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

时间:2024-01-19 19:30:33 作者:保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

中国人的过年习俗有哪一些

腊月二十三

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1] ,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不过,祭灶时要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让灶王爷别说坏话。

趣闻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在送灶时,人们在灶王象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槽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灶糖

灶糖(关东糖)是一种麦芽糖又称麻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的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其掂着虽然很重,但质料十分细腻。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2]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史料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也会买一大筐豆腐以吃其来充饥等)。

接玉皇

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1]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

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4]

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关于腊月二十六,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说法,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六,按老理讲“腊月二十六炖猪肉”相信这天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终于可以吃到“年肉”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个腊月二十六炖猪肉的民俗。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猪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也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烧完。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年后具体习俗

编辑

正月初一

早起

有的人认为,如果不早起,田坎就会塌。所以要早起。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

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二是初三到亲朋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际,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给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谷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正月初二

祭财神(开斋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完饭).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在北方有些农村风俗是大年初四,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在福建的莆仙地区的人们的风俗是重新围炉过大年,这是全国唯一、独特的地方风俗,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送穷鬼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18]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正月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

开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春节美食(3张)

正月初八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石不动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石头生日:在这天是石头的生日,所有石制品都不可使用。

贺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20]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二

十二漏屎

人们自除夕开始,一直到这一天,每天都是吃一些油腻的东西,吃坏了肚子。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正月十三

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即正月十三上灯之日吃圆子,正月十八落灯之日吃面条。

正月十四

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

正月十五

元宵节

灯会

吃元宵

演社火

2022春节能否回家过年(2022年春节可以回家过年吗)

2022春节能否回家过年2022春节各地返乡政策速览。这个问题本站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2022春节能否回家过年

2022春节一般是能回家的。但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执行的防疫政策也不一样。像中高风险地区春节回家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并要求多次进行核酸检测,而低风险地区人员回家则只需要做核酸检测就行。

2022春节各地返乡政策速览

1.2022北京春节返乡政策

低风险地区人员:进京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码绿码。

环京地区通勤人员:首次进返京需要查验48小时核检阴性证明,此后每次进返京持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

14日内有确诊病例地区:严格限制进京。

有边境口岸旅居史人员:非必要不进返京。

2.2022天津春节返乡政策

所有外地人员来返津人员,需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需要集中隔离14天。

3.2022河北省春节返乡政策

所有来石返石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社区进行报备。对未进行核酸检测人员,需要统一安排安排到站内进行核酸检测。

4.2022山西省春节返乡政策

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或有病例报告但未调整风险等级的入晋返晋人员,原则上不得入晋,或经当地防疫部门批准,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而其它地区人员,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做好14天自我健康观测。

5.2022内蒙古春节返乡政策

所有来呼人员,抵达后尽快做一次核酸检测,并做好14天身体健康观测。中国风险地区确需来附的,需要经过当地指挥部篇批准,并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6.2022辽宁省春节返乡政策

外省返辽人员抵辽后24小时内做一次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实施集中隔离。

7.2022吉林省春节返乡政策

建议所有省外人员来长返长请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抵长后向所在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配合开展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8.2022黑龙江春节返乡政策

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通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并做三次核酸检测。

9.2022上海春节返乡政策

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暂缓来沪返沪,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后方可来沪返沪。外地来沪返沪人员在抵沪后开展7天的自主健康监测,其间每天早晚两次自测体温。

10.2022江苏省春节返乡政策

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和本土确诊病例所在设区市旅居史人员、高风险岗位人员等重点人群,抵宁时必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酒店报告,严格按规定要求分级分类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11.2022浙江省春节返乡政策

入浙时,需持2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证明的需要就近做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14日健康监测。

12.2022湖南省春节返乡政策

没有本土病例报告的返湘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020春节天津取消活动和关闭景区名单

蓟州区独乐寺庙会

蓟州区独乐寺庙会筹备工作组发布通知,为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减少传播途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决定取消第十五届独乐寺庙会。

水上庙会取消

原定于1月25日至2月9日召开的水上庙会因特殊原因暂停举办,敬请谅解。——水上记忆博物馆

西青区元宵节灯展、秧歌花会展演

为有效防范疫情,减少传播途径,保障市民与游客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原定于2021年2月7日至2月9日(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举办的西青区元宵节灯展、西青区元宵节秧歌花会展演等活动取消。

国家海洋博物馆

从国家海洋博物馆了解到,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观众健康安全,国家海洋博物馆于2021年1月24日起暂停试运行开放。重新开放时间将根据有关部门要求,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公告。此前已预约的观众,可在重新开放后凭原预约信息进馆参观。

滨海科技馆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滨海科技馆自2021年1月24日起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原定举办的相关活动将延期举行。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感谢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们的理解与支持,祝大家新春快乐、平安健康!

