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代盖碗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碗茶简介和古代盖碗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古堰”是指都江堰。
都江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它创造了独特的水工建筑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古堰香茗是天府源老茶馆为茶客准备的花茶极品,花香浓郁,汤色明亮,回味持久。
红袖高舒的茶艺小姐,将开水壶高高提起,向茶碗中冲水,花茶随着水浪起伏翻滚,让人浮想联翩。茶艺小姐说,盖与碗是不能完全盖严实的,必须留有一定的缝隙,否则会将茶叶闷死。接下来茶艺小姐双手捧起茶碗,举杯齐眉。传茶小姐从右到左,一一将沏好的茶献给在场的每位游客。
我以为茶艺表演至此全部结束,可以酣畅淋漓地享受了,茶艺小姐见众人猴急样,嫣然一笑,玉齿轻启说:“下面是茶艺的第八道,请大家先闻茶香。这叫鼻品,闻香时,用左手端起茶碗,右手轻轻地扶住茶盖,从盖与碗的缝隙中去闻香,边说边做示范。”又说:“闻香分三闻:一闻香气的新鲜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纯度。细心地品闻优质花茶是一种精神享受。”听她怎么一说,众人都不好意思牛饮,纷纷学文人雅士状。果然,一股浓郁、清新的花香,随着袅袅的热气,直扑鼻孔,沁人心脾。
口品是最后一品。左手端茶碗,右手提茶盖,竖着将茶盖沿茶水向前推,推一次吹一次,反复三次,叫“三推三吹”,把面上的茉莉花吹到后面去,然后轻轻盖上茶盖,缓缓地送入嘴边,从盖与碗的缝隙间小口喝入茶汤,由舌尖浸入舌面,喝一口,使茶汤在口中稍事停留,然后在口中“打个滚儿”,分成三次往下吞,再闭紧嘴巴,用鼻孔吸气,使茶香直贯脑门,这样才能品出茶香与茶韵。
古银杏树下,一位须发皓然、白衣白裤的老者在忘我地抚琴,袅袅的香烟中,茶的清香,四处漫溢……古风悠然中,茶香亦醉人。
盖碗茶,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
回族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因盛水的盖碗由托盘、喇叭口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故称盖碗或三炮台。
公元1291年,瞻思丁的儿子纳速刺丁从云南调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把喝盖碗茶的风俗传到了陕西,后来随着战乱迁徙这一习俗也就传到了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方。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说:“回人以茶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史料《伊斯兰青年》中也有“缘回民以牛羊常食,非佐以茶茗不易消化”“穆民不饮酒,以茶代酒更甚”的记载。
古时回族先民多居西北,从事游牧业,以牛羊肉为主食,“乳肉滞隔,用茶通利。”长期以来,回族从选茶、点茶、配茶、冲茶、递茶、品饮到宴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文化。???
盖碗茶因配料不同有不同的茶名,一般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
三泡台则是用上等的菊花、福建桂圆、新疆葡萄干、甘肃临泽小枣、荔枝干、优质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滑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滑才为茗中佳品。
回族讲究沏茶,认为用雪水、泉水沏茶最佳,将水烧至滚烫给客人冲泡茶碗,喝盖碗茶要在吃饭前。倒茶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冲开水加盖,双手捧送,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喝盖碗茶时,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刮”几下,使之浓酽。然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去吹飘在上面的茶叶,不能接连吞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喝完一盅还想喝时,碗底要留一点水,不能喝干,要留点,这样主人会给您继续倒水。如果已经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放到嘴时,表示已喝够了,主人也就再不谦让倒茶了。
鲁迅先生在《喝茶》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是的,盖碗之茶,佳茗清醇,香远溢清,茶池盏畔,幽若山林。品茶,用盖碗,盖为天、船为地、碗为人,真可谓是:天地人和,禅茶一味。
3、茶汤滋味的变化
经科学研究证明,当茶汤中茶多酚含量过高时,茶汤的苦涩味加重,如果含量适中,就会感到甘醇爽口。一般春茶比夏茶好喝,就是因为春茶的茶多酚含量适中,而夏茶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因此茶味较为苦涩。大多数的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一般春茶氨基酸含量是全年最高的季节,所以春茶的品质也最好,也是茶味最好的茶叶。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高醇,主要是因为其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比例适当。春茶氨基酸含量最高,茶多酚含量低,所以茶味高醇。夏茶氨基酸含量低,而茶多酚含量最高,所以茶味苦涩。因此造成了“春茶鲜,夏茶苦”。
2、茶汤香气的变化
