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选购紫砂壶的要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选择紫砂壶的要素口诀和选购紫砂壶的要点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选购紫砂壶的三条规律:好泥不细、好工不差、好料不加,好泥不细意思是上乘的紫砂矿,一般使用的料不会太细,也不会把它做成细粉料;好工不差意思是好的紫砂壶做工不会差,泥料是其一,但做工更为重要;好料不加意思是好料不能加劣质料,劣质料更不会加好料。
选购紫砂壶的三条规律:
一、好泥不细
一块好玉,不会把它切成碎玉来卖。同样,上乘的紫砂矿,不会把它做成粉料。且不说矿石粉碎要花钱,如果紫砂的质感降低了,泥性变差了,壶也会卖不起价。
壶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有钱不会赚的事。所以“好泥不细”。
当然,用洗泥法练泥的细料和粉碎中产生的细料,俺可就顾不上了。反正料太细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点紫砂味,不要也罢。
二、好工不差
中国的四大名绣,没有哪家把花绣在麻袋上,所以稍贵一点的壶都不会用太差的泥。泥的成本在壶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钱多了。
不会有壶家在烂泥上下苦功夫,这样的壶家早已经饿死了;也不会有壶家在好泥上用烂工,这样的壶家已经被老板打死了。
三、好料不加
首先说明这条规律不适用为特定艺术目的和原矿料互配的加料行为。一种泥料,加料比不加料卖的价钱要高,而且加料的钱要不找回来,壶家一定会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
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会加好料。加料会让紫砂“看起来更好”,除了特定的艺术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料加得越多就离“紫砂”越远。对壶友来说,“加料”所得到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的却是紫砂最可宝贵的天然属性和人文基础。
如何选择紫砂壶:
1.选择材质
不同材质的紫砂壶有着不同的适茶性能,选壶之前应先辨别材质种类。
用眼看
根据胎质呈色可以基本辨别材质种类。紫泥类材质烧成后一般呈各种深浅不一的紫色调,如:紫红、紫棕、紫褐、深紫色等。
绿泥类材质烧成后基本是属于纯色系的黄色调,如米黄、亮黄色等。红泥类材质烧成后则呈多种红色调,如:大红、橙红、暗红色等。
用手摸
通常用拇指在壶体表面顺势轻轻推移,可以判断胎质的润泽程度。纯正紫砂材质给人手感舒畅,细而不腻有如摸豆沙的感觉,并且手汗也同时会在壶表留下一定的印迹。
用耳听
听声音可以辨别材质的吸水性能。将热水加入干燥的壶中,可以从敞开的壶口倾听壶体吸水时泛气泡的声音。
纯正紫砂材质的壶体遇热水冲淋处砂质感尤其明显,并且壶体颜色会较深,冲淋后的壶体和常温下的壶盖会有明显差别,表面也很快会泛出光润色泽。
2.选择壶形
可以根据茶叶冲泡时的伸展程度以及浸润状况来选择壶形。
圆形壶适用于大部分茶叶,因为圆形的器壁可任由水在壶里顺流而转,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高形壶适宜沏泡红茶类和一些比较细碎的茶叶。因红茶类在焙制过程中是经过全发酵的加工工艺,经高形壶深闷后更觉得香浓蕴藉。
扁形壶则适合沏泡绿茶类及一些大叶茶,因绿茶类在焙制加工时未经发酵,叶绿素没有被破坏,沏泡时不宜深闷,故扁形壶泡绿茶,倾出是澄碧新鲜,色、香、味兼顾。
3.选择容量
可以根据茶叶品种、饮茶人数、茶杯大小及饮茶喜好等作为选择紫砂壶容量的大致方向。壶的容量大致在200cc做鱼较为合适,也是黄金比例。
做工
若紫砂壶制作工艺粗糙,有时会直接影响使用功能,做工是否精细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口盖严密
壶的口盖密封性良好,茶汤不易从壶口溢出,并可以使冲壶之水不落入壶内,也符合卫生的使用要求。
检验口盖是否严密,可将壶装满水,用手指压住气眼,倾壶时以不出水为佳,或在倾倒茶水时用手指按住气眼,能立即断流最好。
出水流畅
出水流畅与否,有时会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如泡功夫茶类,要求茶汤倾出时很快速,出水不流畅则会影响茶味。
提捏舒适
紫砂壶壶钮拿捏方便,壶把提握顺手,重心便于掌握,这样使用时会比较方便、舒适。
壶无杂味
选购新壶时,应注意闻闻,若带有火烧味、油味等异味的,则不可取。
许多壶友经常讨论如何判断紫砂壶的真假,其中有一条:
紫砂有其独特的颗粒感,如果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的,就是真的紫砂壶,如果是光滑细腻的就是假的。
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今天我们来聊一下。
紫砂的砂
▲紫砂原矿石
这么一说好像上面的说法确实是对的,然而,还是要具体分析。
