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漂亮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我想看茶具介绍和茶具漂亮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叶老师说
泡茶用贵器,泡茶者难以安心。
而品茶的人也会因此而分心,
从而把关注从茶转移到茶器上去了。
一处画室;一个画家;
一个泡茶人
画家拿着一个漂亮的杯子,怡然自得地喝着茶。
“我就喜欢这个杯子,你看这个颜色和形状,我看了就觉得美,难道这有错吗?我们不是天生就喜欢美的东西吗?”
泡茶人也拿着一个杯子,白瓷,非常朴素无奇的白瓷杯。
“你说的没错。我只是问你,当你去买画笔的时候,是买好看的还是好用的?”
“当然是好用的了。”画家不仅笃定,甚至有点儿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是对她的侮辱。
“那就对了,你画画是专业,所以你在选择工具的时候会选择好用的。然而你对于茶的审美的确是业余的。茶是味觉的审美。对于一个泡茶的人来说,茶具是他的创作工具,所以他选择茶具就如同你选择画笔一样,首先是从实用出发。这是不需要分辨和思考的事情。”
“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懂了。”画家有点儿豁然开朗的意思。“那,另一个问题来了,难道味觉的审美就要拒绝视觉的审美吗?就不能二者兼顾吗?”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
其实,不仅仅是画家,在不同的场合,我总是在进行着类似的交流。
一切的美,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只要你认为美的,它就一定给予了你相应的回馈。这种回馈非常珍贵。这种基于个人的感受也是没错的。一旦进入特定的环境之中,我们就必须去正视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职责,或者说我们的责任是什么?这也是“君子务本”的“本”。一旦把“本”给忘了,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混乱当中。
泡茶,艺术。泡茶艺术
作为泡茶者来说,泡出最好的茶汤是一个从业者的天命。就像一个画家画出最能表达心意的画,一个弹琴的人弹出最动听的琴曲。
成全这幅画的纸和墨是原材料,笔是创作工具。所以,厉害的艺术家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工具和原材料,他把多数的精力都花在创作能力的提升上,及其对于原材料和工具的把握上。
一个琴家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拥有了一把名琴,而是因为他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拥有名琴而不会演奏者,只能说是一个收藏家。
反观目前我们的茶人,几乎都拥有一定的数量的名茶、名壶。而对泡茶技巧,却通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毫不留心。
“茶的本来的味道。
茶有真香,茶有真味。”
这些熟悉的话语一下子就把喝茶的这样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上升到哲学、生命的高度之上。你有异议就是对“本来的味道”,“真香”“真味”的否定。加之更有人说“茶有真香,真味,做人要有真心”,故而,茶就不仅仅是茶了。
好像为了衬托茶的珍贵,于是就用美器、贵器来泡茶,来盛茶。而个人对于美器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于茶汤滋味的关注。
喝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其实就是一个喧宾夺主的游戏。
“自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套用在这里是——“茶啊,有多少忽悠假汝之名”。
“养壶,养壶山。水一冲下去就有茶味。”多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真的需要养出壶山吗?隔年的茶垢冲出的滋味你真的敢尝一下吗?
铁壶煮水,几十年的铁壶,上百年的铁壶,镶金嵌银的铁壶频频出现在“资深”茶人的茶桌前。于是,一场茶会之后,我们看到了各个年代的铁壶、名家的银壶、明代的老辈子,名贵的建盏,漂亮的茶会,优雅的古琴,专家讲养生。不亦乐乎。三个字“真全面。”形容泡茶者的就是“漂亮的茶艺师”。当一个人的专业被颜值取代了,这个行业不值得悲哀吗?
