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壶介绍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石瓢壶介绍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

时间:2023-08-05 23:54:30 作者:任向东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石瓢壶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石瓢壶经典款三种和石瓢壶介绍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石瓢壶介绍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1

石瓢壶介绍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

如果一定要选一把紫砂壶,那一定是石瓢。

在紫砂收藏圈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宜兴紫砂名家徐汉棠曾在《谈石瓢》一文中说:“石瓢在我们行家来说是跌不破的形,很受行家欢迎,历经百年仍能一直延续下去。”

他认为石瓢壶应“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刚韧有劲,敦实调和”,显示出“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一把好的壶款是干百年来众人智慧的结晶,是美的集中体现。石瓢壶经多人改良,很多石瓢的器型是以人名命名。可细分为“彭年石瓢、子冶石瓢、石梅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此外“冰纹石瓢、大矮石瓢、六方石瓢、锦囊石瓢、高石瓢”皆发轫于此,但最终万海归宗,同出一源,即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瓢壶,主要包括高石瓢、矮石瓢(汉棠石瓢)、瘦瓢(子冶石瓢)和满瓢(景舟石瓢)四种。

而众多石瓢壶中,将艺术与美学推上一个新高度的是子冶石瓢。其筒三角、把三角、纽三角,是将三角概念融入紫砂壶中极致的范例。

壶身是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底部和腹部线条比较平滑,壶流细长,壶口较小,秀气;壶把把形是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较张扬;壶底平坦,暗接圆形三足;壶盖厚实,钮为弯管形,与盖的交接处是暗接;整器巧妙运用三角形的对照变化,身筒与盖合为一个大的三角,把圈为三角,钮为三角,底部三圈足也构成三角,堪称几何壶型中运用三角形的经典之作。

正是因为子冶石瓢壶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杯小茶特地到宜兴拜访制壶师傅定制我们茶的故事专属的款。

本期杯小茶推荐的是茶的故事专属定制紫砂壶,子冶石瓢壶,采用大红袍紫砂手工制成,既拥有“茶的故事”专属logo,也是限量发售,价格899元,活动价599元,限量发售,抢完即止!传统的器型,虽然看似简单,却稳重大方、百看不厌。

石瓢壶的起源

这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据传,陈曼生在就任溧阳知县时,经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之间。

有一次遇到一个乞丐拿一石器行乞于街角,曼生见那石器造型独特、外观古朴,便将其买下;如获至宝的陈曼生根据那石器的形状加以改进、历经多次修改,最终做成石瓢壶、并在上面题上“不肥而坚 是以永年”的壶茗,流传至今。

从清代陈曼生创制石瓢壶开始,历代制作石瓢壶的名家非常多,包括瞿子冶、朱石梅、顾景舟等;由于不同的壶艺师对石瓢壶的理解不一、审美观念也有不同,所以历代留存的石瓢壶风格各异。

跌不破的石瓢

“石瓢壶”在几何形壶中最为突出,俗称“跌不破的石瓢”。

“石瓢壶”的剖面图上,整个壶体是等腰梯形,正是石瓢壶特殊的结构特征,使其给人的感觉是稳重大方、百看不厌,这同时也是石瓢壶深得专业人士认可的原因。

石瓢壶,造型、线条特别是韵味极难把握。

如果说石瓢壶的三角形结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那么其桥钮、弧面、钉足则体现了阴柔之美;柔中带刚,是石瓢壶非常显著的特色,也是受到壶友欢迎的重要原因。

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色,也与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相符合:儒家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刚柔互补的哲学思想。而从紫砂壶的结构特点上,也体现了刚柔并济的特点,因此紫砂壶也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细节鉴壶

定制一把紫砂壶,本来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器型,再找到合适的泥料,再找到合适的师傅,还要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到位,最终每个壶都要亲自验收好。

只有达到杯小茶“处女座”的验收标准,这把壶才能够验收,才能够推荐给大家。

那么,这把紫砂壶到底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这些细节吧!

