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存放普洱茶饼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怎么存放普洱茶饼和如何存放普洱茶饼图片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在家里找一处干净、无异味、避光、相对干燥的地方,如书房, 准备几个双层的瓦楞纸箱,纸箱一定要干净无异味,将同一年份的生茶一起放入一个纸箱,同一年份的熟茶放入另一个纸箱,进行简单封,然后将整箱茶叶置于书架2层左右位置,离地离墙,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
首先,得选个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太阳直射。最好就是避免东照,也同时避免西晒。所谓东照就是日出时候不要被太阳晒到,西照就是日落的时候也避免被太阳晒到。
如果无法两者兼顾,西晒是肯定要避免的。
其次,生熟分开存放。去市场上买几个纸箱,以双层或者层数更多的瓦楞纸箱为好。如果茶叶是整件购入的,则原件摆放即可。
若是整提或者单饼购入,则根据生茶、熟茶分开,以年份为标准慢慢摆入封箱。
具体操作就是,同一年份的生茶一起放入一个纸箱,同一年份的熟茶放入另一个纸箱。如果有条件,可以再放1-2片老茶进去,这样有助于茶叶的陈化和后期转化。
比如2003年的茶都放在一起,再配合放入1-2片2000年或者更早的茶进去。
第三,去买几个木架,或者铁架(避免有油漆味)。架子高度以10公分高为好,木板堆叠起来高度也以10公分为宜。
将存茶的纸箱放在木架或木板上,离地离墙存放。
天气好的时候,将木炭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封存起来,来年潮湿季节再拿出来用。
第五,在潮湿季节的时候,禁止开窗,等到风和日丽的时候,适当开窗通风。晚上尽量避免开窗。
平常日子里,不下雨的时候,每隔半个月,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开窗通风半个小时左右。若是夏天,开窗时间选择早上或者傍晚为宜。
第六,若是每年潮湿季节特别长的地区,可以在每年湿季的时候,用保鲜纸将纸箱外围包裹起来,隔绝湿气。
第七,若是在北方干燥地区,可以考虑在存茶空间里适当放几盆水调节湿度。但是要注意换水,避免水发臭。
大师解密普洱茶拼配絕招文:邹炳良(原勐海茶厂厂长、总工程师,云南省著名茶叶审评专家,从事茶叶生产、科研40余年)
卢国龄(退休前是勐海茶厂的副厂长,国际普洱茶鉴评专家,可称是普洱茶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人)
纯料与拼配,是茶界碰撞比较多的话题。其实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因为原料的复杂性,纯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在其余的生产中都广泛使用了拼配技术,很多优秀的古董茶,老陈茶都是配方普洱茶。这期本刊邀请了几位业界的知名专家,解密拼配、论说拼配。
拼配是茶叶精制加工厂毛茶验收定级,精制加工,半成品拼配三大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的优劣,原料的使用价值发挥得如何,通过拼配体现出来;通过拼配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符合贸易样,成交样;通过拼配才能做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才能以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普洱茶老贵族中的新绅士普洱茶膏普洱茶贵在“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陈茶,世间稀有,有钱难寻;要不就是老树茶,品质纯净,内质丰富,虽然云南古茶园较其他省份要多,且面积大,但其绝对数量也是相当稀少的,产量极低,市价也不菲。此二者,可谓普洱茶中的老贵族了。
