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出现的年代 紫砂壶朝代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出现的年代 紫砂壶朝代

时间:2023-08-06 00:24:41 作者:易安放学后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出现的年代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朝代和紫砂壶出现的年代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出现的年代 紫砂壶朝代1

紫砂壶出现的年代 紫砂壶朝代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

紫砂壶从明朝到21世纪

明末清初

明代时期紫砂壶使用的泥料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泥料的目数为25-30目。

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

清中期

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润感略逊明末清初之紫砂。

清末期

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铁锈之结晶,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民初

民初之时,以20-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夹杂大量的黄粒子与少许赭色和淡墨色颗粒,比清中期的段泥土胎中的颗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时的坚实。

解放后

1952年底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紫砂厂。这时期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因此泥胎也比较干涩,这时期除了传统型器,也为了延续水平壶对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因此也就生产了许多的水平标准壶。其胎土呈橙红及红朱泥胎,橙红胎土多收自泰国、香港,日本线胎土多为红及清红,高温者为暗红带细砂感,也有少数壶描金,但年代略晚,多为1960年代之后。一般六字章多是中国宜兴早期的,日本线壶品项较泰国线略细货,盖墙多较短。

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由於烧窑温度不高约在800-900度,所以基本上色泽较浅,且土胎较为松散乾涩。其中以1965-1968的水平壶土胎极佳,延用1930至1950年间养息未用之泥料。第一批於1965年出厂,有红土及紫砂两种,红土必为六杯,紫砂必为四杯,但因红土的压缩比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样大小。第二批於1985年出厂,偏橘子色且粉胎,土胎较差。第三批於1990年出厂,因开挖年糕土,或称猪肝红,土胎再创第一批的高潮,制壶多以造型小品为重。同时期也生产五形壶,泥料为六十年代小红泥,但土胎颜色偏红橙,未泡养前及呈现油光且砂感较为明显。

70末80初80中末期-90初期

1985年后多是拼泥,且由中央供土,虽保有紫砂土透气圆润的特性,却少了作者在土胎方面的独创性,这段时期的紫砂胎土较暗,泡养后呈暗紫色,容易成为壶友们心中的“紫砂”壶,这段期间的红土则颗粒较大。

90中期

这时期的泥料土胎硬,色泽漂亮,泥料却没80年代的质好,紫泥基本也是拼泥。朱泥呈橘黄及暗红色。段泥呈粉胎黄及绿黄。

不同于传统陶刻的紫砂模印工艺!你知道吗?

清代模印紫砂壶

文丨砂海墨韵

 

在如今很多壶友都是追求全手工的作品,因为其气韵独特,更见匠心,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其中还有很多人去盲目的贬低半手工作品,这样就不对了。

 

其实模具也是工具的一种,其中有的是为了使器形更好制作,达成制作要求,比方说汪老的曲壶的梁把,就是模具的。

 

不过这些和我们今天要说的模印工艺稍有不同,虽然也是使用模具,但是更多作为清代的一种装饰工艺。

即模印瓦当、砖方壶。

 

书画的表现多以陶刻为多,而模印出来的表现别有不同,也因此受到文人所喜,在曼生壶款中的却月、半瓦皆是用此装饰工艺,后来也多见于方器的装饰。

 

其中又以杨彭年、申锡、石楳等人的作品为最佳,我们一起来看看。

子冶延年瓦当壶

瓦当壶为仿汉代瓦当式样,造型独特,色泽古朴,以几何线条为主,呈半圆造型。

壶体规范有致,线条简洁流畅,块面平整,过渡自然,圈把弯流,比例协调,虚实有度,做工挺括。

壶身以木模印延年二字,仿古瓦当,意境古朴,格调优雅,乃是文人壶的典范之作。

 

 

申锡制四方钟壶

此「申锡制四方壶」以段泥作砖形方壶,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逼人,四方形三弯流,壶把上段呈曲线飞动,使整器平添灵动秀逸,锐角清秀利落,整体豪爽刚劲,稳健阳刚。

