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玩紫砂壶有什么意义和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高手们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专业玩壶人说起壶,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今天我们总结了玩壶高手的16点鉴壶秘术,希望助于提升各位壶友的鉴赏能力。
01、鉴赏紫砂壶的流部是有一定技巧的。流部从身桶蓄出的效果,要像从身桶内拔出来的感觉一样,而且线条保持柔和流畅,一气呵成。
02、鉴赏光素圆器时,首先要看的是线条和气度。如果线条把握好了,气度自然就出来了。
一件紫砂器可以做到通体运转无死角,而且每条弧线都表现的很柔美,才会被视为上品。
03、一捺底作为上底的一种工序,虽然对于符合底来说变形率要高一些。但是漂亮的一捺底,线条柔和,光净整洁且均匀对称,制作一气呵成,看起来无毛糙感。
04、一件上好的筋纹器,它的阴线两边,特别是壶身肉鼓出来的部分,一定会明显地体现张力、活性、饱满之感,给人的感觉有骨有肉,看起来像要涨出来一般。
05、无论什么器型,倒角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序,倒出来的效果看起来像过渡平顺的圆弧线,给人一种珠圆玉润之感。清代的很多朱泥小品的倒角,都做的非常漂亮。
06、一个漂亮的壶盖,子口一定是做的又直又挺,富有粗细变化。仅是从盖片到子口转折出的几个折角面,都会富有层次感,转折有度,整个线条绷的直且有力度。
07、壶体身上的所有装饰,包括描金、嵌金银丝、泥绘、堆泥、贴釉等,能够给壶带来的视觉效果,都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所以这就要求一把在装饰工艺之前就已经很出色了。
08、花货的表现形式也是两种,分别是“采大形”和写实类精细工。前者以气度、线条比例取胜,后者以精细、复杂、美感取胜。两者在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代表。
09、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写意和工笔。应用在紫砂壶上同样有效,绞泥的最高境界分两种,一种是给人联想空间的抽象图,另外一种,就是绞出写实的图。
10、紫砂壶的盖子就像人体的头部,头部要占足够的比例,但不能夸张,不能抢了壶身部分的视觉比例。而壶颈一定要比盖子宽度窄,这也是人体比例的特征之一。
壶肩代表人的肩膀,这个部分足够“挺”而且充满张力,就能让人感觉到精神气足。壶肩的饱满程度,是直接影响整把壶的精神的关键,也是考验作者基本功的主要条件之一。
壶腹是表现身桶线条美的重要部分。壶腹的线条,胖一分应显稳重,瘦一分当显挺拔。壶腹的线条,是壶器整体重心掌握的关键点。
11、一些作品,盖上盖子我们觉得好看,但把盖子摘掉了之后,就会觉得比例不对了,尤其是壶嘴和壶把所占的比重问题。
但有些壶,即使摘掉了盖子,一样能让人感觉左右均衡,整体美观,这就是放眼全局也能纵观局部。
从玩壶小白到玩壶高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方能练就一身专业眼光。
紫砂壶以其里外都不施釉的特点,盖与壶体能一起烧制,以达到成品壶盖直紧、通转、仿尘、保温的要求和作用。主要形式有压盖、嵌盖、截盖三种。
(1)压盖:亦称“完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边缘有方线和圆线两种,均与壶口相呼应。与口置平的泥片称“座片”,弯起泥片为“虚片”,壶口泥片称“坨子”,壶墙的泥圈为“子口”,几个部位及转折过渡用脂泥镶街,润合贴切、浑若天成。壶盖稍大于壶口之外径的俗称“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
无论壶型是方是圆,盖延和口延上下内外呼应,壶盖覆压于壶口,亦称“克盖”。“克”者,制服、居高临下也。壶盖稍大于壶口外径的,则俗称“天压地”。
(压盖的几种类型)
(2)嵌盖:嵌盖是壶盖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准缝如纸、发之隙”者属上品。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仅有“纸、发之隙”,有圆形、方形、异形、树桩形等。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形制规整。口部以装饰线处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结构,与平嵌盖手法相似,以严密、精缝、通转为上。
样式是壶盖嵌于壶口内,俗称“地包天”,如“矮井栏”、“一粒珠”、“鱼化龙”等壶。
(嵌盖的几种类型)
样式如秦权、梨式、倒把西施等壶,盖面与壶体表面轮廓线相互吻接,严丝合缝,壶盖与壶口大小合适。
(截盖的两种形式)
大红袍,众说纷纭的一款泥料,紫砂新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和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有什么关系?
明清时期,南方的广东潮州等地,流行喝“功夫茶”,紫砂壶问世后,从宜兴赴任的一些朝廷官员,讲紫砂红泥壶带到了南方,就这样大红袍茶和紫砂红泥壶邂逅相遇了,茶色壶色浑然一体,可谓“天作之合”堪称一绝。随后潮州人喝“功夫茶”推崇与之想匹配的宜兴红泥壶。朱泥壶色泽鲜艳,与大红袍茶芽色相近,久而久之,大红袍就成为了朱泥壶的代名词。
明清时紫砂泥中的“大红袍”,还有另一个说法:一种朱泥中的极品泥料!现今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传说,已经绝迹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那么究竟有没有所谓“大红袍”呢?
我认为既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它没有,是因为“大红袍”根本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而且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大红袍”,又谈何见过呢?历史上朱泥连个名称都没有,哪里来所谓的大红袍呢?说它有,其理由是,“大红袍”既然是色泽艳丽的朱泥壶,且历史上曾经有过被称之为“大红袍”的朱泥作品,紫砂矿源并未枯竭,怎么会没有“大红袍”朱泥的存在呢?
大红袍朱泥原矿
大红袍朱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少;二难;三奇。
一少,是指矿料极其稀少,它不像一般的泥料,有单独的矿层,原矿大红袍,没有单独的矿层,零星散落在朱泥矿层中,通常在一个矿层面的几方土中也挑选不到几两,矿料极其稀少而珍贵,均是以斤而论价的。
因为矿料资源稀少,没有机械加工所需要的量,故一般采用较为原始的小型石磨碾粉,手工拌和成泥,经陈腐后才能使用。目前市面上,有“自诩”为大红袍泥料的作品,实际均为人为配制的泥料所制,根本体现不出其独特性,真正的大红袍泥料,可谓少之又少。
二难,是说其制作和难烧制,大红袍朱泥外观呈土黄色,据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分析检测,二氧化硅的含量与大多数紫砂泥相比,相对较低,黏土物比例大,黏性极好,正是因为这点,在做壶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粘工具,难于成型,不是朱泥高手,还真做不了。
大红袍朱泥泥性重,烧成收缩比较大,通常为18%,烧制温度低。烧结范围也窄,通常温度范围为1130°C~1160°C。烧成时如温度把控不好,容易烧“爆”和开裂,所以成品率极低,一般只适合做小品,不宜做大件作品。
三奇,指的是泡养效果奇特。大红袍朱泥虽说色泽较为鲜艳,但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鲜红,制品烧成后通常呈暗红色,经久泡养后,会越发鲜艳明亮,晶莹如玉。单独看作品其色似乎不够明显,如果将其与其他朱泥类作品一起比较,特征就明显了。
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以上内容是关于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和玩紫砂壶有什么意义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 玩紫砂壶有什么意义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982.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寿命有多久?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壶种类那么多,哪个比较适合你呢英语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开茶艺怎样?赚钱吗知乎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实用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铺砂工艺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开壶精要怎么开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它们不只是茶杯,而是无尽的美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次品紫砂壶含有有毒物质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一壶乾坤茶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一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