其实普洱茶中还有一个老贵族,就是普洱茶膏,其历史也大有来头,并不比普洱茶历史短,最早的普洱茶膏出自清朝雍正年间,由云南普洱地区六大茶山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尔后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的制作搬进了清宫御茶房,由皇家亲自督造。如今遗留下来的清朝宫廷普洱茶膏,更是凤毛麟角,远非贵族可比拟,已经可以称之为皇族了。
历经186道工序、72天周期的古法制作的宫廷普洱茶膏,是不可能在当今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复兴的。沿袭清朝普洱茶膏的制作思想,并利用最新的低温萃取和低温干燥技术生产的普洱茶膏,再次在现代复兴,是进步更是历史的选择。只是这次的复兴,他退去了皇族的神秘,却保留了绅士的高贵和品位,已然成为当今茶品中的新绅士。血统纯正而没有老贵族的古板,亲近谦和却又透发出品位与气质。
品味普洱茶膏,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一粒黑色的圆形茶膏——“红运当头”——中国首款上投茶膏,投于清澈的水面,先让她为您的下午茶时间,献上第一支舞。只见茶膏溶解过程,如红绸舞动,旋转散开,不一会就染红了满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杯透彻的红酒。晚餐过后的雪茄时间,不喜欢烟雾缭绕的女士们,可以另辟一块清净之地,泡上一壶“月光美人”,在清幽的蜜糖香中,在朗风月下,黄亮通透的茶汤将月影浮现,闲谈着闺蜜私语。
新式的绅士,更愿意将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茶品,拴上金丝带,放入礼盒中,作为亲朋好友的节日或是纪念日的礼品,或与具有同样品味的人,分享普洱茶膏带来的趣味和快乐、知性和感性、优雅和芬芳。
普洱茶膏,老贵族的新绅士,继承传统,却不拘泥于过去;迈向未来,而保持风范。他们开辟的是一幅新景象,创造的是一片新未来,重新定义当代的新贵典范。
如普洱单饼长期不饮用,可搭配笋壳,装入无异味、无油渍的纸箱内密封,然后放置于离地离墙的书架、书柜上,平时注意防潮、防异味即可;如果普洱茶偶尔饮用,可将剩余茶饼用棉签纸包住,装入透明无味自封袋,放置干燥的地方即可。
纸箱对于家庭个人藏茶而言,其实用纸箱是最实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为:一来纸箱比较容易得到而是免费的,二来纸箱也方便在家里存放,不太占地方。
纸箱收藏普洱茶也得注意纸箱本身的异味,所以拿回来的纸箱的原来的用途要了解清楚,如果有异味最好放置一段时间,让异味散去后再存放普洱茶。
纸箱存放普洱茶,建议只存放紧压茶,存放在纸箱的茶建议整桶存放,不要拆散,对于一些只有几饼的,可以先用纸信封装好再放。
普洱茶保存注意事项
1.忌茶叶含水量高
2.忌茶叶接触异味
3.忌承受光照
4.忌置于高温
5.忌茶叶久露空气中
普洱茶贵生轻熟是什么?普洱茶有史料记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只有从1973年开始,普洱茶才正式区分生普和熟普,生茶是微发酵传统工艺制作,而熟茶则是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制作而成的全发酵茶。在普洱茶界有一个潜在的观念,无论是茶人、茶商还是茶农都认为生普比熟普贵重,很多时候是人们常规的觉得生茶用料会更好。
一、为什么“贵生轻熟”?
