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月2龙抬头的风俗作文 2月2龙抬头作文600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月2龙抬头的风俗作文 2月2龙抬头作文600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是关乎一整年风调雨顺的大日子。民间有剃龙头、吃面条、炸油糕、吃猪头等习俗。
虽说这是一个传统节日,但今天的我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到这些传统习俗。由于冰球联赛在头名出现,今天我们队进行了季后赛的第一场比赛——一对八。显然,对手在面对我们的时候即使发挥到了极致,也不可能创造出全世界第六次“黑八奇迹”。我们又一次将10—0的大胜收入囊中。虽说这比赛不值一提,但我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全耗费在其中,下午还有两节网课的我处在一种即将写不完作业的境地。好在我经过一番努力,在第二节网课之前就把作业写了个大概。还留了点时间出去剪了头发。妈妈也从门口的花店买了一束花,寓意着一年中风调雨顺。
今天的这场胜利就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希望在这一年中我能够学业有成,中考顺利,取得联赛冠军。最后,借我吉言。
不用说也知道,今天是2月2,龙抬头。该剪头了剪头,该干什么干什么,但也有些禁忌。
首先呢,这一天忌针线,因为怕伤了龙眼,其次呢,忌洗衣,虽然只是有地方怎么做吧,但也怕是伤了龙皮这么一说。还有这吃的东西上,听爸爸说,不能吃面条,那是龙须,不能喝粥吃米饭,那是龙血。除了这些禁忌又怎么没有必须的呢?2月20天,我们要吃饺子,饺子要吃肉的,里面有肉又有菜,“肉菜”谐音为“有财”与这一年财源滚滚。还要吃猪头肉,叫“挑龙头”。
龙抬头的由来,也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据说是武则天称帝,玉帝大怒,下令让龙王三年不准下雨,但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下了场大雨缓解灾情。玉帝知道了,所以将龙王压在大山下,以示惩戒,人们知道了,就天天向玉帝祈祷,供奉,直到玉帝终于被感动了,于是放个龙王,在2月2日放的,于是便有了“2月2,龙抬头”这么一个节日。
之前有这么个说法,就是正月里不剪头,而2月2刚出的正月没几天,于是许多人都在2月2这天去剪头,在这天,小孩子剪头,叫做“剃喜头”,而大人剪头发了,叫做“剃龙头”。不得不说,2月2过得还真是有些麻烦。
今天就是2月2了,新的一年过了一个月了,剩下的十一个月,你有计划吗?2月2龙抬头,节日快乐。
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日,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做“剃龙头”,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爸爸妈妈一早就去理发店了,只留我还在家里上着英语网课。
在龙抬头的这一天,山东老家一般会吃饺子,因为饺子形似耳朵,被称为“龙耳”。在北京的我们,就吃春饼啦,迎接春日的到来。
薄薄的一张春饼,里面裹上各种酱菜,最后再放上点薄脆碎。一口下去,先是浓浓的酱香充满整个口腔,再是洋葱和黄瓜的清爽中和了酱味的咸,配上薄脆碎,咯吱咯吱的,让人唇齿留香。我和妈妈还拿剩下的春饼皮做了豆沙馅的春卷,简单一煎,酥脆无比。
今天趁着龙抬头的好日子,也给姥姥过了生日,姥姥今年67岁啦,希望姥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祝姥姥生日快乐,春晖永绽!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日子。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这个节日我几乎每年都过,尤其是每年都会理发祈福。和往年一样,我中午刚吃完饭就跑出家门去了理发店——我想大中午的应该不会有很多人理发吧。但我显然低估了人们对“抬头”的狂热,许多人竟然中午不吃饭也要去理发。我前面排了九个人,估计我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理上发。而我下午还有课,来不及了。看来今天是抬不了头了。
明天班会课上,我们组要做龙抬头活动,为了做PPT我上网查了一下有关龙抬头的资料的习俗。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习俗:二月二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还有一些谚语:“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我理不了发,但打扫房间驱一下虫子还是没问题的吧。打扫柜子时,我发现了一只大黑蜘蛛,它从柜子后面爬了出来,吓了我一跳。我原本想踩死它但觉得这样做太残忍了,于是用塑料袋将它抓住扔到了外面。之后,墙上的一只壁虎又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可是稀客啊。我想把它想蜘蛛一样扔出去,但它爬的实在太快了,最后我也没抓住。
龙抬头这个驱虫的习俗真有趣啊!