从壶体看,须刚中寓柔

两条抛物线结合,构成“石瓢”壶体:一条从口到身与底的转折处,一条从底中心到底与身的转折处。两条抛物线要运用得当,结合恰当,感觉刚中有柔。

从壶盖看,须和顺有劲

壶盖粗看平展,细看中高周低,盖板线要圆整有颈、丰润挺秀、厚薄适度,下边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交接和顺。

从壶钮看,须缓转匀称

盖上的钮为拱桥形,高矮、跨度要符合比例,变化丰富。桥中央最狭,慢慢向两面坡状下延至盖面,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三分之二椭圆形,交接若明若暗。拱洞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盖面结合缓转匀称,与桥体形成呼应。桥的两坡对称。

从壶流看,须比例恰当

壶流为直筒暗接,续出自然。长短、粗细恰当,不可相差丝毫。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直形以下渐粗并漫延入壶身,似从壶身生出。流的角度要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出水劲冲,不涎水。

从壶把看,须自然流畅

壶把与壶流对称,壶把内外都是和顺流畅的三角形线条,把与壶身续出自然。把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使用舒适。

从壶底看,须匀称统一

壶底部围棋足与底面结合清晰利落,布局呈等边三角形,间距匀称,轴线不偏,整体统一。

定制款,茶的故事专属

这款壶是限量发售,每一把壶都印着“茶的故事”的独特logo,印章镌刻在紫砂壶的底部、盖内、把下共三处的印记。

特别的定制,只为特别的你。

众人所爱

在紫砂收藏圈,既有“圆不一相,方非一式”的说法,也有“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的观点,可见石瓢壶在紫砂壶中的地位有多高。爱石瓢的理由很多,大抵离不开这三点。

①简洁实用,这是实用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些紫砂作品虽然巧妙、精美。但过于繁琐,使得束之高阁,只能够用来欣赏,丧失了使用功能。这样的款型是无法流行的。而石瓢简洁、实用本身就是一重要的审美要素。

②质朴典雅,质朴是与简单相合,但典雅却并非简单所能达到。只有将简单的成分加以巧妙地组合方能点石成金,形成雅趣。

③刚劲中富于柔美,也是石瓢的魅力。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每个人喜欢石瓢壶的原因都有不同,但对于石瓢壶的喜爱之情都是一致的。

石瓢,骨肉亭匀,好看、耐看。

骨清气正,一见倾心、百看不厌、妙不可言。平衡、协调、无过无不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永恒的经典,怎能让人不喜欢!

正是因为子冶石瓢壶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杯小茶特地到宜兴拜访制壶师傅定制我们茶的故事专属的款。

本期杯小茶推荐的是茶的故事专属定制紫砂壶,子冶石瓢壶,采用大红袍紫砂手工制成,既拥有“茶的故事”专属logo,也是限量发售,价格899元,活动价599元,限量发售,抢完即止!传统的器型,虽然看似简单,却稳重大方、百看不厌。

你怎么看待紫砂壶泡茶这件事?

老段泥 半瓢

对于紫砂壶的用法,其实是根据个人喜好,没有完全的定义。严格来讲,一把紫砂尽量通泡一类茶。

紫砂壶有吸附性,会吸附茶味,一个紫砂壶只泡一种茶超过3个月后,这个紫砂壶内会带有这种茶味,一把紫砂壶泡总是泡不一样的茶,容易把壶养花掉。

底槽青 仿古

“一壶一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坚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一个壶长期泡一种茶,茶味不会有影响,但换茶的话,就会串味。

一茶配一壶不仅可以保持茶性,也能泡养出一把好壶。选对了茶品,壶与茶都能达到最佳的平衡。

底槽青 高茄段

对茶味不敏感的话,随便什么都可以泡,如果对茶味很敏感,很讲究,那肯定要用一壶一茶,当然了,还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出发。

底槽青 汉棠石瓢

一把好壶专侍一茶,过个十几年人老了,壶也老了,那时就会觉得有成就感了,壶的价值也会翻好几番。

静心养心,从容淡定。当你坚持“一壶不侍二茶”时,你体会到的是茶汤细微的原味本色,是没有一丁点香气混杂的最原始的清雅之味,感受到的是一种个性张扬的意境!

