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 法门寺出土的瓷器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 法门寺出土的瓷器

时间:2023-08-02 04:20:11 作者:常相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法门寺出土的瓷器和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 法门寺出土的瓷器1

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 法门寺出土的瓷器

1987年,法门寺唐代地宫重现天日,规模之大、器物之精,令举世震惊。

2023年11月,法门寺地宫珍藏文物空降深圳博物馆,重磅大展,再次引起世人注目。

在这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中,一套唐朝皇室御用的金银茶具更是吸引了无数学者的关注。被誉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规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艺最为精美的茶具宝物。

“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琉璃茶碗、柘子一副”等。

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这些茶器,给我们完整地演示了一遍唐代茶道的全过程,和唐代陆羽《茶经》中的描述基本契合。

我们可以将其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

焙炙碾碎筛罗煮水加盐加茶末品茶

为什么说是“简要概括”呢?

因为唐代茶道,讲究颇多,短短这么几步,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十分繁琐的。

第一步焙炙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件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就是典型的茶笼。笼身呈圆柱形,直口、直腹、平底四足,盖子与笼身做成子母口相扣合。

提梁呈半环形,两端弯曲成钩。在笼壁球路纹上焊贴了十九对姿态生动、翱翔自如的鸿鹄,盖沿与口沿上下鎏金,笼足为三瓣花朵形状,精致华美。

唐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二步碾碎

民间的碾一般为木制,内椭圆而外长方,椭圆有利于运转,外方能防止倾倒。而皇家所用则明显更为奢华。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碾子,由碾槽、槽座和能抽动的盖板组成,通体鎏金,底部弧形,便于碾轴在槽内来回滚动。

前后两端的槽板上各饰有三朵相连的流云纹,内有宝珠形壼门一个。左右两侧的槽板上饰麒麟和流云纹,其间各有镂空壼门三个。

特别的是槽面还插入一块可以沿沟槽抽动的长方形盖板,闭合时,槽身密封。碾轴两面以轴眼为中心饰鎏金团花,外绕以流云纹,富贵袭人。

唐鎏金花鸟纹银茶槽子、碾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三步筛罗

古代的茶罗实物过去从未发现过,地宫出土的这件鎏金飞天仙鹤纹壼门座银茶罗子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一件。

它由盖、身、座、罗、屉五部分构成,外观上看像一个盝顶方盒,饰有相对的二飞天和流云,罗身前端饰有云气山岳,后端饰双鹤流云,两侧饰两个执幡褒衣束髻的仙人。

座上有镂空扁桃形壼门十个,前后各二,两侧各三。身内有罗和罗屉,罗框内尚存织罗残片,罗屉为长方形抽斗,用来盛接筛下的茶末。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壼门座银茶罗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四步煮水加盐

唐代人饮茶,还喜欢加盐,水初次沸腾时,便应该加盐调味了。但加多少也必须讲求一个度,不能因为口味重就过分加盐,这样就丧失了饮茶的初衷。

地宫所出的莲蕾纽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便是当时用来贮存盐的器具,它由盖、台盘、三足架组成,盖上有莲蕾捉手,莲蕾中空,上下两半可以开合。

台盘的盖子造型十分别致,是一片覆卷的荷叶,叶蒂饰团花一朵,叶面饰摩羯四尾。

唐蕾纽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五步加茶末

在唐代,流行两种饮茶方式,一种是陆羽倡导的煎茶法,一种是苏廙提出的点茶法。

这两种方式在前四步差别不大,最主要的差别,便在于加茶末这一步。

如果是煎茶法,便要在水“二沸”的时候,先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转圈搅动,用“则”(茶匙)量取茶叶末沿着漩涡中心倒下,等水大开,波涛翻滚时,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使水不再沸腾,以保养水面的“沫饽”,即水面上的白色沫子.

而若是点茶法,首先,茶叶末的细匀要求要比煎茶法高很多,它要求茶叶末最好细如面粉,所以在碾碎和筛罗这两步时要更精细一些。

其次,它的冲泡方式与煎茶法相反,煎茶是把茶叶末倒入沸水中,而点茶法则是先在茶盏中备好茶末,然后注沸水于茶盏内,一面注水,一面要用茶筅或茶匙在盏内环回击拂,使水和茶彼此交融,达到不粘不懈的程度。

唐代晚期,点茶法比煎茶法更为流行,地宫所出的罗网眼极细密,从这一点来看,也更像是为点茶准备的器具,但加盐又是煎茶法的习惯。

因此,对于法门寺地宫所出的鎏金飞鸿纹银则,有学者认为是煮茶放盐时的量具,也有学者认为是点茶时用来击拂的茶具,争议颇多,不作定论。

唐鎏金飞鸿纹银则(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六步品茶

地宫所出的这件鎏金龟形银盒,便是贮茶之器,它分体錾刻,焊接制成,龟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以背甲作盖,龟首及四足中空。