经科学家的长期研究,现在已经从鲜叶、绿茶、红茶中检测出组成茶香的芳香物质共有三百余种。这些物质一般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能够挥发出来,其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水温高时挥发得多而快,水温低时发挥得少而慢。乌龙茶以天然花香而得名,因此,在冲泡中除用沸水外,还需淋壶,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茶叶的香气是一种挥发性物质,随着茶汤逐步冷却,香气也自然消失。
白茶在制造工艺上属轻度发酵,茶多酚在未经氧化的条件下属无色,而稍有氧化就变成黄白色,其他有色物质特别是叶绿素、胡萝卜素被破坏而分解,因此白茶的汤色黄白而明亮。
茶汤色泽是茶叶中有色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茶叶的有色物质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和茶多酚的氧化物等。其中有些并不溶于水,因而对茶汤色泽影响不大。平时,我们在喝绿茶时,用开水冲泡后,开始茶汤是绿中透黄,随着时间延长,茶汤颜色慢慢变成黄绿色,进而变成黄褐色,如果将茶汤再搁上1天~2天,茶汤颜色就变为红黄色了。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叶绿素的关系,其实不然。从化学性质看,叶绿素并不溶于水,只是在幼嫩组织中有少量叶绿素渗入茶汤。绿茶茶汤色泽变深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及其糖甙物的氧化。喝完茶后,茶渣呈黄绿色,与鲜叶不同,这是由于茶叶中叶绿素在绿茶杀青时,遇到高温,破坏了酶的活性,叶绿素在水蒸气和高温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化学结构中的金属镁离子脱去,变成脱镁叶绿素,并与蛋白质结合固定下来,呈黄绿色叶底颜色。红茶色泽的变化,要比绿茶复杂得多。据研究证明,红茶色泽主要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参与下(称酶性氧化),经氧化产生了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称为茶黄素(TF)、茶红素(TR)。茶黄素对红茶茶汤明亮度有主要影响;而茶红素是茶汤红艳度的主要物质。这两种有色物质的含量、比例大小对红茶汤色产生明显的影响。一些低档红茶或陈红茶在冲泡以后,茶汤特别深红,这是因为茶黄素、茶红素的继续氧化,形成茶褐素。红茶加工过程中发酵过度,茶黄素、茶红素氧化减少,茶褐素形成量多,会使茶汤发暗,颜色加深。一些高档红茶,如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和我国云南、海南、广东生产的优质红茶,冲泡后的茶汤在杯边会出现金黄色的“金边”,这也与茶黄素含量高有关。另外,高级红茶茶汤冷后会出现浑浊现象(呈黄酱色),似加入了少量的牛奶状。这种现象称为“冷后浑”,其原因是红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汤中的咖啡碱相互作用后发生的,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变成不溶物质,呈浑浊现象,如果将茶加温,这种物质又开始溶解,茶汤又转为红艳明亮的汤色。
茶汤滋味是人们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一种综合反映,分为涩味、苦涩味、苦味、鲜爽味、甜酸味、酸辛味等。当然也有主次和组合之分。
花茶在窨制过程中,由于鲜花含水分较高,素坯受潮后,茶多酚轻度氧化,因此花茶的汤色黄绿而明亮。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在轻度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氧化损失少,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低。因此,冲泡后的茶汤呈黄红色。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汤色也由于茶多酚、茶黄素和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而加深色泽。
在冲泡过程中,一杯香美可口的绿茶或红茶,经几次续水以后,茶味起了变化显露苦味,也是因为这些呈味物质含量多少的原因,其他成分溶解已尽,剩下的只有多酚类化合物,所以只显苦涩味了。
1、茶汤色泽的变化
以上内容是关于古代盖碗茶和盖碗茶简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古代盖碗茶 盖碗茶简介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41235.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代盖碗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碗茶简...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功夫茶具使用视频教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白瓷盖碗怎么选材质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 泥料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整套装有哪些好点的品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养壶多久才有包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泡茶杯的使用注意四大项是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喝茶的盖碗该怎么选择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白瓷盖碗泡茶的好处和坏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功夫茶具欣赏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