每年二月初二,很多人都会在这天烧香祈福或者剃头迎新,对于我现在的发型,除了有点短,没什么其他的烦恼,完全不用剪头发。
论到剪头发,我几乎没有去理发店剪过头发,去也顶多是陪别人去剪头发,在那刷刷手机,看看别人剪头发而已。觉得头发长了,想剪头发了,就去外公外婆家找外婆。外婆是剪发好手,我从小都是外婆给剪头发,长大了有的时候才开始试着自己剪头发。去外婆家剪头发都是搬把小板凳到客厅,再拿出外婆一套齐全的剪发工具,防止头发掉在衣服上的红色披衣,往我身上一披,仪式感就来了,具体的步骤是啥因为时间比较久远,有点记不清了。但每次经过外婆的一顿麻利操作后,我总喜欢在身上还披着红披衣时,*颠*颠的跑去镜子前看看自己头发还有哪不完美的,再让外婆修改,在这时外婆总是叫我过去的时候兜着点红披衣上的零散的头发,别撒的满地都是不好打扫。但我总是因为刚剪完头比较新奇把外婆的话当耳旁风,直径跑走了,撒了一路的碎发。
因为总想把头发留长,所以现在去外婆家很少剪头发了,上次还是一年前疫情那段时间。
二月二,龙抬头,剃掉烦恼,蓄快乐。
?? 精选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1
??二月二龙抬头是北方才有的习俗,可是今年不同于以往。在我们南方也举行了一次活动。家里人都兴奋不已,忙这忙那的,当然是为了上街观看舞龙表演。妈妈说:“我小时候也举行过一次,可是家庭贫困,没办法观看那舞龙。”我真心鄙夷:有什么好看,又不存在这世间。转念一想,就当满足母亲的愿望吧。我最终和他们一同前往,我也想见见神话中的龙能被舞出什么样。
??来到东街,这里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废了好大力才挤进去。路边的小摊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品,真是琳琅满目:有画糖人的,有卖动物面具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看着很好吃的汤面,让人目不转睛。
??街上灯火辉煌,从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啊!是舞龙灯的队伍近了,走在最前面的人舞着一颗龙珠,后面三排人齐心协力舞着龙。从远处看,如同一条飞龙在人群里穿梭,转圈,真是栩栩如生。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母亲抓紧我的手,防止我摔倒。母亲带我来到一处摊子面前,对师傅说:“来两碗龙须面。”听到这个名字我十分困惑,看向了做面的师傅。那个师傅在抻面的过程中融入了各式各样的舞蹈,时而引蛇狂舞,仿佛活了起来;时而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
??抻至最后,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到地上,另外一端举过头顶,不停抖动。好似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淋漓尽致。龙须面是一种又长又细,用火可以点燃的面条,因酷似龙须而得名。母亲对我说:“吃龙须面是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吃了龙须面才算是真正的过节。”我回应说:“嗯,原来龙并不是只存在于神话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这一次过节,我改变了以前根深蒂固的想法,并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懂得了龙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无价之宝。
【】
精选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2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上午,妈妈带我到理发店剃头。
??我们刚走进理发店,只见里面人山人海,满是客人。过了一会儿,走来了一位服务员,她问妈妈:“请问是剪头发吗?”妈妈回答:“是的。”服务员说:“你们前面还有两位客人,请等一下吧。”
【?我有点好奇:平时来这家店剃头好像从没有过排队的情况,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那么多人】
??“小朋友你也是来剪龙头的吗?”
【?听了服务员的话,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明明姓朱,怎么是剪龙头呢】
??过了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们了,服务员带我到洗头的地方,静静地坐下,开始给我洗头。这洗头的感觉真好,恨不得头发就别剪了,就让我舒舒服服洗个头吧!
??洗完头,我们又回到理发厅,服务员让我坐在一张椅子上等待着理发师的到来。大约过了半分钟,理发师就走过来,准备理发了。
??我照着镜子,发现我的头发又长又直。嗞--嗞--,只见理发师手持电动理发刀,唰,唰,唰,我的头发一撮一撮被电动理发刀剪了下来。妈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头,每当理发师问:“长短可以了吗?”妈妈便快速答道:“再短一点。”
??过了好长时间,终于剪完了。服务员又给我冲洗了一次头,一次理发洗两次头,这感觉真是帮帮哒!
