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摆放风水禁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摆放位置和茶具摆放风水禁忌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茶席上茶具的摆放,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一件事。因为茶席布置不仅是为了好看,而应该是审美与功能性相结合。
最重要的是,茶具的摆放也处处体现着礼仪和人文关怀。相信看完杯小茶总结的这几点,你会对茶席布置有新的认识!
正反图案正对前方
在摆放茶具时,所有茶具的图案都要统一一个方向正对前方,方便从客人的角度能看到正向图案。
有的茶壶在设计上没考虑周到,右手拿壶的情况下图案会对着自己。我们尽量不选这样的壶,或者换成左手使用。
杯子的图案不仅要向着前方,还要注意保持一排杯子图案的整齐性。有图案的茶盘、茶席,也要把让客人看到正向的图案。
最好的办法就是布置好茶席后,坐到客人的位置上,看看是否方便观赏茶具的图案。
锐物把危险留给自己
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上,这一点也尤为重要,把尖锐和危险留给自己,是对别人的尊重。如在饭桌上,放下筷子时筷子头应对自己;递刀时,应把刀把递给别人。
不仅仅是为了不伤人,更是为了不给别人心理上的敌对感。在茶桌上也有一些尖锐的物品,如茶针等,摆放时都应该尖头向里。
另外,这也是最佳手持角度。当然,也有人主张烧水壶应横放,壶嘴正对自己。这两种摆法,只要注意安全均可。
折叠好看的一面示人
叠茶巾也是一门学问,方法也有很多。无论是哪种叠法,都会有完整的一面和有缝隙的一面。
将完整的一面向前面对客人,会让客人觉得,哪怕是小小的一块茶巾,也是赏心悦目的。反之,有缝隙的一面略显杂乱,因向内对着自己。
每一件物品都有正面。在日本的抹茶道中,非常注重茶碗的正面,有明确图案的茶碗很好判断正反,而没有图案的茶碗,也要观察其形状、釉色的变化,找出它最美的一面,作为正面。
我们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茶具也是一样的。
1982年元旦,江苏省镇江市丁卯桥发现一处唐代银器窖藏,出土银器共计950余件,有酒瓮、盆、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筒、鎏金酒令筹、托、碗、盒、镯、钗等。
“安史之乱”后,南方成为金银器制作中心,器类增多,工艺高超,纹样华美,民族色彩浓厚,尤以镇江(时称润州)为著。
据考古发现,整个南方出土唐代金银器的总数达1100余件,而镇江占九成左右。润州炉火纯青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使其成为南方的中心产地,制品多供奉皇室,并錾刻“力士”名牌商标。
其对宋元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有着深远的影响。
茶釜(鍑,fu)
高10厘米,口径25.6厘米。宽沿,深腹,圜底。一件沿面设一对护耳及环状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
一件无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
此类器物在唐时称为鍑。《茶经》云:“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唐代盛行煮茶,茶鍑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鍑中煎煮。
火箸(火筴,ji)
如同筷子,上部刻“力士”二字。长32厘米。
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茶盒
高26厘米,口径31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25.6厘米。四出莲瓣形。直腹,腹下内收,喇叭形圈足;盖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
盖面捶刻凸花,以衔草双凤纹为主体,边缘刻8对相向的飞雁,间以缠枝莲及鱼子纹;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鸿雁,足边沿饰莲瓣纹。
外底刻“力士”“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铭。
茶则(茶匙)
长33厘米。侧面作铲形,近椭圆,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
茶则,名曰茶匙,为量器。茶末入釜,要用茶则来量取。《茶经》:“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
“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上述文字清楚地说明了茶则的用途。
茶则不仅是量器,而且在点茶时还用以击拂、搅拌汤花使茶末溶于汤中。
茶勺
勺面作半球形,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长26厘米。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没有专门提及茶勺,《茶经五之煮》中有云:“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匀。”说明茶煮好之后是用勺从茶釜中将茶汤舀出,再入茶碗中饮用。
茶瓶
塔形盖,盖钮呈宝珠形,侈口,束颈,弧腹,矮圈足,肩部设长流及把。底部有“力士”二字。
通高25.4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8.4厘米。
晚唐时,一种新的饮茶方法兴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点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即执壶,此壶既用于煮汤,又用于点茶。
蔡襄《茶录》云:“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银酒瓮
覆盆式盖,上置蘑菇状钮,盖边与瓮口有链环相连,锁失;瓮直口,广肩,鼓腹,平底。底中部刻楷书“酒瓮壹口并盖(su,同“锁”)子等共重贰佰陆拾肆两柒钱”。
“子”是指衔接盖之链。唐代每两合今37.3克,银酒瓮实重9873.31克。
此器自名为酒瓮,《安禄山事迹》载唐玄宗赐安禄山物品中也有“八斗金镀银酒瓮”,当为贮酒器。
白居易《咏家酿十韵》曰:“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银高足杯
素面,高14.8厘米,口径14.5厘米,圈足8.6厘米。五曲形,深腹,圈足,足内刻有“力士”二字。
腹外饰突棱一周。据有关专家考证,此杯是酒器中与酒筹配合使用的“觥盏”,其形制独特,迄今为止仍属孤例。
银鎏金酒令筹
50枚,筹长20.4厘米,宽1.4厘米,厚0.05厘米。出土时装置酒令筒内,大小基本相同。
酒令筹正面刻有酒令文字,上半段选自《论语》语句,下半段为酒令内容,可归纳为6种饮酒方法:“自饮”“伴饮”“劝饮”“指定人饮”“放”“处”;6种饮酒数量:“五分”
古往今来,爱茶人士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壶侍一茶。如今,茶具的种类虽然增多了,但材质还是以陶器、瓷器、玻璃为主,那这三种不同的茶具对茶汤分别有什么影响呢?
一、对香气的影响
茶具的质地。我们在这里以密度来区分。密度不同,导热和散热系数也就不同,一般密度高的壶,散热速度快,保温效果茶;密度低的壶,散热速度慢,保温效果好。
所以,茶具的密度高,泡起来茶香清扬;壶的密度低,泡起来茶香低沉。而我们常见的茶具材质密度排序为:玻璃>瓷器>陶器。
也就是说,用玻璃茶具冲泡绿茶比较好,用瓷器茶具冲泡红茶、香片比较好,陶器如紫砂壶可以冲泡黑茶。
二、对汤感的影响
玻璃茶具表面光滑,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容易翻动,导致茶叶内含物不能再稳定的环境下浸出,所以茶汤没那么粘厚;瓷器茶具导热系数低,茶汤浸出环境相对稳定,所以比玻璃茶具冲泡的茶汤要软、厚、粘稠一点。
紫砂茶具表面附着能力强,且保温性强,散热慢,所以茶叶内含物能很好的浸出,与水融合,品味的汤感就比较软、厚度和粘稠度也会上升。
三、对汤色的影响
这个更在于视觉的享受,对香气和汤感并无影响。但满足了视觉、嗅觉、味觉的享受,品饮的乐趣才会无限放大。
白瓷茶具精致光洁,和绿茶更为搭配。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怡,可配以黄茶或白茶。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以及普洱茶比较合适。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具摆放风水禁忌和茶具摆放位置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红木茶台的寓意 红木茶台介绍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茶具摆放风水禁忌 茶具摆放位置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2349.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摆放风水禁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红木茶台的寓意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红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一个茶是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一...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席器具摆放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席如...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清代茶具的特点是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贴塑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贴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文化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怎样去除铁壶的铁锈小妙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壶购买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壶价格差...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一杯茶中的感悟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