这里说的贵,主要分为两个意思来理解,一是价格贵,二是被更多的重视。
业界公认普洱生茶的原料比普洱熟茶的原料更上乘,因此价格也更高。由于普洱茶是一种讲究后期变化的茶类,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仓储环境下,生茶的后期变化比普洱熟茶来的更明显,而且无论哪个时期,生茶带来的口感总是富于变化,能给人更多的惊喜。反观普洱熟茶的工艺就是弥补生茶陈化所需要的漫长时间,因此通过渥堆发酵技术,使普洱熟茶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发酵程度,此时的熟茶已经口感醇厚、茶性温和,所以制作普洱熟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快的消费。缺少了普洱生茶更大的存放价值。
二、存生茶、喝熟茶、品老茶的理念
受到广州和港台的茶人影响,大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买生茶存放,日常喝普洱熟茶,偶尔把自己存放的老茶拿出来品饮。不得不说邓石海先生提出的这个理念非常符合当下的趋势和潮流,但这个理念究竟对于行业而言是否利大于弊也是众说纷纭。
其实今天我们所有对于普洱茶保养功效的研究,大多数来源于普洱熟茶的数据,即使是被医学家称为“治疗心脏病的青霉素-洛伐他丁”成分的发现,也是基于对普洱熟茶的保健研究。可以肯定的是,茶都应该被喝掉,金融属性和收藏属性应该是品饮价值的附属特质,而不是主要特质,可惜现实情况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品尝到优质的熟茶,甚至厂家因为生茶火热的市场导向,渐渐也会生疏怎么制作出优质的熟茶。
三、熟茶被劝退带来的市场隐患
对于任何一个市场而言,百家争鸣的良性竞争总是好的,如果我们一直力推生茶,排斥熟茶,会导致培育出一个巨大的不平衡市场,也就是存茶市场膨胀,消费市场的增长与产业高速增长严重不成比例。简单的来说,买生茶存生茶,重点在于‘增值’,之后再反补回市场,消费市场(喝掉)的茶非常少,而熟茶呢?卖不好,喝的人也就少了。前几年普洱茶火热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库存现象,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出现了巨量的屯茶,恰恰这些茶又都是生茶,一旦这些茶仓储和茶质出现问题,无疑对于整个市场又是一次重创。
普洱熟茶后期陈化的潜力不如生茶,因此收藏价值和流通属性也不如生茶,但喝茶之人不要忘了茶的价值所在是品饮,小范围的流通与收藏是产业特点,但大规模收藏则可能是一种逆增长。
生茶比熟茶贵重的观点,目前还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但现在已经很多茶商开始重视熟茶,认真制作熟茶。无论是从原料、工艺和仓储都用心经营。好生茶常有,而好的熟茶则不常有,希望我们爱茶之人都能够通过天上人间喝到好的熟茶产品。
怎么储存普洱茶会更好?春天很美好,但是跟回南天一同到来,就很让人抓狂了。回南天通常出现在南方的三四月份,冷空气走了之后,春暖花开,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种环境下,家里藏有茶叶的茶友们就头疼了,如果存茶不善,影响了辛苦寻来的茶叶,岂不是白费了功夫。
为了让各种茶叶能平安度过“回南天”,不同茶叶应该分别存放,防潮措施略有区别。现在以普洱茶为例给大家说明一下回南天存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普洱茶特别忌潮湿,因此回南天存茶一定要注意不可过度通风,否则空气中湿度过大会使普洱茶受潮严重的会长霉。
1.防止外面的湿气入侵储藏室
“回南天”室外湿度很大,存放茶叶的房间绝不可以开窗通风,即使是中午看起来阳光明媚,也应当避免开窗,否则室外暖气会进入室内,使得室内凝结更多的水汽,湿度更大,影响到普洱茶。
2.对爱茶进行密封储存
可以将不同的茶饼分别用大小合适的密封袋装起来再装在干净无异味的纸箱中,最后用大个的密封袋将纸箱包好。放置时不要将纸箱与墙壁或地面直接接触,要用垫子隔开。要经常使用的茶叶则最好放在密封良好,方便开启的罐子里。
3.竹炭木炭好去潮
有些家庭会有特别的存茶间,这样的藏茶间一遇到“回南天”更麻烦,空气湿度过大,整个架子的好茶都面临着受潮的危险。这个时候可以在房间里放上竹炭木炭,除了能除湿,还可以吸附异味,一举两得,天晴的时候把竹炭木炭放在太阳底下晒,还可以循环利用呢。但是切记存茶间在“回南天”或者雨季切不可常开门窗。
4.散茶又该如何存放?