通体錾刻纹饰,多为龟甲文、锦纹和鱼子纹地,部分鎏金。

唐鎏金龟形银盒(法门寺博物馆藏)

陆羽《茶经》:“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可见,对于唐朝人而言,茶,早已超越了一种生活必需品的范畴,而上升到了一种精神与文化层面。

所以,品茶,品的远不止是茶本身,更是完成一杯茶的过程、饮用一杯茶的心境。

穆教授讲银壶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首创品论银壶的专栏,今天来到了第五期。希望通过专栏的形式,让大家了解银壶、提升认知,进而享用银壶、养生保健、投资收藏。

银壶煮水泡茶益处多多,但市场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那么如何选择一把好的银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材质纯度、器物造型、工艺水平、实用性和投资收藏等五个方面考虑。

题目:如何选择一把好的银壶?材质纯度

银壶材质纯度高低,首先影响使用安全,低纯度的银壶或多或少含有铜、铅等杂质。其次,影响口感,高纯度银壶煮水泡茶甘甜绵软,低纯度银壶则晦涩难咽。

再次,影响到加工难度,越纯的银子越柔软,加工难度也越大。

同样的工艺要求,9999纯度材质要比99纯度多费50%左右的工时,但更能体现高品质性能。

最后,影响壶的重量,高纯度银壶要比较低纯度银壶厚,而且经验丰富的使用者曾提出银壶厚重,水的韵味会更足。

器物造型

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喜好的器物造型也会有所区别。选择银壶造型的总原则是“整体协调流畅、部件美观耐看”;基本要求是壶嘴、壶把、两个壶耳、壶摘五点共面。

常见的壶型有几十种,多以古代器物或生活中常见事物为主,一般情况下底部略大的银壶烧水速度也相应快些。

壶嘴基本可分为弯嘴和直嘴两大类:弯嘴出水相对柔和,直嘴出水比较“冲”。看壶嘴有三项指标:出水流畅性、断流爽利度、水压大小。

壶把(壶提梁)的大小粗细要与壶身大小、形状、重量匹配。一般银壶注水80%,从壶把的前三分之一处握起,壶把要求是壶身稳定不费力。

壶盖大体分为压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嵌盖(壶盖嵌于壶口内)、截盖(以壶整体截取一段作壶盖)、包盖(壶盖包住壶口)。

壶盖不宜过紧或过松,框量在0.2-0.5毫米为宜。

壶摘虽小,却是壶的点睛之笔、提亮之处。大多数情况下,壶摘不仅制作的灵巧生动,更要能转动把玩,直接把壶摘焊死在壶盖上,省了工费却失了灵性。

工艺水平

制胎、錾刻、组装、后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制胎基本要求还是规整,手工壶追求天然形成的感觉,但不可成为粗制滥造的借口。

拿壶体来说,常见要求是无偏、无瑕、厚薄均匀。

錾刻如同在纸上作画一样,精美纹饰全凭精湛的錾刻技艺来表现。平錾犹如画界工笔,戗錾如小写意,浮雕錾如大写意。

好的錾刻让人赏心悦目,煮水沏茶时增添了一份文化气韵;差的錾刻犹如画蛇添足,还不如光壶。

组装要求各个部件协调统一、不给人突兀感,要求无焊缝、无焊镏、无砂眼。后处理拼的是细心和耐心,一把高纯度精工壶,一定是精心打磨抛光,光面的有镜面效果,通透雅致;亚光面的有绒沙效果,低调奢华。

实用性

此外,还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是隔热防烫处理。常见的方法是更换壶把材质和包裹防烫物,如壶把换成竹木、铜铁等,或者编上绳、藤条等,都可以防烫。

二是烧水壶的饱和度。饱和度是指在适宜功率炉具上烧水、水烧开而不喷溢时所装下的容水量与壶容量的比值。

通常认为饱和度低于70%的烧水壶就不好了。

三是出水流畅。不同种类的茶,对水流的要求不同。岩茶、乌龙茶等高香茶需要水聚、有力度;绿茶、红茶等则需要水流细柔、不能太冲。

投资收藏

一把好银壶,不仅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很强的投资收藏价值。银壶材料具有保值功能,制壶人工则具有增值功能,有时代烙印的银壶则是收藏佳品。

投资收藏价值取决于多个方面,最重要的则是品牌。

有人说,有些银壶卖得非常便宜啊,怎么品牌的都这么贵呢?便宜没好货,众人皆知。低价往往代表着掺杂使假、粗制滥造,售后无保障。

品牌银壶,从原料到做工,从技术要求到成品检验,从供货渠道到售后服务,都有一整套的严格标准,值得信赖。

如何用紫砂壶冲泡普洱茶(如何用紫砂壶冲泡普洱茶水)(紫砂壶怎么冲泡)

