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用盖碗直接喝茶 用盖碗喝的茶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任达荣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用盖碗直接喝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用盖碗喝的茶和用盖碗直接喝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用盖碗直接喝茶 用盖碗喝的茶1

什么是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按材质分紫砂盖碗

紫砂透气性和吸附性极佳,瓷质盖碗的优势则在于不易串味,紫砂盖碗只待有意者求之了。

陶瓷盖碗

因为烧制方法和上釉方式的不同形成了陶瓷盖碗的多样性。

青花瓷盖碗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粉彩盖碗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单色釉盖碗

美到极致是自然。

玻璃盖碗

玻璃盖碗晶莹剔透,用来泡绿茶或者红茶非常好。只是玻璃的导热性太好,很容易烫手,用时要小心。

玉质盖碗

白玉,无杂质。器呈圆球形,侈口,圈足。通体光素无纹。器型规整,琢磨圆润,闪玻璃光泽。

白玉盖碗的优势:“白”利于观察叶底;“玉”的材质不导热,使用时不烫手。

按器型分类茶盏盖碗

敞口、斜身、深腹、圈足。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南北朝时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起来。

唐及五代时期的茶盏开始配有盏托。明清以后的茶盏又配以盏盖,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的三合一茶盏,也就是现在盖碗的前身。

折沿盖碗

盘口呈平折沿,边缘起凸棱一周,浅腹,矮圈足,器形规整简洁。多见于古时盖碗,现今对于折沿盖碗的制作已然凤毛麟角。

碗浅沿宽不利于抓握,但另一特点“矮圈足”,使得出汤事易烫手。

撇口盖碗

碗口略往外撇,滚圆圈足。这个形状是盖碗中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这种器型最大的优点便是外撇的碗口延伸了盖碗的弧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烫手。

折腰盖碗

碗口略往外撇,折腰(如字面意思,从盖碗的“腰部”折出另一个弧度),圈足。盖为覆碗式,圆口,盖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纽。

《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同折腰杯,折腰盖碗也有“有骨气”之意。

折腰盖碗“分段式”的造型不利于注水时水流顺畅的流动,对冲泡出的茶品口感滋味有一定影响。

方形盖碗

严格意义上来说,方形的盖碗是不属于冲泡茶叶用的器具的。顶多算是一个容器而已。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方形盖碗用以冲泡茶品,原因不言而喻:没有流畅弧度的容器有碍于水流流动,从而使得茶叶内含物质不易溶出。

圆融盖碗

弧腹,肚子略外鼓,较利于对茶叶的闷泡。现今此种类型盖碗较为常见。且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可以得到提升。

菊瓣盖碗

菊瓣式盖碗,呈菊瓣形,敞口,略外撇,弧腹,平底,矮圈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棱玉盖碗碗口外撇,筒腹,腹外壁刻棱玉纹,圈足。盖上置捉纽,盖面刻覆棱玉纹。

棱玉盖碗以形似的植物命名。棱玉指的是一种棱缘波状弯曲,扁球形至圆球形的仙人掌类植物。

多为汝窑烧制。

鸡缸盖碗

敞口,深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鸡缸纹饰以成化斗彩绘制,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

成化时代,斗彩器的颜色品种多、且能根据画面内容需要自如配色。这些因素致使羽毛色彩繁多的鸡能够被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已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的动物:鸡,便被选作最佳“炫技”的纹饰。

高足盖碗

清代流行的一种茶具,因碗身之下有高足,故名。清康熙朝盖碗造型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两种,常见品种有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其他单色釉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乾隆红彩云龙高足盖碗。该碗胎体洁白精细,釉面光亮滋润。构图以龙和云组成纹饰,龙为主纹、云为辅纹,翼龙在云间蟠舞嬉戏。

盖内及碗内底红彩“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卧足盖碗

敞口,浅腹,卧足。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流行于明清。

马蹄盖碗

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

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缺点是易烫手。

老铁壶煮黑茶味道怎么样(老铁壶煮茶发黑怎么回事)

几乎所有的茶都可以冲泡,但可以煮的却不多。用沸水煮茶叶,还能保持茶叶的口感,非黑茶莫属。

烹煮黑茶清甜幽韵

黑茶不仅能泡,还能烹煮,并且煮过之后的黑茶依旧“面不改色”。

喝黑茶很划算,一次用量能让几位好友喝到够。谈话间,把泡剩的黑茶全部倒进茶壶里,接着把茶壶灌入冷水,然后直接加热茶壶。

待壶里的水完全沸腾后再煮1至2分钟,茶就煮好了。

从色泽上看,经烹煮的黑茶,茶汤比冲泡时更浓郁,色泽更红亮,厚实感与质感比冲泡好的黑茶来得更鲜明。

这时的黑茶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陈香味,取而代之的是清甜幽韵,茶味在口中慢慢弥散。如果说冲泡的黑茶回甘在后,那么烹煮的黑茶则入口清甜,与回甘融为一体。