如果是散茶更加要注意了,因为外型松散,其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面积要比紧压茶大得多。检查湿度后,用陶瓷容器保存最佳,没有陶瓷容器的用封口袋加上纸箱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
密封存茶的时候也要注意不同的茶分开存放。后期转化空间更大的生茶和陈化程度相对稳定的熟茶要分开装,不同的生茶和熟茶也要分开装,以免发生串味、影响茶叶自然转化。
1.山头不同的茶
常言道“班章霸气,易武柔和”,云南不同山头的普洱茶滋味不同,风格不同,甚至会有班章易武般的明显对比。如果将这两种不同性格的茶放在一起,最终可能导致班章失去了霸道刚猛,易武又失去了该有的清甜柔和,使两种滋味变得不伦不类了。所以,不建议山头不同的茶放在一起。
2.年份不同的茶
3.香气不同的茶
香气不同的茶,不建议放在一起,免得香气混杂,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纯正的气味。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如果将浓郁烟香的孔雀茶和花香高扬的南糯山茶放在一起,会使浓郁的孔雀茶烟香减弱,也会让南糯山清雅的兰花香有失清新雅致。
4.原本仓储不同的生茶
跟其他大多数茶叶不同的是,普洱茶是一种有生命的茶,随着时间的改变,还会发生微妙的后发酵,使茶品呈现出更好的风味。不同的仓储环境会使参与普洱茶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变化,如果将原本仓储不同的生茶放在一起,会导致这些微生物的改变,从而影响普洱茶原本的发酵过程。
可在购买茶叶的时候咨询该茶叶的仓储环境,比如我们润元昌茶厂生产的茶都会先放在同一处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存放一段时间再放出去,同期同款茶即可存放在一起。
建议
想要将茶叶存放得当又整齐美观,可以使用一个个独立的纸盒,将茶叶放进去,像书本一样立在干燥的架子上。如此这样不同的茶叶会分开,使得茶叶能更好的保存,又不占地方,美观整齐,赏心悦目。
普洱茶为云南大叶种制作而成,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其内涵丰富红茶素、黄茶素,长期饮用可辅助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强肠胃蠕动;另外普洱茶含较多茶多酚及咖啡碱,长期饮用后醒脑提神、解困去疲,但不宜饮用浓茶和隔夜茶。
1、清胃消食助消化的功效
茶叶有消食除腻助消化、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的功能,并可治疗胃肠疾病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等疾病。
在边疆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以肉类和奶类为主食,其饮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而蔬菜和水果很少,食物不容易消化,饮茶可以帮助油脂消化吸收,解除油腻,并补充肉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不足。
2、生津止渴、解暑热的功效
饮茶既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产生津液,芳香类物质挥发时又可带走部分热量,使口腔感觉清新凉爽,且可以从内部控制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以达到解渴的目的。
茶叶有清火之功,有些人容上“火”,发生大便干结困难,甚至导致肛门裂口,痛苦异常,一个好办法就是坚持每天饮茶,茶叶“苦而寒”,极具降火清热的功能。
3、清新防口臭、保护牙齿的功效
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茶有清新口腔、预防龋齿的作用。
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氟在保护骨和牙齿的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钙质较差,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它们结合之后,可以补充钙质,使抗龋齿能力明显增强。
茶本身是一种碱性物质,因此能抑制钙质的减少,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4、振奋精神除疲劳的功效