??最后,头发一吹!瞧,原本乱蓬蓬的头发变得多干净、多整洁啊!
??妈妈结账时,我对着镜子仔细打量了一下我的头发。不由想起了一句对“龙抬头”的民间说法,每当在“龙抬头”这个时候理发,就会鸿运当头,吉星高照,预示着这年会有个好的精神头。我希望在这一年里我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看来,今天大家都是来理发店“龙抬头”啦!
【】
精选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3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龙抬头。
??龙抬头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成英语就是"Dragon Raises Head Day"。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被信奉为万物之王、人类的始祖。另外龙也被认作是古代农业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掌管降雨之神。
??如今,龙抬头不再像过去那样和农业息息相关。现在流行的庆祝方式包括吃春饼、吃面条;另外,信不信由你,还可以去理个发或是换个新发型。
??古时候,人们会在龙抬头熏香以驱赶家里的味道,以确保春天到来后,家里有着新鲜芳香的空气以及满满的好运。缝纫是被禁止的,因为缝针可能会刺到龙的眼睛从而带来坏运。另一种常见的习俗是把草木灰洒在水缸旁边,因为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引龙来布施雨水将其灌满(撒灰引龙)。
??所以说,大家开始制作春饼吧,再预约理个发,证明你已经准备好迎接“龙抬头”的到来!
龙抬头了,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一天是龙王苏醒的时候,所以叫龙抬头,龙王苏醒了,想必就要下雨给庄稼浇水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龙抬头作文500字左右六年级实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民间传说“二月初一龙睁眼,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初三龙出汗”。我们老家是黄河北面的农村,在二月初二那一天还有许多习俗呢!
第一大习俗就是吃豆子和吃“龙饺”了。“龙饺”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水饺,但在二月二那一天的时候,因为是龙抬头的缘故,把饺子称为了“龙饺”。而为什么二月二这一天要吃豆子和“龙饺”呢?是因为吃这些东西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生活更上一层楼。
在二月二那一天还有一大风俗,就是“打囤”了。在我们老家,都用大铁锅做饭,做饭时需要用柴火烧,烧完后就剩下灰了。在二月二这一天,家里的老人就用铁锨或者簸箕铲上灰,以自己的身体为圆心,以铁锨把儿或者簸箕的长度为圆的半径,像画圆一样把灰洒成一个圆圈,一家院子里能打三四个大小不同的囤,在囤的中心再用砖头压上十块钱或者不同的粮食,这叫钱囤或粮食囤。
囤是以前农村的家庭用来盛放粮食的器物,一般是用藤条或者柳条编织起来的。那二月二这一天为什么要打囤呢?哦,原来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们祈求在这一年里风调雨顺,庄稼有个好收成,钱多的用囤装啊!
二月初二这一天还有第三大习俗,就是去理发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非要这一天去理发啊?
“因为二月二这一天是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寓意能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气!”爸爸解答了我的疑惑,我也多张了一点知识。
二月初二这一天,我们老家的习俗可多着呢!主要是这三项。嗯……我还听说这一天如果学习努力用功了,恰巧被龙爷爷看见了,你这一年学习都不错呢!(但我不信,天下那么多人,龙爷爷看得过来吗?只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吧!)
嘿嘿,我们老家过二月二很有趣,还有我很多“弄不懂的”习俗呢!
龙在我们炎黄子孙心中,一直象征着神圣吉祥,是力量的化身,也是风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日这天,便是一个和龙有关的传统节日——龙抬头。
说起龙抬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东方的地平线上会出现两颗形如龙角的星星,宛如龙抬头一般。后来人们便称二月二是主管风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龙抬头”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与敬仰,也是人们对新一年风调雨顺的期盼。自这天之后,雨水会逐渐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也就有了“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的景象。
我的故乡,每逢二月二这天,甭管有事没事,也甭管美发店里人有多多,爸妈一定会带我去理个发!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这里流传着“龙抬头,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孩子理发,叫“剃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意味着辞旧迎新,能够带来好运气。所以即使美发店里人满为患,我们也依然会去凑个热闹!
