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 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 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

时间:2023-06-28 18:12:54 作者:昌河北斗星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和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 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1

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 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

普洱茶膏是近来茶叶市场上爆红的一个单品,备受各界消费者所追捧,让很多以前不怎么爱喝茶的朋友也逐渐爱上了这款产品,普洱茶膏的主要特点就是让泡茶变成了一种饮品,那么很多消费者都比较好奇的是普洱茶膏多少钱一斤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收集整理出了普洱茶膏的报价以及鉴别普洱茶膏的品质好坏的方法,让大家在茶膏的选购过程中能避免上当受骗。

根据史料,茶膏最早出现于南唐时期。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唐代时期因科技远远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但是依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远离京城的云南依然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此时的制茶工艺远远不如唐宋时期,只是简单的模仿。即使如此,也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朝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消费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以后,普洱茶膏这门传统技艺也随着复苏,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23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现代制作的普洱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普洱茶膏的汤色比普通普洱茶更加通透明亮,因过滤了杂志,茶汤也更加纯净。结合高科技制作工艺后的普洱茶膏,在剔除可能存在的农残等有害物质后,饮用也更加安全。

普洱茶膏的市场销售报价:

普洱茶膏的价格根据选料不同,加工过工艺不同,价格相差也非常大,一般用稍微好点的茶叶萃取的茶膏价格都要在5~10元/克,早在2004年香港举行的普洱茶拍卖中3克重的茶膏最终以1.2万元的价格被藏家买走,2023香港跨国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最受青睐的当属一盒5块清宫普洱茶膏,最终以140.8万元成交。

普洱茶膏的鉴别方法:

1、汤色:茶膏是对茶叶成分的精炼和浓缩,过滤了其中大量的杂质,汤色因此不受茶叶杂质干扰,体现汤色的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与水的结合更加紧密,色彩表现优于直接冲泡的普洱茶。如果出现浑浊,则说明其压榨工艺不完善,出汤过程中杂质过滤有残留或者是人为添加了其他成分。

2、香气:不同温度下普洱茶析出的芳香物质不同,加之普洱茶本身就有“一山一味,百山千味”的说法,每一款普洱茶膏的香气都会略有差异,加上原料拼配工艺的不同,其香味可谓千变万化。

3、口感:茶膏的口感比同年份的普洱茶叶更加厚滑、醇和,这同样是因为普洱茶膏属于浓缩的茶叶精华,有益物质和成分的含量更高,茶叶物质的分子与水结合后,茶汤分子之间的间隙更小,结合更紧密,因此口感上能感受到茶汤聚合程度更高,自然厚滑醇和。

茶膏的饮用方法推荐:

茶膏的功效:解酒护肝的功效、消食、解油腻的功效、养胃的功效、抗癌的潜在功能、降血压与降血脂的潜在功能、降血糖的潜在功能。

纯饮方法:这是目前冲泡普洱茶膏最常使用的方法,也是普洱茶膏最流行的方法。它的冲泡方法简单易行,只需一个冲泡的玻璃杯(很多人用玻璃材质的公道杯),及一个或几个品茗杯(按品茶人数确定)的用具,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茶坊均可冲泡与品饮,不受环境的约束。

调饮方法:人们习惯于将不同植物果实,如大枣、桂圆、山楂、枸杞等一些补气、补血又养颜的物品调配到一起饮用,以期达到更高的品饮效果。用调饮的方法饮用普洱茶膏,是茶膏饮用中的“另类”,却也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好方法。

普洱茶膏纯饮的方法

普洱茶膏纯饮的方法:

①1克茶膏能冲泡500毫升的水。

②茶膏的溶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与速溶茶粉不同,茶膏在溶解到一定程度后,即我们通称的达到饱和度后(通常为宝石红),其溶解的速度放慢,待将水倒出,重新冲入开水后,又开始新的一轮溶解过程,直至茶膏全部溶解为止。这个过程可能是两次,也可能是5次,以投入茶膏的量为主。因此,我们说一克茶膏可冲泡500毫升的水并不意味一次冲泡完成。

