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梁皇法会简介 梁皇法会的功德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梁皇法会简介 梁皇法会的功德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梁皇宝忏佛教的梁皇宝忏是按期还是按什么怎么称呼?
订阅
在水陆法会外坛佛事中,
设在大雄宝殿的大坛是主要道场,
光孝寺大坛所举行的佛事有:
礼拜《梁皇宝忏》一部,
第四日清晨斋天,
第六天晚上一堂众姓焰口,
以及第七日上午 上堂大斋,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一、礼忏
《梁皇宝忏》,原名《慈悲道场忏法》,是忏罪消灾,救度亡灵的法会仪轨。传说是南朝梁武帝为超度死后转生做蟒蛇的夫人郗氏而请僧制定的。在礼拜此忏法后,夫人郗氏承此功德而化生为天人。因此,后世遂称此忏法为“梁皇宝忏”。这本忏法的内容,不但辑录了佛教大乘经典的章句,还从经论中录出一千二百七十五尊诸佛的名号,可说是中国佛教史上部帙最大的一部忏法,因此素有“忏王”的美誉。
根据《梁皇宝忏》的记载,这本忏法所以名为“慈悲道场忏法”,是因编辑这本忏法的人,在梦中感应到弥勒世尊不但慈济现世,更慈愍来世的慈悲大愿,所以创制这本忏法,以帮助众生藉拜忏因缘,忏悔所有罪业,从此能持戒不犯,更能不起慢心、瞋心、嫉妒悭贪心,并且还能对贫病无依的众生,生起慈悲救护之心,时时处处都不忘失菩提心,祈愿将来和弥勒佛一起下生人间,亲闻弥勒佛说法,悟道成佛。
因此,《梁皇宝忏》的内容,其实是为我们开示如何从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的凡夫,透过真诚恳切的忏悔、皈依、发愿、回向,而修行成佛的方法。礼拜《梁皇宝忏》,祈愿一切众生,将来都能够亲闻弥勒佛说法,解脱生死轮回,究竟成佛,真可说是最慈悲、最彻底的救度。
?
二、斋天
大坛第五天清晨的斋天佛事,礼拜《金光明忏斋天法仪》,代替诸天礼敬供养三宝,并且持诵《金光明经·空品》及以种种香花美味饮食,供养功德天女、诸天神众。以感谢诸天对于法会的护持,并且祈求诸天护念与会大众,满足大众的愿求,进而仰仗《金光明经》及诸佛威神之力,与一切众生,同发菩提心,究竟成佛。
这场佛事的斋天科仪,是汉传佛教历代祖师依据《金光明经》功德天女(又翻译作吉祥天女)所教导的方法,编辑而成。功德天女在金光明会上宣称,只要有人至心礼敬供养诸佛菩萨、持诵《金光明经》、并以香花及种种美味,洒散诸方供养诸天,便能得到功德天女以及诸天神众的护念而满足一切愿求。而诸天神众也一致强调,《金光明经》对他们而言,是无上的甘露法味,听闻此经,不但能增益他们的体力,更能加强他们的神通力。所以与会大众至心诵念《金光明经·空品》,可说是对诸天最殊胜的法供养。
?
三、焰口
又名“面然”,是饿鬼道中鬼王的名字。如果生前悭贪吝啬,死后便转生为恶鬼,这类恶鬼为面然鬼王所统,食量极大,喉管却如针孔,有了食物也难以果腹,所以饥饿之火中烧,烈焰从口而出,故名“焰口”。
放焰口,则是根据《救面然恶鬼陀罗尼神咒经》而举行的一种帮助饿鬼道众生离苦生天的佛事。由于面然鬼王请求阿难尊者救度的因缘,于是佛陀慈悲,说了好多种神咒,例如净业障真言、变食真言、开咽喉真言等,凡是依法诵持这些真言神咒,被召请来的恶鬼,就可仰仗佛对神通愿力而饱餐一顿,之后再为他们授三昧耶密戒,以脱离鬼道的苦难,这就是放焰口的作用和目的。
因此,放焰口对于恶鬼道众生来说,等于是无限制的放赈,所以又叫做“施食”。虽然我们的先亡亲友,可能并未堕落饿鬼道,但是放焰口就相当于他们做了放赈济苦的功德,所以也是有用的。而在《救面然鬼王陀罗尼神咒经》中也提到,发心举办焰口法会的施主,可以因此而增福延寿。
?
