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茶具的名称 盖碗茶的器具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盖碗茶具的名称 盖碗茶的器具

时间:2023-08-07 07:41:48 作者:李伯恩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茶具的名称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碗茶的器具和盖碗茶具的名称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盖碗茶具的名称 盖碗茶的器具1

盖碗茶具的名称 盖碗茶的器具

广义而言,茶叶采制和贮藏、饮用的器具统称为茶具。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贮茶、烤茶、煮茶和饮茶等茶具24件,真正属于饮茶的用具其实很少。

我们这里所说的茶具,主要指煮茶、泡茶、饮茶时所用的茶壶、茶碗、茶杯和茶盘等。

南宋无名氏《斗浆图》,生动反映了宋代斗茶文化

我国古代对茶的称呼很多,一般认为,在唐代以前,广为流传的名称是“荼”,还有茗和槚等。

到了唐代,荼才定型为茶。唐代以前,人们最看重的是茶的药用价值,把茶当作治病药品,只是偶尔饮茶止渴。

唐代饮茶之风兴盛,画风突变,换了粗放豪饮,变为慢煎细品。

如何慢煎细品呢?唐代茶学大家陆羽先生在他的《茶经》专著中,提倡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饮茶法煮茶法。

唐代茶叶的主要形态为饼茶,煮茶即把饼茶碾成细末,再放到釜中即锅里煮,一次煮出的茶以三碗为宜,多则寡而无味了。

唐代煮茶盛行时使用的盛茶器,以玉璧足碗为主,也有人称“瓯”。唐代皮日休曾作《茶瓯》一诗。

谈到茶瓯的质地外形时,用“圆似月魄墮,轻如云魄起”来形容。形似满月,质地如云,用如此精美的茶瓯品茶,对饮茶者真是锦上添花。

陆羽认为浙江越州瓷窑的青釉瓷最好,类玉类冰,其淡青色光芒与绿色的茶汤交相辉映,让人把盏言欢,爱不释手,甚至要买椟还珠了。

浙江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里的制茶器械

与唐朝煎饮茶的方式大相径庭,宋代流行点茶、斗茶的饮茶方式。代表性的饮茶器具有茶匙、茶筅(xiǎn)、茶盏、茶托和汤瓶等。

点茶不再把茶末放到锅里煮,而是用汤瓶先煮好水,用茶匙把茶末放入茶盏,直接冲入开水,将其调成均匀的茶膏。

然后一边冲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直到溢出细密的白色泡沫,即可慢慢品尝了。这个过程要有茶匙、茶筅、茶帚、茶盏、茶托和茶巾。

茶匙要重而有力。“茶筅”就是一把小竹帚,一头破竹成丝,差不多相当于今天搅蛋器一类的工具,日本茶道至今还保留着这种茶具。

宋代的茶盏,主要产于福建建阳窑的黑釉瓷备受推崇,取代了唐代唯淡青色越瓷为佳的局面。

建盏是黑釉瓷中的佼佼者,通体透亮,在斗茶时,更容易看清楚茶汤里的汤花和边上的水痕。

在这其中,盏体偶然烧制成的“兔毫”“玳瑁”“鹧鸪”等图案的釉盏,更是茗器中最为人珍视的,曾被日本茶道奉为神器。

茶盏和茶托是宋代点茶、斗茶时的必备武器。茶盏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茶托是和茶盏联合使用,放到茶盏下面套叠一起,点茶时连托带盏托在手中,绝无烫指之患。

茶巾是点茶、斗茶时的清洁和装饰用具,属于辅助性茶具,但在宋代点茶中是必不可少的点缀。

宋代茶巾品种很多,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

故宫博物院里的茶船

明清“斗茶”之风萎靡,团茶废弃,散茶兴盛,饮茶常用与现代类似的冲泡法,茶具和饮茶程序较之前代简化,但更注重精美别致的茶壶和茶盏,清代茶具中出类拔萃的是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白釉瓷(景瓷)和江苏宜兴生产的“宜陶”。

元代时,景德镇烧制的白胎青釉茶盏就已经非常美观,制造技术十分高超。明清以后,景德镇生产的茶盏、茶壶、茶盅等品种越来越多,釉色莹白,质量精良。

明代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所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

清代景德镇瓷器又发明了珐琅彩、粉彩两种新形式。清代茶壶造型丰富,康熙五彩竹花壶、乾隆粉彩菊花壶等精美的茶壶很有名气。

在琳琅满目的清代茶具中,康熙年间的盖碗开了一代先河,延续至今,是当时饮茶器具的一大改进。

盖碗中的康熙豆青釉五彩盖碗和雍正粉彩盖碗尤为精良。嘉庆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盖杯。与明清时的“景瓷”茶具相互辉映的是江苏宜兴生产的紫砂陶壶,称为“宜陶”。