③茶膏中有一款特殊品种“红运当头”,它的冲泡方法与其他茶膏不同,它是先放水,后投入茶膏,茶膏始终漂浮于水上,其红色的颜色呈云雾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

普洱茶工艺演进的必然方向——拼配

每一种茶叶制程的精制化程度往往与这种茶叶的市场价格成正比。当普洱作为一种廉价的、以边疆少数民族为主要消费群体的茶品存在时,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是必然选择,这种目的相对于其定位而言是无可厚非的。

当普洱茶的价值被发现后,必然从市场消费端对于茶品工艺产生精制化的要求。按照目前趋势,工艺的进一步精细化已是必由之路,而拼配无疑是这种精细化制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纯料的天然不完美特性以及拼配的科学性,经过优质拼配之后茶品方能完成从“食材”到“菜肴”的转变。

历史上云南文化与地理位置上与中原文明的隔阂加之其自身文明的演进速度,放慢了普洱茶制作工艺的革新。从“散收无采造法”,到后来杀青、揉捻等制茶工艺传入云南,古代普洱茶工艺的演进历程是极为缓慢的。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改变了这一局面,从普洱茶销往香港到应市场需求研制渥堆熟茶,都是消费终端的反馈对于普洱茶生产和工艺革新拉动作用的明证。

当代普洱茶已愈发为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消费群体所接受,这为普洱茶工艺的进一步精制化提供了强大的拉动力。云南天然无污染的古树茶资源,经科学合理的低温制程最大程度的保存其天然活性,再藉由拼配将茶品推向更高层次,是普洱茶茶品精制化的一种可预见方向。

生茶普洱时间长 普洱茶是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在储藏环境适合的情况下普洱茶的老茶会比新茶好,当环境不够理想时候,老茶就不如新茶理想。在网络上常看到网友们问起这个问题,多参照下大家的建议比较好。

普洱生茶是没有发酵过的,不能变成熟茶 。 一般生茶要存放10年左右才可以泡出偏红色的茶汤。所以一般生茶多用于收藏。熟茶一般3年的就可以达到不错的味道,时间越长口感越醇厚。

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对胃刺激较大,生茶适合胃良好的人员饮用。

熟茶:(即普洱)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盘点普洱茶的四种原料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具有国家地理标识的历史名茶。而普洱茶原料按栽培方式可分为:野生型野生茶、栽培型野生茶、野放茶、台地茶等。下面中茶网为大家介绍下这四种普洱茶原料,让您对普洱有更深入的了解。

1、野生型野生茶

2、栽培型野生茶

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半开展,树高1.5~3m。因有人工管理,茶叶因种生有时产生变异较少,在同一茶区中,约有二三种变异茶种。嫩叶多银毫,叶缘细锐齿,半展未开支三级芽3~5cm,成叶长可达6~15cm。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明显。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质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水略薄而刚烈。

3、野放茶

4、台地茶

普洱茶不同等级的原料都有什么特征?

了解普洱茶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并非一味求嫩的茶类,而是不同等级的原料拥有不同的滋味,最近有茶友如是问道,“普洱茶不同的等级的原料都有什么特征?是不是等级越高越好呢?”,本期就和茶友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最新的、现行的2023版《GB/T22222-2023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对鲜叶分级、晒青茶感官品质特征、熟茶感官品质特征三者制定了明确的等级划分指标。

普洱茶

1、首先将普洱茶的鲜叶原料,按芽叶比例和嫩度特征划分为如下6个等级:

2、其次是晒青茶,国标中也将晒青茶划分为6个等级,各等级特征如下:

【特级】:条索肥嫩紧结、芽毫显;色泽绿润,外形匀整,稍有嫩茎;香气清香浓郁;滋味浓醇回甘;汤色黄绿清净;叶底柔嫩显芽。

【二级】:条索肥壮紧结、显毫;色泽绿润,外形匀整,有嫩茎;香气清香尚浓;滋味浓厚;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

