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铁罐存茶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铁罐储存茶叶好不好和铁罐存茶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前几天,茶友问了笔者一个问题:“新买了一个存茶铁罐,但是闻着里面有一些异味,该怎么办?要扔了吗?”
我们都知道,茶叶是一种质地疏松和多孔隙的东西,吸附性很强。存茶环境最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不能有异味。
所以,如果你买的存茶铁罐,能闻到异味,是万万不能马上就将茶叶存放进去的。
那么该怎么办呢?真的没救了吗?别急着扔,也是有办法的。
可以用少量茶叶末或不再饮用的茶叶,置于铁罐内,放置几天,或更长时间。等到茶叶末将铁罐内的异味都吸附干净了,再将茶叶存放进入铁罐。
另外,也可以用茶叶或茶叶末来回擦拭铁罐内壁,这样能加速异味的消除。如果经过长时间的处理,铁罐内的异味依然如旧,那可能是材质的问题,建议还是不要用这个铁罐了。
其实,不管是否有异味,刚买回来的铁罐,最好都按照上述方法处理一下,让铁罐内的可能有的异味彻底清除后,再储存茶叶,才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既然今天聊到铁罐存茶,我们就来做个适当的延展,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铁罐该怎么存茶,能用铁罐直接装茶吗?
铁可以直接接触茶吗?我们知道,制茶的各个环节,常常都会用到铁器,例如炒茶用铁锅,摇青用铁质摇青机。
而且,日常生活中,很多食品都是用铁制的容器装的。
这么看来,铁罐也是可以直接用来存茶的。不过,在选材时最好选择马口铁罐,或者其他食品级的铁罐。
马口铁罐,是个什么鬼?其实,马口铁是一种材质,又名“镀锡铁”,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
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
▲马口铁罐
马口铁可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将腐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有效阻绝健康上的危险,因而也是存茶铁罐的首选材质。
此外,为了保证茶叶罐的密封性,最好选择双层铁盖的铁罐,并且尽可能地将茶叶装满。
▲这就是双层铁盖铁罐啦!
当然,有些茶叶罐本身密封性不是很好,或者材质也不是马口铁的,对于这种情况,就不建议直接将茶存进铁罐。
可以将茶装进锡纸袋(或其他食品级袋子)后密封,再存放在铁罐内。现在,很多茶农或茶厂就采用这种比较保险的做法。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用铁罐存茶,还得遵守其他的存茶法则:一定要将铁罐存放在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光直射或者潮湿、有热源的地方。
器为茶之父。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优劣,对茶汤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挑一套合心意又合自己的茶的茶具很重要。
陶瓷是我们平时最常见,也是与茶性非常相合的一种材质。陶瓷茶具从胎土的选择、烧制的过程、杯型的拿捏、釉彩的上色等等每一道工艺都影响着品质的差距。
挑茶具的时候应该怎么看呢?
一、瓷制茶具有什么特点?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
瓷器致密,对茶味的反映不偏不倚,真实公正。因此,瓷器是适用最广泛的茶具,所有的茶都可以冲泡,不失真香真味。
瓷器讲究“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表面温润洁净,用灯光照射透亮无暇可判断为好瓷器。
青花或彩绘的瓷器,注意颜色要不艳不晦、不浅不深:艳则颜色过厚,晦则颜色过薄;浅则过火,深则火候不够。
另外注意分辨釉上彩和釉下彩:釉下彩是图案在釉面下,表面摸起来光滑,彩绘颜料不直接与茶汤接触,安全性高;釉上彩是绘制在釉面上,摸起来有凹凸感,一般作为观赏,不盛装食物。
二、陶制茶具有什么特点?
