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演变和发展 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茶具的演变和发展 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时间:2023-08-04 18:35:14 作者:好像这里多些风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的演变和发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和茶具的演变和发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茶具的演变和发展 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1

茶具的演变和发展 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中国茶具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我国饮茶文化的发展。

一、食酒茶具的混用

中国在汉代以前没有专门的饮茶器具,都是和饮食、饮酒器具混用。煮茶用煮饭的锅,饮茶用喝水或喝酒的器具。

晋代卢琳《四王起事》中记载“待瓦盂承茶”,是说晋惠王饮茶,仍用盂(吃饭的陶器)。那是没有专用茶具,就像无专门的“茶”字ー样。

1、“茶具”一词的出现

我国在汉代时,饮茶开始流行,不但有了买茶的市场,也有了专门喝茶的“茶寮”。

因此,茶具开始出现。最早提到茶具的,是汉代王褒的《僮约》,文中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

这时对饮茶已比较讲究,要精选好的碗,要清洗干净。

2、第一个专用的煮茶鼎

我国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客来敬茶已经成了礼仪,这时茶具开始从酒食用具中逐渐分离。

晋代左思的《娇女诗》就有“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铄”的描写。是说煮茶已有专用的鼎了。

3、第一个专用茶盏

釉陶的发展,推动了茶具的分离。

两晋南北朝就出现随着带托的青釉茶盏,盏与承托以釉相粘连,造型古朴,通体施青釉,成了专用的茶盏。这是我国饮茶专用茶具的第一次出现。

4、茶壶原型鸡首汤瓶出现

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盛水,注水的汤瓶。

它造型讲宄,壶嘴是标准的抛物线形,出水口圆且细小,出水有力,落足准确。壶的一侧有一鸡头,开始是装饰,到东晋演变成空骨状,水可以顺其流入壶内。

因有鸡头,所以叫鸡首汤瓶。经隋代改进,到唐初,越窑生产的鸡首汤瓶已是非常精美,后来被执瓶逐渐代替。

二、专用茶具的发展

我国茶文化进入唐代步入兴盛期,饮茶极为普遍,“不问道俗,投茶取饮”。

而陆羽写成了的《茶经》,带动了茶具的发展。特别是当时我国陶瓷业的兴起,更加推动了我国茶具的迅速发展。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就写了20多种饮茶的专用工具。

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鎏金茶具、琉璃茶碗,就是典型的唐代宫廷专用茶具,非常豪华,考究。

但在民间,大量存在的还是以陶瓷的碗、盏饮茶。

碗和盏的区别是:碗大,盏小;碗可以吃饭、喝酒,盏只能用于喝茶。盏敞口浅腹,斜直壁玉璧形足,配有浅盘式茶托。

1、唐代的南青北白茶具

陶瓷更突显茶的颜色,保持茶香,且不烫手。所以,很快出现了陶瓷的专用茶具。

唐代最著名有南北两大名窑。南方有浙江余姚的越窑,专门生产青瓷茶具。

北方有河北邢台的邢窑,专门生产白瓷茶具。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赋诗曰:“邢人与越人,皆能制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陆羽也在《茶经》中说“越瓷似玉”“邢瓷类银”“邢瓷如雪”“越瓷像冰”。

白瓷茶盏较厚重,外口没有凸起的卷唇;青瓷茶盏“口唇不卷,底卷而浅”。

在唐代,邢窑的白茶盏“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越窑的青瓷有“陶成先贡吾君”的荣耀。南北瓷窑生产了大量的青瓷,白瓷茶具。

2、宋代的五大名窑

到了宋代,饮茶更为普及和讲究。特别是斗茶成风,更是推动对饮茶器具的精益求精,名窑、名盏争相出现。

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五大名窑:

(1)汝窑。在河南宝丰。宋时宝丰属汝州,所以称汝窑,以生产青瓷为主,以釉色纯而闻名天下。

(2)官窑。官办的瓷窑,专门为皇宫贵族烧制瓷器。北宋时设在开封,南宋时设在杭州。到明代又增加了景窑(景德镇)。官窑主要生产青瓷,对青釉的色之美特别重视,工艺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3)钧窑。在河南禹县。宋时禹县属钧州,故称钧窑。是北方青瓷一派发明了制瓷史上“窑变色釉技术”,釉色青里透红,灿若云霞。如天青釉带托茶盏、玫瑰斑茶碗都是绝世珍品。

(4)哥窑。在浙江龙泉。龙泉窑有章氏两兄弟,都是以生产青瓷为主,在当时评选全国五大名窑时,哥哥的瓷窑被选中,故称哥窑。哥窑以纹片著名,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

(5)定窑。在河北曲阳。宋时曲阳属定州,故称定窑,定窑以生广白瓷为主,瓷质坚密细腻,质薄有光,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闻名,如黄釉木纹瓷茶杯。

3、点茶宝碗一一黑釉盏

唐代的“煮茶法”到了宋代,已演变成“点茶法”。大兴斗茶之风,茶色崇尚白色,从而推动了黑釉的发展。黑釉的异军突起,大有取代青白釉之势。

宋代的贡茶中心在建阳,建窑自然就成了黑釉的佼佼者。

特别是黑釉兔毫盏,成了千金难求的斗茶宝碗。兔毫盏釉面绀黑如漆,盏底有放射状条纹,纹理畅达,细如兔毫。

宋代有一个和尚叫福全,是点茶高手,他点的茶(分茶),盏里可幻化出山水画。

他作诗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欲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唐宋时期青瓷、白瓷、黑釉茶具是三大主体,其他金、银、铜、锡、玉、石、竹、木等茶具虽有出现,但并不流行,故不叙述。

4.茶壶的前身一一汤瓶

在宋代的“点茶”实践中,对汤瓶进行了改进,成了小而轻的注水专用工具。

汤瓶是唐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代替笨重的煮茶“鼎”和“鍑”的茶具。到了宋代中期,点杀盛行,不用煮茶,只需煮水,所以汤瓶就成了注水的专用工具。

因此,要容量小、重量轻。有盖、平底,瓶嘴细而长高出瓶口。出口圆而细,以便点茶时注水合理控制。

汤瓶为后来茶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至此,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从食用变为了饮用;而人们的饮茶方式,也从煮茶发展到了点茶,且对茶具和茶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尤其是点茶法的出现,更加表现了当时人不同于前人对物质、文化享受和精神追求。点茶法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日本的茶道影响颇深。

茶历经千年,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说,对中国人而言,茶已经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最经典的三款掇球紫砂壶赏析(掇球壶介绍)

“大亨掇球”,由清代嘉道年间的川埠上袁村(现丁蜀紫砂村)邵大亨创作。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大亨其人心高气傲,不畏权贵,不媚俗。

从审美角度欣赏,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程寿珍制掇球壶

把掇球壶造型审美效果与壶风气韵发展到极致的当属“寿珍掇球”。程寿珍为邵友廷养子,承其家学,形制尚朴素。他的掇球壶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加以更为精妙的艺术处理:使得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真正的三“球”重叠之势,尽显“掇球”之奥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掇球壶”在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符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

来源于:紫砂壶百科全书

百变材质皆入茶

喝茶图的是好心情,茶具也就应该赏心悦目。认真选择和购买茶具泡上一壶好茶,是对自己的犒赏,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器为茶之父,好的茶具能够完美衬托出茶的色香味形。在中国,茶具的种类、样式繁多其中茶壶和茶杯以紫砂、瓷质的为主,还有金属、搪瓷、玻璃等多种材质。

因地制宜选茶具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茶习俗不同,喝茶习惯也略微偏差。

长江以北带,大多喜爱选用有盖瓷杯冲泡花茶;在长江三角洲沪、杭等一些大中城市,人们爱好品细嫩名优茶,因此,特別喜欢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泡茶。

