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

时间:2023-08-07 02:20:59 作者:红星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和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1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

1987年,法门寺唐代地宫重现天日,规模之大、器物之精,令举世震惊。

2023年11月,法门寺地宫珍藏文物空降深圳博物馆,重磅大展,再次引起世人注目。

在这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中,一套唐朝皇室御用的金银茶具更是吸引了无数学者的关注。被誉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规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艺最为精美的茶具宝物。

据出土的《献物账》碑载,供奉茶具为:“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二十两。盐台一副,重十三两。

“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琉璃茶碗、柘子一副”等。

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这些茶器,给我们完整地演示了一遍唐代茶道的全过程,和唐代陆羽《茶经》中的描述基本契合。

我们可以将其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

焙炙碾碎筛罗煮水加盐加茶末品茶

为什么说是“简要概括”呢?

因为唐代茶道,讲究颇多,短短这么几步,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十分繁琐的。

第一步焙炙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件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就是典型的茶笼。笼身呈圆柱形,直口、直腹、平底四足,盖子与笼身做成子母口相扣合。

提梁呈半环形,两端弯曲成钩。在笼壁球路纹上焊贴了十九对姿态生动、翱翔自如的鸿鹄,盖沿与口沿上下鎏金,笼足为三瓣花朵形状,精致华美。

唐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二步碾碎

民间的碾一般为木制,内椭圆而外长方,椭圆有利于运转,外方能防止倾倒。而皇家所用则明显更为奢华。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碾子,由碾槽、槽座和能抽动的盖板组成,通体鎏金,底部弧形,便于碾轴在槽内来回滚动。

前后两端的槽板上各饰有三朵相连的流云纹,内有宝珠形壼门一个。左右两侧的槽板上饰麒麟和流云纹,其间各有镂空壼门三个。

特别的是槽面还插入一块可以沿沟槽抽动的长方形盖板,闭合时,槽身密封。碾轴两面以轴眼为中心饰鎏金团花,外绕以流云纹,富贵袭人。

唐鎏金花鸟纹银茶槽子、碾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三步筛罗

古代的茶罗实物过去从未发现过,地宫出土的这件鎏金飞天仙鹤纹壼门座银茶罗子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一件。

它由盖、身、座、罗、屉五部分构成,外观上看像一个盝顶方盒,饰有相对的二飞天和流云,罗身前端饰有云气山岳,后端饰双鹤流云,两侧饰两个执幡褒衣束髻的仙人。

座上有镂空扁桃形壼门十个,前后各二,两侧各三。身内有罗和罗屉,罗框内尚存织罗残片,罗屉为长方形抽斗,用来盛接筛下的茶末。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壼门座银茶罗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四步煮水加盐

唐代人饮茶,还喜欢加盐,水初次沸腾时,便应该加盐调味了。但加多少也必须讲求一个度,不能因为口味重就过分加盐,这样就丧失了饮茶的初衷。

地宫所出的莲蕾纽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便是当时用来贮存盐的器具,它由盖、台盘、三足架组成,盖上有莲蕾捉手,莲蕾中空,上下两半可以开合。

台盘的盖子造型十分别致,是一片覆卷的荷叶,叶蒂饰团花一朵,叶面饰摩羯四尾。

唐蕾纽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五步加茶末

在唐代,流行两种饮茶方式,一种是陆羽倡导的煎茶法,一种是苏廙提出的点茶法。

这两种方式在前四步差别不大,最主要的差别,便在于加茶末这一步。

如果是煎茶法,便要在水“二沸”的时候,先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转圈搅动,用“则”(茶匙)量取茶叶末沿着漩涡中心倒下,等水大开,波涛翻滚时,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使水不再沸腾,以保养水面的“沫饽”,即水面上的白色沫子.

而若是点茶法,首先,茶叶末的细匀要求要比煎茶法高很多,它要求茶叶末最好细如面粉,所以在碾碎和筛罗这两步时要更精细一些。

其次,它的冲泡方式与煎茶法相反,煎茶是把茶叶末倒入沸水中,而点茶法则是先在茶盏中备好茶末,然后注沸水于茶盏内,一面注水,一面要用茶筅或茶匙在盏内环回击拂,使水和茶彼此交融,达到不粘不懈的程度。

唐代晚期,点茶法比煎茶法更为流行,地宫所出的罗网眼极细密,从这一点来看,也更像是为点茶准备的器具,但加盐又是煎茶法的习惯。

因此,对于法门寺地宫所出的鎏金飞鸿纹银则,有学者认为是煮茶放盐时的量具,也有学者认为是点茶时用来击拂的茶具,争议颇多,不作定论。

唐鎏金飞鸿纹银则(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六步品茶

地宫所出的这件鎏金龟形银盒,便是贮茶之器,它分体錾刻,焊接制成,龟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以背甲作盖,龟首及四足中空。

通体錾刻纹饰,多为龟甲文、锦纹和鱼子纹地,部分鎏金。

唐鎏金龟形银盒(法门寺博物馆藏)

陆羽《茶经》:“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可见,对于唐朝人而言,茶,早已超越了一种生活必需品的范畴,而上升到了一种精神与文化层面。

所以,品茶,品的远不止是茶本身,更是完成一杯茶的过程、饮用一杯茶的心境。

最适合男士用的十把壶,满满的男子气概

奥玄宝在《名壶图录》中,将紫砂壶喻为各类凡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每把壶都像是一个不同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

男士和女士对紫砂的喜欢和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下面这10把壶可谓非常适合男士使用,满满的男子气概!