我们平时常说陶瓷,是瓷器、炻器、陶器的总称,陶与瓷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紫砂虽然被单独分出来,但一般说紫砂属于炻器或陶器。
陶器使用陶土较瓷器低温烧成,造型一般比较古朴粗犷,大气沉稳,颜色较深,表面略粗糙,胎厚,气孔多,传热慢,保温性好。
如果说瓷器适合“发香”,那么陶器适合“发味”。陶器特别能凸显茶的韵味,适合冲泡黑茶、老白茶等等,用于煮茶、煮水都很合适。
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铁的粘土烧制,烧成温度、氧化程度不同,色泽多为棕红、棕黄、灰等颜色。
陶器一般保持原色,较少上釉。上釉的陶器,注意选择颜色不要太鲜艳的。
选择陶器,除了注意外观的颜色外,质地和手感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将茶具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统叫协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
三、挑选茶具要注意哪些细节?
1、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像有一些杯子就容易出现不够圆的现象。
2、除了一些讲究窑变的杯子,一般的纯色杯子需注意杯子釉色是否均匀。
3、用电筒照,观察釉面是否光洁,是否有气孔、黑点、甚至脱釉等现象。
4、用手指轻轻弹一下茶具,如果声音清脆则完好无损,声音沉闷则可能有暗裂纹。
四、不同茶如何选择合适的茶具?
绿茶:绿茶的特征是清汤绿叶,冲泡时宜选择壁薄、易于散热、质地致密、孔隙度小、不易吸香的茶具为宜,如玻璃杯、薄胎瓷质杯具等。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
黄茶:轻发酵茶,气香馥郁,滋味醇厚,所用器具以紫砂为佳。
红茶:红茶宜用白瓷冲泡,用玻璃杯赏汤,便于衬托它的宝光、金圈、汤色红艳”等特点。
白茶:茶具力求古朴、自然,以陶瓷为佳,尤其是老白茶可用陶壶煮饮。
乌龙茶:选择薄胎盖碗冲泡,小杯品饮。更能凸显其高扬的香气。
黑茶:黑茶可冲泡也可煮饮,当配陶制茶具或较粗砂粒的紫砂茶具,能够去除异味,更显陈香。
第一节:茶席的趣味之眼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讲究通过器物的形态语言,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境界,抒发出超越物件本身的审美愉悦。
茶席上的器物是依赖前期的制造者和后期使用者共同来完成它在茶席上的审美,所以,对茶器的选择、搭配运用是学习茶席设计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可以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一直不断学习,加深理解的功课。
对陶瓷器物,对国内外各大陶瓷类别、形态的了解,对陶瓷胎泥成分、釉水成分的了解都有助于对茶器的挑选,找到最适合茶汤的器物。
紫砂、建盏、青瓷、青花、柴窑、甜白釉、德化、建水紫陶因其胎泥和釉水,烧结温度和烧制时窑内环境的不同,对茶汤和水的反应有着细微的差异。
茶人在研茶的过程里,平日里对器物入微的观察和反复的实践,将对行茶前择器有着莫大的关系。
为了便于在此间学习,我在2023年的“茶道美学和茶席设计”课程中就设计了“一水间茶事研习品杯与汤感测试记录”的课程,用不同的茶盏分别盛同一种茶汤,让同学们在盲品的状态下,体察每个盏中茶汤的不同表现。
这个课程在昆明弘益大学堂和南昌泊园的课程中都有运用,收集了几百份同学们填写的“一水间茶事研习品杯与汤感测试记录表”,并对参与的同学进行访问,了解他们的亲身体会,大多数同学真切地感受到了器与茶汤的关系。
第二节:慧眼与寻找
一席中的器物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收集,一位有经验的茶人会留心每到之处,观察是否有适合的茶器,随时收集,以备将来之用。
一次性要购买到所有的器物,又要使它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适茶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寻找是训练自己器物审美的能力的过程,寻找不是求奇、求怪,放弃第一眼的迷惑,注重器物内在的气质,联想它和茶最佳的契合程度,在不断的对比、审视之后所做的决定,往往给茶人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学习到的知识可能已经超越了器物本身。
一般来说,简单的器形更容易与茶席上的其他物件搭配,茶席上所有的角色都应该统一在茶席主题之下。
生旦净末丑,哪一个都是在舞台上的一个分子。是协奏曲中偶尔分辨出的丝丝缕缕细节,而不是独奏中风格明显的大提琴。
第三节:有“茶味”的器物创造
一个懂茶、喜欢茶的人制作出来的茶器是具有“茶味”的,因为他知道什么样子的壶嘴出汤滴水不漏,什么样的壶承能不喧宾夺主地衬托好紫砂壶、紫陶壶,什么的茶盏适合喝普洱还是大红袍。
懂得与理解,再融入到设计中,是未来中国茶人和匠人拥有的极大创作空间和市场。
