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的地方 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多少人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的地方 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多少人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全国各地的旅游市场也正在回暖。在吉林、安徽、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景区纷纷推出优惠措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感受自然风光、体验风土人情。
吉林:一季度长白山主景区接待游客超19万人次
图片
进入4月,吉林长白山天池虽然仍被积雪覆盖,但差异化的景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雪。今年一季度,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19.37万人次,同比增长415.77%,比2021年同期增长14.41%。
图片
游客 王璐:就是感觉特别美,而且觉得自己很幸运,第一次来就看到天池了,觉得景色还是很震撼的。
安徽黄山:18家A级景区推出系列免门票活动
图片
为推动旅游复苏,今年4月,黄山市将每周三设为“景区免门票开放日”,包括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景区在内的18家A级旅游景区,对提前预约成功的游客免门票开放。
重庆:磁器口古镇一季度游客同比增长近70%
图片
在重庆沙坪坝千年古镇磁器口,近日也游人如织。磁器口古镇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66.32万人次,同比增长达69.43%。
图片
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 张鹏:我们联合古镇优质商家,在线上发放折扣券,让广大游客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线下通过打造新空间、营造新场景,聚焦我们的青年和亲子消费群体,丰富古镇旅游新业态。
湖南张家界:壮美峰林游人醉 旅游复苏人气旺
图片
4月2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出现雨后云海景观。风起云涌间,苍翠山峰时隐时现。为了促进旅游产业复苏,今年以来,张家界开展各类促销优惠活动。1至3月,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大峡谷、茅岩河四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24.79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418.34%。
四川:旅游市场回暖 三星堆人气持续火热
图片
随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不断上新,不少游客慕名来到三星堆博物馆。今年1到3月,三星堆博物馆已接待游客近百万人,同比上涨35%。在博物馆的修复馆内,工作人员们正在修复最新出土的文物,精美神秘的古蜀文物,让游客惊叹不已。
图片
游客 许宁:我觉得1∶1还原之后的文物特别有意思,特别吸引我的就是一种神秘感,金制的头像面具特别有意思。
云南丽江:旅游市场快速回暖 入境游重启
图片
在云南丽江,今年1到3月共接待旅游1838万人次,同比增长86.71%。越南入境中国首发旅行团近日也抵达丽江,这也是首个通过陆路口岸入境中国的外国旅行团,大多为越南旅行社负责人,主要以考察为主。
贵州:百里杜鹃景区日接待游客量达13.49万人次
图片
在贵州毕节,随着天气转晴升温,百里杜鹃景区引来大量游客。仅4月1日当天,景区就接待游客13.49万人次。
过文明年
倡树新风,文明过节。有序出行,不乱停乱放、不抛撒杂物、不高声鸣喇叭,排队上下车,礼让行人,倡导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代替驾车;出游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爱护市政设施,办事要排队;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
过健康年
防控疫情,健康过节。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不信谣、不传谣,主动按规定报备;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积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出现发热等症状患者请及时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过环保年
爱护环境,环保过节。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倡导垃圾分类,不乱丢乱扔、不乱涂乱挂,自觉抵制脏乱差;文明经营,不乱摆摊设点、不占道经营、不乱搭乱建、不乱倒垃圾、不乱排污水;遛狗要栓绳,及时清理犬只粪便;保护水环境,争当护河使者。
过安全年
防范为主,安全过节。树立全民防火意识,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居家注意防火、防爆、防偷盗、防诈骗,杜绝高空抛物;出行不闯红灯、不酒后驾驶、不超员超载、不乱穿马路,非机动车驾乘人员自觉佩戴安全头盔。
过节俭年
移风易俗,勤俭过节。抵制铺张浪费,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不攀比、不大操大办、不搞低俗表演,提倡“光盘行动”和使用“公筷公勺”;抵制封建迷信、革除薄养厚葬;倡导鲜花祭奠、网上祭奠,不燃放鞭炮、不焚烧纸钱。
作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人们祭祀祖先和踏青觅春的日子,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旅游 价值。自2008年清明节成为法定节日以来,清明也成为人们外出 旅游 的“黄金期”, 旅游 机构预计今年清明节小长假出游将迎来出游高峰,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达到1亿人次。
