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缺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最怕什么和紫砂缺点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1】顾景洲为何改名顾景舟?
【2】配套紫砂茶具的“头”指什么?
1959年作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三件头——1壶2杯;
五件头——1壶2杯2碟;
六件头——1壶4杯1盘;
九件头——1壶4杯4碟;
十三件头——1壶6杯6碟。
比如:“六件头”壶的容积,必须有6杯左右的容积。配套碟子的口径,一般应是配套单杯的口径和高度之和。配套盘,多为10寸大小。
【3】壶型是什么时候开始由大变小的?
壶型由大变小,决定于士大夫饮茶趣味和习惯的改变。明万历之前,崇尚大壶;万历之后,壶型日渐缩小。
【4】存世的大彬壶为何不多?
除了紫砂器本身不易保存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被时大彬自己砸了。
有史料记载:“每有新作,如不惬意,即行毁弃,虽碎弃十有八九,亦在所不惜。”
【5】名家制壶会留下“暗记”吗?
会。
《扬州画舫录》就记载时大彬曾用大拇指在壶把下端按上自己的指纹做记号。
几十年后,被请到香港中文大学讲课,在陈列室看到了那把被称作“时大彬传世器”的壶,他伸手摸到了当年自己留下的暗记,众人请牙科医生将曲镜伸进去验证为实,引起一片惊叹。
【6】为什么老壶里不常见有本山绿的壶?
本山绿泥含石英偏多,吸附水份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的收缩大,也就是说泥料“爆”,烧制中容易开裂,易损。
当时的烧制情况,本山绿泥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在古代主要是用来作紫砂花盆或笔筒的表面装饰。
【7】紫砂上袁村出现过哪些制壶名家?
陈用卿、惠孟臣、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邵友泉、邵友廷、黄玉麟、程寿珍、王寅春等大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成名于斯。
少年时代的顾景舟,也生活在上袁村。
【8】紫砂壶的有害物质含量有没有标准?
针对可能会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产品,国家标准《国标1261—2003》规定,空心制品铅≤2.0mg/L,镉≤0.30mg/L。
主要涉及“釉上贴花”的瓷具,因为瓷器使用的颜料、油墨是必须加入铅、镉的,烧造又限于800℃以下,在低温状态下使用,遇到弱酸、弱碱就可能会溶出。
但是紫砂壶烧成近1200℃温度,内壁绝无釉装饰饰,所以也无铅、镉溶出之虑。
【9】陈曼生到底会不会制壶?
陈曼生和他所作的紫砂壶,被称为“曼生十八式”,尊崇至今。
但其实酷爱紫砂壶的他,往往亲自设计壶样,装饰手法以刻划为主,壶则由当时的名手杨彭年和邵二泉等人制。
对推动紫砂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0】古代紫砂壶制作没有模具,这个说法对吗?
紫砂壶自明时大彬后,基本制作技术和工具初步成熟,而在制作一些特殊造型的壶时,在古代其实就已经出现了模具了。
一把品质优秀的紫砂壶,就是让人念念不忘,它该具备四个特征:首先要好看,令你一见倾心;其次要耐看,令你百看不厌;第三要有意味,令你觉得妙不可言;第四要有缘分,令你感到特别惦记。
耐看,就是要经得起仔细地看、反复地看,令人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有些壶,乍一看惊心动魄,再一看粗制滥造;今天看花枝招展,明天看兴味索然。优秀的紫砂艺术是有神韵、有灵魂的。能否将飘逸的紫砂魂凝聚在作品中,是对紫砂艺人最苛刻的要求与考验。因此,要达到经看、耐看的标准,不仅要求作者在设计理念上有内涵、有创意,同时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无可挑剔,每一道工序都完成得尽善尽美。
有缘分,就是在你离开它的时候,你老是想念它。它的相貌,它的影子,老在你的眼前晃荡。这一条特别重要,也是我最新的体会。你特别惦记的那把壶,买回家来一般错不了。如果不买,你的心里老是会不舒服,日子也就过得不快活了。等你下了决心准备去买的时候,早被人家买走了。
来源于:紫砂壶百科全书,作者:陈老师
这个是非常简单的,就是看紫砂壶的色泽,在前几天的文章中介绍了原矿紫砂壶的色泽,与一些所谓的“稀有泥料”的颜色表现,可作对比。
▲紫砂本色
原矿的紫砂料,烧成之后多是比较“土”的,不会各种各样鲜艳的颜色(即便是朱泥和金黄段也不是鲜艳的),只有在养过之后,紫砂的色泽才会变深,黯雅有光泽,即包浆。
▲花花绿绿的紫砂壶
所以看到有的新壶即颜色鲜艳,很有可能是陶土添加化料着色的假紫砂泥,对于泥料的纯正性要打个问号,这个是鉴别泥料的首先一点。
注:此条对于新手壶友最为适用,对原矿泥料的调配、添加有正确了解的老玩家另说,紫砂泥料的调配同样非常丰富。
摸壶身紫砂壶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砂的重要性,砂是紫砂区别于其他陶器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紫砂壶有透气性的根本,砂是石英等矿物质的团结状颗粒,紫砂壶烧成后表面绝对不是光滑的。
▲摸手感
原矿泥料的紫砂壶,壶身看起来是略糙的,摸上去却不扎手,明针光过之后将砂都畀在浆内,摸起来有颗粒感,手感是比较润的。
▲糙却润
壶身摸上去绝对不是非常光滑的,如果是绝对光滑的要注意,很有可能是灌浆或者手拉的壶,因为这类壶都是200目往上的泥浆,烧成后几无砂感。
▲朱泥莹润质感
原矿料即便是泥料非常细的,达到200目都是无法手工制作成型的,朱泥烧成即使再光润,摸起来仍旧有一定的砂感,与灌浆壶、手拉有明显的手感区别。
▲朱泥的砂感
注:对于外表进行抛光的紫砂壶,可以摸和看紫砂壶的内壁。
闻味道▲开盖闻壶内气味
而有的假紫砂添加化料,在开水过后,壶内会有刺激性的气味,而如果是纯正的原矿料就不会有,这一点大家可以注意。
看砂感这一点就要求比较高了,与前面的假紫砂不同,这里谈的是本山的纯料紫砂,只有对于紫砂壶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才可以用来鉴别,前面我们说到了紫砂的砂感,在壶身的表现是可以看的出的。
▲底槽青高温
纯料紫砂的表面,细看的话其砂是均匀密布的,而如果是喷浆、冲浆的料,其表面的砂会显得突兀并且不连续。
▲底槽青注意砂感
此外还有的泥料会进行调砂工艺的处理,这样对于看砂感就有更大难度,只有多看多积累经验才能鉴别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缺点和紫砂壶最怕什么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养壶是什么意思 养壶有什么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紫砂缺点 紫砂壶最怕什么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4510.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缺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最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养壶是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养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观沧海古诗诵读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观沧...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宜兴哪里产紫砂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宜兴...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为什么泡茶用紫砂壶比较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和紫砂壶的搭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西施壶是干什么用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宜兴紫砂壶典故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宜兴...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清水泥是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