由于时代的原因,之前的茶器审美就像我们对于茶艺的审美一样,一直停滞在80、90年代的水准,2000年以后当茶人接触到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茶器制作、茶会形式,不仅耳目一新,为他们制作的人性化、器物的审美观所吸引,引发起历时多年的收藏热潮,茶席间以拥有一只日式或台湾制茶器为美。
日本有保留得很好的匠人精神,保有对器物制作专注致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当国内爱茶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茶生活的审美越来越有识别度,因爱茶而投身到茶器研究、设计、制作的人将越来越多。
中国各地均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技术,有取之不尽的泥土和矿藏。大量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藏和成熟的冶炼技术,高品位的金、银、铜、铁、锡等资源丰厚,自汉到唐宋元明清,金属器物的制造技术就已经达到过顶峰。
之前一直作为原材料出口的比例大于精细加工,近年来,因茶而兴的金属茶器制作正在形成。
比如云南大理新华村从一个敲打当地老百姓日用银器的村庄逐渐转变为制作银茶壶的主要生产地,但因为当地审美意识、设计力量尚未成熟,目前以接受来样制作的器型比较多,还在处于对日本银壶的模仿阶段。
期望茶人的介入能提高设计水准,设计制作出中国味道的银壶。
作为中国陶瓷制作人工资源与技术最为集中的景德镇,近年来更多的陶艺制作者投入到茶器的设计制作中来,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广泛地喝茶,从以前当地的绿茶、红茶到普洱茶、岩茶,对茶的感官接触越深,在制作中就更容易把握器物的特性,使茶器皆具实用与审美。
此外河南的汝窑、钧窑,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福建建窑、德化窑、云南紫陶所在地的陶艺制作者或者技艺传承人都在逐步探究古法,在续古学习中尝试茶器的制作,并已有一批可以适用于茶席的作品面世。
中国的每一类古窑都具备不同的时代性和适茶性,如黑釉系建盏宜于宋代点茶,青瓷类高古温润的气质质感偏稳定厚实,定窑中的白定和德化乳白而类玉的品杯适宜很多茶类的汤色鉴赏、闻香。
不是每一种陶瓷类别都适合所有的茶器,有的可能做花器比较有稳定感,有的是品杯之良伴,有的是茶壶的不二之选,熟悉陶瓷的泥与釉的表现形式与质感特征,才可以与茶事做最完美的契合。
一位茶者,在茶席中若就小壶冲泡,首先得做足准备工作。茶壶形状的选择,投茶量的计算,出水点的把握都需仔细拿捏,就个人经验来说,水平小壶适合年份较长的普洱生茶、熟茶、武夷名枞岩茶;梨形小壶宜泡台湾高山乌龙茶;只要掌握水温、出水点,茶汤相对较大体积的茶壶会更为饱满。
小壶出汤有限,每盏分到也不会太多,更令人有好茶难得的感叹,顿生惜茶之感,每泡茶汤细啜慢尝,茶中真味逐一在口腔中呈现,免去了解渴式的“牛饮”,静中体味吃茶之趣。
以上内容是关于铁罐存茶叶和铁罐储存茶叶好不好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茶席的制作 茶席布置图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铁罐存茶叶 铁罐储存茶叶好不好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9715.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铁罐存茶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铁罐储存...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席的制作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席布置...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锡罐储存茶叶有啥好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宜兴窑址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中国宜兴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石茶具好用吗,有什么特点和好处?怎么样使用的优秀文章,是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这些茶具分别适合冲泡什么茶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了解宜兴紫砂文化的魅力人对它情有独钟的态度的优秀文章,是...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刀,最温柔的冷兵器是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茶壶好还是铁茶壶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喝茶一般用什么茶杯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