【六级】:条索紧实;色泽深绿,外形尚匀整,有梗片;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绿黄;叶底肥壮。

【八级】:条索粗实;色泽黄绿,外形尚匀整,梗片稍多;香气平和,滋味平和,汤色绿黄稍浊,叶底粗壮。

【十级】:条索粗松;色泽黄褐,外形欠匀整,梗片较多;香气粗老,滋味粗淡;汤色黄浊,叶底粗老。

3、再者就是熟茶,国标中也将熟茶划分为6个等级,各等级特征如下:

【特级】:条索紧细;外形匀整、匀净,色泽红褐润显毫;陈香浓郁滋味浓醇甘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褐柔嫩。

【一级】:条索紧结;外形匀整、匀净,色泽红褐润较显毫;陈香浓厚;滋味浓醇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较嫩。

熟饼普洱茶价格

你好,这个要具体看是什么品牌的? 普洱茶品类、品牌数千个, 每个品种、品牌,价格都不一样。而且也会根据山头、原料、年份等因素导致价格的不同。 说茶网 上的大益报价2023年的产品我看到很多都是上万一件的。就算是一饼也是三四百、四五百很。

最近朋友送了一提(七饼)普洱茶,单饼的包装上有: 产品名称:乔木古饼。

如果是07年的茶饼每片应当在70至80元左右,你这一提应当在500至600之间,说的不一定准,本人刚从云南回来,知道一些

5年的熟普洱茶饼价格

首先要看看是哪个厂生产的的品牌,大的品牌市场回收比较多,这个直接影响这价格。其次要看茶青的级别、采摘季节以及仓储情况才能定价格。最关键还是要看开汤评审的情况。

七子饼茶其实就是普洱茶的一种,之所以叫七子饼是因为普洱茶在清朝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为了便于运输和统一规格故做成饼状,并规定一饼重量为357克,七个饼为一提,十二题为一只,一只的重量就约为30千克。以此来作为普洱茶的特有身份证,这样普。

1、外形 普洱熟茶有紧压熟茶和普洱散熟茶之分。散茶一般来说,其品质的高低,外形重点看条索和色泽、条索主要看条形松紧、重实的程度,以条形肥壮紧结、重实的为好;色泽看含芽毫的多少,色泽的深浅是否均匀一致,以色泽褐红、均匀一致、金毫显露。

老公刚给我拿回快普洱茶茶饼,是西双版纳浩海茶叶有限公司制造的,颜色。

茶饼的颜色较深,应该是熟茶饼,可以用紫砂壶来冲泡,其对普洱的习性较合适,用镊子将茶撬点然后放入茶壶中,洗茶很关键尤其对于普洱这类陈年型的茶叶,放置的时间长是会发酵成陈普洱味道更醇厚,就因为放的时间长会长尘啊还有茶粉等,所以洗茶。

普洱茶生饼适宜收藏还是熟饼适宜收藏?

收藏普洱茶,一般以生茶中的紧压茶为主。熟茶已经过渥堆发酵,虽然也会随时间提升品质,但口感变化不大。生茶则更具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生茶初成之时口感苦涩,但在良好的储藏环境中,茶气和茶质的变化很大。 相比散茶,紧压茶更适合收藏:它体。

熟饼普洱茶价格

普洱茶界的这些内幕或假象!99%的消费者都被“坑”过

所以,遇到这类茶,最好绕道,因为买到假的机会是99%。其它的理由不谈,就凭这是简单的推断,更是常识。

二、普洱生茶放久了,就可以慢慢变成普洱熟茶

这可能是很多不喝普洱茶,或一直喝普洱茶但没有深入了解普洱茶的人群共同的认识。因为有不少“大师”是这样指点的。

因为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加工工艺不同,事实上无论存放多少年,生茶就是生茶,永远不可能成为熟茶。只是因为存放久了的生茶,苦涩味少了,在视觉上汤色浓红,和熟茶的这些现象很像。不精确但很恰当的比喻,就像生包谷就是生包谷,不能说放了很多年后,就变成了熟包谷。