用同一把铁壶,先后烹煮三次,黑茶只在第三次烹煮时茶汤微淡,茶香微薄,但丝毫不影响品茗效果。

如果茶友既想喝好茶,又想节约成本,黑茶可说是最佳的选择。

两种煮法大开眼界

铁壶煮黑茶的方法不止一种,其中最经典的是两种方法。

第一种,采用铁壶、电陶炉,将水注入壶中,随着电陶炉的逐步升温慢慢煮。茶汤颜色逐渐变深,先像花生油的颜色,后转为栗色,大约耗时5至10分钟,期间两次加少许冷水压了一下。

这种方法煮茶,味道比泡出来的茶来得醇厚。这种方法适合围炉而坐,在很冷的天气一群茶友在室内喝这么一泡茶,畅快至极。

第二种,将黑茶放入铁壶中,然后加入冰水,并用急火加温,两三分钟之后,茶汤变得透亮橙红。

购买铁壶,先学技巧

首先,检查铁壶内外是否有破洞,用手指稍微轻弹。如果正常,所听到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如果沉闷或带有破破的叉音,那就要小心了。其次,检查铁壶内部是否有不正常的黑色,有些卖家为了要让壶变得美观好看,会在内部上一些未知的黑色物质,正常的情况下不应该全为黑色。

第三,要看价位是否合理,网上售卖数千元一把的铁壶,往往“名不副实”。评判的方法是制作工艺精良、品相良好的铁壶,价位通常会比较高。

石茶具好用吗(石茶具图片)

石雕茶盘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的天然特性,设计加工精雕细琢而成。因为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磨光后不会吸茶色等优点。

所以用石头雕刻制作而成的石雕茶盘,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实乃赋石头之灵性,兼水土并容,五行相行,让茶叶回归自然。

用石雕茶具品茶,赏心悦目,修身养性。

目前市场上取材于天然石材的石茶盘,形形色色,可谓多姿多彩,缘由于客户已接受了它存在的特殊优势,是商机激励了商家的努力而去开发更多产品。

石茶盘,顾名思义,是取材于天然石头,雕刻一些比较含蓄有意义的题材加为装饰,附加在有实用功能的茶盘上,而形成一种新的茶具新型产品。

一件作品一旦脱离这些主题,注定这件作品就没有收藏、欣赏、实用价值的存在。

不难看出,石茶盘的材质:可分为天然与人工合成两大类型。规格:可分为规则与不规则。

色彩:可分为纯色与混色。排水外观:可分为隐藏式与外露式。排水方式:可分为储水式与直排式。

雕刻方式:可分为平面写意雕刻与平面写真立体雕刻。

石茶盘的选购:必须站在人性化的角度为选择对象,一:整体必须有神韵,能有吸引人的感觉,材质必须天然,色彩选择纯色,如:纯黑色、浅绿色等,其主体不得含有人工加色。

二:规格是方也可、是圆也好,但要规范,才能显出端庄、稳重。三:雕刻内容表达要含蓄深刻,易懂并且要有联想空间。

四:新颖雅观、简洁卫生。五:易收藏、边角不伤人。

天然的材质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熏陶,其色彩、质量是人工合成无法替代的。不论哪一件作品,没有其自身的特性而吸引你,就算拥有也不以为然。

甚至能使人心情烦躁不安缘故。选择石茶盘整体外轮廓讲求规范才能显出端庄、稳重,规矩出方圆就是这个缘故。

选择石茶盘图纹创意表达内容必须含蓄深刻,通俗易懂。庸俗低调可看出人性的低素质。缺欠文化底蕴弱点。

选择石茶盘的新颖、简洁是因为社会的进步,新颖的设计、好的创意才能跟随着社会同步发展,品茗是涉及到高层次的享受与健康,简洁容易清洗是卫生的保障。

平面立体雕刻、镂空、下陷雕刻而是增加雕件折断机率。雕件一旦折断破相,收藏的信心就已前功尽弃。

写意平面雕刻就是克服石雕茶盘平面立体雕刻这个最大缺陷。

以上内容是关于用盖碗直接喝茶和用盖碗喝的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龙血紫砂壶能泡几种茶 紫砂龙血砂壶图片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