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巾的用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巾如何使用和茶巾的用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选、不容忽视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随手拿起,就能充满自豪地把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但很遗憾,“茶巾”是个例外。
一般来说,茶巾都是顺便加入购物车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条晾在一旁的茶巾拿来当了洗碗布,大概连“茶巾不起眼”这件事情本身都没有意识到。
外表平平无奇、总是退居一侧,以至于当茶席上出现水渍、油污的时候,总是一个顺手就抹了过去。
在许多人的意识里,“茶席上的这块小毛巾,不就是用来擦脏东西的吗?”
日积月累,“茶巾”逐渐完全具备了“抹布”的功能,仿佛只是在需要用到时才摆上茶席,独占了一个文雅的名号。
然而,与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却足以体现喝茶人的涵养与修为。
用对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课程。
茶巾,请重新认识它一次
有一位乡下的茶人曾带话给千利休,说想拿出一两金子来请利休帮忙给买几样茶道具,什么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给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写道:“这一两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来买白布吧。对于静寂的茶庵茶来说,没有什么都可以,只要茶巾干净便足够了。”
诚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个泡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干净、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以棉、麻等材质制成,款式低调简朴,主要的功用便是“干壶”即斟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或擦拭滴落于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干净便足够了”的教诲其实是一种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于清洁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后、“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听起来有些玄妙,那么就不妨试想一下。泡茶过程中,无论是淋壶还是出汤,都极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污染茶汤或桌面。
这对于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洁的。此时,一块灵巧的茶巾就可以轻松地避免这样的情况。
同时,维持茶巾干净,使得茶具与茶巾接触的过程中保持洁净的状态。茶汤入口,亦更加卫生。
站在“以客人为本”的角度,茶巾从细微之处,充分展现了茶席主人的用心与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关键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时不多加注意,也难免会出现误作“抹布”的用法。
那么,怎样才算用对茶巾呢?
使用前:选茶巾、折茶巾
考虑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准备时,就要尽量挑选吸水性强、质地柔软亲肤的材料。
款式宜简、颜色以深色更为实用。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确认茶巾保持在干燥、清洁的状态。建议多备几条、以作替换。
茶巾在使用时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将茶巾随意揉捏起来、或散开置于一侧将“形”做足,才能从心理上接纳并重视。
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长方形(八层)与正方形(九层)的折叠方法。
为了使折叠更方便、并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也有贴心的长条形茶巾。
值得注意的是,茶巾的折叠开口要朝向泡茶人,而非客人。这也是一种表达尊重、方便使用的方式。
|使用时:茶巾“专用”,要牢记
再认真地强调一个观点:茶巾不是抹布,它的服务对象基本上只限茶具。
在茶壶、盖碗出汤以前,需轻轻地在茶巾上接触一下,使茶具底部干燥,不会打湿茶席。
而在使用公道杯之前,也需操作一致,即在倒茶汤、收回公道杯时都需轻轻点在茶巾上。否则,若公道杯断水不利落,就会有茶汤滑落。
那如果不小心撒了茶汤呢?遵循着茶巾“专布专用”的原则,还是去拿一块真正的抹布来清理吧。
使用后:及时清理,养成习惯
使用过后的茶巾,基本上都会沾上茶汤、茶渍,从而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也要求我们及时、或至少定时清理。
晾干的过程应将茶巾舒展、且避免暴晒,使得茶巾能够充分干燥、且保持柔软。
如果说,看一个人是否足够讲究,就看他的指甲、鞋面。
相对地,要看一位茶人是否真正能够静心泡茶、用心事茶,也可以透过一块小小的茶巾来了解。
由小见大,由形入心。
在看似毫不起眼的地方,也能够全心全意地对待,这才是一个茶人要从始至终坚持的修行。