所以,普洱茶生茶放的时间久了,只能是老生茶。

三、普洱茶有乔木和灌木两种

出现这两个概念,更多是经销普洱茶的商人的一种说法。主要想强调乔木是又高又大的,让人联想到古树;而灌木是比较矮小多叉枝的,让人联想到台地茶。

从植物学的角度,古树茶和台地茶都有主干;根茎上也看出,台地茶也属于乔木茶。普洱茶区当地有人说,台地茶是为了便于管理而人为地修剪,让茶树长的不太高,才形成了现在看到的灌木茶的样子。

所以,普洱茶都是乔木茶,没有灌木茶!

四、原来上贡给皇帝喝的是“宫廷普洱茶”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宫廷普洱比较流行,它普遍是选料非常细嫩的熟茶。但是中国古代的皇帝们从来没有喝过,也没有办法进贡给皇帝老人。因为熟茶的发酵技术是1973年才有的,也就是说熟茶是上世纪70年代才诞生的。而普遍的认为是“宫廷普洱”,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99年左右。

所以说,无论如何,中国的皇帝们无论如何都喝不到“宫廷普洱”!

五、普洱茶就是云南普洱地区栽种生产的茶

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澄清。

首先,普洱茶产区的问题。云南普洱茶主要有四个产区:普洱产区、临沧产区、西双版纳产区和保山产区。

其次,普洱茶与其它茶最大的区别是工艺上的区别,特别是“晒干”这一个环节与其它茶类很不同。(具体的工艺网上谈得很多,在这里就不啰嗦,有兴趣的茶友可以自己查一下。或查阅《云南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文字图片讲解】》一文了解)

正因为茶类主要是从工艺上区分的,就可以明白,普洱茶产区不一定只产普洱茶。只要用不同的工艺,就可以生产不同的茶类。比如普洱茶产区的绿茶、红茶一样被消费者认可和购买。

六、台地茶价格便宜,所以品质比古树茶差

先说价格。古树茶价格比台地茶贵,本质原因是因为古树茶比较少,现代社会物以稀为贵。普洱产区的朋友可以告诉你,反观30年前,很多古树生长的茶叶是无人问津的,根本卖不出好价格的。

再说品质。笔者认为,品质评判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科学的分析,比如制作出来的茶叶含有的什么成分,哪些多哪些少,哪些有利于人体等等;另一方面是主观个性的比较,比如味道、口感、颜色好看的程度等等,根据个人的喜好不同而不同。

比如大益、中茶、普秀等这些被公认具有代表普洱茶标准品质的茶饼,大部分的原料毛茶就不是古树茶。你能说这些标杆产品的品质不好吗?

所以只要无有害物质,自己喜欢,口感适合自己,就是好品质的茶。毕竟,就像柴米油盐酱醋一样,喝茶是自己的事情!原题:《那些你听过并相信的普洱茶假话》

鲁云说茶:关于普洱茶,不得不说的十个常识和真相

今年的春茶季已经过去,笼罩在普洱茶上的“迷雾”却未散尽。由于老班章、冰岛等拍卖价格再创新高,普洱古树茶涨声一片。由此,再次引发人们对普洱茶的关注。行业狂躁,消费者吃药,外界许多人都认为普洱茶名气大、价格贵、水深又浑。

对初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来说,各种说法众说纷纭,难免一头雾水、审美疲劳。喝杯清爽的普洱茶那么难吗?谁能借一双慧眼?鲁云接触普洱茶七八年了,学费交了不少,业内各方人士也多有接触,谈谈个人对普洱茶十个方面的理解,希望对茶友有所参考。

1、普洱茶整体价格不贵,“天价”是个别山头

云南茶叶各产区争相拍卖普洱茶,给外界造成了普洱茶贵的印象。其实,贵的仅是普洱茶金字塔“塔尖”的部分,普洱茶整体的价格比起名优绿茶、乌龙茶等,算是便宜的。当然,这和普洱茶用料较粗、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以及品牌成熟度有关。普洱茶价格分化如今相当明显,顶尖的山头茶干毛料上万元一公斤,而台地茶才卖十几块,“茶比茶气死人”。

