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十种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造型独特的紫砂壶和十种紫砂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你在跟别人交流紫砂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紫砂——薄胎紫砂。对紫砂了解不深的人对这一词定不了解,这类的紫砂壶有何优势,又是怎样制成的,小编今天给各位壶友普及下什么是薄胎紫砂。
什么是薄胎
所谓的薄胎就是指在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要薄,这虽然不算是一种工艺,却是是一种制壶的技法,可以体现作者功力的深厚程度
拍打泥片
薄胎壶虽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它们的造型同样沉稳厚重,但是上手却很轻,可以印证老子“大巧若拙”的道家理念。同时薄胎壶给人一种“薄如蝉翼,轻若绸纱”之感。
薄胎水平
举个例子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一下吧,一把薄胎150毫升的紫砂小壶,托在手上轻若一块朽木,仅重50克,几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因此,正宗的“薄胎”又叫水上漂。
其实在紫砂壶行业当中人们经常用“薄如蝉翼,轻似浮云”来形容薄胎紫砂壶。
成品胎薄如蛋壳,是紫砂壶中的珍品。“薄胎”原本是瓷器制作的一种“神技”,明清时期,有艺人将该技法运用在紫砂制壶工艺之中,薄胎紫砂壶要求技艺很高,不是谁都做得好所以传世作品并不多,所以物以稀为贵,薄胎壶真的一壶难求,该技术的引进也开创性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效果。
紫砂壶兼具实用与美观性的特征就要求在制作时要有很高的制作技艺。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部分超薄胎,用滚水泡茶或者浇灌有可能会裂开。
工艺难度
薄胎紫砂壶由于胎薄、成形难,烧制时受热不均而易烧裂,对技术纯熟程度的要求很高。这种技艺兴起于广东潮汕地区,其制作时对环境湿度有严格要求,制作难度较大,因此要制作出一把完美的薄胎壶,对于制壶者的技术要求自然比一般紫砂壶制作要高得多。
而在北方冬天使用薄胎壶饮茶时必须要先温一下壶,避免冷遇上极热,而使壶炸裂。
薄胎壶形非常丰富:掇球壶、仿古壶、竹段壶、南瓜壶、供春壶等等。方器的制作较大,要制成薄胎则更是难上加难,因而在薄胎壶中方器是少之又少。
作为实用的器皿,巧夺天工薄胎壶要综合考虑到“观赏”和“实用”的双重功用。“在手疑无物,定睛似有神”的薄胎壶,往往会让人爱不释手,别有一番意趣。
当代紫砂薄胎紫砂名家认为:
薄胎壶还要更多的照顾到“观赏审美”和“实用审美”的要求,不能为了“薄”而“薄”,甚至让人不敢用手去摸,生怕会把壶给碰碎,这就是对于实用审美根本没有理解,是迎合市场而追求“新、奇、特”的严重弊病,也是一些工艺师对于工艺内涵肤浅理解的体现。
作为一种实用器皿,不能够失去使用的价值,不然工艺的生命将会丧失极大一部分光彩。为了达到形神俱佳的状态,陈国良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打磨自己的手上功夫,并且经常到大自然中寻求灵感。
如果您也爱薄胎紫砂,且有意购买,那下面要给大家提个醒:
1.薄胎紫砂由于胎壁较薄,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
2.在冬天使用前要注意先温壶,否则温差太大容易造成壶体惊破。
在紫砂数百年的历史中,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得到不断发展,而我们也可以大致将紫砂归成五大类,分别是:
「光器」、「花器」、「圆器」、「方器」、「筋囊器」。
而这其中又分别有各自的代表之作,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无比精美的紫砂壶。
光器注:例如光器与圆器中有重叠,便在此选取有代表性的。
光素器,顾名思义便是不做任何装饰,仅以线条、块面等表现紫砂的气韵。
提璧
提壁壶
提璧壶是顾景舟先生的代表之作,骨肉亭匀,比例恰当,转折圆润自然,其面挺括平整,线条流畅无碍,干净利落。
将温润,光洁,纯度有几结合起来,并使之在整体造型上得到升华。
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
花器石瓢是传统的经典器形之一,而后经过发展,以纯粹的三角表现出器形的魅力。
子冶石瓢清瘦矍铄,点线面的处理极见功力,不做任何装饰,展现光器裸胎的艺术魅力。
束柴三友
束柴三友
此壶为蒋蓉大师所作,在前日的文章中也讲到过,此壶乃是花器中极难制作的壶式。
壶身由束起的松、竹、梅干所组成,各部细节刻划仔细,自然夹置,于繁复中见规整条理。
松树葡萄
松鼠葡萄
圆器此壶为迄今为止拍卖价最高的紫砂壶,为九千二百万人民币,为顾景舟先生所制,壶身各细节处理精巧,乃是花器中的巅峰之作。
圆器,即是以传统的拍打身筒,以手工制圆的器形。
掇球
掇球
掇球为紫砂的经典器形之一,为程寿珍创制,是几何圆壶的代表之作,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三圆球重叠之势,整体造型古朴敦厚、秀美醇和。
视觉感极为舒适,整个形体丰满自然。
仿古
仿古