不过对我来说,龙抬头这天最令人开心的事就是吃春饼啦!听爷爷说吃春饼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因为春饼的样子很像龙鳞,所以也叫吃龙鳞。在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里卷着很多菜,什么肉丝炒韭菜、素炒绿豆芽、粉丝鸡蛋,再配上酱肉、肘子、熏鸡、酱鸭,把它们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那味道绝对让人垂涎欲滴,要是咬上一口,可真的是鲜香爽脆,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热乎乎的春饼,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虽然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不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那般热闹,甚至会被人淡忘,但作为龙的传人,无论何时何地请记住这个和龙有关的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剪发,让新的一年“从头开始”。但二月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大名——“中和节”,中和节也是一场美食节。
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风俗是吃煎焖子和烙饼。煎焖子俗称煎龙鳞,寓意煎除害虫;烙出的饼叫龙鳞饼,有保护龙身的意思,老人们还从院门口向家中方向撒灶灰和谷糠“引钱龙”。
最颇负盛名的“龙抬头”美食是煎焖子。焖子也属于凉粉类食品,但讲究用极细的绿豆淀粉,煎好后趁热浇上麻酱、蒜泥、醋、酱油等作料,清香爽口,回味绵长。另外,早春时节冷热不定,热食属阴的焖子,平衡兼顾,颇有创意。
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煎焖子,一边听姥姥讲述二月二龙抬头吃焖子的来历,姥姥说因为白色的焖子要切成扁块,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制作时每片焖子两面又都被煎成金黄,所以用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人们希望它努力治水,保佑丰收年景。
姥姥的话也让我想起我们中国很多的传统习俗,如立春吃春饼、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我想我们有责任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食传承下去。
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是二月二的一大传统。今天,我就去剪头发了。
我非常讨厌剪头发,因为剪完了我很难看,但妈妈说:“儿子,你今天必须剪头发!”我说:“我就不剪!”
妈妈见对我施硬的不行,就施软的,说:“儿子,你一年级时头发更短,也不难看呀!”
妈妈对我软硬兼施,我实在招架不住,只好去剪头。
到了理发店,我先洗了头。水从头上落下来,我感觉头发都在流泪。
过了一会儿,开始剪头了,理发师拿了一把梳子和一把剪刀,先用梳子把头发捋起来,然后用剪刀剪掉,我仿佛听见头发在喊:“救命呀!救命呀!”理发师不停地重复着这个动作,过了一会,理发师放下了手中的两个“恶棍”,我刚想庆幸:终于剪完了!理发师又拿了个电动剃头刀,我暗暗叫苦:怎么还来呀!
理发师把电动剃头刀打开,剃头刀嗡嗡地叫着,似乎随时准备来“吃”我的头发。这“破东西”的速度是刚才的好几倍,我的头发就像一群绵羊,而那“破东西”的速度是刚才的好几倍,我的头发任它吃。我想:你这“剃头刀”,无名鼠辈,有啥资格剃我头发?
过了一会儿,剪完头发了,我一看地上,满是头发,那些头发就像一群残兵败将,让我不忍心看。再一照镜子,啊!这简直太难看了!从今天起,我发了个誓:以后不到万不得已,我再也不剪头发了!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上午,妈妈带我到理发店剃头。
我们刚走进理发店,只见里面人山人海,满是客人。过了一会儿,走来了一位服务员,她问妈妈:“请问是剪头发吗?”妈妈回答:“是的。”服务员说:“你们前面还有两位客人,请等一下吧。”
我有点好奇:平时来这家店剃头好像从没有过排队的情况,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那么多人?
“小朋友你也是来剪龙头的吗?”
听了服务员的话,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明明姓朱,怎么是剪龙头呢?
过了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们了,服务员带我到洗头的地方,静静地坐下,开始给我洗头。这洗头的感觉真好,恨不得头发就别剪了,就让我舒舒服服洗个头吧!
洗完头,我们又回到理发厅,服务员让我坐在一张椅子上等待着理发师的到来。大约过了半分钟,理发师就走过来,准备理发了。
我照着镜子,发现我的头发又长又直。嗞--嗞--,只见理发师手持电动理发刀,唰,唰,唰,我的头发一撮一撮被电动理发刀剪了下来。妈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头,每当理发师问:“长短可以了吗?”妈妈便快速答道:“再短一点。”
过了好长时间,终于剪完了。服务员又给我冲洗了一次头,一次理发洗两次头,这感觉真是帮帮哒!
最后,头发一吹!瞧,原本乱蓬蓬的头发变得多干净、多整洁啊!
妈妈结账时,我对着镜子仔细打量了一下我的头发。不由想起了一句对“龙抬头”的民间说法,每当在“龙抬头”这个时候理发,就会鸿运当头,吉星高照,预示着这年会有个好的精神头。我希望在这一年里我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看来,今天大家都是来理发店“龙抬头”啦!
