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一般烧几遍 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一般烧几遍 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

时间:2023-08-05 02:17:22 作者:鬼娃的诅咒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一般烧几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和紫砂壶一般烧几遍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一般烧几遍 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1

紫砂壶一般烧几遍 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

很多壶友对于紫砂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紫砂烧窑的了解可能不是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紫砂壶的烧窑两大问题。

窑温

那么,是不是说烧窑的温度越高越好呢?其实也不是如此。

紫砂壶不同的泥料有其不同的烧结温度,只要达到那个温度就可以,同种泥料不同温度下,壶身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朱泥结晶度较高,紫泥次之,段泥最后,这也是段泥透气性好的一个原因。

温度不够我们称之为欠火,色调浅淡不洁,段泥就会吸附黑色素从而表现出吐黑;温度太高我们称之为过火,壶身非常毛躁,还会起小小的爆裂痕迹,甚至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

不是越高就越好的,只是说高温的更难烧制,只要满足烧制要求、达到预期效果就可以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第一次烧制都是欠火的,第二遍烧才会达到要求温度,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紫砂壶烧两遍,烧低温与烧高温。

烧两遍

第一遍烧制低温,烧完后取出,修整壶口和盖墙,使壶的口盖更加平整严密,也是整口。

第二遍烧制高温,达到泥料结晶温度,这个时候的壶一般来说都是成品了。

也有的壶在第二遍烧完之后,发现砂料呈色不理想,于是再进窑烧第三遍。当然了,烧制的遍数越多,结晶程度就会越高,烧坏的风险也比较高。

另外第一遍烧制后的壶一定不能过水,否则烧制第二遍肯定会出问题烧坏的。烧高温,多烧几遍这两种说到底就是一个烧成技术,其最终还是为器物服务的。

 

不管什么温度、几遍烧成,只要最后能为我们呈现出一件尽可能接近完美的器物,那么就是好技术,值得追求的技术。所以壶友们要了解这些,不要对烧高温或者多遍有偏见,要正确认识看待。

这类壶并非人人都会做(壶 为什么叫壶)

经常在跟别人交流紫砂时会听到薄胎这个词,对紫砂了解不深的人对这一词定不了解,这类紫砂壶有何特别,如何制成?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薄胎?

所谓的薄胎就是指在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要薄,这虽然不算是一种工艺,却是是一种制壶的技法,可以体现作者功力的深厚程度。

拍打泥片

薄胎壶虽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它们的造型同样沉稳厚重,但是上手却很轻,可以印证老子“大巧若拙”的道家理念。同时薄胎壶给人一种“薄如蝉翼,轻若绸纱”之感。

薄胎水平

举个例子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一下吧,一把薄胎150毫升的紫砂小壶,托在手上轻若一块朽木,仅重50克,几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因此,正宗的“薄胎”又叫水上漂。

紫砂壶行业当中人们经常用“薄如蝉翼,轻似浮云”来形容薄胎紫砂壶。

成品胎薄如蛋壳,是紫砂壶中的珍品。“薄胎”原本是瓷器制作的一种“神技”。

明清时期,有艺人将该技法运用在紫砂制壶工艺之中,薄胎紫砂壶要求技艺很高,不是谁都做得好所以传世作品并不多,物以稀为贵,薄胎壶真的一壶难求,该技术的引进也开创性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效果。

紫砂壶兼具实用与美观性的特征就要求在制作时要有很高的制作技艺。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部分超薄胎,用滚水泡茶或者浇灌有可能会裂开。

工艺难度

薄胎紫砂壶由于胎薄成形难,烧制时受热不均而易烧裂,对技术纯熟程度的要求很高。其制作时对环境湿度有严格要求,制作难度较大,因此要制作出一把完美的薄胎壶,对于制壶者的技术要求自然比一般紫砂壶制作要高得多。

而在北方冬天使用薄胎壶饮茶时必须要先温一下壶,避免冷遇上极热,而使壶炸裂。

薄胎壶形方器的制作较大,要制成薄胎则更是难上加难,因而在薄胎壶中方器是少之又少。

薄胎壶还要更多的照顾到“观赏审美”和“实用审美”的要求,不能为了“薄”而“薄”,甚至让人不敢用手去摸,生怕会把壶给碰碎,这就是对于实用审美根本没有理解,是迎合市场而追求“新、奇、特”的严重弊病,也是一些工艺师对于工艺内涵肤浅理解的体现。

如果爱薄胎壶,给你提个醒

1.薄胎紫砂由于胎壁较薄,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

2.在冬天使用前要注意先温壶,否则温差太大容易造成壶体惊破。

3.薄胎紫砂壶的养用跟普通的紫砂壶一样,也怕油腻,每次泡完茶也要记得擦拭干净,放在通风处。

紫砂壶是一种实用性的器皿,同时还要做到观赏作用,这对于普通紫砂壶已经不易,薄胎的难度会更加高,这是对自己技艺的一个体现,顶级大师的手工薄胎壶几乎都是在青壮年时期,到了老年时期胎就会厚起来!可以说想要一把大师的薄胎壶实属不易!