紫砂茶壶色泽丰富多彩,但都古朴淡雅,有一种低调奢华的大雅之气,返璞归真,很有文化韵味,因而备受文人名士的青睐。

茶具发展到现在,很多家庭都设有茶海供三五好友品茶聊天。茶海是便于烹茶、品茶的家具,备有排水系统,以方便将第一次泡茶(洗茶)的水倒掉,同时用来洗茶壶和茶杯等。

现代的茶叶也是直接冲泡即可的成品,茶具向精密化方向发展,主要有茶壶、茶杯、茶碗、茶盏、茶托(也称茶船)、茶盘、茶荷(用来盛放待泡干茶)、茶盅、茶匙、茶则、茶漏和茶缸等。

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漏,连同茶筒,六个器具又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茶匙,盛茶入壶时使用;茶针(茶通)的主要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流畅通,或把茶叶在壶底拨匀;茶夹,也叫茶铲,可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常有人拿它来夹着茶杯清洗,防烫又卫生;茶则,又称茶拨,主要用于挖取壶内泡过的茶叶,也可与茶匙配合使用,拨弄茶叶到茶壶里,故名茶拨;茶漏放在壶口防止茶叶掉落,也叫茶斗。

另外还有茶巾、养壶笔、茶宠等茶具副产品。这一大家子茶具品种齐全,互帮互助,才能显示“茶道”的艺术魅力。

茶宠多为紫砂或澄泥烧制,也有瓷制、木制或石制。饮茶者以茶水日日滋养,时时把玩,久而久之,茶宠光泽明亮、温润可人,仿佛有了灵性。

茶具如此之多,当然应该有相匹配的环境方能成为雅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尝新茶》一诗中说:“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喝茶需要五美,即新茶、甘泉、洁器、晴天和嘉客。

现代作家周作人喝茶的心得也十分令人神往:“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清代光绪年间粉彩茶盅: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踏青风俗的记录者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和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节日”。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事实上,对于古人来说,清明节不仅仅是祭奠祖先,上坟扫墓的时节,还是踏青出游,赏花观景的好时节。

西汉时期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所谓“清明风”,便是清爽明净的春风,能够催发万物生长。

因此,古书《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人遗留下来的器物,不少便与清明有关,并记述着古人的清明,像笔者收藏的这只清代光绪年间制作的茶盅,便是其中一例。

这只茶盅口径10.5厘米,底径4.3厘米,高8.7厘米,为粉彩瓷。茶盅表面绘有图案,正是古人的清明踏青出游。

只见群山隐约,山色朦胧,远处氤氲一片,似乎在下着蒙蒙细雨。画面中心位置,有一个古代装束的老者正在缓缓前行,他笑呵呵地举着伞,望着前面的孩童。

孩童骑在一头灰牛背上,左手拿着缰绳,右手扯着风筝线,任由风筝飞在天上。在他们的不远处,有一处高大院落,层层台阁;树木无叶,枝条倾斜着伸向天空,就像一双双能够托起太阳的手掌。

在院落门前,有木条扎成的篱笆;篱笆旁边,有两块圆滚滚的大石头;石头后面,有一棵杏树,正灿然地开着满树的花朵,粉嫩粉嫩的,和青条绿叶相映成趣。

天上下着雨,树上开着杏花,但还有树木未长叶子,令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写清明的那首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看来,这正是早春时节的清明。看老者的模样,冠带典雅,文质彬彬,也许是辞官归隐的文人雅士,天下纷争,不再过问;世事纷纭,过眼云烟,只有妻贤子孝,儿孙绕膝,是人世间最值得眷恋的美好。

正如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辛弃疾所写《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归隐山间,村居田园,成为厌倦尘世纷扰的士大夫最好的归属。

也许,画面中的老者便是如此,趁着清明时节,为祖先们上坟扫墓的当儿,和子孙们快乐出游。

孩子的欢笑声,是天底下最动听的声音,再加上隐隐青山遮望去眼,纷纷细雨在身旁,郁郁芬芳扑鼻来,也是人世间的一大享受。

在茶盅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的底款,看来正制作于该时期。光绪年间,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黄昏之旅,国家内忧外患,官员自保不暇,百姓人人自危,似在走向穷途末路。

制作茶盅的匠人,大概也希望能像画面中的老者一样,回乡隐居,在山间林舍终老一生。但对于受官府管控的皇家官窑工匠来说,这样的愿望,无异是一种可望而不即的奢望。

幸运的是,目前正值太平盛世,古人的担忧我们不必有。在细雨纷纷,杏花开遍的清明时节,应该带上家人,走到山间、田野,来一场快乐的春游。

这样,才不负大好春光,才不负美好时光。

你喝的茶脏不脏?保养茶具有诀窍!