当人们疲劳困倦时,喝一杯清茶,立即会感到精神振奋,睡意全消。这是茶叶中所含的生物碱类,即咖啡碱、茶碱、可可碱的作用,主要是咖啡碱的作用。
实验证实喝5杯红茶或7杯绿茶相当于服用0.5克的咖啡因,可提高基础代谢率10%。
5、保肾清肝、消肿的功效
茶可保肾清肝、利尿消肿,这是因为茶能增加肾脏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
乌龙茶中咖啡因含量少,利尿作用明显,是男女老幼皆宜饮用的茶。
普洱茶的坏处:
1.酒后不要喝茶,酒后喝普洱茶会加大心脏负担。
2.使用高蛋白食物如牛肉、牛奶、鸡蛋等,3小时之内不要喝普洱茶比较好,因为茶中的酸性物质和蛋白质极容易糅合在一起。
3.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喝茶,特别是茶气很足的普洱茶。
4.忌空腹喝茶,空腹饮茶会对肠胃造成负担。
5.尽量不要饮用凉茶。
冲泡普洱茶过程中的“绿茶思维”普洱茶的品饮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煮茶法;一种是冲泡法。
煮茶法源于唐宋的方法,后来在西藏地区得到最有力的传播。他们将普洱茶与奶、盐巴、姜片、枸杞子等一起调煮,实质上有调味茶的功用。现今除川藏地区仍沿用此方法外,其它地区则改进为纯普洱茶的煮茶法,强调普洱茶本味的特点。这种品饮的方式是最科学的,它能将普洱茶通过煮的过程,使其营养物最大程度的“浸出”。
藏区酥油茶
冲泡法晚于煮茶法。是明朝以后“散形茶”(绿茶的前身)而逐渐兴起的冲泡方法,也是绿茶、乌龙茶等习惯的品饮方式。这种方法表面上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也特别附合绿茶等茶类偏重感官审评的特点。就这点而言,冲泡法对绿茶无疑是科学的。但将这种方法用在普洱茶上,却会使普洱茶大为逊色。很多人曾将普洱茶用煮茶法与冲泡法进行比对,发现用煮茶法使普洱茶的“厚、滑”度增加,冲泡法则次之。
其实,云南人在品饮普洱茶时,也采用过近似绿茶的冲泡方法。即将普洱茶先用铁器在火上“炙烤”,而后用热水冲泡饮用的方法,这种“烹茶”的方式由于过程太多复杂,只维持在云南山寨少数人使用,很难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冲泡法在普洱茶界的大量“普及”,还有一个原因,既这种方法可涵盖所有普洱茶,尤其普洱茶的生茶。就煮茶法而言,它只能被普洱老茶(即有一定年份的普洱茶)、熟茶、茶膏采用,普洱茶的生茶却无法用煮茶法,那样会使生茶变成“浆糊状”,其汤色混浊,苦涩味更重,难于入口。但这不代表煮茶法的落伍。因为云南自古就有“爷爷制茶、孙子卖茶”的习俗。新加工出的普洱茶不是用于“即饮”的,而是存放的。只有存放一定年数的陈茶,才具有品饮价值。其实,普洱茶的生茶被大量饮用,源于我们对普洱茶的“误读”。
另外,从普洱茶的冲泡用具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基本上也都是绿茶和乌龙茶的用具,尚不具备自身的特点。仍属于对绿茶的“借用”范畴。
总之,普洱茶要想规避“绿茶思维”,应首先强化“科学普洱”的理念。我们正在运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努力破译普洱茶这一古老的农业产品,并希望搭建一个全新“科学普洱”的框架与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反对借鉴外来成熟或优秀的工艺,但也要注意符合普洱茶自身的特点,切忌简单模仿或硬性抄习。否则,只能是对普洱茶的是一种“矮化”,并导致最终的品质下降。应当说,这是谁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普秀茶荟|普洱茶冲泡指南,可以说非常全了这是【普秀茶荟】的第3篇文章
普洱茶冲泡指南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随着历史而不断改变,由唐代以前的烹茶,宋代的点茶法,至明代废团茶而改用散茶后,冲泡茶的方法才渐渐有了固定的方式。沏一手好茶,先要掌握器具的使用。
壹
茶器认识
1、茶道六君子
茶筒、茶漏、茶则、茶匙、茶夹、茶针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
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又称「茶拨」,壶内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茶则用于挖取泡过的茶叶。也可配合茶匙,拨弄茶叶进入茶壶使用,故名茶拨。
