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挑选一把好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如何挑选一把好壶的好坏和如何挑选一把好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由于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喜好,经济情况等不同,大家的选择也不同,说到底自己喜欢最重要。那么如何挑选一把好壶呢?
在泥料纯正,烧结火候适当,使坯体充分烧结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挑选自己心仪的茗壶。
一、实用功能1.容量大小要合适。如果朋友多、泡茶多,自然要选择容量大的壶;如果只是两三好友促膝品茗,要选容量小的壶。
2.口盖设计合理,茶叶进出方便。有些茶叶冲泡前,为干燥紧缩状态,冲泡后叶片伸展膨胀,会将整个壶身塞得满满的,如果壶口太小或设计不当,要将茶渣掏出就要费一番工夫。如果一时疏忽没掏干净,容易在内壁形成茶垢,甚至发霉,会有碍健康。
3.重心要稳,端握舒适。就是要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有些茶壶端握时,会十分沉重,如果不是壶把设计不当,就是壶壁过厚。
4.出水顺畅,断水果快。好壶出水刚劲有力,弧形水柱圆润流畅不散花;断水时,即倾即止,简洁利落。
二、做工绝大部分好的紫砂壶,都是全手工制作的,所以工艺水平的高低,是评判紫砂壶优劣的重要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紫砂壶的工艺要求。
1.嘴、把、钮,三点成一线。这点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很多壶甚至一些名家壶,会有或多或少的嘴把歪斜情况。此外把的上下不在同一垂直线上也很常见。
2.口盖要严紧密合。圆壶要旋转滑顺无碍,方壶要面面接缝平直不变形,筋纹器要面面俱到达通转的要求。以手压紧气孔,出水要即压即停且滴水不漏,说明壶盖与壶身的密合度甚好。
3.线面修饰平整、内壁收拾利落,落款明确端正。壶身线条、转折、棱线的修饰要漂亮规整;落款要大小得宜、位置适中、深浅合度;内壁的接口、接缝、内底要收拾匀当,不留施工泥屑。
三、不要冲动,细挑慢选刚接触紫砂壶的朋友可依以下两个方面作参考
1.几何造型的砂壶,该圆就圆、该方就方,线条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各配件的的大小要与壶身相称,和谐有度。
2.自然造型的砂壶,该写实就要写实,该写意就要写意。花器贴塑较多,整器要气势连贯,无生硬之感。注意壶身与贴塑的接触点有无细微的裂缝,以免日后断裂。
四、量力而为,价格合理要分清楚一把公认的好壶,与一把自己喜欢的壶之间的差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随波逐流,失去品茗养性、陶冶情操的那份闲适之美。
紫砂壶
传统经典器型之
仿鼓如意
❈
—
整器敦庞周正,犹如谦谦君子
力蕴内中,如意纹饱满挺括
是富贵的象征
以如意造型为型
更添吉祥、祝福之意
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更显悠然、典雅之美
历史经典 +
邵大亨 仿鼓
形制堪称完美,造型古雅朴拙,比例协调、结构严谨,线条收放自如,气度不凡。
顾景舟先生心摹手追大亨,传承创新所制的「仿鼓如意」更是成了一代经典样式。
顾景舟 仿鼓如意
顾景舟制仿鼓如意在传统仿古扁壶的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使作品气韵生动。
扁圆腹,短弯流,环状柄,阔口卧足,壶口与壶盖边沿相吻合成一条饱满灯草线,口、盖各占其半,无扎实功力不能为之。壶腹饰以如意纹,与桥形如意钮相呼应,于传统造型中见新意。壶的形、神、气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砂壶中的一件极品。
经典介绍 +
顾老将壶的重心放低,口盖流、把皆收紧,凸显肩颈,极具民国特征,钮与如意云纹取法储铭,改动后更显神韵。
仿鼓如意壶的如意纹,寓意着平安如意,和和美美,深受中国人喜爱。唯愿伴君千里,如意常安。
顾老一生中多次制作仿鼓,青年时曾精心制作一把,奈何家中小弟病重,卖壶救弟医治。
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顾老最后一次制作仿鼓如意时,已年过七十。制作手法、壶艺经验等方面相当丰富,可谓巅峰之作。
顾景舟先生也在「宜兴紫砂珍赏」对仿鼓如意做了较详品评:
在传统仿鼓扁壶的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使作品气韵生动。
如意仿鼓,顶项及腹,骨肉亭匀,壶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口、盖各占其半,盖子盖上即吻合成一条饱满圆线,无扎实功力者不能为之。
壶的形、神、气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砂壶中的一件极品。
历史及近现代仿鼓如意 锦集
无论仿古与创新,各种万千
周桂珍 仿古如意壶
曹婉芬 仿古如意
徐汉棠 仿古如意壶
当代 季益顺制仿古如意壶
葛陶中 仿古如意
朱勤勇 仿鼓如意
吴界明 仿鼓如意壶
任备安 仿古如意
仿鼓如意〔容:中品〕 陶长辉 制