紫砂壶表面摸起来粗糙、细腻,其实是取决于其泥料的目数。
在紫砂矿风化后,研磨成颗粒的时候,会使用筛网,而泥料的目数就是根据筛网的目数来的。
▲矿料筛网
目为直径单位,指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等等。
目数其实就是指的泥料的粗细,目数越小泥料越粗,目数越大泥料越细。
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算是粗的,壶身的凹凸感、颗粒感就比较明显,透气性也较好。
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壶身表面就会比较光滑,如120目这种泥料,就少了那种颗粒感。
另外朱泥的泥质也是比较细腻的。
▲目数示例
壶身摸起来的颗粒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手感,什么是粗什么是细可以说是比较主观的,壶身颗粒感只能作参考却不能作依据。
光滑表面
那些所谓假紫砂,大多是灌浆壶、添加水玻璃的手拉壶等等,这些工艺的泥料要求都是很细的,一般多为200多目。
所以这样的壶出来,表面都是比较光滑的。
▲手拉胚
这么一说好像开头的说法确实是对的,然而,还是要具体分析。
为了掩盖这一点,有的人会在表面进行喷浆,即将调砂的泥浆喷于壶表面,这样再进行烧制,壶表面就也会有颗粒感。
但是这种颗粒感不同目数粗的那种,前者都是浮于壶表,而后者是融于壶身的。
▲60目子冶石瓢
综上所述
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和细腻,只能作为判断的一个参考而不能作为一个依据。
看一把壶需要从多方面,仅凭一点是不可靠的,否则就是钻了牛角尖了!
西施乳壶又称西施壶,原名为文旦壶,西施乳壶壶嘴为暗接工艺,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西施壶构造自然,无下坠感,壶体线条简练俊美,舒缓柔和,整个壶身圆润丰腴,浑然天成,因此被称为西施乳壶。
西施乳壶的特征:
1.西施壶壶型饱满圆润,壶嘴为暗接工艺,壶把上暗下明的制作方法,使弧度紧贴于壶身,过度自然明快。
2.西施壶壶身设计无夸张,无下坠感,且壶钮不能大,必须精致秀气,圆润挺拔、向上。
3.一般说来,西施壶不适宜做成大的壶型。容量最好把握在150-250mL之间,否则就很难做出西施那小巧和可人感觉来。
4.紫陶西施壶内空间饱满圆润,比较适宜泡那些比较粗老的茶叶,如黑茶,红茶,普洱茶等,建水紫陶西施壶聚温快。
刚好可以泡那些耐泡的茶叶,如果水温不够,茶叶就会漂浮起来,香味释放不出来。
5.紫陶西施壶还可以用来泡普洱熟茶和一些紧压老茶,它的壶肚子大,比较利于发茶。可以让茶叶在壶中间尽情舒展。
结语: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如果西施在言行上稍不注意,随时会引来杀身之祸。
再说,人就是再漂亮,如果生一个冲嘴,也不讨人喜欢。那么,在用西施壶喝茶的时候,这个樱桃小口就时时提醒我们,人要修口德,言善信,不乱生事端。
以上内容是关于选购紫砂壶的要点和选择紫砂壶的要素口诀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茶道和人生 茶道与人生感悟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选购紫砂壶的要点 选择紫砂壶的要素口诀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2987.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选购紫砂壶的要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道和人生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道与人...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泡茶为什么要洗茶 浪费 知乎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新紫砂壶怎么养才正确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怎么养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上水时间怎么调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新入手的紫砂壶如何开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鉴定紫砂壶的真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川茶集团品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川茶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怎样识别紫砂壶的真假视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