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

时间:2024-08-20 18:02:01 作者:百变布鲁可全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

中考材料作文,谁可以找几篇好的范文给我啊,谢谢!

〔例一〕2011年湖北武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感受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 例文及点评〕

学而习之,不亦智乎?

翻开万千历史书卷,领略多少文人墨客的壮志豪情;查阅无数学术书籍,体悟多少理论学家的汗水成果……学习是如此丰富多彩,又是如此地充满智慧,学而习之,不亦智乎?

学而习之,用心观察,用爱体验,成功才会在不远处守候。

被喻为中国“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本是一介农夫的他,面对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却用汗水与心血一直学习研究杂交水稻的技术,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体验,用自己的学习成果成就了富强的新中国。显然,学习是充满智慧的。手握帆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与骤雨搏击,帆起桨落,傲然航行于学习的海洋。但唯有学会观察,用心体验,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孤单劳苦,不会畏惧单调反复,让自己在学习中升华自我,提高能力,向成功迈进。

学而习之,在反复中思考,在酝酿中领悟,成功才不会与你失之交臂。

苹果落地,这个看似平常的事物却让青年时的牛顿开始思考,或许当今有多少青年对牛顿的机遇满怀羡慕,却对他发现的定律不屑一顾。无奈,可笑。正是因为牛顿会思考,并不断在实验中领悟,才能因万有引力定律而震惊全世界。诚然,思考是学习的基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倘若学习没有了思考,那就如没有前行的方向,摇摇摆摆,不知归宿。守护好自己人生的航船,用学习的智慧起航,成功的彼岸就在不远处。

学而习之,在质疑中坚守真理,勇于实践,成功才不会与你分道扬镳。

面对宗教的压迫,面对众人的不解与质疑,布鲁诺坚信自己的真理。熊熊烈火烧得尽他的躯体,但永远烧不死他捍卫真理勇于实践的心,布鲁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知识是智慧的,是不可能被打倒的。可见,“知识就是力量”,而为了获取这股力量,学习是唯一渠道。在学习的旅程中,他人的质疑,道路上的一路艰辛都会成为你的阻碍,但也会成为你向上的动力,不要犹豫,不要傍徨,勇于实践真理,不畏质疑与艰辛,智慧学习,超越自己,深化自我,取得成功。

学习,常常平淡,又往往纷繁。正因为观察与体验,平淡才得以通过煅烧日趋鲜明;正因为思考与领悟,纷繁才得以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更是因为质疑声与实践,才赋予学习以多彩,赋予学习以智慧。

学而习之,不亦智乎?

〔点评〕本文作者采用了“议、联、结”的文方式,紧紧抓住“学而习之,智”这一中心,接着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这里,作者主要运用了“分论点”和“例证法”展开论述。这些事例都从正面肯定了“学而时习”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文尾排比句使用,更为文章添彩。

〔例二〕2011年四川内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华西都市报》 2011年1月26日消息,年关将近,在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 例文及点评〕

责任,生命绚烂的元素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梁启超

内江某柠檬企业老板为给工人发工资而卖掉自己的住房,这原本是小事件,却折射出“经营者的责任”这一道德和法律的大主题。

老板的行为,缘于责任。负责的行为,带给他的不仅有发自内心的宽慰,还有大大的效益和无尽的赞誉。他在心里深深懂得:责任,生命的绚烂元素。

生命因为责任而异彩纷呈,生命因负责任而光芒四射。

责任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无怨无悔”的人生旅程;责任是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精魂。多少仁人志士坚守责任这一道德和法律的生命坐标,撑起了华夏一片明净的蓝天,留下一个个清晰的文明图腾!

