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

时间:2024-08-22 13:29:24 作者:天仙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

以三代人的教育史为题 历史论文范文?

写作思路:可以分别列举“40后”的父母、“60后”的自己以及“90后”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心要明,语言要通顺等等。

正文:

我始终相信,只有教育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才能让一个人从灵魂的最深处剔除因袭的重负注入鲜活的血液,才能让一个民族脱胎换骨。

生于“40后”的我的父母都是标本式的农家子女。所幸,他们遇上了迥异于其父辈的少年时代。粗识几个大字的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显然都有着“惟有读书高”的观念遗传,省吃俭用让我的父母穿行在同龄人艳羡的目光中进入了村办的新式小学。尽管我的父亲刚刚读完高小,母亲也只是初小结业,但在那些无法进入学校读书识字的乡亲们眼里,他们完全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人。

我总记得常有不少乡亲拿着服役的儿子、远嫁的女儿寄回的书信请我的父母帮忙读、帮忙回,虽说费了灯油搭上信笺,可我的父母却干得乐此不疲有滋有味;我总记得每到雨雪天农闲日,我的父母总要从箱柜的深处小心翼翼地翻出一两本已经失去封面纸色泛黄的旧书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我总记得我的父母用他们读来的故事给我的童年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调……

父母那短暂的受教育史使我的家庭氤氲着一种多数农家难以体味到的别样的气息,在贫瘠的农家生活中添加进了些许几乎贵族化了的精神元素。

生于“60后”的我的学龄期刚好与文革重合,而这恰恰是一个知识被无限贬值的时代。到了我升中学时,升学考试已完全被推荐所取代。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父母依然想尽一切办法让我读完了高中——尽管那时的中学已经连正常的课程都难以开设。

1978年高中毕业的我怀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参加了当年的高考,那完全是一种“考不上算,考上了赚”的态度。或许正是得益于这种放松的心态,我能在高考中有了比较好的发挥,以至从那些才高八斗的老三届学长们口中分到了一杯羹,考取了一所决定了我终身职业的师范专科学校。那张白纸黑字的粗陋的通知书,让我离开了祖祖辈辈伺候着也养活了祖祖辈辈的土地,先读书,后教书;先乡村,后城里,再到今天我生活的城市发展。

专科毕业的我又通过自学考试、脱产进修获得了学士学位,修完了研究生课程,取得了高级职称。我觉得比起我的父母我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这便是我不仅读书,而且能够写书了——这是我的先辈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感谢写作,让我的业余生活变得高雅,让我的思想得以在天地间放飞。

如今,我有了一个“90后”的孩子。有时,我真的羡慕今天的孩子,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已远非昔日可比。在小学、初中阶段,我让我的孩子享受到了我所在地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可在中考时他依然脱离了父母的羽翼,填报了一所千里之外的江南名校,远走高飞。三年独立的高中生活,成就了他的学业,更培养了他一颗志向高远的心。

高考时,凭他的分数有那么多大城市的名校可报,可他毅然选择了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吸引他的有两点:一是这所学校优良的学风,二是这所学校极高的深造率。今天除了对付繁重的功课,他正在钻研TOEFL、GRE教程——为了向国外名校发起冲击。教育国际化、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注定成为现实。

现在,除了经济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我给予他的只有默默的祝福,我愿他能成为我们家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开路先锋,我更希望他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尽绵薄之力。因为他正是得益于这个时代,他惟有以自己的学业回报社会。

回望昨日,我们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完全和共和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和她一起走过阳光,走过风雨,走进了今天的新世纪。

我祝愿,愿我的祖国强大繁荣,前程似锦;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安康,一帆风顺;愿我们的科学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我们国家早日跻身世界科教强国的行列,至少能够与我们日渐强大的国力相称——因为我始终相信,教育不仅是改变国民也是改变国家命运的强大的力量。

中考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历史专业论文在历史的补充和整理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历史资料是历史专业论文的血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初二历史小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反思