茶匙:又称「茶勺」形状像汤匙,用于盛茶入壶。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又称「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其他茶道配件:茶盘、茶席、茶巾、茶宠、茶杯垫、养壶笔、茶滤网、茶荷、茶叶电子秤……
泡茶器具
2、常用泡茶器具
盖碗、壶(紫砂、陶)、铁壶、飘逸杯、快客杯
讲究型:盖碗
盖碗、滤网、公道杯、品茗杯
盖碗泡茶适用面较广,盖碗可以在冲泡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以是茶汤达到最理想状态。
瓷质盖碗釉面光滑,吸水率低,导热相对较快,茶汤浸出的温度环境相对稳定。泡茶不失真,不走样,原汁原味,着重展现茶之本味和凸显茶的香气,是评审和鉴定茶品时的最佳选择。
使用玻璃公道杯可以欣赏普洱茶汤,碰到浑浊发暗的茶汤也可判断其品质。品茗杯以白瓷或青瓷材质且杯壁较厚者适宜,白瓷更利于观赏茶汤,杯壁较厚不烫手。
盖碗冲泡对于新手的难点在于怕“烫”。采取正确的抓握姿势,盖碗其实并不“烫”。
内涵型:紫砂壶(或:陶壶)
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滤网
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能给普洱茶提供充足的热量,很好的发挥普洱茶茶性;紫砂由于附着能力强,茶叶在注水时旋动幅度不大,能让茶和水融合度更好,且紫砂吸水率较高等因素,令茶汤苦涩度降低,汤感的软度、厚度及粘稠感便会有不同程度提高。
小壶冲泡可以用开水冲淋壶身加温,对需要高温的茶品来说可以泡出更好的效果。
小壶与盖碗冲泡最大的不同在出水环节上,小壶的出水会有时间上的后延,所以操作中要留出余量,茶将要合适之前就要开始出汤,把最佳时机控制在出水一半时,这样茶汤才会刚好合适。注意不要堵了壶的出气口,适当保护壶盖不滑落。
佛系型:铁壶煮茶
铁壶、公道杯、品茗杯
铁壶煮茶适用于:级别较粗老的熟茶或老茶。
铁壶煮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流程:先泡后煮;热水煮;冷水煮。投茶量依次递减,600ml的壶投茶5到7克即可。
煮茶可以使茶内的可溶性物质充分溶解到茶汤中,操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加水不要太满,沸腾后会有大量的泡沫溢出;二是要注意防止烫伤,铁壶壶身的温度不比盖碗,真的会把人烫伤,操作过程中要多加小心。
冷水煮茶更能够把茶内的物质充分溶解,投茶量要适当减少。
潇洒型:飘逸杯冲泡
飘逸杯、品茗杯
把茶叶投入滤斗中,润茶后同盖碗的操作。用飘逸杯泡茶,可以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其独特设计,省去了不少泡茶用具,如茶海、滤网等,非常方便。但真正的好茶我们还是不建议用飘逸杯来沏泡。
自我型:快客杯
快客杯是为个人茶饮而设计的品茶盖杯,快客杯的设计很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简单明了的上杯下壶的结构组合,非将壶杯合二为一,壶嘴自带过滤功能,可将茶与水及时分离,方便快捷,个性十足。
贰
泡茶流程
1、撬茶
打开绵纸,将茶放置于解茶盘中央;将饼茶或沱茶凹心向上,左手压住槽边,右手持茶针顺茶饼分层处,用力将茶针插入茶层中,然后上下撬动使茶层松动,用手掰下已松动的茶块。撬取时里茶和面茶搭配才能准确反映紧压茶的品质特征。
2、称重
冲泡前取出茶叶电子秤,根据人数和茶具容量,按照普洱茶茶水比例1:20的比例称重。最后将称好的干茶放于干净的茶荷中。一般1-2人以3-5克茶叶为宜,若人多,可取普洱茶8-10克不等。
刚从仓库里取出的年份茶撬散后放入陶罐或紫砂罐中“醒”一段时间,能让仓储味散发的同时与空气充分接触唤醒茶性,可使冲泡效果更佳。
3、温杯
用沸水温洁(冲淋)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有利于茶香散发。
4、投茶
将干茶投入杯中,合盖,轻启杯盖闻干茶香。把要冲泡的普洱茶投入盖碗中。茶与水的比例关系对整泡茶的影响很大,100毫升左右的盖碗推荐投茶5—8克左右为宜。可按饮茶人数多少以及个人口味决定取茶数量。
5、洗茶
普洱茶长期贮放难免落上尘埃,洗茶不仅可以去其杂味,清洁茶叶,还能起到润茶、醒茶的作用。洗茶一到两次,速度要快,以免影响茶汤滋味。
沿着盖碗杯壁定点、低点缓缓注水入盖碗中,唤醒茶叶,让茶香散发、内含物充分溶解。将润茶水舍弃。
6、泡茶
冲泡分:注水和出汤
注水的速度会影响到水的温度,注水快则温度高,注水慢,水流细则水温相对要低一些,针对所泡茶叶特性的不同来做出适当调整。