爱茶之人,必有一套茶具。它可能不是华丽的,也可能来自于某个不起眼的小集市,但它是与你有缘的。

1、茶巾

因茶巾使用短暂,并都是用于擦拭洗净的茶具,很多朋友使用后并未及时清洗。湿润及毛质纤维的质地成了微生物最佳的寄生温床,人手的反复接触以及与桌面、茶具底部的接触,造成了菌落互换,交叉污染。

建议:一条茶巾使用2~3个月,定期换新。每次使用后,与茶具分开清洗消毒。使用一段时间后,彻底清洁一次。

2、茶道六君子

对大多数人来说,茶道六君子是喝茶辅助工具,使用频率并不高。但每次清洗之后,如果没有完全晾干,会导致湿润封闭的茶筒成为霉菌滋生的温床。

建议:定期做好清洗,茶筒尽量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工具打湿后都要将之晾干。

3、茶漏

茶漏一般用自来水即能冲掉肉眼可见的残渣。但对于网漏很细的茶漏来说,久用后更易堆积茶垢,且长期处于湿润中,茶漏滤网纤维易老化、氧化,这使得出汤速度越来越慢。

在茶漏出现轻微变色时,便是要来一次彻底清洁的信号。

建议:及时换新,对于尚能继续使用的茶漏,可以用软毛牙刷蘸上小苏打,轻轻擦洗。

4、排水管和接水桶

长期接纳废弃茶水的排水管和接水桶,若不清洗,附着在上面的茶垢会滋生出许多细菌和散发难闻的味道,并且影响美观,一扫喝茶的雅兴。

建议:当排水管变色至无法看到管内茶水的流动时,建议更换掉。每次倒掉废水时,冲洗净桶内污垢。

看过了这些,是不是得赶紧给茶具来个大扫除了?

5、紫砂壶的保养

1、使用过的紫砂壶一定要让它完全阴干,壶内不能够有湿气存在。

2、此壶不能够包裹起来或者放到盒子里,否则壶内茶垢容易出现霉变。

3、应该放在通风透气、避免阳光可长时间直射的地方。不能够放在闷燥之处。

4、壶长期不用还需要在此壶里放一把干燥的茶叶,此茶叶一定是这个壶一直泡的这种茶。

6、茶杯的清洁

茶渍应洗,包含“紫砂壶养茶山”之类的说辞都是不卫生的恶习。

勤洗杯子,就是喝完以后马上洗。若是在茶台附近,直接用泡茶的热水冲洗尤佳。

轻中度茶渍,用超市里卖的“擦擦克林”在流水下擦洗即可,完全不必使用清洁剂。

热水会提升的清洗效果。

7、茶盘

1、不均匀茶垢,只要用一中性肥皂及清水以软毛刷刷起来,冲水即可维护茶盘表面的清洁。

2、茶盘长期放在干燥的环境,因石材的毛细孔水分被蒸发,都会出现天然的白化现象,但只需要用油脂、茶油来滋润保养,即可解决茶盘的白化现象。

以上内容是关于盖碗茶具的名称和盖碗茶的器具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银壶是煮茶最好的选择吗为什么 银壶是煮茶最好的选择吗对吗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盖碗茶具的名称 盖碗茶的器具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9950.html

使劲推荐

盖碗茶具的名称 盖碗茶的器具
盖碗茶具的名称 盖碗茶的器具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茶具的名称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碗...

银壶是煮茶最好的选择吗为什么 银壶是煮茶最好的选择吗对吗
银壶是煮茶最好的选择吗为什么 银壶是煮茶最好的选择吗对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壶是煮茶最好的选择吗为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陶瓷和紫砂茶器哪个更好呢图片 陶瓷和紫砂茶器哪个更好呢视频
陶瓷和紫砂茶器哪个更好呢图片 陶瓷和紫砂茶器哪个更好呢视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陶瓷和紫砂茶器哪个更好呢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建水陶工艺 建水陶器社出品
建水陶工艺 建水陶器社出品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水陶工艺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建水陶器...

如何鉴定与欣赏日本铁壶的品质 如何鉴定与欣赏日本铁壶的价值
如何鉴定与欣赏日本铁壶的品质 如何鉴定与欣赏日本铁壶的价值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鉴定与欣赏日本铁壶的品质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原来茶具需要这样清洗吗 原来茶具需要这样清洗的英文
原来茶具需要这样清洗吗 原来茶具需要这样清洗的英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原来茶具需要这样清洗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十二星座对应的茶 十二星座茶艺
十二星座对应的茶 十二星座茶艺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十二星座对应的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十...

铁壶的挑选技巧 铁壶挑选五大技巧及注意事项
铁壶的挑选技巧 铁壶挑选五大技巧及注意事项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铁壶的挑选技巧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铁壶...

云南玉溪青花瓷器 云南玉溪青花街
云南玉溪青花瓷器 云南玉溪青花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云南玉溪青花瓷器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云...

银壶到底好不好 银壶知识
银壶到底好不好 银壶知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壶到底好不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壶...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