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朱元璋预言家 1344年朱元璋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朱元璋预言家 1344年朱元璋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至正是元顺帝的年号,就是清朝的康熙、雍正一样。元顺帝登基后,为元年,以后为二年、三年、四年。 元顺帝至正四年,大元朝即将走向穷途末路。帝国已是危机四伏,四大藩属国早已是互相攻讦,各自独立,而国内的穷苦百姓也不堪忍受重重剥削,开始不断地起来反抗,反抗元朝的统治。在这个时候,淮北地区又发生了重大的旱灾,这无疑是为帝国的灭亡加了一把油。
朱元璋生于元天历元年,到这年已是虚岁十七了。当时住在濠州的朱元璋家中尚有一个六十四岁的老父亲朱五四和母亲陈二娘,还有两个哥哥朱重四和朱重六。朱五四一家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户,靠着租种地主的田地过日子,虽然苦些累些,但只要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倒也是个好营生。朱五四为了能使家里过得好些,一辈子都勤勤恳恳为地主耕种着。但地主却都是些不知足的主,干不了几年便要加租。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四处奔波,六十岁上迁到了濠州孤庄村。
小时侯的朱元璋很是贪玩,常会生出些乱七八糟的主意。他常和小伙伴们玩当皇帝的游戏,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可是已经犯大逆不道之罪了。不知道当时的朱元璋是否也会象日后真正当上皇帝之后时一样大肆杀戮,也不知道是否是这当皇帝的经历促成了他日后的反元自立。虽然朱元璋在伙伴们之中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强壮的,但他凭借着自己智慧和担当,成为了小伙伴中的一个头头。小时候的朱元璋就已很有担当,这从他在和小伙伴一起吃了一头小牛犊之后一力承担的气魄之中就可看出来了。这或许就是朱元璋能够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崛起,开创大明江山的一个原因吧。
原想在濠州好好做几年,靠着辛勤劳动给朱元璋取上个老婆,自己也好享享天伦之乐的朱五四福还没享到就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旱灾、大蝗灾。面对着自己辛苦种下的粮食一天天落败,朱五四的精神崩溃了——这一年的租该怎么办啊,这一家人该怎么过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瘟疫也不期而至了。处在精神崩溃之中的朱五四未能抵挡住瘟疫的袭击,在这年的四月初六就此撒手人寰了。而瘟疫对这个农民家庭的打击并未就此结束,初九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也随老父亲去了。到了二十二,他母亲也故去了。眨眼间,若大的一个家庭就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朱重六相依为命了。
正在他们为对如何安葬亲人无法可想的时候,邻居刘大秀给了他们一块薄田,算是他们的葬地了。此后,无地可种的朱元璋在四处闲逛了几天之后,终觉这不是个办法,在和二哥和邻居刘大秀商量之后,决定到皇觉寺出家当和尚。
但当时和尚的生意也比不得太平时期,虽说每天都会因瘟疫死很多人,但大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又哪来的钱给死去的亲人做法事啊。就这样,只做了不到五十天小行童的朱元璋被打发下山去当了一个游方僧人。也就是在他云游的几年中,他开始接触了对他日后产生重大影响的弥勒教。
弥勒教是由一个叫彭莹玉的和尚建立的,它结合了明教的教义,信奉弥勒佛和明王。其主要的思想是两宗三际说。所谓两宗就是指世界有明暗两宗,而三际是指世界所处的三个阶段,即为初际、中际和后际。初际是说明暗对立,明强于暗;中际是指暗的力量不断强大,战胜了光明,世界处在黑暗之中;而后际的到来又使光明从新成为了世界的主宰。
当时弥勒教在南方很盛,弥勒教徒将当时元的统治称为中际,认为后际即将到来,元即将灭亡。由此,弥勒教成为了一个反抗元朝统治的组织。
朱元璋在认识了弥勒教之后开始考虑现实的生存问题。由于四处云游,他认识到了元朝统治的黑暗,知道元朝统治迟早要归于灭亡。这使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去从问题,是继续当个只求温饱的云游僧还是和弥勒教一起反抗元统治,成为一个和朝廷对着干的亡命徒。显然,他选择了后者。可以说是弥勒教使朱元璋走上了反抗元朝统治的道路,进而使他建立了明朝。但也正是由于弥勒教两宗三际说的教义使他建立的明政权只能是维持地主政治的一个朝廷。
至正四年的朱元璋就这样一步步地走了过来,看上去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与他日后的辉煌无多大的关系,但事实上正是这一年的经历使他走上了起义的道路,也铸就了他日后的性格。可以说如果没有至正四年的这场大灾难,没有他出家的这个经历,或许朱元璋到死也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罢了。
所以说,至正四年是朱元璋的至正四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名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强盛中原王朝。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0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传位其孙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字国瑞,幼名重八,江苏沛县人,1328年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祖父和父亲为生活所迫,四处迁徙,最后才在濠州定居。
1344年,朱元璋的父母、大哥都因瘟疫相继去世,朱元璋无以为生,便到皇觉寺当了和尚。但恰逢饥荒,朱元璋只好到外地化缘。此时,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朱元璋深受影响。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作战勇敢,才华出众,深受郭子兴的赏识和提拔。1356年春,朱元璋破釜沉舟,亲率水陆大军,取采少(进安徽马鞍山西南)、下太平(进安徽当涂),又在半年之内,扫清了集庆(今南京)外围的元军和地主武装,占领了集庆,改名为应天(今南京),并在应天设置大元帅府,统兵十万。
1357年,徽州老儒朱升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很受朱元璋的认可,并将其作为建立大明朝的行动纲领。
1363年,鄱阳湖大战,朱元璋消灭陈友谅,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1366年,朱元璋声讨张士诚,并于次年,派徐达率20万大军南下,消灭了张士成的部队,为北上灭元奠定了基础。之后,朱元璋又先后消灭了方国珍、陈友定,攻克两广。统一了中国南部除四川、云南以外的地区。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朱元璋就是后来的明太祖。不久,明军逼近元朝大都,元顺帝仓皇带着皇后和太子们逃出大都,元朝灭亡。
建立新的王朝后,朱元璋变得心狠手辣起来。他怕臣下觊髓他的皇位,又见太子软弱。难以驾驭桀骜的有功之臣,怕朱氏政权他日落人别人之手,便大肆诛杀功臣。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当属胡、蓝两案,朱元璋借胡惟庸、蓝玉之案将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诛杀殆尽。洪武十三(1380)年,丞相胡唯庸意图“谋反”,株连冤杀3万多人。洪武二十六(1393)年,蓝玉又“谋反”,诛杀近2万余人,开国的元勋宿将,几乎一网打尽。
1398年。朱元璋病逝,葬于南京钟山孝陵,终年71岁。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朱元璋预言家 1344年朱元璋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朱元璋预言家 1344年朱元璋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虎牙6月3日 虎牙463698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朱元璋预言家 1344年朱元璋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49904.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朱元璋预言家 1344年朱元璋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虎牙6月3日 虎牙463698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买房还是租房 未来租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云顶之弈月光阵容 英雄联盟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雷克萨斯es2024款什么时候上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月6号火车票什么时间开始售卖...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西岔沟好玩吗 西岔沟保护站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州疫情6月提醒短信 广州疫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初插秧的地方 六月份插秧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曾教授2024年不简单 曾教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