屈原为责任而自沉汨罗,虽九死而无悔,一篇《离骚》万古流芳,为尽责任而上下求索,千年粽子的香甜,是他生命意义的延伸;司马迁,缘于对历史的负责,受宫刑而忍辱负重,秉笔直书,一部《史记》彪炳史坛,成就“无韵离骚”的美名;苏武,缘于对使命和承诺的负责,百折不挠,拒绝封赏,于是有了长安倾城迎接汉史归来的荣耀,有了“苏武牧羊”的绵长情节;范仲淹,缘于对民众负责,而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颂词;文天祥,缘于对国家负责,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生死抉择的道德颂歌。

周恩来从小心系国家民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民族振兴,是他的责任,因为责任,使他能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景仰。

坚守责任吧,朋友。对自己负责,生命因此而耀眼;对他人负责,生命因此而靓丽;对社会负责,生命因此而永恒。

责任并不是一个华丽而轻松的辞藻,它朴实而又厚重,严肃而又崇高。它是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责任不仅是一道法律的底线,更是一幅道德的风景。

责任,生命绚烂的元素;社会,因责任而和谐美好!

〔点评〕理论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是有着一定难度的,没有丰富的素材与足够的经验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但本文作者做的甚为出色。作者不仅选择了这样的险难文体,同时心有余力地在文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体现出作者完好的作文功底,善于思考,成熟、积极的思维为作者的构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般学生所难以轻易做到的,寒梅彻骨,望以后学生用心对待!

〔例三〕2011年湖北黄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有人因说真话受到误会,有人因说真话得到理解;有人因说真话受到伤害,有人因说真话得到尊重……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思考?

(1)请你用记叙的方式写出你某次说真话的经历。

(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议论的方式表达对说真话的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记叙文不得少于600字,议论文不得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例文及点评〕

说真话

“十一”国庆节八天狂欢之后,校办一致决定周末留校补课。这则消息如一片阴云,使我们原本开朗的心情增添了不尽的抱怨和无奈。

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她“抚尺一下”,将沉醉在下课快乐气氛中的一滩“鸥鹭”们给惊住了,马上“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假装虔诚地聆听老师的教诲。

“其实写作文也不难。”语文老师用手在空中画了个微小的圈儿,认真而严肃地说道。大家齐呼一声:“嗯。”“只要做到首尾呼应……”大家又齐答一声:“嗯。”突然,大家好像听到有蜜蜂在“嗡嗡”,糟了,有两位同学“咬耳朵”被老师发现了。老师侧耳倾听,东寻西找那隐藏的声源。不好,老师“奋袖出臂”,揪住那两同学的耳朵,他们吓得“两股战战”,眼泪在眼眶里打滚。气得七窍生烟的老师坐在讲台前面,一声令下:“自己写作文。”我们大气也不敢出,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好不容易,下课铃响起第一声,就听有腿“作作索索”“几欲先走”,可还没等铃声响完,又迎来了匆匆而至的胡老师。

胡老师是教物理的,一进门就吐出五个字:“整节课做卷。”哎,多复杂的题啊!我又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牛顿弄得我蹬脚。我与一张铅印试卷大眼瞪小眼,它认识

我,我不认识它。只见同学们无不“伸颈,侧目”,望着巡逻的胡老师,我们既要警惕又要合作,这考试可真是一场不寻常的战斗啊!

终于挨到下课,告别牛顿,我们这群“鸥鹭”飞出教室,此时,叹息声,责怪声,怨恨声“一时齐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中间还夹杂着自己改编的歌谣: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我挤在人流中,脑袋像灌了铅一样,想到下午还得重温“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的氛围,不由得吐露内心的真话,接下去唱道:“周末没自由的是我,放假关禁闭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之所以说它优秀,因为它在写作手法上有创新,作者巧妙将假期补课这个敏感的话题引入作文,把同学们无奈、疲惫而又不得不强自振作的情形栩栩如生描绘出来,文中多处化用《口技》中的语句和串改流行歌词,起到绵上添花的作用,很好的说了一回“真话”、“平常不敢说的话”。

〔例四〕2011年广西河池

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成功的三个层次:要成功,你需要朋友;要非常成功,你需要敌人;要真正成功,你需要战胜自己。

要求:从以上两小题中任选一题,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记叙文不得少于600字,议论文不得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例文及点评〕

战胜自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云;千千为敌,一人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