摹顾景舟 仿鼓如意
气韵生动 精品佳作
+ 往期回顾
> 敦厚的紫砂风韵【何道洪】何氏风格
> 江友明 ' 掇球
> 童康 ' 有度
> 何涛 ' 汉铎
> 桑丽 ' 逸尘
· 逐砂报名 ·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
紫砂壶从明朝到21世纪
明末清初明代时期紫砂壶使用的泥料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泥料的目数为25-30目。
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
清中期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润感略逊明末清初之紫砂。
清末期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铁锈之结晶,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民初民初之时,以20-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夹杂大量的黄粒子与少许赭色和淡墨色颗粒,比清中期的段泥土胎中的颗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时的坚实。
解放后1952年底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紫砂厂。这时期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因此泥胎也比较干涩,这时期除了传统型器,也为了延续水平壶对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因此也就生产了许多的水平标准壶。其胎土呈橙红及红朱泥胎,橙红胎土多收自泰国、香港,日本线胎土多为红及清红,高温者为暗红带细砂感,也有少数壶描金,但年代略晚,多为1960年代之后。一般六字章多是中国宜兴早期的,日本线壶品项较泰国线略细货,盖墙多较短。
文革时期文革时期由於烧窑温度不高约在800-900度,所以基本上色泽较浅,且土胎较为松散乾涩。其中以1965-1968的水平壶土胎极佳,延用1930至1950年间养息未用之泥料。第一批於1965年出厂,有红土及紫砂两种,红土必为六杯,紫砂必为四杯,但因红土的压缩比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样大小。第二批於1985年出厂,偏橘子色且粉胎,土胎较差。第三批於1990年出厂,因开挖年糕土,或称猪肝红,土胎再创第一批的高潮,制壶多以造型小品为重。同时期也生产五形壶,泥料为六十年代小红泥,但土胎颜色偏红橙,未泡养前及呈现油光且砂感较为明显。
70末80初80中末期-90初期1985年后多是拼泥,且由中央供土,虽保有紫砂土透气圆润的特性,却少了作者在土胎方面的独创性,这段时期的紫砂胎土较暗,泡养后呈暗紫色,容易成为壶友们心中的“紫砂”壶,这段期间的红土则颗粒较大。
90中期这时期的泥料土胎硬,色泽漂亮,泥料却没80年代的质好,紫泥基本也是拼泥。朱泥呈橘黄及暗红色。段泥呈粉胎黄及绿黄。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挑选一把好壶和如何挑选一把好壶的好坏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如何挑选一把好壶 如何挑选一把好壶的好坏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415.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挑选一把好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如...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喝茶怎么样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要烧几遍?窑温是越高越好吗为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如何泡绿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的原名和来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铃木主善堂官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日本...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养壶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日常养壶方...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个性签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精美...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这个紫砂小盒子,竟然价值700万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