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

时间:2024-08-09 04:22:35 作者:愿你在此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学的整理笔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fzfx.net 2006-11-27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评估目标

物理(八年级)下册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课标要求】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中考指要】本章重点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雨、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解释。

简单电路

【课标要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中考指要】本章重点考查电流、电压的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欧姆定律及相关计算

力和机械

【课标要求】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最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中考指要】本章重点考查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测量,画力的示意图,杠杆、滑轮、滑轮组这些简单机械的应用

运动和力

【课标要求】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中考指要】本章重点考查伽利略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速度的相关计算。

期末知识点归纳

表一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从全球变暖谈起 物质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离子态、中子态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首先制定了摄氏温标,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⑴物质中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剧⑵分子距离小于10-10m时以斥力为主,大于10-10m时以引力为主,大于10-9m时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汽化的两种方法:

⑴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⑵沸腾:达到一定温度(沸点),并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固态蔑镖豁矍黔液态

品体: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如:冰、食盐、石墨、金属、海波、蔡等

非晶体: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

升华和凝华 凝华(放热)

总31'} (u&蒸了回忐

水循环与水资源 云、雨、雹、雪、雾、露、霜

淡水占水资源的2.8%且22%固定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冰盖中,直接利用的不到0.0-3%

表二简单电路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画电路图时应注意:(1)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2)连接线要画成横平竖直(3)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电路的连接方式:(I)串联;(2)并联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 电流是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沿着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电源正极的方向流动。1mA=10,A,1协二10-"A

电流表的使用:(I)先调零(2)选量程(3)巧连接(“+”进“一”出)(4) 会读数

电流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探究电路中的电压 勺电压:干电池1.5V手机铿电池3.6V家庭生活用电220V

产用电380V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的电压约1mV

蛤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并路电压特点:

电阻滑动变阻器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1)绝缘支架(2)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3)滑片P(4)滑片尸与电阻丝接触滑道}5)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 6)滑片接线柱(7)金属杆(8)标牌

探究欧姆定定律 内容:,二斋欧姆定律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

短路的危害:损坏用电器,甚至引起火灾

表三 力和机械

力 目前知道的基本?忧璃诱颂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的引力;一类是电磁性质的力;另两类力都发生在微粒之碱分。

力的作用效果:璃客艺式物体的形状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1)测量前指针对准零刻线,若有偏差,必须校正,这一步骤叫校零(2)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侧量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IN

(3)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全

胡克定律:当弹簧或金属线的伸长量不是太长时,它的伸长是量跟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 重力的方削?漱直向下生活中常用重垂线来检查物体放置是否垂直于水平面

重力的贷1+T骸?角?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表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即F, G, =凡及

动力臂一省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一等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一费力杠杆

探究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动滑轮省一半力

滑轮即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告‘(n表示连接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表四 运动和力

怎样描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机械运动的分类:按运动的路程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

速度的计算公式:。二子

步行的人速度约1.4m/s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4.2m/s高速列车的速度约106nds磁悬浮列车的车速约125m/s

侏允刊体小觉力时怎样运动 17世纪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经过推理后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瑚-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mkR7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是否运动都具有惯性,且质量钥大惯性越大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大、反向(方向相反)、同直线(作用在同一直线C)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将改变物体受平衡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沪粤版)

第10章 神奇的压强

压强和液体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压强p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Pa),压力F的单位是牛(N);受力面积S的单位是米2(m2),1Pa=1N/m2

4.p=F/S→F=pS ;S=F/p

5.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7.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8.液体压强计算:p=ρgh ,(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9.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

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3.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5.标准大气压(atm):把高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1atm=760mm汞柱=1.013×105 Pa。

6.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7.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atm下,抽水机至多可把水抽到10.34m高处。

第11章 浮力与升力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3)F浮 =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ρ物>ρ液下沉;(2)ρ物<ρ液上浮;(3) ρ物=ρ液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重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12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

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J);F→牛顿(N);s→米(m)。1J=1N?m。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 =W有用/W总