紫砂壶中的三大美人

图文| 砂海墨韵

 来源 | (ID:zisha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紫砂壶也不例外。秦权威猛霸气,德钟君子风度,仿古激昂澎湃……

在众多的紫砂壶形中,有三把美人壶,它们婀娜多姿仿佛是俏丽江南女子的化身。壶中三大美人,谁更受欢迎?

西施

说起西施,在中国那可是妇孺皆知的大美人。“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就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红泥 西施

民间传说,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浣沙女,其天生丽质,妩媚动人,真可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有诗云: 樱桃小口一点红,一屡长发似彩虹,虽无粉黛胭脂色,古来英雄谁不宠。

红泥 西施

而西施壶即是以美女西施之乳为原型所创,据考证,此壶最早为明代壶艺大师徐有泉所作,名为“西施乳壶”。后人嫌“西施乳”不雅,改名为“西施壶”。

红泥 西施

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

美人肩

美人肩,最早也被称为圆珠壶,「阳羡茗壶赋」记载:“圆珠在掌,如合浦之珠回,内盛香茗,如软玉温香,不啻掌珠,赏心悦目也。”

清水泥 美人肩

美人肩,顾名思义,就是窄而圆润的女性美肩样壶,好似美人盈盈而动,款款而来,亭亭玉立。

在中国审美中,女性以温婉柔弱为美,细看美人肩之绰约,不由得想起白居易所写:“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清水泥 美人肩

壶肩饱满匀称,向下渐收,构成大致倒三角比例,窈窕圆润。

壶把绰约,壶肩向上托出女性化的肩膀,壶身窈窕秀美,肩颈及腹骨肉匀亭,纤细绰约的壶把和壶身自然舒展,曲线优美。

思亭

凭高望远思悠哉,

晚上江亭夜未回。

思亭是人名,亦是壶名;本来以为思亭壶代表的是对某一位情人的思念,原来是一个人名。

朱泥 思亭

思亭,本为人名。姓陆,清代初期的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

与孟臣、逸公、君德等诸家均为制壶好手,因名声远扬,所制壶形被众多茶客青睐,久而久之便有了「思亭壶」之称。

 

朱泥 思亭

思亭壶身如葫芦瓢,弯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丽,高虚盖与壶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体。圆球形钮,的脚明显,干净利索,圆包底,整器均匀为明接处理手法。

 

朱泥 思亭

圆润的壶体,玲珑有致的线条,体形盈巧,曼妙的身姿,楚楚动人。温雅的气质,宛如窈窕淑女,深情地抚摸,便能品韵到“玉立亭亭”之美。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一般烧几遍和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老紫砂壶的鉴定方法 老紫砂壶的鉴别特点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紫砂壶一般烧几遍 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013.html

使劲推荐

紫砂壶一般烧几遍 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
紫砂壶一般烧几遍 紫砂壶烧的遍数越多越好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一般烧几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老紫砂壶的鉴定方法 老紫砂壶的鉴别特点有哪些?
老紫砂壶的鉴定方法 老紫砂壶的鉴别特点有哪些?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老紫砂壶的鉴定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这个紫砂壶底部印章是谁的,求解答 紫砂壶底部印章大全
这个紫砂壶底部印章是谁的,求解答 紫砂壶底部印章大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这个紫砂壶底部印章是谁的,求解答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

养壶的效果 养壶什么意思
养壶的效果 养壶什么意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养壶的效果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养壶什么...

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种 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个
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种 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个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宜兴紫砂壶名家查询 宜兴紫砂壶怎么看真假
宜兴紫砂壶名家查询 宜兴紫砂壶怎么看真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宜兴紫砂壶名家查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神奇紫砂壶 奇神紫砂价格
神奇紫砂壶 奇神紫砂价格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神奇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奇神紫砂...

甭管的意思 甭管是什么
甭管的意思 甭管是什么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甭管的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甭管是什...

紫砂壶 工艺 紫砂壶工艺品
紫砂壶 工艺 紫砂壶工艺品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 工艺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

乌金石茶盘介绍 乌金石茶盘工艺特点
乌金石茶盘介绍 乌金石茶盘工艺特点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乌金石茶盘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乌金...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