一、教学设计脱离课标,目标庞杂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_及革命党人主要革命活动。(2)了解辛亥革命和_成立的情况。(3)评价辛亥革命和_,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关于_的历史资料,概括_一生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2)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 说说 同盟会纲领与“_”之间的关系。(3)组织小组讨论,评价辛亥革命和_。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一代伟人为振兴中华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辛亥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志。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内容的容量非常大,不是一节课45分钟能够完成的,如“教学过程与方法”中:“阅读_的历史资料,了解_一生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如果改成学生课前做准备,或者教师提供关于_的典型 事迹 给学生阅读,这个环节才具备可操作性。教学设计要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本质,坚持有效性原则。这节课要让学生收获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教学设计中目标要清晰,明确,切实可行,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二、教学设计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但是在班级授课制下,几十个孩子们集中在教师里上课,教师真正关注的是学生整体,学生的个体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需要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获得成长。一个课堂里坐着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素养、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作为历史学科,最明显的差异是,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知识储备差异。当前,很多历史教学设计看不出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似乎所有学生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只不过是基于全体学生起点或高或低进行设计罢了。进入课堂,即使在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在老师的授意下做了课前的预习,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常见的是,有几个学生听课专注,兴致盎然,表现积极。一节课的大多数问题都靠他们的踊跃参与解决了,有的同学的发言甚至堪称精彩绝伦,激起师生热烈的掌声。然而,与他们“大显身手、独当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多的同学在课堂上只是“观众”。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着,偶尔配合性地齐声应和一下,或自始至终无声无息。如何调动所有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呢?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何了解学情差异?面对差异,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有些老师的做法值得推广。如,组织学生课前搜集、阅读与本课有关的历史信息,或者提供相关资料供给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来上课,带着一些经过思考的问题走进课堂,缩小学情的差异,能比较好的促进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此外,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差异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可以分出层次,让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的解决,既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还要注意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三、教学设计重形式,轻内容

新课改以来,人们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关注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这个方向本身没错。但是,目前看来有点矫枉过正,喧宾夺主了———很多教学设计过于强调新颖灵动。在历史教学研讨活动中,若是一节课设计了一个别人未用过的形式,就会获得“好评”一片,似乎那就是课的“亮点”。在这样的评课标准的“激励”之下,许多教师趋之若鹜,许多教学设计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甚至忽略了教学内容。我曾经听过一节大市级公开课,课题是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 措施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后,作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件上呈现了代表四个阶层的卡通人物:农民、手工业者、士兵和地主,每个人物旁边是他们表达自身感受的文字。此环节设计的意图是肯定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中农民的感受是:“有了土地,就有了劳动积极性,日子过得好开心啊!”这里很明显犯了科学性的错误:教师不但将商鞅变法的内容凭空迁移到了这里,还忽略了秦王朝统治时期苛捐杂税繁重的史实,试想:秦王朝时期的农民若是生活得如此幸福,还会有秦末农民战争吗?秦亡的重要原因就是秦的暴政,然而授课教师为了让形式新颖,看起来完整,让课堂更有趣味,就随意篡改历史,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必须要引起重视。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要本着对学生、对学科负责的态度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坚持科学性原则。我们也许无法保障完全呈现历史的真相,但是我们至少要努力接近真相。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千万不要用内容去迎合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要建立在知识正确的基础上,或者尊重历史真相的基础上。传递给学生研究历史的严谨科学态度也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预设与生成脱节

在初中历史教研活动或教师赛课评比中,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脱节的。有的教学设计中的重点与课堂教学凸显出来的重点不一致,有的课堂教学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去开展。课后研讨时,授课教师说:课前设计得很好,但在上课时学生“不配合”,自己没有办法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全部精准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解决预设与生成脱节的问题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课标、教材,特别是学情,合理设计一节课,使这节课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如:课堂导入的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问题的设计难度是否适中?在有难度的问题呈现前,是否为学生深层思考做了铺垫?等等。其次,教学设计要有预设的弹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就要给课堂教学机动的空间,坚持目标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遵从教学设计,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上课,课堂脱离教学设计,目标很难达成。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形同虚设,被学生拖着走。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运用自己学识与技能,以及教学机智,理性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形散神不散”,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总之,历史教学设计要依据历史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教师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打造 高效课堂 ,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和终身成长。

范文二:初中历史教学历史影视资料研究

一、影视作品的内涵

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通常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存在,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从一定程度上采用复原的方式进行拍摄,能够将历史演化中一些重要的革命性事件进行具象化的展现。不过这种影视资料并不一定遵循教科书上的阐述,有时会结合各种历史资料甚至各种稗官野史等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但是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历史教师在选用历史影视资料时,需要进行认真筛选,和课文知识进行巧妙结合,从而让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凸显重要的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影视资源教学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引入历史影视资料,对于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积极性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官刺激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历史,非常适合历史教学应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通常是通过板书或者口述方式来教学,知识会相对枯燥,从而影响到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历史影视资料不断丰富,这些资料将声音、图像和历史知识进行了有效综合,能够在教学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初中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2.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虽然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将初中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在理解上却存在着很大困难。因为历史知识中还有部分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更加困难,从而阻碍学生的学习。