若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战胜成千上万的敌人,当然是够勇猛的战将了,但是,能战胜自己的一定是元帅。这句话的禅机是“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战胜自己,就会百战不殆,就会真正成功。”

人的一生,自己才是最顽强的敌人。

人生的战场上,千军万马,杀气腾腾。一位在作战时能够万夫莫敌、屡战屡胜的常胜将军,但他内心是否平安、自在、欢喜,就大有问题。例如拿破仑在全盛时期几乎统治半个地球,战败后被囚禁在一座小岛上,相当烦恼痛苦,难以排遣,说:“我可以战胜无数的敌人,却无法战胜自己的心。”可见战胜自己的心,才是最懂得战争的上等战将。

要战胜自己不简单,必须破蛹成蝶。

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海伦?凯勒,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残疾人。小时的不幸使她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听不见,朗诵时不能调节自己的声音而影响了周围的邻居;因为看不见,看书时,常因笔尖的锋利而使手指出血。种种的困难却不能使她停止前进的步伐。最终,她以自己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努力换取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佛女子学院,学会了十多种外语。海伦?凯勒超越的不仅是自我,她超越的更是残疾人生命的极限与常人难以完成的境界。

张海迪,5岁患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与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但发愤学习,学会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唱出了一首首生命的赞歌,谱写了一篇篇辉煌的乐章。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蚕蛹破茧变成美丽的飞蛾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一个小男孩观看了这个过程,他很不忍心,就想帮蚕蛹一把,他把蚕蛹从茧里拉了出来,结果小小的幼虫很快就死了。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历经痛苦的过程。从蚕蛹到美丽的飞蛾、从毛毛虫到翩翩飞翔的蝴蝶。其实,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人。

〔点评〕文章虽短,但囊括了古今中外;作者虽小,但显示了雄滔博论。文章先以题记的形式点明了写作的中心,然后由古至今,由国内到国外,由具体的人和事到普遍的社会现象,娓娓道来;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章事理结合,点面结合,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文章情感强烈,说理严密,语言流畅、灵活。若文章句段之间加一些必要的过渡性语言效果会更好。

201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慷慨(ɡǎi) 沧桑(cānɡ) 酝酿(niànɡ) 一劳永逸(yí)

B.折服(zhé) 魅力(mèi) 绰号(chuò) 任劳任怨(yuàn)

C.澎湃(bài) 侮辱(wǔ) 应和(hé) 水涨船高(zhǎnɡ)

D.沉淀(dìnɡ) 肃穆(mù) 堕落(duò) 彬彬有礼(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嘹亮 烘托 融洽 引人入胜

B.纳闷 脸夹 吹嘘 兴至勃勃

C.安适 酷爱 清辙 汉马功劳

D.气势 震摄 憔瘁 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匠人与大师

梁 衡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 a 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有删减)

8.对文章各部分内容及相互关系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提出“匠人与大师有何区别”这一话题,引出下文。

B.第②到第④段阐述匠人和大师三个方面的区别,三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C.第⑤段指出追求成为大师的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紧承上文深入论述。

D.第⑥段表明在思想方法上循大师思路对个人、民族和社会都有帮助,收束全文。

9. 根据上下文判断应插入文中第⑤段画横线a处的论据是。(3分)

A.鲁班最初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

B.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科学、文学、哲学等。

C.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贝尔奖。

D.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公认,但晚年仍笔耕不辍,又在散文写作上创出一片新天地。

10. 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师”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师需要创造精神,突破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艺,不断构思新的东西。

B.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之间,大师站在“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

C.在学科综合性运用方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大师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师要求更高。

D.大师不自持一技、不自炫一艺,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

11.下列对第⑤段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画线句引用“古语”证明观点,使得说理有出处、有根据,更具说服力。

B.画线句是证明“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这个观点的。

C.本段引用了画线句“古语”和拿破仑的名言说理,可知本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D.“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句既有对第⑤段论证的总结,又与第六段的论证相互勾连。

12.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③段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说理,诙谐风趣,说理生动。