今年古树料价格大幅上涨,平均涨两三成是保守估计。许多地方都上山搜寻古茶树,藏在深山人未知的老茶园都被翻腾出来。这样做好不好,自然得辩证看,但保护好古茶树资源无疑更紧迫了。古树茶价格大涨不是因为更好喝了,而是因为相对市场需求更稀缺了,物以希为贵。一些茶客直接上茶山收茶,但这样做出来的茶能经得起考验吗?

2、不是所有古树茶都好喝,台地茶被“污名化”

问题来了,古树茶真的那么神?一定就好喝?我觉得未必。就香气来说,普洱茶可以分为品种香、水土香和工艺香。古树茶的品种多是传统款,农业科技总在进步,后面培育的品种也不差。如果有些树种天生不好喝,即使在森林里生长几千年,也变不了滋味。从茶树生长的水土小环境来说,确实是一山一味甚至一山数味,但口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古树茶只是指树龄,其生长环境固然相对生态,但不是说水土一定就比台地茶强。剩下的工艺香才是“核心技术”,也就是说,你买的是古树料,但加工工艺不对,甚至人工做了手脚,如用绿茶化的做法高温提香,结果就悲催了。有人认为普洱茶的工艺都差不多,主要看料,这就低估了工艺的重要性——要知道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做出来味道也不一样。

如今普洱茶界一听说台地茶,就唯恐避之不及,好像就不安全、不好喝。这一方面打压了绝大多数茶农,另一方面让古树茶造假流行——实在不行叫“小树茶”,台地茶已经被污名化了。对台地茶最担心的,是农残超标,其实对使用农药也不必自欺欺人,低毒农药过了降解期,对人体健康基本无害——你以为古树茶就绝对安全不用农药,别太天真了,有些地方叶面肥啥的也没少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由于采摘不够成本,台地茶放荒了,生态好着哩!认清了这一点,会公正的看待“大厂货”,也会公正对待辛辛苦苦的大多数茶农。

3、新生茶不宜多喝,健康比口感更重要

相对于天花乱坠的古树茶口感形容词,很少有人关注一个问题:整天喝新的普洱茶生茶,有害身体健康!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不是指越放一定越好喝,而是说放一放更健康,当然放坏了的除外。茶叶从西南原产地向长江中下游推广的过程,就是不断驯化的过程,从大叶种缓慢过渡到中小叶种,是历史的选择。为什么?因为中小叶种的茶刺激性更弱,更符合品饮健康。云南有些少数民族的酸茶、烤茶等,其工艺多是为了驱除茶叶“寒性”。这些少数民族以前就懂的道理,如今却被忽视了——现实很奇葩:鼓励大家多喝新茶、生茶。

普洱茶多是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的同时,对肠胃的刺激也加大,这一点是公认的。饮茶的副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有详细说明,笔者前期文章——《爱茶须知茶害处》也写过。普洱茶生茶之所以不是绿茶,就是因为没“炒熟”,留有后期转化的空间——这是不是李时珍所称的“草茶”?鲁云不敢妄论。但茶友们不妨观察:在茶店里整天喝茶卖茶的女性,有几个是面色红润、身体强健的?把仓储的环节和风险一股脑推给消费者,为加快资金周转,就千方百计推销生茶,也没什么产品“副作用说明”,简直是不负责任。

4、熟茶的价值过去被低估,现在又有高端化倾向

熟茶因为有渥堆发酵的工艺,可以部分消弭普洱茶原料的缺点,再加上之前卖不上价,给消费者造成了低端印象。业内的流行说法是,资深的茶客都不喝熟茶。真是冤枉!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消费者总是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大叶种茶经渥堆发酵,降低了茶叶的刺激性,又增添了有益健康的微生物菌群。发酵,就像茅台离不开赤水河,多重要啊!王毅部长在外交部蓝厅称赞普洱茶“养胃、不影响睡眠”,如果不是指价格不菲的老茶,想必是指熟茶。

