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入门知识 紫砂入门十讲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入门知识 紫砂入门十讲

时间:2023-08-05 08:54:15 作者:敬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入门知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入门十讲和紫砂入门知识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入门知识 紫砂入门十讲1

紫砂入门知识 紫砂入门十讲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始于明代正德年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紫砂造型

紫砂壶的造型大致可分为三类:花货、光货、筋囊货,其中的光货造型最为常见。

光货以几何形体为主体变化而来,讲究外轮廓线的组合,面、线与角的表现,以自然淳朴、简练、高雅取胜,以简洁的形态来表达自己的生命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光货的造型也是变化丰富,正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紫砂泥料

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喜欢紫砂壶的朋友都知道,一把好的紫砂壶泥料是很重要的,泥料必需没有参加任何的化工原料。因而就呈现了原矿泥料的说法,其实原矿泥料指的是从开采出來的原矿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所制成的泥料,但有需要留意的是,其实原矿泥料并不能代表是一把好的紫砂壶,也不是随意找一个原矿加了水炼制成泥,制成紫砂壶,就是说这是一把好的原矿壶。

   

开壶

用干净锅器盛水,紫砂壶壶盖打开浸入水中。为了避免水沸腾时,壶身壶盖发生碰撞,造成破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将壶身和壶盖稍加包裹;待紫砂壶自然冷却,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自然阴干,便可使用。

紫砂壶的日常使用保养,一向是壶友们容易忽略的环节,走极端的两种情况都时有发生:一是用消毒液、洗洁精等化学清洗剂洗刷茶壶,二是,长时间不清洗,甚至热衷于“堆茶山”,导致茶垢积攒、细菌滋生,一把好壶就这么毁了。

如何养壶

1、把壶身内外清洗。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

2、千万不要沾到油污。紫砂壶最忌油污,沾到后必须立刻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水就越多,土胎吸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4、擦拭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水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稍稍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千万不要不断地推搓。

5、使用完毕后要清理晾干。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理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影响使用。

6、一定要让壶有休息的时间。泡了一段时间后,茶壶是需要休息的,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吸收。按这六步养亮的壶,亮度可经久,不褪色也不怕人的手触摸。

总结

华夏千年尽“壶”中,传承千年“茶”文化

一把好的紫砂壶泡茶的感受?

1.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2.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

3.经过自己精心的泡养,泥料越来越润,就越发喜欢,倾注了心血,紫砂壶也以迷人的光泽回报爱茶人。

紫砂壶古朴美观,内在浑厚稳重,内敛藏锋,这就是紫砂壶散发的魅力。

 

 

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紫砂壶的手工制作方式,天工造物般打开了历代紫砂艺人的想象空间,上古至玉器、青铜器、瓦当、漆器、乐器、生活中老井、木桶、锅、碗、瓢、盆,自然界中的松竹梅兰菊等花花草草,飞禽走兽,无不为造化之物,形成了千姿百态,百媚丛生的器型世界。

壶说,我在等待着,等待着那个懂我的茶。茶说,我始终在等待那个包容我的壶。

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清静、静心的精神象征。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

1、生吃药用、2、熟吃当菜、3、烹煮饮用、4、冲泡品饮。

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为火生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汤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拿来当药用。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一片茶树叶落入壶中,与水相遇,从此便有了茶,人世间留下一段述说不尽的茶话。茶叶是多情的。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这里最不缺少的就是煮茶器具。然而,茶叶却偏偏独爱此壶。

紫砂壶对茶叶亦是忠诚的,为了茶,它倾其所有,终其一生护茶周全。

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很容易吸附茶味,为了保持每一种茶的鲜度和纯度,避免茶汤滋味混杂,我们始终坚守如一。

茶说:你让我拥有了浓郁持久的茶香,你给了我在其他煮茶器具上享受不到的待遇。在这里,我觉得我是独一无二的。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一个温暖的字,带着温度。茶是中国人开始新的一天生活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代表着人间烟火,茶排最后,入诗却最多。中国人对茶的感情成了一种情结,因而对茶的认识亦在代代传承中完成。

一壶在手,万事通透。忘情于珍猎之抱,畅志于清旷之乡,那样的识度闲放。借万物芳泽,觅众生精气,收拾起大地山河一壶装。

紫砂壶“泥不论粗细”,那“工”该怎么看呢?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良工所制的壶明显地比一般匠人的作品更加精细,原因是什么?打泥片打得好,明针功夫过硬,这两条再加上通过不断学习观摩,积累的艺术修养,良工制作的壶必然锐颖而出。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工艺的粗细,制壶大家们的壶如何分辨出他们谁的工细、谁的工粗呢?十九世纪日本藏壶家奥玄宝曾经说过“泥不论粗细”,同样,工也不论粗细,最重要的是形别、韵味。