由于紫砂茶壶有帮助茶味发挥的特性,如果不是在试茶,而是在品茗情况下,可以发挥茶味到极至。

紫砂壶冲泡普洱茶流程

备具

宜选用容量稍大口盖略宽的壶,泥料不论。备好清洁的冷水,准备好烧开水的器具,或者事先烧好开水,贮于热水瓶备用。

温壶涤具

在紫砂壶中置入烧开的清水,荡壶,倒入公道杯,再由公道杯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用“狮子滚绣球”、或逆时针平摇品茗杯、或以手滚动温杯的手法温洗品茗杯,最后一个品茗杯的水直接倒入茶盘中。

投茶

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置茶用茶匙从茶叶罐中取出茶叶投置入杯壶中;或将茶叶罐中的茶叶先倒人茶荷,再转倒入壶中;或将茶叶缸的茶叶先倒入罐盖,再转倒入壶中。

置茶量则根据所品的茶品而定。

润茶

沸水置入壶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重复一次。润茶水同时可留在公道杯中,用来淋壶,以保持茶汤的温度,或用来温杯涤具。

候汤

请注意注水的速度和角度。注水的速度会影响到水的温度,注水快则温度高,注水慢、水流细则水温相对要低一些,要针对所泡茶叶特性的不同来做出适当调整。

注水的角度会影响到水对茶叶的冲击和茶叶的翻滚,毫较多的茶和熟茶不能过于冲击和翻滚,否则茶汤会浑浊不透亮。

出(站长 推荐:卢正浩,学习茶知识请访问,wWw.lhECha.com)汤

壶中的茶水通过过滤后入公道杯,再均匀的低斟分入品茗杯中。低斟,是茶泡好后,由低位慢慢倒出,壶嘴最好贴近杯沿,以免香气散失,温度降低。

若没有公道杯,可采取巡回式分茶,一壶茶,通常分四杯。从茶壶倒茶入杯时,不要一次倒满,开始每杯先二点,然后巡回均匀地加至七分满,使每杯茶汤浓度一致,当茶壶倒茶入品茗杯将尽时,以“点”状将“精华”依次“点到各品茗杯中,每杯要滴得均匀,以求每杯茶汤浓度一致。

敬茶

又称奉茶敬客,即将品茗杯放在茶托中,双手持杯托,举齐眉,奉给宾客。

品饮

接茶后,趁热品尝,品饮时先观汤色,重在闻香,然后再啜味。茶汤入口不咽下喉,边吸气边在舌尖打转,反复品赏,徐徐咽下,领略甘美的回味。

品饮普洱茶,重在寻香探色。

用心才能泡好茶,好茶更要用心泡,经验只是个引子,泡茶还靠实践。使用不同的温度和冲泡时间,你会发现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会有不同的变化。

当然,普洱茶的冲泡并非一定要按照上述方法,您可根据自己条件、喜好,随意“发明”各种泡法,普洱茶是用来喝的,只要口感良好,醇厚韵长,就是一杯好普洱茶。

以上内容是关于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和法门寺出土的瓷器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茶盘的悲剧人生 茶盘的意义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 法门寺出土的瓷器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5520.html

使劲推荐

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 法门寺出土的瓷器
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 法门寺出土的瓷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法门寺出土文物视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茶盘的悲剧人生 茶盘的意义
茶盘的悲剧人生 茶盘的意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盘的悲剧人生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盘...

银杯喝茶好吗 银杯喝茶的好处与坏处
银杯喝茶好吗 银杯喝茶的好处与坏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杯喝茶好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杯喝...

如何用盖碗泡出七大茶系不同的茶叶 如何用盖碗泡出七大茶系不同的茶水
如何用盖碗泡出七大茶系不同的茶叶 如何用盖碗泡出七大茶系不同的茶水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用盖碗泡出七大茶系不同的茶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

唐朝小茶 唐代小茶是什么意思
唐朝小茶 唐代小茶是什么意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唐朝小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唐代小茶是...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公道杯用法 公道杯是干啥用的
公道杯用法 公道杯是干啥用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公道杯用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公道杯是...

一席茶事 我有一茶室,足以慰风尘
一席茶事 我有一茶室,足以慰风尘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一席茶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我有一茶室...

盖碗和茶壶泡茶有什么区别 盖碗跟茶壶
盖碗和茶壶泡茶有什么区别 盖碗跟茶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和茶壶泡茶有什么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不同茶具有哪些优点缺点 不同茶具的作用
不同茶具有哪些优点缺点 不同茶具的作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不同茶具有哪些优点缺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银器茶具的功效 银茶具泡茶好不好
银器茶具的功效 银茶具泡茶好不好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器茶具的功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茶...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