注水的角度会影响到水对茶叶的冲击和茶叶的翻滚,豪较多的茶和熟茶不能过于冲击和翻滚,否则茶汤会浑浊不透亮。
把握好出汤的时机,出汤过快则茶汤寡薄,出汤过慢则会太浓,将茶汤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中。
7、品茶
将茶汤分到品茗杯当中品茗,倒置七分满。三口为品,小口慢慢喝。
品茶,要品茶汤的色、香、味、形等。一观汤色、二闻香气、三品滋味。
观汤色:一杯茶,品鉴从观赏茶汤开始。普洱茶茶汤汤色因品质、年份变化不同。主要看茶汤的颜色、亮度和清浊度,茶汤的明暗程度也能反映茶品品质。
闻香气:主要品鉴普洱茶香气的高低、香型及变化等。
品滋味:品尝普洱茶汤,入口后可让茶汤在口腔中停留2-3秒,让口腔味蕾充分感受不同滋味。主要感受茶汤浓淡、醇厚、回甘生津等。
其实泡茶的方法大同小异,只要掌握茶性水温及投茶量,再加上注水的方式,泡好一杯茶是不难的,难点在于茶性不同,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冲泡技巧
冲泡技巧是依茶性而定的,技巧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发挥不同茶性的优点,尽量避免不同茶性的弱点。
茶性包括:生、熟,老、嫩的程度,茶气的酽、淡,发酵的轻、重,条索的整、碎程度,年头的长、短。茶性决定投茶量多少、醒茶方式、泡茶水温、注水方式、冲泡时间等等。
一、原料等级(粗老、细嫩程度)
偏嫩级别,冲泡时要求水温略低,建议泡茶器具选用盖碗为宜。
较细嫩的普洱茶,不耐泡,可尝试“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避免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较粗老级别,冲泡器具盖碗或紫砂壶均可,水温98~100度,高温醒茶有利于激发茶香,浸泡时间适中,出汤尽量滤净。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
老茶头属特殊产品,其干茶较为紧实,冲泡时使用紫砂壶效果更佳,高温冲泡,醒茶2次,头三泡浸泡时间稍长。煮饮也是不错的选择。
醒茶次数:级别越高茶叶越嫩,茶性易于唤醒,醒茶一次;级别越低茶叶越粗老,茶性不易唤醒,可醒茶两次。
出汤方式:嫩者内含物质较丰富,须低温快出,防止浓如酱汤;粗老者内含物质不丰富,须高温久泡,方能出味。
二、新、老、生、熟
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烫熟味”,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区、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
新熟茶与老熟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有“堆味”或较重的苦涩味等。
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可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三、条索松紧重实程度
散茶和紧压茶因其条索的松紧重实与否影响着其后期的陈化空间和速率;散茶的陈化空间小于紧压茶品。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其不宜于唤醒茶性,冲泡水温要高;而条索松散的茶,其茶叶不耐泡,投茶量要多。注水与出汤时,散茶慢进快出,紧压茶快进慢出。
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放缓冲泡节奏。
四、发酵程度
熟茶经过人工后发酵工艺,内含物质相对生茶较少。生茶茶性易于唤醒,因此冲泡水温略低于熟茶;同一泡茶器,生茶投茶量应稍少于熟茶。
轻发酵熟茶口感鲜活,茶气十足,陈化空间相对广阔;重发酵熟茶陈香馥郁,口感粘稠甜醇,具有陈化高峰期,通常5-10年便达到陈化高峰点。
发酵越重,冲泡水温越高,发酵越重,内含物质越少,浸泡时间越长。
技巧把控
水温的控制
冲泡普洱茶的水温,根据具体茶性(年份、嫩度等)以及各地沸点为基准进行调节一般在90—100℃之间。
水温的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内含物浸出和香气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过低,茶叶香味激发不出来;水温过高,容易烫伤较嫩的茶叶,造成茶汤颜色和叶底暗黄。水温高低,因茶而宜。
水流的控制