茶席,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是指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方式相联系,共同构成的具有有独立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表达的艺术组合。
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说的就是茶席。
茶席起源于唐朝,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
茶席布置需要从艺术、风格、优雅、文化等角度出发,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生活美学的茶人完成。
从一块布、一把壶,根据环境及茶具,用颜色和材质营造出美感,创造出品茗空间。
茶席设计有基本六要素:茶叶、茶具、备具、背景、点缀、意境等。包括名称、立意、插花、焚香、挂画和相关工艺品等。
茶席设计,不是刻意的“摆”,而是用心的“布”。茶器之间不是死板刻意的罗列摆放,而是相互之间彼此映照,相生相惜,相得益彰,让茶与人的关系得到更好的融入和升华。
茶席设计分为古代传统配置、近代传统配置和少数民族传统配置三个类别。
古代传统配置:道家仙茶道、佛家佛茶道、儒家文茶道、唐代宫廷茶道、宋代点茶道、清代宫廷茶道等;
近代传统配置:潮州工夫茶、台式工夫茶、江南农家茶、川式盖碗茶等;
少数民族传统配置:佤族烤茶、傣族竹筒茶、藏族酥油茶、蒙古族奶茶、维吾尔族香茶、白族三道茶、侗族打油茶等。
曾有嗜茶的老茶人拿出心爱的茶壶给茶叶旦泡茶,还特地展示了一下乌黑油亮的茶垢,说这么厚的茶垢可值钱了。
茶叶旦心里翻江倒海,“这泡出来的怕不是茶汤,是细菌汤了。”茶垢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茶垢越厚,泡出的茶越健康或是香醇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
勤于刷洗茶具,才能更健康地享受茶汤的清香。
泡茶前,怎么洗茶具?
用滚水住满整个茶壶,温热壶后,倒掉热水,闻一闻壶内有没有上次泡茶留下的茶味。如果是很久没用的壶,切忌一开始就用滚水烫,要先温水泡壶。
茶杯的清洗很简单,用滚水注满杯体,让水溢出杯面即可。
清洗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最好养了!注意不要留下划痕影响美观就好。
清洗白瓷茶具
白瓷经过高温煅烧,釉质致密,透气性差,传热快,所以用白瓷盖碗泡出来的是真正的茶味,不像紫砂壶对茶有“美化”作用。
好的白瓷茶具色泽洁白通透,有一点点脏东西都会很显眼。所以用白瓷茶具喝茶要非常注意清洁:
洗涤的时候用温水加入洗涤剂,洗后用海绵或软布擦拭,接着再用清水清洗一遍,最后再用软毛巾擦拭干净。
遇到茶垢可以用醋浸泡后再清洗。
千万不要用粗糙的刷子去刷!那会损伤茶具的釉面,留下不可磨灭的刮痕。
清洗紫砂茶具
新壶在使用前可以先用滚水泡一下,多泡几次更好,再里外刷洗干净。
在养壶的过程中不要心急,不要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去擦(紫砂:我这么温润有质感的一张脸就这么被擦坏了!
毁容了!)。比较好的办法是用棉布擦拭。
清洗泡茶后的壶,首先去茶渣,再用热水清洗一次壶底。清洗后盖好壶盖,由壶外浇水,赶走壶内水气,可以收到养壶和清洗的双重效果。
对于茶垢沉积已久的茶杯,用牙膏反复擦拭便可消灭干净;而积有茶垢的茶壶,用米醋加热或者小苏打浸泡一天一夜后,在摇晃着反复冲洗也能很容易地除净。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巾的用法和茶巾如何使用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银壶煮茶好不好 银壶煮茶的诗句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茶巾的用法 茶巾如何使用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9908.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巾的用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巾如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壶煮茶好不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不同材质茶具的魅力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铁壶失蜡法和砂铸法的鉴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漏用处大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漏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九种体质喝茶表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九种...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废旧茶具,也能用来滋润生活英语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的洗涤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席规则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席礼仪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水紫陶茶罐怎样清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