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商重视熟茶,拿好料甚至古树料来发酵,当然是好事。但现在有些熟茶也很高端,貌似没大必要。熟茶因为渥堆发酵,必然带来一部分损失:刺激性降低的同时,茶叶独特的风味也减弱了。如拿老班章古树料发酵熟茶,算得上暴殄天物。熟茶口感丰富性赶不上生茶,甚至赶不上印级、号级的老茶,是事实。正因为如此,给熟茶的拼配带来广阔空间,也给压缩成本带来了机会。熟茶要提升档次,好喝不太贵是正道,何必追求高价?

5、与其紧张兮兮追新茶,不如选性价比高的中期茶

如今普洱茶市场出现一种现象:新茶和中期茶价格倒挂。由于原料价格急剧上升,新茶价格涨得飞快,而多年前做的茶,因为成本低,即使加上合理的仓储、时间成本,和新茶价格也差不多。为什么非要紧张兮兮的去追当年的新茶呢?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吗?如果你只是爱喝茶没想搞投资,那直接喝中期茶最划算、最省心了。

买新茶的一大风险是,你不知道几年后这款茶好不好喝。一款好喝的中期茶,半由人力半由天定,这也是普洱茶的独特魅力。既然如此,一款经过了近十年检验的茶品,再往后放也不会差到哪去。当然,一般茶店里不会等茶放十年再卖,所以存货不多,这不正说明好的中期茶稀缺吗?多数中期茶价格不像老班章,口感也不次于当年生味十足的冰岛新茶,还有一段“光阴的故事”,碰到中意的千万别错过。

6、别迷信从茶农手里买茶,喝品牌其实更省心

普洱茶水深,行业信用缺失,搞得想喝好茶得找到可靠的人才行。许多茶客不远千里奔赴茶山,或者托关系找到茶农,以为这样才能拿到放心的茶。拉倒吧,这么做除了顺便旅游,也许费力不讨好。一个成熟的行业,是茶商、茶企、茶农、消费者各得其所,茶农负责茶园生产管理,奉献好茶叶。让茶农干茶企的事,能干好吗?这些年茶农心眼也多,都隔了几层关系了,他表面的实诚会不会是“农民式的狡黠”?他自家做的茶叶,工艺对吗?卫生吗?最受不了的,是某某名山头的茶农穿着拖鞋给土豪们称茶叶,还好意思发微信晒!

不信品牌,觉得喝牌子没面子,这是普洱茶消费的“病态”所在。茶叶是农特产品,不是说要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才生态才符合古法。你以为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车间,那些温控、烘干设备赶不上农家灶台?白大褂赶不上民族服装?文化可以谈,但最好和产品生产分开来谈,否则就是南辕北辙。未来的普洱茶市场,应该是品牌丰富各有风格,可供茶客放心选择的市场。

7、茶客存茶听上去挺美,真有必要吗

微信群里正在流行一篇文章:《为什么要存茶,十条理由够不够》,看后哑然失笑。文章意思是,茶随人老,携一款茶相伴老去很幸福。这种说法诗情画意听上去很美,但实行起来也问题多多。严格的说,专业仓储是普洱茶的关键一环,自己存放普洱茶,有那么多地方吗?串味、受潮了怎么办?多少年后满怀期待的打开一款茶,却发现难喝,这时候元芳你怎么看?

“可以喝的古董”“茶随茶人老去”,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鲜,与普洱茶相始终。自己有条件少量存点茶,既观察普洱茶的醇化过程,又与朋友分享,确实是件乐事,但也不要为存茶所累。说新茶越来越贵,说不定也有跌的那天,何况你的工资也在涨呀;说好茶越来越少,茶叶不采不发,风调雨顺更能出好茶;茶商推荐某款茶未来肯定升值,到时候有价无市卖给谁?再说,普洱茶仓储业正在兴起,专业仓遍布大江南北,还愁啥时候没好茶喝?