3.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下,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及认知能力同样极为重要,如果将历史影视资料引入其中,就能够让这些情感的培养更加具象化。比如初一历史课程大多讲述的是我国古代史,这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四羊方尊以及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视频资料,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先智慧的尊敬,激励后辈不断超越前贤。

三、引入历史影视资料教学需要规避的问题

1.影视资源利用原则

(1)严谨性

历史教材的内容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进行筛选,大多都是盖棺论定的。但是影视资料为了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往往在介绍正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借鉴很多稗官野史的内容,甚至为了引发争论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如果将这些资料全盘照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所以需要对这些历史影视资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和说明,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

(2)时间性

历史影视资料种类很多,而且同一个历史题材在不同时期都有相应的影视片段,对此教师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真实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历史影视资料的利用效果。

2.讲解和直观展示要充分结合

历史影视资料的直观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让学生从头至尾关注下去,可是这种直观性不能够让学生自己观看,教师要结合历史影视资料的内容对课程进行讲解,等讲解到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时,才播放一些历史影视资料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不是将历史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室向学生从头至尾地播放。另外,教师在讲解中穿插历史影视资料之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 总结 。尤其影视资料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简介,教师也要旁征博引,引用不同时期历史专家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述。

3.防范历史影视资料滥用问题

历史影视资料只能够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方法,不能够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过程。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对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筛选,只有到讲解内容的环节时才播放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例证,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历史影视资料的教学价值。否则,一味地滥用历史影视资料,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认识,反而使之变得肤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更无从谈起。

抗战精神800字

中国在历史的长河里,经历了一次抗日战争。这是一场长达八年的,全民族团结一致对外的守卫祖国战。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钦佩的勇士,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抗战精神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对于那些英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好好铭记;对于这种精神,应当好好传承。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许许多多的战士拼出来的。对他们,我们应当怀着无比的尊敬。他们敢于抛弃自己的生活不顾,换来后人的安稳。

曾经叱吒天下的英雄,如今却只剩一堆骨灰;曾经辉煌的过去,早已成了历史。如今的人们敬仰的不仅是革命英雄,还有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一个人无法战斗,十万人也无法战斗。真正的战斗力量,来自源源不息的精神。只有抗战精神能代代相传,中国才会强大,才会独立自由。

事实证明,抗战精神是很重要的。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残忍屠杀30万平民固然可恨,但我们依旧要反省自己。第一,为什么没有疏散平民?因为当时没把平民放在第一位也没有想到日军会进行屠杀。这是对敌人的松懈,从而导致了惨案的发生。第二,为什么没有抵抗?出于蒋介石的懦弱,从而弃南京城不顾,这是对战争的松懈,是南京大屠杀的根本原因。有人会认为“武器差距大,打了也白打”。飞机在1903年问世,坦克在1916年问世。而抗战时的中国普遍只有步枪,却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上甘岭战役,中国对战更强大的美国,敌人投入4万兵力,中国同样也是4万余人;敌人倾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志愿军发射炮弹40万发。最后中国又取得了胜利,这又是为什么?抗战精神是中国力量的源泉,是中国胜利的基础,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

在现在和平的时代,即使没有战争,我们不应该忘却抗战精神。我们要勤奋学习,积极获取新知识。以后为祖国做贡献。实力的均衡换来和平,在这个大国与大国相互竞争,虎视眈眈的时代。我们更不能松懈。一旦松懈,导致的就是一代人才骨干的空缺,就会让敌人趁虚而入,中国会再度沦亡。

格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创造更好的中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美国曾经有这样一个既励志又奈人寻味的故事:一位年迈的芝加哥老妇人徒步来到了伟大的首都华盛顿,并且游览了整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与各处有名的景点。当一位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态询问老人是如何坚持跋涉这么遥远的路程的时候,这位老人以农民纯扑的话语说到:我从家里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步地坚持走下去,最后我便来到了这里。

