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

时间:2023-08-05 19:57:56 作者:甜蜜的爱情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和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1

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

陈曼生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

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是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他的书法篆刻自成一格,入列“西泠八大家”。

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而他公务之余的紫砂兴趣,竟改变了紫砂艺术的历史进程。

陈曼生 刻印

嘉庆年间,陈曼生在溧阳做县令。虽为官清廉,政绩斐然,但他对朝中阿臾之事并无兴趣,只求寄情书画篆刻,茶道紫砂,追求的只是精神的自由。

 

陈曼生 扇画

他设计紫砂壶,交与紫砂艺人制作,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洒、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进了紫砂壶艺。使紫砂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

经典曼生壶(部分)

提起陈曼生,壶友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曼生十八式”,其实曼生所设计的茗壶,远不止18把。

“十八”在古代是用来泛指的虚数,表示数量多的意思,我们今天所说的曼生十八式,是沿袭古人叫法。

成书于一九三七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收录的曼生壶就有26把。据考证,曼生壶至少有40多种式样。

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常见的曼生壶,下面哪把壶是你的最爱呢?

石瓢

阿曼陀室 曼生石瓢壶

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阿曼陀室 曼生石瓢壶

合欢

唐云藏 曼生合欢壶

铭文:唐八饼头網,为鸶为凤,得雌者昌。曼生铭。

柱础

曼生柱础壶 杨彭年制

合盘

曼生合盘壶

铭文:“竹里半炉火活。曼生。”

汉瓦

杨彭年制 汉瓦

乳瓯

杨彭年制 曼生刻 阿曼陀室 乳瓯壶

铭文:台鼎之光 寿如张苍

匏瓜

曼生匏瓜壶

铭文:饮之吉,匏瓜无匹。

石铫提梁

曼生铫提梁

铭文: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

南瓜提梁

曼生南瓜提梁 

(上海博物馆藏)

 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落款“曼铭 频迦书”。

石瓢提梁

曼生石瓢提梁

铭文: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

葫芦

曼生葫芦壶

铭文:为惠施,为张苍,去满腹,无湖江。

仿古井栏

曼生仿古井栏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高井栏

曼生高井栏

铭文:金玉不如瓦缶,曼生。

百衲

杨彭年制,陈曼生铭百衲壶 

飞鸿延年

飞鸿延年壶(故宫藏)

铭文:延年壶

“鸿渐于膳,饮食桁桁,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

半月

曼生半月壶

铭文:梅雪枝头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觚棱

曼生觚棱壶

美国芝加哥艺术馆藏曼生觚棱壶

笠阴

曼生笠荫壶

铭文:笠荫喝,茶去渴,是一是二,我佛无说。

周盘

曼生周盘壶

铭文:吾爱吾鼎 强食强饮 曼生作乳鼎铭

合斗

曼生合斗壶

铭文: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石扁

曼生石扁壶

铭文:有扁斯石,砭之我渴。

横云

曼生横云壶

铭文:此云之腴 ,餐之不癯 ,列仙之儒

半瓢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半瓢壶 

(现藏上海博物馆)

却月

曼生却月壶

半瓦

曼生半瓦壶

铭文: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   

镜瓦

  曼生镜瓦壶

铭文:日之光,泉之香,仙之人,乐末央。

天鸡壶

 

   曼生天鸡壶

在陈曼生问鼎紫砂壶艺之前,紫砂壶的造型大都因袭前代,陈陈相因,殊乏变化。

曼生壶一改昔日繁琐,守旧,题材狭窄的局面,通过合理运用几何元素,使之“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于简洁明快中,予人以面目一新之感。

曼生壶之所以盛名于世,缘于其将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创造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

石瓢壶如何鉴赏?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如果一定要选一把紫砂壶,那一定是石瓢。

在紫砂收藏圈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宜兴紫砂名家徐汉棠曾在《谈石瓢》一文中说:“石瓢在我们行家来说是跌不破的形,很受行家欢迎,历经百年仍能一直延续下去。”

他认为石瓢壶应“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刚韧有劲,敦实调和”,显示出“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一把好的壶款是干百年来众人智慧的结晶,是美的集中体现。石瓢壶经多人改良,很多石瓢的器型是以人名命名。可细分为“彭年石瓢、子冶石瓢、石梅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此外“冰纹石瓢、大矮石瓢、六方石瓢、锦囊石瓢、高石瓢”皆发轫于此,但最终万海归宗,同出一源,即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瓢壶,主要包括高石瓢、矮石瓢(汉棠石瓢)、瘦瓢(子冶石瓢)和满瓢(景舟石瓢)四种。

