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冬天菠菜种植哪个品种好些 冬天菠菜种植哪个品种好呢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姜振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天怎样种菠菜出苗快和冬天菠菜的种植时间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菠菜主要类型分为哪几种?栽培上有哪些优良品种?

菠菜依其叶形及种子外形分为有刺种和无刺种两个类型。有刺种,叶戟形,叶片较薄,先端尖,又称尖叶菠菜,成熟较早,耐寒不耐热,易抽薹,适宜早秋或春季栽培,质地柔软,涩味少,在我国栽培久,分布广。无刺种,叶片卵圆形,先端钝圆,叶片肥大较厚,又称圆叶菠菜,成熟较晚,不易抽薹,品质好,耐寒性不及有刺种,但耐热力稍强,适宜作晚秋或春季栽培。

(1)双城冻根菠菜

黑龙江省著名地方品种,株高27厘米,开展度30厘米。植株生长势强,生长初期叶片平铺地面,以后转为半直立。叶片大,基部有深裂缺刻,中脉和叶柄呈淡紫色,叶戟形。单株重30~50克,根红色,种子三角形,尖端有刺。抗寒力强,越冬时不易受冻害,越冬后返青快。早熟,抽薹晚,抗霜霉病和病毒病。产量高,每667米2产量1500~1800千克。

(2)广东圆叶菠菜

广东农家品种,属无刺变种。叶长椭圆形至卵圆形,先端稍尖,基部有浅缺刻。叶片宽大肥厚,深绿色。耐热不耐寒,适于夏秋栽培,产量高,品质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均有栽培。

(3)大叶乌菠菜

广州市郊区地方品种,株高40厘米,开展度23厘米。叶片长15厘米,宽10厘米,叶较厚,长戟形,浓绿色,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叶柄粗壮,长28厘米。果实具棱刺,品质优良。早熟,播种到采收40余天。抗热能力强,迟播易抽薹,易感染霜霉病。产量高,每667米2产量1200~1500千克。

(4)西凉大圆菠

甘肃省地方品种。株高30厘米,植株半氏誉直立,分枝性强。圆叶,浓绿色,叶片厚,质柔嫩,无涩味,品味佳。不易抽薹,适应性广。具有耐热、耐寒的特点,单株重100~300克,产量高。

(5)华菠1号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育成的菠菜一代杂种。植株圆和半直立,株高25~30厘米。叶箭形,先端钝尖,基部戟形,有一对浅缺刻。叶片长19厘米左右,宽14厘米左右。叶面平展,叶色浓绿,叶肉较厚,质柔嫩,无涩味。单株重50~100克。耐高温、耐病毒病和霜霉病。可秋播栽培或越冬、春播栽培。一般每667米2产量2000千克左右。

(6)华菠2号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育成的圆叶菠菜一代杂种。株高28.5~33.5厘米,较直立。出苗快,生长势橘核盯强。单株叶面积达323.8厘米2。叶呈长椭圆形,叶基部一裂,对生一小齿,叶色较浓绿,味甜。

(7)贵宾菠菜

韩国引进,植株半直立,圆叶,浓绿色,叶片稍厚,质地柔嫩。纯度高,耐热性强,不易抽薹,抗真菌性黄萎病和霜霉病。产量高,商品性好。

(8)胜先锋菠菜

荷兰引进,株形直立,尖圆叶,叶面光滑,亮绿色。叶片宽大,适宜捆扎。适应性强,抗抽薹能力强,特别抗热,商品性极好,非常适于作加工品种。

(9)佳美菠菜

美国引进,生长速度快,耐抽薹。叶片三角形,叶尖圆润,边缘带浅刻,叶绿、厚重、平滑、光泽度好。株形较直立,抗病高产。用于加工和鲜食,是北方春播的极佳品种。

(10)新世纪菠菜

由日本引进,纯度高,不易抽薹,生长旺盛。半直立,叶稍宽,有光泽,有缺刻,肉厚,品质优。叶柄粗,叶数多。抗病,是耐热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11)四季菠菜

日本引进,抽薹晚,可周年栽培。叶深绿色,缺刻浅。植株直立,易栽培,收获期较长。耐热、耐寒,不易发生缩叶。叶肉厚,耐贮藏,抗霜霉病。

(12)春秋大叶菠菜

日本引进,植株健壮,半直立。叶簇生,叶呈长椭圆形,尖端钝圆,叶肉厚、质嫩,单叶重20克。抗病、耐热,抽薹较晚。秋季栽培耐冬贮。

菠菜种子冬天种植方法 菠菜种子冬天如何种植

1、选择品种

越冬菠菜因为需要在整个冬天生长,因此要选择越冬性强、耐寒性强、品质好、生长快、增产潜力大的品种,一般的菠菜品种在越冬期容易因抽薹而降低产量和品质,影响菠菜的价值。比如黑强、京丰冬冠、美佳、荷兰绿宝等品种。

2、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之后每亩地需要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深耕25厘米以上,之后整成宽1.2米~1.5米的平畦。