四、上堂大斋
“上堂大斋”是佛教丛林中一项非常隆重的佛事,一般是大护法居士来寺斋僧或寺院有重大活动时才举行的。所谓“上堂”即恭请和尚在堂上为大众说法。早在佛陀时期,就有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等人,经常恭请佛上堂说法,并延请佛陀及常随众千二百五十人接受上妙饮食斋饭。从迎请和尚上堂的仪式上,就能看出上堂大斋的隆重程度,大众闻键槌之声云集法堂,班首带领斋主和大众,高举幢幡宝盖、焚净香、洒鲜花,至方丈室迎请和尚上堂为斋主演说妙法,与此同时,斋主普同供养法会僧众饮食。
经云:“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供僧能令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
?
恭迎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广州光孝寺将举行水陆法会。
【重要提示】因防疫要求,水陆法会仪轨全部由僧众完成,信众不需到寺参加,请勿于法会期间聚集在殿堂周围。
水陆法会不仅可令现前眷属及自身消灾延寿、增福增慧,亦可藉此超荐先亡早日超升,冥阳两利,普度众生。惟愿生者消灾免难,增福延寿;殁者超荐西方,蒙佛接引、往生净土。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水陆法会牌位登记
水陆法会可为生者设立消灾延寿牌位,为往生者设立超度牌位。登记办理事宜请到光孝寺佛事登记处(寺内放生池旁)。
《梁皇宝忏》是一种佛教修行方法,主要是通过忏悔来净化心灵,消除业障,获得内心平静和福报。这种修行方法在佛教中非常重要,因为忏悔是一种消除负面因果和增长福德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迷惑,走向解脱和幸福。
《梁皇宝忏》原名《慈悲道场忏法》,是忏罪消灾、救度亡灵的法会仪轨。梁皇指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他拜一代高僧宝志禅师为国师,依师之言行事,遂请志公禅师等依经律忏罪要义,制忏文三十卷,为郗氏忏悔。在众僧建坛行道礼拜方毕的时候,见一容仪端严的天人对梁武帝说:“我蒙佛力,得脱蟒身,将生天上,故来礼谢。”因此,后世遂将此忏法称作《梁皇宝忏》。
梁皇宝忏的作用是最开始梁武帝为超度其夫人郗氏,功德是以提起大众虔诚忏悔的正念并时时返观自照,让身心在忏悔中破除心碍获得清凉。
梁皇宝忏梁武帝为了超度皇后郗氏而制,故简称为《梁皇宝忏》。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心中乐善爱好修行,拜一代高僧志公和尚为国师。在位四十六年,享寿八十六岁。梁武帝的元配夫人郗氏生性嫉妒,对六宫动念出口犹如毒蛇。
《梁皇忏》的名称开始出现于唐代。日僧圆珍入唐携回日本的经典目录中就有此名。南宋末年,"梁皇忏"被收录于高丽大藏经中,后世高僧去繁取要改集为十卷。
梁皇宝忏简介
传为南朝梁武帝(507—519)时所制,武帝初为雍州刺史其妻郗氏性酷妒,亡后防为巨蟒托梦武帝泣求拯救。武帝为此请僧间诸经集诸佛菩萨功德愿力,制《慈悲道场忏法》10卷。梁释宝志、宝唱等撰,现行本经元代审订改正后注通。
忏议前为六根三业,皈依断疑,忏悔解冤。后及六道四恩,礼佛报德,回向发愿。其中正以露缠结罪洗涤过去之恶因,复凭发菩提心培植当来之种智。后世多依此仪延僧修忏,以求灭罪消灾济度亡灵。系教内流传最久、经常举行的一种忏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梁皇忏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梁皇法会简介 梁皇法会的功德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梁皇法会简介 梁皇法会的功德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