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四个馆区(即文化中心馆区、复康路馆区、海河教育园馆区、贵州路梦娃绘本馆区)自2021年1月24日(除夕)起闭馆,暂停到馆读者服务和展览、讲座等各项活动。闭馆期间免除外借文献逾期费用,天津图书馆线上服务正常开展。具体开馆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告。

天津光合谷景区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光合谷景区决定,自2021年1月24日起,暂停营业,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敬请广大游客理解配合,请大家相互转告,感谢大家的理解支持!同时建议大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时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外出和旅行。

蓟州溶洞风景区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蓟州溶洞风景区决定,自2021年1月24日起,暂停营业,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原定于2021年1月25日—2021年2月8日在蓟州溶洞风景区举办的“2021年蓟州溶洞首届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暂时取消,提前购买门票的游客在大年初六将退款原路返回。敬请广大市民群众理解配合,请大家相互转告,感谢大家的理解支持!同时建议大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时期,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外出和旅行。

盘山景区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盘山景区决定,自2021年1月24日起,暂停营业,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敬请广大市民群众理解配合,请大家相互转告,感谢大家的理解支持!同时建议大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时期,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外出和旅行。

滨海文化中心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滨海文化中心自2021年1月24日起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已经预约参观滨海科技馆的观众,可在线上预约平台取消预约或申请退款。原定在滨海美术馆、滨海科技馆举办的相关文化活动延期举行。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天津演艺网”演出

1、天津演艺网将协调演出主办单位在第一时间逐一主动联系已购票观众,通知大家演出延迟,并办理相关退票事宜;

2、退票顺序以演出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准,逐场次进行;

3、线上购票的观众,所退票款将按照支付渠道原路退回,退款将在1-7个工作日内返回至原账户;

4、现金购票的观众,请耐心等待专人联系,我们会积极做好退票服务,退款会在春节假期后1-2个工作日内开始进行;

再次提醒大家,本次退票事宜将免费全额退款,也将主动、逐一联系到各位观众,一定尽全力做好退票服务,请大家耐心等待,安心过年,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经研究,我馆决定于2021年1月24日(除夕)——2月8日(元宵节)临时闭馆,具体开放通知请密切关注我馆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信息。

由于闭馆给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同时感谢您对天津博物馆的关爱、支持和理解。

祝大家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

天津美术馆

天津美术馆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经研究,我馆决定于2021年1月24日(除夕)——2月8日(元宵节)临时闭馆,具体开放通知请密切关注我馆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信息。

由于闭馆给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同时感谢您对天津美术馆的关爱、支持和理解。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因特殊原因,经我馆研究决定,自2021年1月24日(除夕)起临时闭馆,具体开放通知请密切关注我馆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信息!由于闭馆给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感谢您对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支持与理解。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经研究,我馆决定于2021年1月24日(除夕)——2月8日(元宵节)临时闭馆,具体开放通知请密切关注我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平津战役纪念

为了做好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疫情输入,保障来馆参观观众和一线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及市文旅局领导要求,即日起,平津战役纪念馆将采取以下紧急防控措施:

一、减低馆内人流密度,同时加大馆内各区域的消毒清洁范围和频次,加强环境通风,平津馆一线员工均佩戴口罩上岗服务。

二、即日起平津战役纪念馆将对入馆观众进行体温检测,观众入馆前,请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安检及体温检测,体温超过37.5℃(含),或有发烧、咳嗽等感冒症状的观众谢绝入馆参观。

三、观众进馆后,建议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预防措施。

四、春节期间,原定馆内主题活动日程将全部延后,详情请关注平津战役纪念馆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的更新。

五、即日起暂停人工讲解,春节期间原定的公益讲解全部取消。观众可以使用微信导览或租用智慧导览机进行语音导览。相关设备均进行消毒处理。

各项防控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时起开始执行,平津战役纪念馆馆将根据上级部门指示、视疫情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开放措施。

平津战役纪念馆在此呼吁广大观众朋友,如您近两周内曾到武汉旅游或居住、或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为了您个人和全体观众安全,建议自行调整行程,暂缓参观。如您出现发热症状,请佩戴口罩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天津庆王府

为了做好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疫情输入,保障参观游客和一线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市政府部署,以及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有关通知,即日起,天津庆王府将采取以下紧急防控措施:

二、使用专业设备对所有入馆观众进行体外体温检测,对体温异常(_37.5摄氏度),或有发烧、咳嗽等感冒症状者谢绝进入参观。

三、观众须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驾照、户口簿、护照等)接受查验,进入景区后,请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预防措施。

各项防控措施从公告发布之时起开始执行,我方将根据上级部门指示、视疫情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开放措施。

考虑到疫情形势严峻,天津庆王府作为市中心大客流集聚区域,防控压力极大。在此呼吁广大观众朋友,如您近两周内曾到武汉旅游或居住,或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为了您个人和全体观众安全,建议自行调整行程,暂缓参观。

中国瓷房子博物馆

中国瓷房子博物馆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经研究,我馆决定于2021年1月24日(除夕)至2月8日(元宵节)临时闭馆,具体开放通知请密切关注瓷房子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信息。

由于闭馆给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同时感谢您对中国瓷房子博物馆的关爱、支持和理解。

祝大家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特此公告

天津图书馆

为了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来馆读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即日起,天津图书馆将采取以下紧急防控措施:

一、加大馆内各区域的消毒清洁范围和频次,加强环境通风,请广大读者予以配合。

二、增加体温检测服务,请读者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安检及体温检测,体温超过37℃(含),或有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者,请配合登记信息并离馆前往全市定点发热门诊就医。

三、读者进馆时建议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四、春节期间,部分公益活动延期举行,详情请关注天津图书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的更新。

公共体育场馆

关于取消大年初一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活动的通知

根据市体育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减少在室内场地或人群聚集区域举办活动,全力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我局决定,取消2021年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动中“我市有条件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要在2021年1月25日(正月初一)当天免费向公众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在健身大拜年活动期间有序向公众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安排,已安排的其它健身大拜年活动也将延期举办。特此通知。

复康路游泳馆

天津网球中心

接疫情防控紧急通知,因近日出现了新型肺炎疫情,为更好地加强防控,确保广大市民身体健康,避免疫情大规模蔓延,网球中心现决定将原已安排的1月25日(正月初一)上午8:00-12:00的免费惠民开放场地活动改期,具体活动时间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对此突发情况敬请广大网球爱好者予以谅解。特此通知!

天津市杨柳青庄园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游客的健康安全,杨柳青庄园于2021年1月24日起暂停对外开放。重新开放时间将根据有关部门要求,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公告。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天津东疆湾沙滩景区

1、根据疫情情况,必要时将于购票前对游客进行红外线体温检测,对体温异常(达到或超过37.5℃)的游客予以劝阻,并进行紧急隔离;

2、为了广大游客游玩安全,每位游客应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配合接受检查,进入景区内请自觉佩戴口罩;

3、景区内已进行消毒清洁,全力营造干净卫生整洁的环境,一线员工均佩戴口罩上岗服务;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凑凑火锅24小时营业吗 凑凑火锅营业时间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37247.html

使劲推荐

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
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以出门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天津过年能串门吗 天津春节可...

凑凑火锅24小时营业吗 凑凑火锅营业时间
凑凑火锅24小时营业吗 凑凑火锅营业时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凑凑火锅24小时营业吗 凑凑火...

春节买车上高速好吗现在 春节买车上高速好吗
春节买车上高速好吗现在 春节买车上高速好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买车上高速好吗现在 春节...

春节前消防 春节期间的消防注意事项
春节前消防 春节期间的消防注意事项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前消防 春节期间的消防注...

春节可以吃红薯吗 除夕可以吃红薯吗
春节可以吃红薯吗 除夕可以吃红薯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可以吃红薯吗 除夕可以吃...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春节后广东返程人多吗要隔离吗 广东春节后返程人员需要隔离吗
春节后广东返程人多吗要隔离吗 广东春节后返程人员需要隔离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后广东返程人多吗要隔离吗...

爨底下村春节开放吗 爨底下门票优惠政策
爨底下村春节开放吗 爨底下门票优惠政策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爨底下村春节开放吗 爨底下门...

如皋社保中心春节开门吗今天 如皋社保中心春节开门吗现在
如皋社保中心春节开门吗今天 如皋社保中心春节开门吗现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如皋社保中心春节开门吗今天 ...

淘宝快递春节停运吗 春节淘宝快递什么时候停
淘宝快递春节停运吗 春节淘宝快递什么时候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淘宝快递春节停运吗 春节淘宝...

临近春节买车合适吗? 春节前买车便宜
临近春节买车合适吗? 春节前买车便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临近春节买车合适吗? 春节前买...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