我们专心的泡着茶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专心的保护着名贵的茶具。轻拿轻放都是为了保护茶具不受磕碰,我们爱惜的不是物,而是贵。或者,我们只是在专心的做着表演。对于茶汤滋味的关注只是顺带。
泡茶用贵器,泡茶者难以安心。而品茶的人也会因此而分心。从而把关注从茶转移到茶器上去了。
老子曰: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用在这里也是极为恰当的。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这个“盗”就特别的有意思。原意是指不行盗窃之事,不起盗心。而用在此处,恰恰可以说我们爱茶之心已经被精美的名贵的茶器给盗走了还不自知。
呜呼哀哉。
茶行业里的人通常会用一个词“懂茶”,好像一懂茶了,你就特别厉害了。其实没有不懂茶,也没有人懂茶。
茶有多面,人也有多面。
当下,
你的心在味上,
你的心就在位上。
莲子、仿鼓、掇球、掇只,这四款壶型,很神似,大家也比较容易混淆,分不清它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四款壶型。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四款壶型:【莲子】【仿鼓】【掇球】【掇只】
莲子
“莲子”壶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老祖宗的习俗,喜欢用谐音来讨个吉利。
莲子壶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饱满,肩颈舒展,张弛有度,口盖略大,弧形盖顶与饱满的身形呼应,融为一体。流、把线条过渡如行云流水,整体视觉匀称。壶把根部带“尾巴”,即壶把底端带垂耳,使用时可用无名指相抵,以免烫手。这个把扣的设计,也为日后区分莲子和掇球了重要的辨识作用。但莲子壶的整体外观轮廓是不需要局限在纯圆的概念里的,可略高或略矮。
仿鼓
莲子壶的整体外观轮廓是不需要局限在纯圆的概念里的,可略高或略矮。到了清中期,出现了仿古壶,以大亨仿古为例,基本上沿用了莲子的把扣做法,但身桶的形制则压成扁圆,整体器形加入了“鼓”的概念。
掇球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掇球壶也是邵大亨创制的。依靠部件和整体的轮廓表现多圆组合,似用圆规画出。壶身、壶钮为球体,壶盖、壶流、壶把为半球体,壶盖承上启下。整体造型为简明的静态,却有着鲜明的动势,有着强劲的力度。饱满敦实,浑朴醇厚,洗练含蓄。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名人名作展厅里,陈列着三把掇球壶,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这三把造型有别的“掇球壶”,由紫砂历史上三位名匠所作,代表着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风格。
掇只
而掇只壶,是莲子演变出来的拉高版本,究竟是先有掇只、还是掇球,实在是无从考究。掇只壶的演变是多种多样的,要表达的意思也大有不同,绝大多数掇只壶是以表现挺拔耸立为主要概念的,不局限在大圆的框框里,发挥可自然一些。掇只壶很少见有带把扣的。
图文来源于:紫砂壶百科全书
如意作为吉祥物,由如意作为原型,人们从中提炼出心形、灵芝形和祥云形的如意纹样,并与紫砂邂逅,碰撞出三大经典如意纹饰的艺术火花,成为紫砂壶中的经典名品...
【云肩如意】
来源,圆鼎,是中国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也是用于祭祀的重要礼器,可通天地神灵,景舟先生以圆鼎为最初的灵感,结合云肩与如意纹饰,创作出了云肩如意壶。其中,云肩为古代中国妇女传统衣饰,绕脖一周,佩戴于肩。因多做成如意云朵式,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如雨后云霞映日,故称之为“云肩”。以此入壶,寓意着年年如意、万事如意、吉祥如意、平安如意等多重内涵,带给人美好的祝福。
特点,主体造型为圆器形,因创意取自青铜器三足圆鼎,所以壶式呈一鼎状,大气浑厚、壶韵饱满、色调沉稳。壶身为扁圆鼓状,圆润有余,光泽中流淌着安定古朴的气息。
整器造型虽以传统圆器为主,显得简练有致,但细部富于变化的雕琢刻划纹样则格外显眼而雅观,更渗透着浓浓的如意氛围,把吉祥这一主题充分地诠释出来,既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趣味,更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的心愿夙求。
【仿古如意】
象征,仿古如意壶的创作理念源于——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祝福。以云装饰壶身,是对中国传统审美加以探讨,颇具典型意义,云纹装饰以极大的时空跨度和极飞丰富的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对“云”的文化兴趣和审美热情,显示了中华文明把自然现象提升为文化和艺术现象的创造力量。
特点,壶身以四个丰满肥硕的如意云纹组成,云纹舒展有致,形似花朵,自然尔雅。朵云头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串云”,象征高升和如意,别具一格。
如意云纹既是纹样,又是构成器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壶的装饰与造型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充满悠然富贵的气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彬如意】
由来,如意三足壶由明代大师时大彬精心制作,故称“大彬如意”。1984年出土于无锡市甘露古镇明代墓中,墓主为明代华太师华察的孙子华师伊,为崇祯二年墓葬。1984年7月又发掘墓区华察后裔墓,出土文物50余件,时大彬如意纹盖三足壶即出土于华察之孙华师伊墓中。
如意纹盖三足壶出土之后,曾被晾晒于农户窗台之上,后因清洗露出大彬刻款引起重视。此后经由无锡、苏州、上海、宜兴等多方专家鉴定,公认为时大彬标准器之一。
盖呈凸圆形,为压盖。盖面贴有四瓣如意纹饰,对称分布,厚度约为1毫米,工艺精良,扁圆形纽;盖中有一出气孔通纽顶,盖内孔大,顶孔小,孔圆规整,做工讲究;三弯嘴内敛,气息庄端且聚气,大彬如意器型古朴雅致,大气不洪,完全展现了时大彬的制壶风格。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具漂亮和我想看茶具介绍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钱志浩 前置好看后置丑本人就丑么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茶具漂亮 我想看茶具介绍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575.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漂亮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我想看茶具...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钱志浩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前置好看后置...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福寿园袁振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福寿作...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灌浆壶如何分辨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灌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大师何心舟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清代...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当代有哪些紫砂实力派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不懂紫砂壶的人怎么看壶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刻了字的紫砂壶,就是文人壶了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