看了这个故事,我在敬佩这位老人的同时,同时也深思了良久。是啊,简朴的话语里却透露出深刻的哲理与人生的启迪。没有行动便不会有成功。有了理想与目标,就应当脚踏实地,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去落实,去实现它。既使这个目标十分的遥远与渺茫,我们也不应该灰心丧气,失去了做事的耐心与信心。因为我相信,再遥远的路程,再遥远的目标,它也是有一个恒定的距离,每一天我都坚持走一段路,做一些事,那么这个恒定的距离绝对不会去无故增加,只会一天天的减少。而希望与胜利却一天天向我们挪近,完成理想的概率则在增加,但这一切成果的前提是你具有耐心,信心,恒心。一天天在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诠释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理想人人都拥有,但成功的人却寥寥可数。这是什幺原因导致的呢?关键|则在于行动与付出。有句话叫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上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前车之鉴。理想与目标对于成功来讲固然是重要因素,但行动与付出则是决定因素。由此可见,付出比理想重要的多,因为人的想法与欲望拥有千万种,但实理心中的理想却只有一种途径,只有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会有后来的无数步,以至最后成功的终点

所以总的来讲,人生存在的意义就是取得辉煌的成就,而实现它的决定因素则是实践与付出,你的付出有的少,收获就会有多少。这个理论来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生活是如此,做事是如此,成功更是如此。只有你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才会有勇气与信心继续走下去。千里之行,则取于足下。

关于诚信议论文800字

言而有信,是做人的关键。只有诚信的人,才会踏实进步;只有诚信的人,才会事业有成。诚信是黑暗中的一支烛,照亮你前行的路。诚信是人生航船的楫桨,控制着人生的航线。我们也许不能成为一个圣人,但可以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小的诚信就是一种爱的衍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一次守诺,一声问候,一份无欺,一个践约,举手投足之间,诚信不断得到积累沉淀。这种积淀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心灵的净化,对灵魂的洗涤。把诚信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才能对我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心存诚信,让爱心传递。菜店老板刘同利始终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诚信加上新鲜、质量上乘的菜品,让菜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将平凡人的道德,从传统人格信任转换成城市生活的处世信任,感染了身边人。诚信待人,从不见利忘义,乃为人处世之要。由打工仔到“包工头”的马虎感慨,支撑他走到今天的,就是12个字:本分做人,诚信做事,奉献社会。创业道路充满辛酸,但是,待人与做事的实在成就马虎的事业。诚信做人不忘本,前程似锦。他们把信化作火种,让爱之火燎原。

“打工皇帝”唐骏因“造假门”而遭遇诚信危机,他的成功到底是可以复制的,还是可以购买的呢?作为公众人物,完全没有必要用虚假的东西赢得人们的认可。人们还是将真实、守信、诚实视为做人的基础吧。做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底线,那他的人生注定暗淡无光。

心存诚信,施诚于人,方为积善。刘美松携诚信出发,赢得222张“白条子”;韩信把曾有助于自己的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让我们像海子那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祝愿: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在尘世间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积诚而德。让我们一起捍卫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中考化学试卷山东滨州卷 滨州化学中考题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66526.html

使劲推荐

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
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论文30篇范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历史中考论文范本 中考历史小...

中考化学试卷山东滨州卷 滨州化学中考题
中考化学试卷山东滨州卷 滨州化学中考题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化学试卷山东滨州卷 滨州...

黄骅初中中考成绩查询网站 黄骅初中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黄骅初中中考成绩查询网站 黄骅初中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黄骅初中中考成绩查询网站 黄...

2023商丘中考化学老师是谁 河南商丘中考化学真题
2023商丘中考化学老师是谁 河南商丘中考化学真题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商丘中考化学老师是谁 河...

历史中考常见论点题及答案 历史中考常见论点题
历史中考常见论点题及答案 历史中考常见论点题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历史中考常见论点题及答案 历...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中考指的是哪个考试类型的 中考指什么考试
中考指的是哪个考试类型的 中考指什么考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指的是哪个考试类型的 中...

中考时间2024年云南 中考时间2024年云南时间表及分数
中考时间2024年云南 中考时间2024年云南时间表及分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时间2024年云南 中考时间2...

岳中校初中录取分数线2021 岳中中考录取分数线2021年
岳中校初中录取分数线2021 岳中中考录取分数线2021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岳中校初中录取分数线2021 岳...

2024年中考变动 2024 中考
2024年中考变动 2024 中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中考变动 2024 中考的文...

中考英语2024试卷 2023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中考英语2024试卷 2023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英语2024试卷 2023中考英...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