二月二,龙抬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天上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这天过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是五谷丰登的象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特点,每个地区的人们都会做不同的事。就说说我的乡下老家,人们都是怎样过的吧!
听妈妈说,在每个家庭中,只要有生肖是龙或蛇(蛇是小龙)的人那么每个人都不能动刀动剪子,连缝衣针也不能动,以免伤了龙身,给家中带来霉运。为了防止家里人误伤龙身,大姨在前一天晚上特别把家里所有的刀具都收到了一起,锁到了一个连苍蝇都飞不进去的柜子里。那么你可能会问你听了食物怎么办呢?总不能都点外卖吧。在前一天晚上,家人们都开始准备“二月二”的食材,所有的要切的东西都要提前切好,要削成丝的也要提前准备。如果有什么菜没有切,到了第二天就很尴尬了。
在以前,村子里的人们都用自己家里做饭的柴火烧成的灰(草木灰)围在粮仓旁边,在粮仓中心放一些五谷杂粮,盼望龙王给家中带来好运,在新一年中风调雨顺,让粮食有个好收成,“大仓满,小仓流”。在这之后,村里人经常会吃一些“龙食”。比如,水饺被称为“龙耳”,春饼被称为“龙鳞”,面条则是“龙须”,米饭是“龙子”。还有“龙眼”——馄饨。谁要是谁吃了,就算是“小龙”了。村里人把龙“吃”了,是不是很有趣呢?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天的民俗文化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农村里也不一定能见到。不过,“龙抬头”这一天的核心还没有变,还是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节日。
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可是很讲究的。
早上起床,奶奶就开始忙活着摊煎饼,煮玉米粒。这东西可有些讲究,我们的煎饼与山东煎饼完全是两回事。它的主要原料是小米,把小米在水里泡涨,然后拿到小巧的石磨上反复碾磨,就会流出乳白色的小米汁,摊煎饼前还要在小米汁里放上花椒、盐等调味品。摊煎饼用的是特制的煎饼鏊子,鏊子的形状很怪,其他地方的人大概从没见过。它的大概形状有点象古代将军的头盔,且能够四平八稳地立在火口。与头盔相异的地方是它的顶部,它的顶部有碗口大小,中间凸周边凹,似乎真有个脑袋顶着。摊煎饼的时候把米汁用勺子舀在鏊子顶上,然后扣上一个摸样更古怪的盖子,待个三五分钟,一个黄灿灿、香烹烹的小米煎饼就出鏊了,浇米汁前还可以现在鏊子上放点花生,浇了米汁可以再加点鸡蛋,这样口感更好。
吃煎饼总要喝点稀饭,这稀饭就是煮玉米粒。它所使用的玉米粒是把玉米蜕皮打小之后的袖珍玉米,颗粒充其量不过绿豆大小。熬的时候里边放有花生,红绿豆,柿子皮等辅料,成品有点类似八宝粥,甜腻润口,不过多了玉米一味。
在这天,玉米除了给人吃,还得拿去喂乌鸦。一般家里有小孩子的才会这样做。给孩子一碗煮熟的玉米粒,让他们插在房子附近的树枝、圪针上待乌鸦吃。这一做法的由头是乌鸦吃了谁的玉米谁就聪明,日后是能做状元的。不知道我考大学是不是小时侯贿赂了乌鸦的缘故。
中午大部分人家都吃饺子,我们这地方,饺子就是节日主食,凡过节,其必不能少。观晋东南一区,大多也是这一习俗。我想晋菜未能跽身中国八大菜系多少与这个传统有点关系吧。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月2龙抬头的风俗作文 2月2龙抬头作文600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月2龙抬头的风俗作文 2月2龙抬头作文600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广东感染源2月2日最新消息 广东感染源2月2日是哪天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2月2龙抬头的风俗作文 2月2龙抬头作文600字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40254.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月2龙抬头的风俗作文 2月2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感染源2月2日最新消息 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用英语介绍12月1月2月的英文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90年2月2日出生的人命运 19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孩子过年穿什么衣服好看 孩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02年2月2日12点30分出生是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过年怎样让父母开心起来 过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电影院2月2日退票怎么算 电影...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开封凉粉用什么做的 开封二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回族男人怎么过年回家的 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