8、追山头没个头,信拼配才不累

普洱茶到底有多少山头?这要看厂商怎么玩了。云南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和半山区,山脉有分支,大山头藏着小山头,有些没名字的山就现起名字,有名字的也可以改名字。要问此山头和旁边的山头,滋味有何不同?口感本来就是主观体验,再加上这方面大师辈出,山头的差别和生意无限大。这可苦了追山头的茶客,雪球越滚越大,不归路上渐渐“累觉不爱”。凡事有个度,如果说大的普洱茶茶区和有代表性的山头,满足了口感的差异性,那么再进一步就是黑黢黢的消费深渊,你跳不跳?

9、产品创新让人头晕,尊重传统立定脚跟

这两年柑普产品火了,无论小青柑还是大红柑都卖的不错,混饮产品领跑普洱市场。市场需要新亮点,所以产品创新永远不会止步。但有些创新如工艺跨界了、菌群创新了,总让人心里没底。甲的茶品能减肥、乙的产品防辐射、丙的茶品能保肝、丁的茶叶抗癌症,消费者不妨观望一下——万一某产品效果尚未显现,厂家先不在了呢。

比之于绿茶、乌龙茶等传统茶类,普洱茶的工艺不能说完全定型,既有改良的空间,又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来支撑。连当年贡茶的工艺细节都说不清的行业,敢相信那些灵光一现的创新吗?

10、一入茶门深似海,多喝少买老司机带

茶水本来就是苦水,茶叶江湖深似海,普洱茶尤其如此。想入门就得交学费,交少了还怕学不会。在茶山上精挑细选买的一提茶,回家却发现受潮发霉了;几年前就说喜欢喝易武,到如今易武的小山头都还没喝全;买的时候喝着喷香,私藏几年发现寡淡无味了;迷恋新茶喝坏了胃,后来闻着味就反胃……这些经历有没有?相信不少普洱茶爱好者都有过,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对于普洱茶“菜鸟”,鲁云奉告一条铁律:先喝后买,多喝少买。初入行的人大都爱冲动,架不住哄,动不动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记住,好喝不好喝你自己说了算,喝后舒服比好喝更重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在普洱茶里泡上几年,谁敢说懂?所以,找靠谱“老司机”带路,的确能少走弯路。对于“骨灰级老司机”,鲁云也提醒:生活中,一定有比喝茶更重要的事情。

以上内容是关于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和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冬天喝生普洱茶好不好 冬天喝生普洱茶还是喝熟普洱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普洱茶饼怎么鉴别好坏 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22658.html

使劲推荐

黑茶的魅力,无穷! 黑茶up
黑茶的魅力,无穷! 黑茶up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黑茶的魅力,无穷!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黑...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年份区别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什么?弄懂这4点就够了......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年份区别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什么?弄懂这4点就够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年份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功效?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什么?弄懂这4点就够了......
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功效?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什么?弄懂这4点就够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功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哪个贵?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什么?弄懂这4点就够了......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哪个贵?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什么?弄懂这4点就够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哪个贵?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君山银针茶叶特点 君山银针名茶鉴赏
君山银针茶叶特点 君山银针名茶鉴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君山银针茶叶特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君...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黄茶在皖西的引种历史 黄茶在皖西的引种方法
黄茶在皖西的引种历史 黄茶在皖西的引种方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在皖西的引种历史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孕妇能不能喝黄茶 孕妇可以喝黄芽茶吗
孕妇能不能喝黄茶 孕妇可以喝黄芽茶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孕妇能不能喝黄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孕...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 君山银针视频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 君山银针视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黄小茶的特点 黄小茶有哪些品种
黄小茶的特点 黄小茶有哪些品种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小茶的特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黄小茶...

霍山黄芽茶叶价格表2023年的 霍山黄芽茶叶多少钱一盒?
霍山黄芽茶叶价格表2023年的 霍山黄芽茶叶多少钱一盒?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霍山黄芽茶叶价格表2023年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