而众多石瓢壶中,将艺术与美学推上一个新高度的是子冶石瓢。其筒三角、把三角、纽三角,是将三角概念融入紫砂壶中极致的范例。

壶身是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底部和腹部线条比较平滑,壶流细长,壶口较小,秀气;壶把把形是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较张扬;壶底平坦,暗接圆形三足;壶盖厚实,钮为弯管形,与盖的交接处是暗接;整器巧妙运用三角形的对照变化,身筒与盖合为一个大的三角,把圈为三角,钮为三角,底部三圈足也构成三角,堪称几何壶型中运用三角形的经典之作。

正是因为子冶石瓢壶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杯小茶特地到宜兴拜访制壶师傅定制我们茶的故事专属的款。

本期杯小茶推荐的是茶的故事专属定制紫砂壶,子冶石瓢壶,采用大红袍紫砂手工制成,既拥有“茶的故事”专属logo,也是限量发售,价格899元,活动价599元,限量发售,抢完即止!传统的器型,虽然看似简单,却稳重大方、百看不厌。

石瓢壶的起源

这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据传,陈曼生在就任溧阳知县时,经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之间。

有一次遇到一个乞丐拿一石器行乞于街角,曼生见那石器造型独特、外观古朴,便将其买下;如获至宝的陈曼生根据那石器的形状加以改进、历经多次修改,最终做成石瓢壶、并在上面题上“不肥而坚 是以永年”的壶茗,流传至今。

从清代陈曼生创制石瓢壶开始,历代制作石瓢壶的名家非常多,包括瞿子冶、朱石梅、顾景舟等;由于不同的壶艺师对石瓢壶的理解不一、审美观念也有不同,所以历代留存的石瓢壶风格各异。

跌不破的石瓢

“石瓢壶”在几何形壶中最为突出,俗称“跌不破的石瓢”。

“石瓢壶”的剖面图上,整个壶体是等腰梯形,正是石瓢壶特殊的结构特征,使其给人的感觉是稳重大方、百看不厌,这同时也是石瓢壶深得专业人士认可的原因。

石瓢壶,造型、线条特别是韵味极难把握。

如果说石瓢壶的三角形结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那么其桥钮、弧面、钉足则体现了阴柔之美;柔中带刚,是石瓢壶非常显著的特色,也是受到壶友欢迎的重要原因。

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色,也与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相符合:儒家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刚柔互补的哲学思想。而从紫砂壶的结构特点上,也体现了刚柔并济的特点,因此紫砂壶也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细节鉴壶

定制一把紫砂壶,本来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器型,再找到合适的泥料,再找到合适的师傅,还要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到位,最终每个壶都要亲自验收好。

只有达到杯小茶“处女座”的验收标准,这把壶才能够验收,才能够推荐给大家。

那么,这把紫砂壶到底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这些细节吧!

从壶体看,须刚中寓柔

两条抛物线结合,构成“石瓢”壶体:一条从口到身与底的转折处,一条从底中心到底与身的转折处。两条抛物线要运用得当,结合恰当,感觉刚中有柔。

从壶盖看,须和顺有劲

壶盖粗看平展,细看中高周低,盖板线要圆整有颈、丰润挺秀、厚薄适度,下边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交接和顺。

从壶钮看,须缓转匀称

盖上的钮为拱桥形,高矮、跨度要符合比例,变化丰富。桥中央最狭,慢慢向两面坡状下延至盖面,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三分之二椭圆形,交接若明若暗。拱洞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盖面结合缓转匀称,与桥体形成呼应。桥的两坡对称。

从壶流看,须比例恰当

壶流为直筒暗接,续出自然。长短、粗细恰当,不可相差丝毫。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直形以下渐粗并漫延入壶身,似从壶身生出。流的角度要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出水劲冲,不涎水。

从壶把看,须自然流畅

壶把与壶流对称,壶把内外都是和顺流畅的三角形线条,把与壶身续出自然。把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使用舒适。

从壶底看,须匀称统一

壶底部围棋足与底面结合清晰利落,布局呈等边三角形,间距匀称,轴线不偏,整体统一。

定制款,茶的故事专属

这款壶是限量发售,每一把壶都印着“茶的故事”的独特logo,印章镌刻在紫砂壶的底部、盖内、把下共三处的印记。

特别的定制,只为特别的你。

众人所爱

在紫砂收藏圈,既有“圆不一相,方非一式”的说法,也有“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的观点,可见石瓢壶在紫砂壶中的地位有多高。爱石瓢的理由很多,大抵离不开这三点。