1.秦权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

壶身高耸,由下至上收敛,自然流畅,壶钮为扁弧,拉大纵向空间感。截盖微鼓,沿与盖浑然一体。

2.龙头一捆竹

罕见的清宫御制紫砂器,道光帝为庆祝平定张格尔叛乱,吩咐内务府置办礼器。

内务府奉上数百器皿,道光帝皆不满意,唯有邵大亨的“八卦龙头一捆竹”,令龙心大悦。

邵大亨将易经之中所有64个卦象全都收入一把壶中,天下乾坤一壶掌握,真正巧妙地做到了“于一器之中,盛载天下乾坤。

3.德钟

德钟壶,是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创光素造型砂壶中的佳器之一,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代宫廷繁缛习气。

德钟又名钟德。钟者,乐器也,礼乐为用,钟音之器为王礼颂。颂之以德。

德钟壶,德清俭素,静静品鉴,正气自然心生,肃起恭敬之心。中华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修身立德,兼济天下。

4.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壶身是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壶身瘦立,棱角分明又无任何搁手之处。

壶口较小,骨肉亭匀,亭亭玉立。利落的出水是壶身和壶嘴设计最为科学巧妙之处,也是壶友钟爱之处。

5.鱼化龙

鱼化龙是典型的传统壶型,为明代壶艺名家陈仲美所创。

后经清代壶艺名家邵大亨改进,制成了活动龙首纽、龙尾把、卷浪波涛、鱼龙堆身的紫砂壶。

鱼跃龙门,过而为龙,成就一番大事是每个男人都有过的一个梦想。

6.传炉

传炉取形明代宣德炉,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

它古朴典雅,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

7.汉铎

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汉铎壶就是以汉朝之铎为原型。

8.柱础

柱础本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柱础壶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其造型稳重而大方,以柱础为壶型,使壶显得别致且优美,更显示其稳重,此壶型亦一直流传下来。

9.仿古

仿古是非常大气的一款壶,它以古代战场上的战鼓为原型,因此也被叫做“仿鼓”。

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10.线圆

线圆壶40年代开始兴起,历经几代匠人的演变,才得到今天所见的样式。

壶身用两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状,口部与半球状盖相切,壶底简洁,为一捺底,桥梁钮与盖浑然一体,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

什么样的茶,用什么茶具泡呢?

“好茶配好器”,茶具的材质对茶汤的香气和味道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茶具多以材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如今,最常使用和出现最多的茶具主要有紫砂茶具、瓷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等。其中,精致典雅、精品荟萃的紫砂茶具和晶莹细腻、端庄淡雅的瓷器茶具,得到饮茶人最广泛的青睐。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

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青瓷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

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在宋朝达到鼎盛,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为黑瓷茶具的流行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

且黑瓷胎体较厚,能够长时间保持茶温,最适宜于斗茶。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

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至今,白瓷依旧成为使用最为普遍的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彩瓷是指带彩绘装饰的瓷器,比单色釉瓷更具美感。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

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中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

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

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以上内容是关于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和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壶泡茶隔夜能喝吗 紫砂壶泡茶可以过夜吗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9733.html

使劲推荐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是什么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

紫砂壶泡茶隔夜能喝吗 紫砂壶泡茶可以过夜吗
紫砂壶泡茶隔夜能喝吗 紫砂壶泡茶可以过夜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泡茶隔夜能喝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如何使用盖碗泡茶不烫手 如何使用盖碗来泡茶 教你正确使用手中的盖碗的方法
如何使用盖碗泡茶不烫手 如何使用盖碗来泡茶 教你正确使用手中的盖碗的方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使用盖碗泡茶不烫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普洱茶器具的最佳选择 普洱茶具推荐
普洱茶器具的最佳选择 普洱茶具推荐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茶器具的最佳选择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这把壶,顾景舟用到了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英文 这把壶,顾景舟用到了一百二十多件工具修改病句
这把壶,顾景舟用到了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英文 这把壶,顾景舟用到了一百二十多件工具修改病句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这把壶,顾景舟用到了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英文的优秀文章,是小...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石雕茶具雕刻艺术风格有几种类型 石雕茶具雕刻艺术风格有几种形式
石雕茶具雕刻艺术风格有几种类型 石雕茶具雕刻艺术风格有几种形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石雕茶具雕刻艺术风格有几种类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黄小茶代表茶 黄小括茶
黄小茶代表茶 黄小括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小茶代表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黄小括...

挑壶第一步,看完你就知道了什么意思 挑水壶的技巧
挑壶第一步,看完你就知道了什么意思 挑水壶的技巧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挑壶第一步,看完你就知道了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

银壶为什么贵 银壶为什么这么贵
银壶为什么贵 银壶为什么这么贵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壶为什么贵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壶为...

喝绿茶用什么茶具好 你了解几种茶类 喝绿茶用什么茶具好 你了解几种茶法
喝绿茶用什么茶具好 你了解几种茶类 喝绿茶用什么茶具好 你了解几种茶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喝绿茶用什么茶具好 你了解几种茶类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