在注水过程中,水流的粗、细、快、慢都是影响茶性挥发的因素。建议冲水时以定点冲泡为宜,入水以轻为宜,以免茶汤浑浊。(因茶而异,部分茶品需要展现个性也可以使用高冲,如彰显香气的茶)
除醒茶外的前3泡,冲泡目的在于抑制杂味,提升汤感。注水方式采取定点注水,缓慢注入的手法。
中间的3-8泡,冲泡目的在于达到香气和口感协调相融。注水方式是避免猛冲开水,采用稳定、缓慢、低冲的旋水注入方式。
最后3泡茶追求的是香高水滑,汤甜味淡。注水方式是急冲注水,使叶底保持持续高温。
在泡茶过程中,切勿摇晃、搅动或者拨动叶底,否则会致使茶汤浑浊苦涩。
时间的控制
释放快的熟茶,前5-6泡基本可以立即出汤,不必浸泡。从7、8泡开始逐渐延长浸泡时间。
一般的熟茶、生茶,第1泡可以浸泡3-5秒后出汤,第2泡至第6、第7泡稍微一泡即可出汤,之后逐渐延长浸泡时间。
同样的茶,同样的水,冲泡的时间不同,茶味差异甚大。冲泡时间短,茶味没有泡出;冲泡时间长,茶内物质溶于水茶汤滋味过浓,还会有闷浊味。
【透】和【闷】的应用
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
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透和闷,是普洱茶重要的冲泡技巧。透和闷的应用,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
“透闷”原则,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
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普洱茶。
叁
泡茶礼仪
1、泡茶的茶具图案面向客人,表示尊重。
2、烧水的水壶壶嘴不能指向顾客,在茶事中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3、取放茶具需做到轻、准、稳,展示茶者的优雅动作和较高素养。
4、泡茶过程中,切勿用手直接抓取茶叶和品茗杯,利用茶具中的辅助工具。
5、盖碗或紫砂壶出汤前要将底部多余的水滴用茶巾沾净后再出汤,以免底部的淤水伴随出汤倒流进滤网和公道杯中。
奉茶语言
1、分茶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是情谊。
2、奉茶时用杯托,必要时使用奉茶盘奉茶。
3、奉茶时须用手势表示请用,既右手伸掌礼。姿势为:四指并拢,拇指内收,手掌略向内凹,侧斜手掌伸于敬奉的茶杯旁,面带微笑并点头示意说出:“请品茶”。
4、奉茶时,一般从自己右手边的顾客从右到左逐一奉茶。必要时,有先后顺序,如先长后幼、先主后从等。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存放普洱茶饼图片和怎么存放普洱茶饼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糯香普洱茶碎银子的功效与作用 普洱茶碎银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如何存放普洱茶饼图片 怎么存放普洱茶饼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21066.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功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哪个贵?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君山银针茶叶特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君...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在皖西的引种历史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孕妇能不能喝黄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小茶的特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黄小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霍山黄芽茶叶价格表2023年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霍山黄芽茶历史发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冲泡几大注意点介绍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