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怎样判断紫砂壶的年代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怎么看一个紫砂壶的好坏和怎样判断紫砂壶的年代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近些年来,经过众多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同时结合近年来地下出土物的印证,对紫砂壶制作年代鉴定的准确性已大有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鉴别紫砂器。
一、从时代风格韵味以及款识的可靠性判断年代
由于紫砂器流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考古发掘出土物又极少,各大博物馆的旧藏品也是很有限,绝大多数作品是由民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此可供鉴定参考的标准器并不多。
紫砂壶的时代风格特色,与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是相通的,真正属于艺术层次的作品绝少匠气,可谓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历代紫砂大师们将可塑性极好的砂料随心所欲地捏塑出各种造型,匠心独运,造出属于各自不同艺术风格的佳品。名家所制茗壶高矮的比例、线条的转折都恰到好处,少一点就平庸,多一分则俗气,线条弧度有时完全是靠大师的感觉去控制。这种感觉来源于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长期的实践经验。
紫砂艺术大师制作紫砂壶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壶底或在壶盖、柄下端钤盖图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由于印章材料坚固,名人印章一般可以沿用多年,甚至终生都在使用,应该说印章款的鉴别是判断作者的直接依据。但是,制壶名家身后,其家人或门徒仍继续使用其遗存印章者也不乏其人,更何况仿制得惟妙惟肖的名人印章和仿制名家砂壶是同步而生的,对于这种高水平的仿品,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印章的真伪固然重要,但切不可仅以印章对否就下结论,还必须结合作品整体的风格综合判断。
在紫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包括款识和铭刻,可以用很多技法来完成,如刻、印、划等,它们包含着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使用者等方面的很多信息,这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刻款的部位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书体的使用上,明代都为楷书,清代早期楷、篆并用,后期以篆书为主,亦可作为鉴别之要。
二、从造型特征及名家的制壶形制判断紫砂壶的年代
造型是最能体现紫砂壶时代精神的鉴定要素之一。紫砂壶从明代中期诞生至今,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精细、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紫砂壶作品就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
鉴定紫砂壶,首先要明了各个时期紫砂壶造型的基本特征,以及紫砂壶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给人一种朴质的感觉。而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砂壶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装饰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
名家制壶的造型大多各具特点。有的善制仿生壶,有的制壶不喜装饰,有的圆曲流畅,有的棱角分明。
如明人时大彬善制六方或六瓣壶、僧帽壶、高提梁壶等,落款多为楷书刻款,笔道熟练、有力,所制之壶胎色赭红,含有小泥粒,壶面一般光素无纹。当时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这类推崇的诗句。
又如清人陈鸣远善制仿生壶,南瓜壶、束柴三友壶、蚕桑壶、松根壶等是其代表作。陈鸣远之前虽有许多制壶高手,但都未曾跳出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名家窠臼,唯陈鸣远将紫砂壶艺推向了又一个辉煌期。除了制壶,他还制作梅根笔搁、莲蕊水丞以及仿花生、核桃、竹笋、昆虫等造型的茶案陈设紫砂器,这是他独有的特点。
这些大师不同艺术风格的壶型特征,都可作为我们今天鉴定紫砂壶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名人制壶,首先不可以逾越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其次必然体现他一贯的壶艺特色,展现出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和高层次的制作水准,否则,就有可能是伪作。从造型、作品的风格品位去认识作者,这个方法应该说是切实可行的。
三、从不同时期的胎质差异来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器的胎质具体地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与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区别如同当时的瓷器一样,大不相同。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之故。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清中期为55~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目数低,颗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弹击这类壶,声音沙哑、发闷。
明代制壶的砂料只是将最初用来制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炼而已,杂质较多,所以器表还很粗糙;又由于是与缸、瓮一起入窑,所以壶身局部沾有少量釉泪。而清代的砂料,澄炼工艺总体提高,出现了紫砂细砂,这种状况与工艺史的发展进程是相吻合的。清代制品的砂料是细腻润泽的,倘若再经常把玩摩擦,久而
久之,会有一层光亮面,俗称“包浆”,如同古代硬木家具,年深日久,就自然而然地会在表面产生一层光亮面。辨认泥料,在紫砂壶的断代认识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历史上,每个相同的时期中,紫砂艺术家们所使用的紫砂料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只是炼砂调制的配方各有不同,且大多秘不示人。他们往往各自习惯使用自己配制的砂泥,呈现出砂质的粗细,颜色肌理的不同,严格地区分和观察会发现他们各自的规律性。同一位名家制作出的造型不同的紫砂壶,即使从表面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外弧线、柄的曲度、流与颈的角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同一位作者而言,他的壶艺会随着发展而不断精深,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成型的线条与细微之处的处理方法,犹如一个人写字的笔迹一样,基本上已成为一种习惯,技法与风格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四、从不同时期工艺技法的差别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的工艺,所以壶胎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如陈鸣远、杨彭年等人,手法炉火纯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项背。近现代多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材质细如膏泥,里外极规整,手感极轻。注浆成型的紫砂壶,需用较多的粘性土掺和砂泥,实际上紫砂的比例已经很小了,艺术性实则是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技法、款识以及砂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特殊性,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个人的多样性。例如陈鸣远,他的壶多以自然仿生的为主,却也有光圆的几何形壶传世,风格多变,多姿多彩。随着紫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收藏紫砂热潮风起云涌,仿品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精,令人眼花缭乱。但只要我们掌握紫砂壶鉴定的基本知识,通过造型理清时代的脉络,了解各时期名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就一定能识破各种伪品,还古代紫砂壶的本来面目。
厚者立之,观之悦目。
德者居之,饮之长寿。
......