仿古亦是圆器中的代表作之一,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字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
方器
方器,即是以传统的泥片镶接技法制成,展现方正气度的器形。
僧帽
僧帽
僧帽壶是公认的方器中最难制作的壶型之一。
此为顾景舟先生所制,壶身上下线条变化丰富、比例恰当,特别是壶颈肩部用收紧的云肩线,使壶的节奏感更加强力。莲花瓣的比例及畅开的角度,有一种莲花正在开放的态势。
四方
传香
筋囊器四方壶也是经典的方式壶型,此款为陈鸣远所制。
短弯流之弧形曲线巧妙而流畅,恰到好处,与四方形的壶把成圆与方造型之对话,比例权衡,全面观照,造型近于完美,简约又不失于变化的几何造型,充满简约素雅之美感。
筋囊器,一般依照比例划分成若干等分,再有以相应的曲线贯穿壶身的器形。
半菊壶
半菊
半菊壶除短弯流、环飞把外,通体由14瓣菊瓣构成,口盖严合,可通转,筋纹上下贯通,凹凸匀称,平底,似截取了菊瓣壶的一半,故名半菊。
至今,半菊是学习筋纹器的入门必修课,也是筋纹器中跌不破的传统经典。
线圆菱花
线圆菱花
此为顾景舟先生所制,采六瓣菱花式造型,桥形盖钮与口、身、圈足协调统一成一只六方菱花,筋囊向口收缩与盖上菱花纹路紧密吻合,毫厘不差。
整体制作精细规整,线条简洁流畅,色呈赭红温润雅致,可称佳品。
紫砂壶的各种不同容量(容量单位:CC/ML)适合多少个人饮用,实际上是取决紫砂壶的大少以及品茶所使用杯子的容量大小来决定,很多朋友购买紫砂作品时,壶的大小,容量,是参考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最常见到的几种搭配方式给各位壶友介绍一下:
君德壶
我们一般来划定紫砂壶的容量时,通常正常情况下,不算极端作品的,通常分为5种:
1、100cc或者100cc以下的成为特小壶;
品茶用的茶杯大概有这三种规格:小口杯(约30CC左右)、中口杯(约50CC左右)、大口杯(约90CC左右)
除去茶具的各自损耗,损耗包括紫砂壶内的茶叶占了体积,而茶杯不可能倒得满满的,除一下就出来结果。比如有壶友会问到,160CC的紫砂壶可以适合几个人同时喝茶使用,这种情况下就选小口杯,160CC就可以提供4-5个人同时喝茶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可以随时变换的,可以根据实际喝茶时候的情况来随意搭配,只要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喝茶心情,随意就行了。
制作者的角度看
一把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跟壶型,泥料是不是搭配,一件作品,都会有最合适的容量和泥料去结合。有的壶型适合做小品,有的适合中大品。有的壶型是展现精巧秀气,比如说西施壶,没人会做到600毫升那么大。又像展现气势韵味的汉方壶,提壁壶,也没人会制作200毫升那么小。也有一些器型,做大可以做到大气,做小可以做到精致,像石瓢壶,但是做大和做小,绝对不是等比例的放大缩小,在变化的同时,很多细节处需要变化,以达到该有的气韵效果。
从玩壶者的角度看
壶大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购买习惯,由个人喜好而定,有的朋友钟爱大壶,有的朋友偏喜小品,看自己平时喝茶的时候哪个容量最合适,不要茶还未来得及喝完,却冷掉了;还没喝几杯就一泡结束。所以看自己平时的喝茶习惯来。
有些壶友比较钟爱一手壶的,一只手拿正好。握起来方便,便于把玩,但是也有人好客朋友多,用的都是大品壶,不管大壶还是小壶,最主要是适用
以上内容是关于十种紫砂壶和造型独特的紫砂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十种紫砂壶 造型独特的紫砂壶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4056.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十种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造型独特...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的原名和来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三才盖碗和两才盖碗的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在茶席设计中的搭配原则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传统器具有哪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传统...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上的黑色晕纹从何而来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秦权壶的寓意是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传与承是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水紫陶壶怎样开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壶如何鉴定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