这个清明节,除了踏青赏春,各地丰富多彩的清明文化也让出游变得更有文化底蕴。
【市场行情】
清明节出游欲望高 踏青”“赏花”受欢迎
文化和 旅游 部近日印发的《 旅游 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订版)》要求, 旅游 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不搞“一刀切”。
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志红认为,国内游的全面复苏指日可待,清明小长假及五一假期将迎来疫情以来的最大井喷,文旅人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整合、引导的作用,帮助景区进行整合营销,以纪念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推出“百景百灯献礼百年”等系列活动。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通过携程平台预订清明小长假景区门票的人次相比2021年增长10%,清明节的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预计今年清明节出游旅客将达到1亿人次。得益于疫情防控好转、疫苗的快速推广以及出行政策进一步放宽,清明节将迎来今年跨省游首次高峰。
其中,“踏青”“赏花”主题大受欢迎。据广之旅国内游总部常务副总经理江向华介绍,旅行社着重在赏花体验上做文章,西藏林芝桃花节在清明小长假或将迎来当地赏花季的又一轮小高峰。他表示,市民出游的需求正往深度、广度、精细度转变,这当中折射出的是国内 旅游 大循环下 旅游 消费的不断回流,市民对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的积极反馈。
其实,清明节具有强烈的民族向心力文化价值,国内多地有关于华夏先祖的 历史 或传说遗址,成为海内外中华民族同胞清明出游的重要目的地。此外,各地清明节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
旅行社、景区等专业机构在设计清明 旅游 产品时,如能把这些清明文化优势转换为 旅游 体验,会让出游变得更有文化底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有中华文化符号意义的地区,近年来也在进行这方面 探索 。如陕西黄帝陵每年清明会进行黄帝陵祭祀、河南新郑“黄帝故里”进行拜祖大典、湖南株洲炎帝陵祭祀炎帝陵典礼、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合了清明祭祀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海内外炎黄子孙中都具有很高的文化号召力。
各地也不断涌现清明文化节,如河南开封清明文化节、山西绵山清明寒食文化节、广东南雄珠玑巷祭祖等,将清明民俗文化作为全域 旅游 的文旅体验项目来开发,为当地吸引游客,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踏春游也可加入更多文化味
踏青游春是历来清明时节的重要内容。《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载描述的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大自然中郊野纵情游乐愉悦的景象。而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郑振铎先生指出其中的“清明”就是清明节这一天。这幅宋代名画更直观生动地为世人展示了宋代清明时节游玩、探亲等活动的景象。
清明节文化之旅推荐地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北桥山,黄帝轩辕氏的陵墓,据记载,最早的祭祀黄帝典礼始于公元前442年。延安也是中国革命圣地,红色文化 旅游 资源十分丰富,中共中央军委礼堂、王家坪、中共中央办公厅及七大会址、杨家岭、中共中央书记处、枣园、革命纪念馆、宝塔山等著名的 历史 遗址都不能错过。
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汾市还有为祭祀尧王的功绩,始建于晋代的“古帝尧庙”。
绵山: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县,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寒食)节发源地,恢复了栖贤谷、介公墓、介神庙等寒食清明文化 历史 遗迹,挖掘推出了寒食食品系列宴席、寒食清明 娱乐 活动等特色 旅游 项目。
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对《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 历史 文化主题公园,当地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结合清明文化相关元素进而增强节庆活动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 旅游 观光的胜地,“炎帝陵祭典”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孔: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是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三孔”(孔林、孔庙、孔府)是当地最具代表性景点。
珠玑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南雄市,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附近还有著名的古驿道梅关古道、世界遗产丹霞山。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的地方 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多少人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的地方 江阳区清明节接待游客多少人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