徐栋
1986年生于江苏省徐州沛县,在陶都宜兴长大。
受紫砂文化的熏陶,看遍历代名人名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期间考入无锡工艺陶瓷系于2023年毕业。
毕业后师从周宇杰先生,勤学苦练,在实践中提高。
善于挖掘传统器型中独特的内涵及文化。所制作品追求线条流畅, 比例协调。
德 钟
摹古 新 首发
在紫砂传统经典壶型中,
德钟壶占有重要一席,
自古被艺人多番演绎。
作者博采众长,心追手摹,
将经典的规范与韵味演绎纯熟。
作品形制古朴,不入妍媚,
器以虚空俭素之心容天下之茶,
当此,必为君子所为,
壶身线条圆转,过度极其自然,
壶把与肩线自然结合,
各自延伸化转,疏朗大气。
整器蕴精、气、神、韵于一身,
气势不凡,尽现大家风度,可称之为大家,
呈现出简洁质朴之美。
纯 背
拍卖赏析
徐栋·大彬钱钮
江苏观宇 2023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28,750 元
一把壶,它的嘴、把和壶体的装配形式,基本上有相贯线和过渡线两种处理方法,紫砂工艺中把这两种处理方法称为“明接”和“暗接”。那么,什么是“明接”,什么是“暗接”呢?两者各自适用于哪里?“明接”好?还是“暗接”好?
一般来说,明暗都是处于对立面的。但是在紫砂壶中,明与暗只是两种不同的做工手法,并无明显的对立属性。而且两者区别很大,外行也能能轻松分辨。明接,指两个部位的连接处,比如壶嘴与壶身,壶身与壶把,在连接的地方,有很明显的界限,用紫砂壶的专业术语说,就是流、把和壶体的衔接,以相贯线处理,称为“明接”。
暗接,就是看不出很明显的连接处,两个部分之间,用过渡线处理,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又叫“暗接法”,用工艺术语来说,就是“若自然生成”。
明接更容易成型,正如上面所说,明接有专属于它自己的舞台,它所凸显的刚劲,是暗接所不能及的。譬如菱角明显的方壶,明接能让方壶更突显造型,干净利落,亭亭玉立。而且,明接工艺,显出一种飘逸洒脱,傲气不羁的气势是暗接无法达到的。
流、把和壶体的衔接,以相贯线处理,如“汉方壶”,采用相贯线结构形式明接,流、把部分外形明确,线条干净利落,增强了方壶造型的鲜明特点。
流、把和壶体的衔接,以过渡线处理,采用暗接法(过渡线结构形式)使嘴、把与主体衔接过渡自然,造成整体感强,如仿古壶的嘴、把是以暗接法处理,壶把和嘴部是壶体肩线的延伸,衔接自然,造型浑然一体。
没有最适合,只有更适合。是用明接,还是暗接,都要求创作者结合壶型的整体效果,暗接虽技高一筹,若搭配不当也是弄巧成拙。
以上内容是关于怎样判断紫砂壶的年代和怎么看一个紫砂壶的好坏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怎样判断紫砂壶的年代 怎么看一个紫砂壶的好坏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7758.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怎样判断紫砂壶的年代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石瓢有几款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张伟 紫砂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张伟 紫砂...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新手如何防止买到假紫砂壶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究竟要怎么养?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中国茶具产地排行榜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唐文紫砂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和唐文紫砂...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顾景舟紫砂壶真品视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 五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一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