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视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图片和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视频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悠悠紫砂史,其实也是文明进化演变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风格的紫砂壶;当然,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烧制方法。
我们如今会把紫砂壶的烧制方法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大类。传统方法主要为窑烧,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倒隧道窑的演变。现代方法主要为瓦斯窑和电窑两种。
古代主要依靠龙窑来烧制紫砂壶。其中龙窑使用时间非常长(宜兴羊角山早期紫砂窑址就是一条宽一米左右长十余米的龙窑)直到1957年才被倒焰窑代替。1973年,隧道窑取代了倒焰窑。龙窑所用燃料是茅草、松柴。倒焰窑的燃料是烟煤。隧道窑则以重油为燃料。
紫砂壶从明代中叶起就开始用匣钵(俗称掇罐)烧成,这与上述紫砂壶自明代起因饮茶方法改变,制壶发生历史性转折相关连,以防止产品表面发生火刺,色泽不称等缺陷。同时提高了制品的装窑密度,有效地利用了窑位空间。
它名师一种依山坡用砖砌筑成斜坡式弯状隧道
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
龙窑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
窑头有预热室,窑尾通常不设烟囱或设置很矮小的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20~80米,陶窑可达10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
龙窑作业时,在窑室内码装坯体后,将所有窑门封闭。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高达1300℃,并可控制还原焰。
在隧道的两侧,每距1.3米开着投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洞”)。烧制紫砂壶时,须先将陶坯装入匣体(耐火陶土制成),一窑可装匣钵2880只,每个匣钵内可装9把茶壶,每窑一次可烧制紫砂壶约26000件。
烧窑材料主要用松枝、硬柴,烧成温度控制在1200℃左右,生产周期约为4天。烧窑一般是多少窑户合烧,大窑户烧几股,小窑户几家拼烧一股,凑满意窑数后合租共烧。
相较于如今温控更准,烧制量更大,效果更高,成品率更高的烧壶方法,显然老一代的烧壶方法技术含量要更高一些,价值上也更珍贵一些。所以你要有一把90年代烧制的紫砂壶,那价值可就高了呀!
陈曼生,“西泠八家”之一,是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
他设计紫砂壶,交与紫砂艺人制作,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洒、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进了紫砂壶艺。
使紫砂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
提起陈曼生,壶友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曼生十八式”,其实曼生所设计的茗壶,远不止18把。
“十八”在古代是用来泛指的虚数,我们今天所说的曼生十八式,是沿袭古人叫法。
成书于一九三七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收录的曼生壶就有26把。据考证,曼生壶至少有40多种式样。
曼生匏瓜壶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寄托了曼生相思之情的匏瓜壶。
匏瓜属葫芦科,名虽为瓜,但其果实并不供人食用,而是被剖开当作水瓢使用。《诗经·小雅》中早就说过:“幡幡瓠叶,采之享之。”是说它的嫩叶可食。
但这是物质生活贫乏的上古时期的状况,随着社会进步,当更多的食物进入人类生活的视野,匏就多不用来食用了,而是被剖开当做水瓢使用。
匏瓜壶的故事水瓢只取匏瓜的一半,形影只单,因此匏瓜常被古人用作男子无妻的象征。
曹植在《洛神赋》中写到:“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只独勤。”意思是为匏瓜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
曼生匏瓜壶 唐云藏
清朝官制,部分官员的家眷是不能带在身边的,因而曼生夫妻不能长相厮守。
一日曼生偶读曹植《洛阳赋》,不禁哑然而笑:“此物不正好寄我之思,释我之苦矣”。
细究之,匏瓜又称瓢葫芦,乃葫芦之变种。葫芦寓意福禄,美好吉祥,而匏瓜却成了孤单的象征,不禁感叹。遂遍寻匏瓜数日,日日观摩,终成此一不寻常之壶式,名曰:“匏瓜壶”。
曼生匏瓜壶
曼生在壶身刻铭:“饮之吉,匏瓜无匹。曼生铭”。
成壶的本意是缓解相思之苦,壶身铭文却表达了以瓠壶饮茶最适合,寓吉祥美满之意。
反其道而行,陈曼生把洒脱的性情与文人的浪漫都篆刻在了匏瓜之上。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紫砂壶的好处之一是能“裹住香气,散发热气”,久用能吸收茶香,更能散发油润光泽。养好一把壶,如铜质之色,似玉石之光,击之有铿锵声,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朴质可爱。所谓壶重养,养出神,养壶之道对于茶饮之道甚重。
十五条规则帮你参透紫砂壶养壶之道、养壶方法,而日常养壶之道应注意以下8点:
1、 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2、 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燥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3、 勿放近多油或多尘埃的地方。
4、 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密封。
5、 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6、 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7、 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8、 每次用完后,用纱布吸干壶外面的水分,接着倒出壶内的三分之二的茶叶,留下约三分之一,冲进沸水,焗两三次,冲过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净所有的茶叶,将冲过的水浇匀茶壶上,最后用布轻轻擦干。
紫砂保养,很有学问。养壶的方法主要有7条:
1、新壶新泡首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重香气的或重滋味的,如果讲究的话,都应专门备泡的壶,同时也可使新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又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即可使用。
2、新壶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煮一番,除去新壶的烟土味和洗除污垢即可使用。
3、旧壶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冲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开水洗涤残汤,以保持清洁。
4、注意壶内茶垢。有些人泡用完后,往往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存在茶壶内随壶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垢。但如果维护不当,壶内就易生异味。所以在泡茶前应以滚沸开水冲烫一番。
5、把茶渣存在壶内养壶,这种方法不可取。茶渣闷在壶内易发酸馊异味,有害于壶,饮后也有害于人体健康。
6、壶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拭,并应不断用手抚摸。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本身的自然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无穷。
7、清洗壶的表面时,可以用手加以擦拭,洗后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又无异味处阴干,久而久之,你自然会与这把紫砂壶发生深厚感情。
文/网络综合
以上内容是关于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视频和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图片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视频 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图片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505.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龙窑烧制紫砂壶全过程视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子冶石瓢原作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子冶石...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李昌鸿紫砂收藏价值潜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的演变反映了中国茶文化的哪些内涵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刘忠泽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刘忠泽...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宜兴紫砂壶是不是假的太多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关于紫砂壶的考证书有哪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井栏壶的诗句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井栏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越养越暗淡什么原因造成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这些作假手段,你知道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