粗犷韵味来自娴熟的技艺

史籍上明明白白地记载,徐友泉、李仲芳虽受业于时大彬.可做工明显地比大彬细,以至当时的达官显贵误以为友泉、仲芳青胜于蓝了。后来,徐友泉个人对业内人士表明:以我们的“细”,无法比得上师傅的“粗”。

时大彬仿供春式紫砂壶

顾景舟对晚清一代宗师程寿珍有这样一段评述:“程寿珍是太平天国之后的突出人物,他是制壶名家邵友廷的养子,其作品技艺娴熟,形制正确,粗犷中有韵味。中年以后,专制掇球、仿古、汉扁三种款式,是一位多产作家。”

程寿珍制掇球壶

掇球壶式,壶钮、壶盖与壶身犹如仨球垒叠,比列协调,浑朴稳重。惟与较早时的大亨、友廷、敷亭等掇球,各圆球体的比例上已有不同。民国时期程寿珍所制掇球,技艺娴熟,形制气韵掌握得宜,为掇球中的精品。

顾景舟既是当代紫砂壶制作大家,也是紫砂壶鉴赏大家,他这一段话十分清楚地说明,从个人制壶风格来说,程寿珍是承袭了时大彬、邵旭茂、邵亢祥等名壶家的风格,较为粗犷,但在粗犷中又有韵致。粗犷而有“韵致”的基本条件是技艺娴熟,即我们近年常常说的“做工老到”。如不同的戏曲形式各有韵味,江浙人喜欢的越剧有其美感,东北的二人转、西北的秦腔也各有味道。历史留名的制壶大家均能粗能细,粗的地方如同粗工,而细的地方可能是一般细工永远无法企及的精细。

顾景舟 玉璧提梁壶

玉璧提梁为顾景舟先生融合古今之巨作,于公元一九七三年以中国玉文化为主题,并请徒弟高海庚收集自汉代以降之相关玉璧图样,重新构思了提梁紫砂壶。当中针对壶盖的部分,采用双层次的设计,盖面以汉玉璧为主题作为编饰,中间开一篓空璧钮以作为壶钮,下层底部开一小圆孔以利出水吐纳,夹层以中空形式呈现,烧制十分困难。

有粗有细,均令人叹为观止  

时大彬制壶带有粗犷之美,但他所制的有些壶,盖口和壶身严丝合缝,甚至到了在壶口沿上放一根头发,壶盖即盖不上的程度。这种高妙的绝技,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正因为有着这样水准的制壶技艺,大彬的壶有些地方显得工粗,只能反映了时大彬的一份自信。

王寅春制

王寅春的拿手好戏是筋纹器,同时他也能做出异常精美的水平壶。他会反复地将水平壶毛坯放在手心里,琢磨水平壶哪一侧略重,再以特制的工具将壶身桶内的泥削去些,或以一点泥浆加重壶身较轻一侧。水平壶壶身两侧重量相差仅仅几克而已。如此精工细作之后,用王寅春制作的水平壶沏一壶乌龙茶,放在一盆水中,壶口盖与水面完全水平,可谓是真正的“水平”壶。

王寅春水平壶

钤印:“寅春” “阳羡惜阴室王”

制壶大家往往会该粗的时候粗,当细的时侯则精细过人。

随着紫砂壶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和整体审美水准的提高,竭力追求做工精细的一元化制壶的局面将会改变,如程寿珍、吴云根写意型制壶妙手一定会再现。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入门知识和紫砂入门十讲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壶容量一般多少毫升 紫砂壶多少容量最实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紫砂入门知识 紫砂入门十讲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199.html

使劲推荐

紫砂入门知识 紫砂入门十讲
紫砂入门知识 紫砂入门十讲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入门知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入...

紫砂壶容量一般多少毫升 紫砂壶多少容量最实用
紫砂壶容量一般多少毫升 紫砂壶多少容量最实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容量一般多少毫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紫砂壶怎么挑选 紫砂壶怎么选泥料
紫砂壶怎么挑选 紫砂壶怎么选泥料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怎么挑选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

紫砂壶有划痕正常吗 紫砂壶壶身有轻微划痕怎么办
紫砂壶有划痕正常吗 紫砂壶壶身有轻微划痕怎么办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有划痕正常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瓜柴什么意思 瓜柴广东话是什么意思
瓜柴什么意思 瓜柴广东话是什么意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瓜柴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瓜柴广...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壶型介绍 壶型大全
壶型介绍 壶型大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壶型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壶型大全和...

一个爱茶之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存茶器呢 一个爱茶之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存茶器和壶
一个爱茶之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存茶器呢 一个爱茶之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存茶器和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一个爱茶之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存茶器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

提璧壶的由来 提壁壶图片
提璧壶的由来 提壁壶图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提璧壶的由来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提壁壶...

灌浆壶和手工壶怎么区分 分辨灌浆壶和拉胚壶的鉴别方法
灌浆壶和手工壶怎么区分 分辨灌浆壶和拉胚壶的鉴别方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灌浆壶和手工壶怎么区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 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金兽
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 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金兽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