说是“龙抬头”

是呀,阴历二月二,就是龙抬头

2009年2月26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专家介绍,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据天津、江苏两地的天文专家介绍,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农家人讲究多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青龙节”。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哈达奇·刚说,由于民间流传着“二月二”与龙的传说,加上“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所以农家人这一天的讲究颇多,他们把朴实的愿望寄托在俗事中,祈盼这一年过得更加美好。

依照我国北方一些旧俗,“二月二”早晨起来后,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然后用草木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回一条“金龙”;早餐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户户都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绕房子撒一圈,叫围社,为的是把所有的邪祟灾祸都挡在外面,凡是有亲人远在他乡的,这个圈一定要留一个口,意为盼其早回家乡。

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理发叫“剃龙头”;妇女不许动针线,恐伤“龙睛”;人们也不能从水井里挑水,要在头一天就将自家的水瓮挑得满满当当,否则就触动了“龙头”。

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农家人对年景充满祈盼,他们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播种而激动,祈求传说中的“龙”此时能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许多美食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传说。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2023年2月2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2023年龙抬头是阳历2023年2月21日,农历2023年二月初二,星期二。

一般每隔19年(如2004年、2023年)出现一次。公元2023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癸卯年(兔年),闰二月,共384天。由于2023年闰二月,所以在农历2023年里有2个立春,故称这一年为双春年。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月2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2月2龙抬头是啥意思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月2龙抬头是几月几号 2月2龙抬头是啥意思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腾讯1月至2月涨幅多少 腾讯1月至2月涨幅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