5号井底槽青 清趣

快乐随意,舒畅欢心。当你的视线越过了“一壶不侍二茶”时,感悟到的又将是另外一种境界:散漫、随意、包容,从容而为,却又天然成趣!

看各个时期紫砂壶的特征大揭秘(多图细节)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

紫砂壶从明朝到21世纪

明末清初

明代时期紫砂壶使用的泥料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泥料的目数为25-30目。

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

清中期

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润感略逊明末清初之紫砂。

清末期

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铁锈之结晶,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民初

民初之时,以20-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夹杂大量的黄粒子与少许赭色和淡墨色颗粒,比清中期的段泥土胎中的颗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时的坚实。

解放后

1952年底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紫砂厂。这时期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因此泥胎也比较干涩,这时期除了传统型器,也为了延续水平壶对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因此也就生产了许多的水平标准壶。其胎土呈橙红及红朱泥胎,橙红胎土多收自泰国、香港,日本线胎土多为红及清红,高温者为暗红带细砂感,也有少数壶描金,但年代略晚,多为1960年代之后。一般六字章多是中国宜兴早期的,日本线壶品项较泰国线略细货,盖墙多较短。

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由於烧窑温度不高约在800-900度,所以基本上色泽较浅,且土胎较为松散乾涩。其中以1965-1968的水平壶土胎极佳,延用1930至1950年间养息未用之泥料。第一批於1965年出厂,有红土及紫砂两种,红土必为六杯,紫砂必为四杯,但因红土的压缩比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样大小。第二批於1985年出厂,偏橘子色且粉胎,土胎较差。第三批於1990年出厂,因开挖年糕土,或称猪肝红,土胎再创第一批的高潮,制壶多以造型小品为重。同时期也生产五形壶,泥料为六十年代小红泥,但土胎颜色偏红橙,未泡养前及呈现油光且砂感较为明显。

70末80初80中末期-90初期

1985年后多是拼泥,且由中央供土,虽保有紫砂土透气圆润的特性,却少了作者在土胎方面的独创性,这段时期的紫砂胎土较暗,泡养后呈暗紫色,容易成为壶友们心中的“紫砂”壶,这段期间的红土则颗粒较大。

90中期

这时期的泥料土胎硬,色泽漂亮,泥料却没80年代的质好,紫泥基本也是拼泥。朱泥呈橘黄及暗红色。段泥呈粉胎黄及绿黄。

以上内容是关于石瓢壶介绍和石瓢壶经典款三种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壶大师顾景舟 顾景舟紫砂壶名言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石瓢壶介绍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8712.html

使劲推荐

石瓢壶介绍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
石瓢壶介绍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石瓢壶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石瓢壶经...

紫砂壶大师顾景舟 顾景舟紫砂壶名言
紫砂壶大师顾景舟 顾景舟紫砂壶名言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顾...

2023,什么决定了紫砂壶的价格呢 2023,什么决定了紫砂壶的价格高低
2023,什么决定了紫砂壶的价格呢 2023,什么决定了紫砂壶的价格高低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2023,什么决定了紫砂壶的价格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泡茶四要素是什么 茶四泡是什么意思
泡茶四要素是什么 茶四泡是什么意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泡茶四要素是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

上合桃紫砂壶是谁的作品 上合桃壶
上合桃紫砂壶是谁的作品 上合桃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上合桃紫砂壶是谁的作品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养茶壶步骤 养茶壶什么意思
养茶壶步骤 养茶壶什么意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养茶壶步骤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养茶壶什...

北京巨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巨力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巨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巨力拍卖有限公司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北京巨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顾景舟紫砂壶的价值 顾景舟紫砂壶真品视频
顾景舟紫砂壶的价值 顾景舟紫砂壶真品视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顾景舟紫砂壶的价值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紫砂乌泥是什么泥 紫砂乌泥料稀缺吗
紫砂乌泥是什么泥 紫砂乌泥料稀缺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乌泥是什么泥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一方茶席天地宽 方寸之间见天地是什么意思
一方茶席天地宽 方寸之间见天地是什么意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一方茶席天地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方寸...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