3、播种

播种的时间选择十分重要,实践证明,越冬期的菠菜要长有4~5片叶较为安全,因此,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宜。菠菜种子发芽慢,为缩短出苗期,可在播种前一天用20℃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稍晾后播种。若播种较晚,可在播前4-5天,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12-24小时,取出堆放室内,厚约15厘米,上盖麻袋保温,每天翻动一次,使堆内温、湿度均匀,温度保持在20℃左右,经3-4天,待60%以上种子露出胚根时即可播种。包衣种子不需浸种催芽。播种方法有干播和湿播两种。干播即先播种、镇压,然后浇水;湿播即播前浇水,水渗下后再播种,播后覆土。催出芽的种子必须湿播。播种方式有撒播和条播两种。条播必须底墒足;撒播时,撒种要均匀,然后覆土2厘米左右。一般亩用种量4-5公斤,晚播的适当增加。除此之外,越冬菠菜的播种时间还直接影响到幼苗的越冬能力、收货时间和产量。

4、日常管理

越冬菠菜的日常管理主要是针对越冬菠菜三个时期的管理,包括苗期管理、越冬期管理、返青旺盛生长期管理。不同时期所需的管理方法不同:

(1)苗期管理:播种后如土壤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待墒情适宜时浅划畦面,疏松表土,以利出苗。出苗后1-2片真叶时,保持土壤湿润;3-4片真叶时,可适当控水,促根系发育,以利越冬。若幼苗偏密,2-3片真叶时可间苗一次,没缺苗距3-5厘米。若有蚜虫危害,应喷药防治。

(2)越冬期管理:从菠菜停止生长到翌年春返青前为越冬期。为预防冷、旱伤害,在封冻前可浇一次冻水;施肥不足的,可混浇尿水。封冻后,可覆盖马粪或圈肥,保护幼苗越冬。在返青前,选晴暖天气,待霜冻融化后泼施鲜尿,每亩1000-2000公斤,下午3-4时结束。

(3)返青旺盛生长期管理枯胡辩:翌年3月上旬,菠菜开始返青生长。因此时气温尚低,若墒情好,可暂不浇水,要划锄保墒;若墒情不好,气温回升又快时,可浇一次水,水量宜小不宜大。但做禅盐碱地可适当浇水压盐。风障畦和沙壤土,温度回升快,应适当早浇。菠菜开始旺盛生长后,肥水需求量激增。此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不可干旱,应抓紧追肥浇水,促营养生长,延迟抽薹期。一般每亩追尿素15-20公斤。施肥后浇水,肥水充足,菠菜生长快,10-15天即可收获。早春采取风障和平面覆膜(覆膜7-10天)栽培方法,可达到提早上市和高产的目的。

5、病虫害防治

影响越冬菠菜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和蚜虫等。霜霉病和炭疽病可于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25%甲霜灵700-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治。病毒病除实行轮作外,还应及时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蚜虫可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6、及时采收

一般苗高10厘米以上即可分批采收。一次性采收前15天左右,可用15-20毫克/公斤的九二O喷洒叶面,并增施尿素或硫铵,可提早收获,增加产量。

7、留种

留种用菠菜的播期可较越冬菠菜稍迟。条播,行距20-23厘米。春季返青后,陆续拔除杂株及抽薹早的雄株,留部分营养雄株,使株距达20厘米左右。抽薹期不宜多灌水,以免花薹细弱倒伏,降低种子产量。开花后追肥、灌水、叶面喷1%-2%过磷酸钙澄清液,使种子饱满。雄株结种子后拔除雄株,以利通风透光。茎、叶大部枯黄,种子成熟时收获,后熟数日脱粒。

越冬菠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冬季菠菜种植方法和时间)

越冬菠菜要选择抗寒性强、越冬能力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其次在种植菠菜之前要施足底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然后选择土质肥沃,且排灌性良好的地块。最后菠菜种子种植前应先进行催芽处理。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2个小时后晾干,再进行播种。

绿油油的菠菜,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论起口感来说的话,还是越冬的菠菜味道更好,可能是经过了严冬的淬炼。使菠菜的口感更好,吃起来有点甜甜的味道。

菠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越冬菠菜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进行种植。它营养价值高,而且食用方便,所以种植范围特别广。那么,越冬菠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冬天菠菜种植方法步骤

第一,选择适合的越冬品种

菠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它在不同季节,选择品种就会有所不同。越冬菠菜,要经历整个寒冬,一定要选择抗寒性强,越冬能力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

第二,底肥一定要充足

在种植菠菜之前,我们要施足底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我们可以选择腐熟好的农家肥来作为底肥,辅以少量化肥,充分供给菠菜越冬所需的营养成分。

第三,整地

种植菠菜,可选择土质肥沃,且排灌谈行性良好的地块。撒施农家肥后,耙平整细土地,作畦,利于水肥含慧哗管理。

第四,播种

菠菜种子种植前,应先进行催芽处碧塌理。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2个小时,晾干,进行播种。可撒播或条播。

越冬菠菜的田间管理技术

菠菜出苗后,待长出2片叶子时,及时间苗,给生长腾出空间,增加通透性,利于生长。菠菜对水分要求不高,只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

等到冬天温度极低,出现冰冻后,菠菜幼苗就会进入“冬眠期”,停止生长了。菠菜越冬前,还要进行一次灌溉,浇足浇透,既可以保持地温又能保持好墒情,保证菠菜安全过冬。

越冬菠菜的病虫害比较少,我们只要做好了适当的田间管理,注意播种时间,温度及水肥管理,就能够种好菠菜,使之优质高产!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冬天怎样种菠菜出苗快和冬天菠菜的种植时间的精彩内容,喜欢请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禾育57玉米品种简介 禾育57玉米品种介绍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