壶身模印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所载砖文:「杜陵东园铜壶容三斗,重十三斤,永始元年供工长造,护昌守啬。夫宗掾通主守左博丞守,官并省。」

 

申锡制段泥四方壶

壶以段泥制成,古朴典雅,壶身有子冶行书铭文“旦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茶禅一味,耐人赏玩。

另一面则许梿隶书仿汉砖文“千石公侯寿贵”, 后以木模压制“许”、“槤”连珠印款,金石意十足。

 

汉砖文四方壶

壶作扁方式,气韵稳重挺拔,刚直遒劲,壶身正方形,方流、方扳、方盖、方钮,整体协调,工艺精到。以段泥材质作砖形方壶,壶盖纹丝密合,做工不俗。

 

用霖款四方壶

壶形体优美,工艺严谨,气韵生动,造型古朴,技法独特。壶把挺拔有力,整体壶身透露出豪爽、刚劲、正直的阳刚之气。

折耳,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雄伟。壶身模印效父簋铭文:“休王易效父三,用乍氏宝尊彝五六八 ”,线条挺拔光洁,古意盎然,金石韵味浓厚。

 

这些作品,让瓦当、砖文在紫砂上绵延,文脉和传承尽在一器之上体现,紫砂木模印刻装饰,尽展光华。

美轮美奂的紫砂绞泥

紫砂绞泥之所以具有审美效果的装饰性,其奥妙何在呢?一方面是由于紫砂泥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较好的结合能力,同时在烧结性能上又具有同步收缩性;另一方面,不同颜色的紫砂泥具有相同的“吃火度”,确保在高温许可范围内色泥颜色变化的正常效果。绞泥的泥色和调色就好比画家笔下的颜料着色。色彩的美感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审美效果,所以绞泥作品的艺术效果还得经受“火”的考验才见分晓。如果把握得好,则紫砂绞泥壶一经窑火那魔幻般的变化,将越发显得神奇迷人。紫砂绞泥装饰是依托紫砂造型而产生的,同时又给所依附的紫砂壶增色添彩。那么它给予正在创作作品的装饰就必须切壶切题,符合作品内容,要能透过装饰 画面并连同其造型所展示出来的直观表象,和意境。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感悟出作品的主题创意。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出现的年代和紫砂壶朝代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壶石瓢与西施哪个好 紫砂西施与石瓢的区别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紫砂壶出现的年代 紫砂壶朝代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730.html

使劲推荐

紫砂壶出现的年代 紫砂壶朝代
紫砂壶出现的年代 紫砂壶朝代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出现的年代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紫砂壶石瓢与西施哪个好 紫砂西施与石瓢的区别
紫砂壶石瓢与西施哪个好 紫砂西施与石瓢的区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石瓢与西施哪个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紫砂壶制作烧窑的成品率高吗为什么 紫砂壶制作烧窑的成品率高吗知乎
紫砂壶制作烧窑的成品率高吗为什么 紫砂壶制作烧窑的成品率高吗知乎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制作烧窑的成品率高吗为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

紫砂壶? 紫砂壶体验
紫砂壶? 紫砂壶体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体验...

德钟壶简介 德钟鉴赏
德钟壶简介 德钟鉴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德钟壶简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德钟鉴赏...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过桥扁腹原作
过桥扁腹原作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过桥扁腹原作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和过桥...

建水白泥陶,该怎么选购和养护的 建水白泥陶,该怎么选购和养护材料
建水白泥陶,该怎么选购和养护的 建水白泥陶,该怎么选购和养护材料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水白泥陶,该怎么选购和养护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紫砂壶方器鉴别 经典紫砂方器
紫砂壶方器鉴别 经典紫砂方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方器鉴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经典...

这把真假难辨的紫砂藏器,顾老亲自做的鉴定是真的吗 紫砂藏品
这把真假难辨的紫砂藏器,顾老亲自做的鉴定是真的吗 紫砂藏品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这把真假难辨的紫砂藏器,顾老亲自做的鉴定是真的吗的优秀...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茶垢呢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茶垢视频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茶垢呢 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茶垢视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到底应该怎么清洗茶垢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