B.文章句式多变,短句、长句兼用,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第④段。

C.文章用语准确,如第⑥段加点的“可能”一词,既强调了“我们”和大师之间的业绩差距,又兼顾到特殊情况。

D.文章巧用文言,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等句子,富有文采而不失简洁明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④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⑧ 《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行船之快的句子是“ , 。”

⑨《〈论语〉十则》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则是“ , 。”

⑩ 曲不离口, (民间俗语)

芝麻开花—— (歇后语)

四、阅读理解(Ⅱ)(27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 廿二日天稍和 ② 泉而茗者

③ 柳条将舒未舒 ④ 呷浪之鳞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① 若脱笼之鹄

② 娟然如拭

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7. 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

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共15分)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们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中的海水情深吗?于是,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一单一木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了。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⑦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9. 纵观全文,作者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为什么会有“酸楚和愧疚”的情感呢?(3分)

20.分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1.概括第⑤段所写的事件,并分析作者写这些事件的目的。(4分)

22.仿写第⑦段画波浪线一句,要求句式相近,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句间要有联系。(2分)

23. 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五、作文(50分)

2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每小题2分,共10分)

A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地吸引了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B数百年来,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C从“乌托邦”到“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的平衡与和谐。世博会,D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而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

① A句语序不当,正确的表述是: (2分)

② B句句子成分不完整,修改后句子应为: (2分)

③ C句有一处标点错误, 应改为 (2分)

④ D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后句子应为: (2分)

⑤ 文中有一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应删去。这个句子是: (2分)

25.作文(40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我的老师”,横线处可选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名称。

要求:1. 从你的学科教师中选一人来写,将题目补充完整。

2. 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3.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4. 文体规范。

(二)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生活中我们不乏期望与目标,我们缺少的常常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你对此有何见解?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 观点鲜明,说理充分。

2.600字以上。

3. 文体规范。

2011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 B 2. A 3. D 4. C 5. A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6~7题。(共5分)

6. C(2分) 7. A(3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8. B 9. A 10. C 11. B 12. A

三、古诗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化作春泥更护花 ⑥水中藻荇交横 ⑦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⑧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⑩拳不离手 节节高

四、阅读理解(Ⅱ)(27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 (共12分)

14.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鱼(每小题0.5分,共2分)

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

(1分,任答一例即可)

② “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

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 “始”、 “未始”、 “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

17.水(春水)(1分) 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

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

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

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共15分)

19.“酸楚”是因为记忆中村庄和老屋的景象已不复存在(1分);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1分);“愧疚”是因为没有留下老屋的一些可做纪念的物件或照片(1分)。(共3分)

20.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1分),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1分),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1分)。(共3分)

21. 母亲的谆谆教导(1分),我在南屋的不懈努力(1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1分),并说明故乡是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脉(1分)。(共4分)

22. 句式相近,分句间有联系(1分);比喻恰当(1分)(共2分)

示例:随着幕布缓缓拉开,亭亭的舞者如出水芙蓉般站立在舞台中央。

23. 老村与老屋的消逝(变迁),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1分)。老村老屋(故乡)寄托着人们对往昔生活的留念,是远离故土的人们的根脉所系,应该珍惜(1分)。老村老屋的消逝,使蕴含其中的古朴、宁静、温情随之消逝,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结合点,让社会和谐发展。(1分)(共3分)

答题时,必须扣住原文回答,意思接近即可。

五、作文(50分)

2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10分)

①……吸引了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2分)

②数百年来,人们(我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2分)

③ “、”(1分)改为“,”(1分)(共2分)

④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是(更是、还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2分)

⑤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2分)

25. (40分)作文评分要求及说明( 见下表)

要求

项目

等级

一(好)

40~36分二(较好)

35~32分三(中)

31~28分四(差)

27~24分五(很差)

15~0分

内 容

(16分)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正确。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基本切题,中心不明确。严重偏离题意。

语 言

(19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表达尚好。语言基本流畅,有少量语病。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文理不通。

结 构

(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构思新颖。结构完整,层次尚清楚。结构层次混乱。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