6. 功率 ( P ):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P = W/t。

单位:P→瓦特(W);W→焦(J);t→秒(s)。1W=1J/s。1kW=1000W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13章 内能和热机

内能与热量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 = 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3.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 cm ( t - t0 ) = 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质比热,单位是J/(kg?℃);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 cm ( t0 - t ) = cm△t降

1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内能与热机

1.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J/kg。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 qm;(Q放 是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14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简单的磁现象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8.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第15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

电磁感应

1.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 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 感生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右手定则)

4. 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左手定则)

3. 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4.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5.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第16章 电能与电功率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有:千瓦时(kW?h),俗称“度”。

1 kW?h =3.6×106J。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s)。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8. 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9. 利用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的推导式:P=I2R和P=U 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 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W。)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J;I→A;R→Ω;t→s。)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第17章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V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熔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过载)。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7.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上。

第18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1. 电磁波

(1)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c = f λ

波长(λ):两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单位是米(m)。

频率(f):电磁波每秒向前传播的波长数。单位是赫兹(Hz)。

波速(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 =3.0×108m/s

(2)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γ射线的波长最短。

无线电波 3000米~0.3毫米。 收音机、电视机

红外线 0.3毫米~0.75微米。 红外照相、夜视

可见光 0.7微米~0.4微米。

紫外线 0.4微米~10毫微米 紫外线消毒

X射线 10毫微米~0.1毫微米 X射线透视

γ射线 0.1毫微米~0.001毫微米 γ射线检测金属中的裂纹

传真(电视)用的波长是3~6米;雷达用的波长更短,3米到几厘米。

2.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完成,其信号的接受由收音机和电视机完成。

3.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能将我们讲话的信号利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号。

4.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借助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站,以使它转发的电磁信号跨越大陆和海洋达到地球上的很大范围。应用:全球卫星定位、卫星导航、城市交通管理等,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

同步卫星:指环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周期相同(23小时56分4秒)的卫星。

5.光纤通信

利用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让它在特殊的管道——光导纤维里传送,可以实现光纤通信,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大,抗干扰性强。

6.网络通信

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就可以实现网络通信。电子邮件是目前最常用的网络通信形式。

第19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能源: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能源的分类

1.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人工能源)。如电能、煤气、汽油、焦炭、激光和沼气等。

2.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凡是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凡是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绝地得到的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新能源

1.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因此,太阳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1)太阳能被地球吸收、利用的四个主要渠道

①被植物、微生物吸收;②被海洋吸收;③使大气、水升腾循环;④直接利用。

(2)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①太阳能→内能:利用集热器加热物质,如太阳能热水器

②太阳能→电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

③太阳能→化学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2.核能:原子核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叫做原子核能,简称核能。

(1)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及其应用

①核裂变:当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原子核就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叫做裂变。应用:原子弹、核电站

②核聚变: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重新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 应用:氢弹

3.其它新能源:水能、风能、海洋能、氢能、地热能等。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是不能重复利用的。

能源与环境

温室效应

酸雨

铅尘增加

中考物理复习总笔记,看好啊,是笔记,不是资料

一、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 3、光的发射定律

4、欧姆定律 5、焦耳定律 6、能量守恒定律

二、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5、力和运动的关系 6、液体压强特点

7、物体浮沉条件 8、杠杆平衡条件 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

三、应记住的常量: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2、速度:1m/s=3.6km/h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

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ρ水>ρ冰 ρ铜>ρ铁>ρ铝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g=9.8N/kg

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

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五、生活中的物理模型:

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

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

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

六、物理公式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340m / s 光速3×108 m /s

2 温度 t : 摄氏度(0c)

3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4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5 压强 p = F / S=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固体中的柱体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6 浮力 ①F浮 = F上 - F下

②F浮 = G – F

③漂浮、悬浮:F浮 = G

④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⑤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7 杠杆平衡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8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 = nh (υF = nυ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9 斜面公式 F L = G h 适用于光滑斜面

10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11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12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13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14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15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16 热量 Q=Cm△t Q=qm

17 欧姆定律 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8 焦耳定律 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的电热计算

19

电功

定义式—W=UIt=Pt(普适)