在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玉书(石畏)、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泡茶。

茶人最爱茶具——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又是茶人最爱的一类茶具,紫砂壶既不夺茶之香气又无熟汤气,有养茶之功效,是其他任何一种茶具都无法比拟的。紫砂壶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过其泡茶的简单功效,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加上制壸工匠本身的名气,使得紫砂壶成为茶人甚至收藏家热衷的一种收藏品。

茶具分冷暖

不同的茶类,对茶具的要求各不相同,特别是些特种茶类,需要特别的茶具,才能酝酿出其品质特色,领略到其独有的风韵。

绿茶:透明玻璃杯,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茶具。

乌龙茶、黑茶:紫砂茶具,或白瓷茶具。

红茶: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茶具或咖啡壶具。

花茶:青瓷、青花茶具。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茶具。

白茶:白瓷及内壁有色黑瓷茶具。

因茶制宜选茶具

茶道有很多的讲究,但是形在外,器具是相当重要的,合适的器具可以让茶各归各位。

比如绿茶,可用瓷器茶杯或玻璃杯冲泡。

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冲泡后,用小茶杯饮用;也可选用暖色瓷茶具冲泡,以沸水冲泡后加盖,可保留浓郁的茶香。

茉莉花茶,可采用盖碗茶的形式冲泡饮用。围绕着茶的取用、茶的冲泡、茶水的盛放以及品饮等,有着五花八门的茶具。

比如一套正规的功夫茶具,需要十多件不同的器物,它们包括茶罐、茶壶、茶船、茶海、茶杯、闻香杯、杯托、茶匙、茶荷、茶针、滤杯、茶巾、水盂等,这些物件都是小而精巧的。

选择自己中意的茶具,选择茶具时以自己中意为佳,不必过于讲究。

看重价格,而应该重实用,茶具要适合茶,更要适合泡茶的人。对于天天要沏茶品饮的人来说,茶具在别人眼里是好是差并不重要,自己舒适比什么都强。若是作为收藏品,就另当别论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具的演变和发展和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好的紫砂壶泡茶过程中烫手吗? 紫砂壶用热水烫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茶具的演变和发展 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7829.html

使劲推荐

茶具的演变和发展 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茶具的演变和发展 茶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的演变和发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

好的紫砂壶泡茶过程中烫手吗? 紫砂壶用热水烫
好的紫砂壶泡茶过程中烫手吗? 紫砂壶用热水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好的紫砂壶泡茶过程中烫手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紫砂壶包浆后还要养吗 紫砂壶包浆需要多长时间
紫砂壶包浆后还要养吗 紫砂壶包浆需要多长时间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包浆后还要养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紫砂人物雕塑名家 紫砂人物录
紫砂人物雕塑名家 紫砂人物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人物雕塑名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喝普洱茶用什么杯子合适 喝普洱茶用啥杯子
喝普洱茶用什么杯子合适 喝普洱茶用啥杯子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喝普洱茶用什么杯子合适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紫砂壶几个杯子 紫砂壶一般多少钱一把
紫砂壶几个杯子 紫砂壶一般多少钱一把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几个杯子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

紫砂壶包浆洗掉还可以养吗 紫砂壶包浆能擦掉吗
紫砂壶包浆洗掉还可以养吗 紫砂壶包浆能擦掉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包浆洗掉还可以养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为什么喝普洱茶会饿 为什么喝完普洱茶会有饥饿感
为什么喝普洱茶会饿 为什么喝完普洱茶会有饥饿感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为什么喝普洱茶会饿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坭兴陶 坭兴陶和紫砂壶的区别
坭兴陶 坭兴陶和紫砂壶的区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坭兴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坭兴陶和紫砂...

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壶型 最好看的紫砂壶型
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壶型 最好看的紫砂壶型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壶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