文面书写(5分)字体工整、美观,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字体端正,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干净。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和标点错误,有少量涂改。字迹潦草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有较多涂改。字体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涂改多。

说明:①文中每错3个字扣1分,重现不记,最多扣3分。

②字数不足600字者,酌情扣分。

③文中出现考生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一经查实,扣3分。

2009年广西中考语文作文的全部题目

2009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广西 杨多校 梁清

【试题辑录】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喜看 的变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写完整。)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舍,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

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三句话要告诉你,

①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②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的疼痛,但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最好的铅笔。

③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

要求: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

④行文中如出现城区(县、乡)名请用“新城区(县)”,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写作指导】

第一题 本题有两个写作点需要突出:一是文章的内容和材料重心“____的变化”;一是主题中心“喜”。毫无疑问,前者是无定的,可选的,它给作者留下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后者是有定的,不可选的,无论你写什么内容,都必须要突出这个“喜”字。可见这篇文章的难点在于,确立好这条串联材料的情感线索“喜”——写喜事,现喜气,处处见喜,处处强化喜。材料重心又有一个题眼“变化”,这个“变化”不单单是指人的思想或者精神面貌的变化,还可以指生命历程的变迁,人性的提升。据此,我们既可以写一人一地的可喜变化,也可以写某一事物的蜕变,如化茧为蝶、鱼跃为龙等等。

第二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多了一个读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难点。本题材料提示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一是自由是有限的,它要受到种种条框框的制约的;二是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与考验,这是不可避免的;三是人要注重内质内涵,而不要太过在乎外表。这些信息就是文章立意的根本。你可以以其中任意一点来确定文章的题目和中心思想。本题适宜于写议论性散文。

【满分佳作】

喜看破茧成蝶的变化

柳州市一考生

我是一只丑陋的毛毛虫,受尽了其它动物的嘲笑。唯一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妈妈的那一句:“要相信有一天你会变成花丛中最美的蝴蝶。”

丑陋的小虫

从我懂事开始,受到的只有嘲笑,看着蜜蜂能在花丛中飞舞, 我只能羡慕;看着小鸟能在天空翱翔, 我只能自叹;望着它们,我心中呐喊道:“为什么,我是一只又丑又讨人厌的毛毛虫?”我要摆脱这副身躯, 我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结茧。

http://www.ht88.com/downinfo/.html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石家庄中考理化生实验怎么考 石家庄理化实验考试时间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66284.html

使劲推荐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西中考语文范文大全及答案 ...

石家庄中考理化生实验怎么考 石家庄理化实验考试时间
石家庄中考理化生实验怎么考 石家庄理化实验考试时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石家庄中考理化生实验怎么考 ...

对比北京和上海的中考政策 北京上海中考录取率
对比北京和上海的中考政策 北京上海中考录取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对比北京和上海的中考政策 北...

中考英语步步高答案 2020版英语中考步步高答案
中考英语步步高答案 2020版英语中考步步高答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英语步步高答案 2020版英...

中考适合吃的水果 中考吃啥水果吉利
中考适合吃的水果 中考吃啥水果吉利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适合吃的水果 中考吃啥水...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邓州中考排名查询系统官网 邓州市中考成绩排名查询
邓州中考排名查询系统官网 邓州市中考成绩排名查询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邓州中考排名查询系统官网 邓...

引体向上学生中考 引体向上中考要求
引体向上学生中考 引体向上中考要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引体向上学生中考 引体向上中...

深圳中考六百以上分数线是多少 深圳中考六百以上分数怎么算
深圳中考六百以上分数线是多少 深圳中考六百以上分数怎么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深圳中考六百以上分数线是多少...

中考动词ing短语归纳总结 中考动词ing短语归纳大全
中考动词ing短语归纳总结 中考动词ing短语归纳大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动词ing短语归纳总结 中考...

新疆中考属地招生条件是什么 新疆中考属地招生条件要求
新疆中考属地招生条件是什么 新疆中考属地招生条件要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新疆中考属地招生条件是什么 ...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