导出式—W=I2Rt;(串)

W=(U2/R)t;(并) (1)使用公式时,各物理量通常都采用国际单位。

(2)对于物理量的定义式还需其物理意义。

(3)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4)会灵活对基本公式进行变形

20 电功率 定义式——P=W/ t=UI (普适)

导出式——P=I2R;(串) P=U2/R;(并)

21 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R=R1+R2

22 并联电路 I=I1+I2 U=U1=U2

1/R=1/R1+1/R2

R=R1R2 /(R1+R2)

七、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类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

3、转换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4、等效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用可以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5、建模法: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的穿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

6、比较法: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

7、理想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如牛顿第一定律。

8、分类法: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9、图像法: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图像。

10、逆向思维法: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磁声电”?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

八、物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九、问答题

1、 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 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

3、 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答:塑料挂衣钩紧贴墙面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4、 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是什么原因?

答:按下弹簧片时,橡皮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5、 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快熟。

6、 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感到凉。

7、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

8、 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暖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

9、 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

10、 在北方的冬天,*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1、 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为什么?

答:如果保险丝拧得不紧,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大,通电时,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部分冰会发热,时间长了就容易熔断。

12、 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因为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根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2022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会对高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高考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在中考取得好成绩,才能考上好高中,接受更好的高中 教育 。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怎么学好物理

学好物理的窍门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运动和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

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 F 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手的压力约 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 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 方法 ,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 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也可以说成正比)

7、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叫做重垂线。

1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一般取 9.8N/kg,用 g 表示,即 g=9.8N/kg,它的含义是: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1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3、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求合力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

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如果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

15、注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 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

16、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1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线)

18、滑动摩擦力:是指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见实验探究)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与滚动方向相反。

19、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0、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2)增大压力

21、减小摩擦的方法:(1)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2)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2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3、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2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来加以改变。

2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 一种属性,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26、力和惯性的区别: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压强与浮力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 p 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 =F/s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 N

<<<

怎么学好物理

第一步:首先需要你在课前及时进行对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预习,同时在课堂上要对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做笔记。

第二步:在课堂上不要走神,一定要抓住好课堂的几十分钟,跟着老师讲授思路认真的学习。

第三步:在课后的时候一定做好及时复习的工作,及时的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很重要。

第四步:同时对于物理公式的一个理解和记忆,多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这样记忆的更深刻。

<<<

学好物理的窍门

(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

2022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南昌中考填志愿学校会提供参考学校吗? 南昌中考500分上什么学校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64657.html

使劲推荐

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
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考物理重点笔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物理重要笔记整理图片 中...

南昌中考填志愿学校会提供参考学校吗? 南昌中考500分上什么学校
南昌中考填志愿学校会提供参考学校吗? 南昌中考500分上什么学校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南昌中考填志愿学校会提供参考...

寓意好的中考礼物 中考礼物送什么
寓意好的中考礼物 中考礼物送什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寓意好的中考礼物 中考礼物送...

实战广州中考物理2020 2021年广州中考物理实验考试
实战广州中考物理2020 2021年广州中考物理实验考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实战广州中考物理2020 2021年...

中考短裤推荐 中考女生短袖短裤
中考短裤推荐 中考女生短袖短裤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短裤推荐 中考女生短袖短...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绥德2021年中考时间 绥德2020中考
绥德2021年中考时间 绥德2020中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绥德2021年中考时间 绥德2020...

兴义中考怎么排位分数的 兴义中考成绩排名
兴义中考怎么排位分数的 兴义中考成绩排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兴义中考怎么排位分数的 兴义...

中考冲刺讲座 中考指导讲座
中考冲刺讲座 中考指导讲座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冲刺讲座 中考指导讲座的...

中考题专用排球图片 中考题专用排球是什么
中考题专用排球图片 中考题专用排球是什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题专用排球图片 中考题专...

孝感中考英语阅读题型分析 孝感中考英语阅读题型有哪些
孝感中考英语阅读题型分析 孝感中考英语阅读题型有哪些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孝感中考英语阅读题型分析 孝...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