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什么样的茶用盖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泡茶是盖碗好还是壶好和什么样的茶用盖碗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盖碗,又称“三才碗”,但凡喝茶的人都对它很熟悉,相信不少茶友都听过,盖碗适用于各类茶叶(此文中的盖碗特指瓷质盖碗),更甚者认为好茶都是要用盖碗冲泡,如鲁迅先生就在《喝茶》一文中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为什么历来都认为好茶都是用盖碗冲泡的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文化角度
茶友们是否有一种印象,在古装剧中,但凡出现喝茶的镜头,几乎都是每人一套盖碗;在婚礼中,敬茶的环节,也是新人双手捧上用盖碗装的茶,父母再接过。
再者,在中国哲学中,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在实用方面,有托不会烫手,有盖不会跑香;一人,可以独饮,人多,可以当壶。
从材质角度
紫砂壶虽也是茶界推崇的一大器具,但因其是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附性能,以长久来看,用紫砂壶泡茶是能“茶、壶两相养”,养得好的紫砂壶,就算不泡茶,冲出来的水也会有茶味,但也是这个原因,导致其只能是“一壶侍一茶”,否则就会“串味”。
与紫砂壶比起来,瓷质盖碗的密度更高,具有不透气性,能不留余地的逼出茶香,反应出茶汤本身的滋味,真实的展现一款茶的品质高低。这也是在专业茶叶审评中,采用瓷质盖碗的原因。
所以,紫砂壶一般适用于对特定的茶有执着的喜爱的茶友,或紫砂壶资深玩家,可做到“一壶不事二茶”。而在茶馆、茶舍或一些专业的茶叶审评当中,为保证茶叶呈现出最原本的滋味和香气,使品尝的人员不受到其他外加因素的干扰,则以陶瓷盖碗为优。
茶的冲泡讲究技法,更讲究心性,体现了人之百态
对于众多的品茶人来说,用盖碗冲泡一杯魅力四射的茶汤是一门必修课。盖碗的门道很深,要说初学者闻盖碗思烫手,那只不过是开始泡茶要过的一个小关。
学会用盖碗,是一门精准控制茶汤滋味的艺术。盖碗泡茶的灵活程度,会不断给渐渐懂得喝茶的你持续的惊喜。
不管怎么说,这个路可长可短,本篇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拿盖碗的小关卡吧。
据长年于茶圈的观察,各路茶人各自摸索出了一套自己拿盖碗的方法,可谓各有千秋。而学茶课堂的盖碗拿法,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用身体最自然的方式来拿。
身体最自然的方式,对于现代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难意会的难题。什么叫身体最自然?
也许我可以讲一个小案例。有一种调整亚健康和健身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纠正走路的姿势来进行的。正确的走路姿势遵循人体自然的规律,然而,很多人往往没有用这种适合自己身体的姿势走路,长久以往,身体就出现了一些状况。于是,需要通过调整正确的姿势来修正和提升身体的状况。
滴水穿石。正是这个道理。
铁杵也是这样磨成针哒
同样的道理,日常之中,我们的习惯对我们自己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走路、坐卧、站立,时刻伴随着我们。然而,就算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很多人确忘记了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最自然而然的了。这便是我们要学习正确姿势的真实理由。
原来自然而然的事情,结果现在即成了要学习的事情,什么时候,我们忘记了自己,应有的姿态?
拿盖碗的自然动作,首先,我们在茶席前端正地坐好,调整好坐姿后,调整茶席上茶具的位置,以方便冲泡动作的施展为宜。盖碗的位置在我们的正前方,或者略微靠近我们使用盖碗那只手的方向(使用右手者靠右,使用左手者靠左)。
然后,轻轻地把用盖碗的手搭在盖碗上。不用急着要拿起它,只是轻轻把手搭在上面,这时,手自然前伸,手掌向前的角度约摸是45度。记住这个感觉。
这个感觉便是使用盖碗由始至终的感觉,使用的动作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动态变化。
拇指和中指的指腹找到盖碗边缘最近的直径两端的点,就用这两个手指把盖碗拿起来,不用想着出汤,只是拿起来。然后,再用空出来的食指,同样是指腹的位置,轻轻地搭在盖碗盖的顶上。可以以拇指和中指为定点,旋动手,找到合适的位置。注意,碗盖和碗身前端留一条缝隙哦。
于是,你便完成了拿盖碗的动作了。记住,操作的时候,只有拇指和中指用力,食指只是扶住盖而已,无名指和末指也是轻轻搭在中指之后,没有使劲。
出汤用的是前推的腕力,像太极的推手,也像推手推车一样,这样,盖碗的碗底便自然而然地朝像自己手臂的后方,而不是没有礼貌地对着客人了。这个也是一个关键动作,有些人在这里把握不好,不仅碗底朝向前方,自己的手也歪了,手臂和身体也随着手的拉动外凸拱背起来,实在不妥。长久以往,连纠正都得费上很大的工夫。
于是,出汤方向就跟食指一致
前方的客人便能看到盖碗前方最美的角度
{图片来自学茶课堂学员}
一个优雅的出汤动作,不仅是美观,更是礼貌和健康活力状态的展现。
掌握诀窍之后,其实还一点都不烫手
学茶小知识插入
如何遵巡自然的姿态拿盖碗
1.调整好自然的坐姿与茶具的位置;
3.拇指和中指的指腹拿在盖碗直径的两个最近点;
4.食指的指腹轻控碗盖,留一出水缝;
5.用向前推球的方式,把握出汤时盖碗的方向;
6.一气呵成,让水顺畅地流出,成漂亮的三角切面。
要是把盖碗当做喝茶的杯,那就更加简单了,一手执碗托,一手拿盖,用盖子轻轻拨动茶叶,留一条缝,靠近唇部轻轻吸一口,让茶汤顺着盖碗优美的弧线滑入口中,瞬间满口芬芳。此时此刻,你所展现的便不仅仅仅优美的姿态,更是品茶带来的心满意足神态,能不美吗!
正确的姿态有助于品茶,品茶由内而外所展露的心灵满足感,表里结合,茶人的气质便形成了。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泡功夫茶茶具在使用时,它的使用方法和茶具的具体类型是有关的,不同的茶具在泡茶过程当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潮州工夫茶艺,别称潮汕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揭阳、汕头、汕尾等城市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茶道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州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喝工夫茶是广东潮州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饭后,或者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
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
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佳)、茶荷、茶巾、茶匙、瓷质茶壶、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酒精炉都可)。
1、茶壶或者盖瓯:
茶壶是用来冲茶得,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所以泡功夫茶最需要具备的是茶壶
2、茶杯:
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了。
3、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4、茶盘:
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5、茶垫:
功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所以茶垫是必备的。
6、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
7、龙缸:
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
8、红泥小火炉:
小火炉是放在精制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炉子,刚好一伸扇子便是炉门。中间一格,是放扇子、钢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榄核炭,或引火之物。
9、砂跳:
10、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功夫茶在冲泡时,选择瓷器茶具比较好。
以上内容是关于什么样的茶用盖碗和泡茶是盖碗好还是壶好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什么样的茶用盖碗 泡茶是盖碗好还是壶好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5651.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什么样的茶用盖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泡...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宜兴紫砂壶怎么看真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茶具又叫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泡茶如何不烫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泡普洱的盖碗要多大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可以放多久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挑选盖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如何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泡养多久才油润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都有哪些壶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陶和瓷有什么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