①简洁实用,这是实用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些紫砂作品虽然巧妙、精美。但过于繁琐,使得束之高阁,只能够用来欣赏,丧失了使用功能。这样的款型是无法流行的。而石瓢简洁、实用本身就是一重要的审美要素。

②质朴典雅,质朴是与简单相合,但典雅却并非简单所能达到。只有将简单的成分加以巧妙地组合方能点石成金,形成雅趣。

③刚劲中富于柔美,也是石瓢的魅力。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每个人喜欢石瓢壶的原因都有不同,但对于石瓢壶的喜爱之情都是一致的。

石瓢,骨肉亭匀,好看、耐看。

骨清气正,一见倾心、百看不厌、妙不可言。平衡、协调、无过无不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永恒的经典,怎能让人不喜欢!

正是因为子冶石瓢壶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杯小茶特地到宜兴拜访制壶师傅定制我们茶的故事专属的款。

本期杯小茶推荐的是茶的故事专属定制紫砂壶,子冶石瓢壶,采用大红袍紫砂手工制成,既拥有“茶的故事”专属logo,也是限量发售,价格899元,活动价599元,限量发售,抢完即止!传统的器型,虽然看似简单,却稳重大方、百看不厌。

你怎么看待紫砂壶泡茶这件事?

老段泥 半瓢

对于紫砂壶的用法,其实是根据个人喜好,没有完全的定义。严格来讲,一把紫砂尽量通泡一类茶。

紫砂壶有吸附性,会吸附茶味,一个紫砂壶只泡一种茶超过3个月后,这个紫砂壶内会带有这种茶味,一把紫砂壶泡总是泡不一样的茶,容易把壶养花掉。

底槽青 仿古

“一壶一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坚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一个壶长期泡一种茶,茶味不会有影响,但换茶的话,就会串味。

一茶配一壶不仅可以保持茶性,也能泡养出一把好壶。选对了茶品,壶与茶都能达到最佳的平衡。

底槽青 高茄段

对茶味不敏感的话,随便什么都可以泡,如果对茶味很敏感,很讲究,那肯定要用一壶一茶,当然了,还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出发。

底槽青 汉棠石瓢

一把好壶专侍一茶,过个十几年人老了,壶也老了,那时就会觉得有成就感了,壶的价值也会翻好几番。

静心养心,从容淡定。当你坚持“一壶不侍二茶”时,你体会到的是茶汤细微的原味本色,是没有一丁点香气混杂的最原始的清雅之味,感受到的是一种个性张扬的意境!

5号井底槽青 清趣

快乐随意,舒畅欢心。当你的视线越过了“一壶不侍二茶”时,感悟到的又将是另外一种境界:散漫、随意、包容,从容而为,却又天然成趣!

以上内容是关于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和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灌浆壶如何分辨 灌浆壶如何分辨好坏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572.html

使劲推荐

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
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图 图谱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曼生十八式壶简介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灌浆壶如何分辨 灌浆壶如何分辨好坏
灌浆壶如何分辨 灌浆壶如何分辨好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灌浆壶如何分辨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灌浆...

紫砂大师何心舟 清代何心舟壶价值多少
紫砂大师何心舟 清代何心舟壶价值多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大师何心舟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清代...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

当代有哪些紫砂实力派 国品紫砂盛世经典
当代有哪些紫砂实力派 国品紫砂盛世经典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当代有哪些紫砂实力派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懂紫砂壶的人怎么看壶型 不懂紫砂壶的人怎么看壶型图片
不懂紫砂壶的人怎么看壶型 不懂紫砂壶的人怎么看壶型图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不懂紫砂壶的人怎么看壶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刻了字的紫砂壶,就是文人壶了吗 刻了字的紫砂壶,就是文人壶了吗为什么
刻了字的紫砂壶,就是文人壶了吗 刻了字的紫砂壶,就是文人壶了吗为什么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刻了字的紫砂壶,就是文人壶了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紫砂壶怎么挑选,怎么买,怎么用的 紫砂壶怎么挑选,怎么买,怎么用视频
紫砂壶怎么挑选,怎么买,怎么用的 紫砂壶怎么挑选,怎么买,怎么用视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怎么挑选,怎么买,怎么用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才好去除茶垢呢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才好去除茶垢的方法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才好去除茶垢呢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才好去除茶垢的方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才好去除茶垢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

紫砂怎么清洗污垢 紫砂壶清洗,方法比勤劳更重要!
紫砂怎么清洗污垢 紫砂壶清洗,方法比勤劳更重要!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怎么清洗污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