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的挑选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挑选的注意事项和茶具的挑选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设计了24种完整配套的茶具,并强调说:“城邑之中,王公之门,廿四器缺,则茶废矣。”选择茶具时应当做到“五宜”:宜茶、宜水、宜人、宜艺、宜境,并根据美学的法则进行合理搭配。
宜茶
选择茶具时必须了解茶性、顺应茶性,使所选茶具能充分舒发茶性,即茶具要为展示茶的内在美服务。
例如冲泡乌龙茶,宜用紫砂壶或盖碗;冲泡红茶宜选用较宽松的圆瓷壶;冲泡高档绿茶宜选用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冲泡花草茶或调配浪漫音乐红茶宜选用造型别致的鸡尾酒杯。
宜水
对于一个爱茶之人,享受一泡好茶,必须拥有一款能煮出好水的“壶”。平时大家最常使用的是不锈钢电热水壶(随手泡),讲究一点的可能用砂铫,但这些煮水器具远不能同铁壶、银壶相媲美。
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软化水质,使之变得甘甜、顺口,口感饱满顺滑,在品饮时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特别适合泡老茶。
此外,铁壶煮水还可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二价铁,能够预防贫血,舒解压力和疲劳的,利于人体健康。
宜人
不同年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教养、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爱好。在不影响展示茶的色、香、味、形的前提下,茶具的选择和搭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
例如同样是冲泡乌龙茶,若是广东潮汕人,宜选用“工夫茶四宝”(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进行搭配组合;若是台湾的朋友,则可选用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等进行搭配组合;若是青年情侣,则可选用同心杯进行组合。
宜艺
不同的茶艺表现形式,对茶具的组合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充分考虑茶艺所要表现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
例如宫廷茶艺要求茶具华贵;文士茶艺要求茶具雅致;民俗茶艺要求茶具朴实;宗教茶艺要求茶具端庄。
宜境
选择茶具还应当充分注意泡茶的场所和环境,注意环境的装修格调与基本色调,力求做到茶具美与环境美相互照应、相得益彰。
泽州铁壶是近年来晋城文创产业的一款代表性商品。一款能够行销天下的产品,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属性:第一,保质期长,第二,适合长途运输。
晋商纵横天下的最初,经销的主要商品汾酒、陈醋、铁器、丝绸,茶叶,都具备这两个基本属性。
晋城的泽州铁壶、沁水蜂蜜、泽州小米也具备这样的基本属性。
泽州铁壶不是快消品,不像卫生纸每天都要消耗,铁壶的使用周期很长,使用周期长的产品,对于厂家来说非常不利。
手机看似一个夕阳产业,老牌手机厂家纷纷倒闭,但中国人使用手机的年均更换率是25%,每年都会有2.5-3亿部手机的需求。
使用周期长的产品,要么提高售价,要么提升市场占有率,才能维持厂家的持续发展。所以,泽州铁壶很贵: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在我看来,泽州铁壶很难发展成一个真正的产业。一件事能形成产业,需要有上下游,需要有产业链,需要有许多人依附于这个产业获利。
把铁壶这件事分成四个环节:原材料、设计、制造、销售。把任意一个环节拿出来,都能做成一番事业,这件事才能做成一个产业。
没有现代如此精美的小巧的铁壶。
我还是要拿原材料、设计、制造、销售这四个环节说事。总有有一个环节做到中国最好或者中国最大,铁壶才有资格成为晋城的一门产业。
晋城是不是铁壶的原材料基地?晋城是不是铁壶的设计基地?晋城是不是铁壶的制造基地?
晋城是否掌握了铁壶的销售网络?
三星模式,苹果模式,富士康模式,京东模式,泽州铁壶要学习哪一个?
三星模式,是从开矿、设计师、开制造工厂,开经销门店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苹果模式,是输出品牌、设计、管理方式,你们都按我的标准生产铁壶,我统一销售。
富士康模式,是你们把设计图拿过来,我给你们组织生产铁壶,市面上的不管什么品牌的铁壶都是我做的。
京东模式,是我建立平台、销售渠道,全国的铁壶都是通过我卖出去的。
不管哪个模式,能学到手,都能把泽州铁壶做成产业。三星模式是最难学的。苹果模式可能最适合泽州铁壶。
富士康模式,浙江永康更有优势。京东模式,古代的晋商或许能做到,当下的山西人做不到。
我们现在说泽州铁壶的时候,更多说的其实是它的文化底蕴,它是山西铁文化的一个当代符号。
若论铁壶的规模化生产,晋城比不上浙江永康。
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降低产品成本,才能提升市场占有率。晋城之前的许多产品,比如晋园山楂奶,比如彤康山楂酒,都是因为规模太小,售价高,又缺乏品牌影响力,很难真正占领市场。
慢慢就自然死亡了。
铁壶是轻奢品,维持它的高价,需要赋能。需要注入文化元素,需要和名人、明星发生关系。
成本的增加会让铁壶越来越演化成一个小众产品。成为老板寄托情怀的物件。
泽州铁壶要成为一个产业,需要现有的相府一品、晋韵堂、晋艺坊充分差异化发展。要探索建立二线品牌,探索规模化生产日常用品。
做一个高端品牌,也同时运作一个中低端品牌。不要用一个品牌做系列产品,而要用不同的品牌去运作不同档次的产品。
晋商去福建武夷山采了茶,贩运到俄罗斯的恰克图,是完美的资源整合。收购茶山,是对产业链的延伸控制。
一头控制生产,一头控制销售,自建物流体系。古代晋商的做法对于做泽州铁壶也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制造业产能过剩,生产铁壶对于五金厂家来说不是难题。铁壶这件事的主要难题是:卖给谁?
如何高价卖出去?
如果不能破解这样的难题,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手工作坊,而不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更不可能形成晋城的优势产业。
沁水蜂蜜和泽州小米的问题,有机会再另行探讨。
作者:何江涛,山西晋城人。蓝狮子财经签约作者。晋城市第七届政协委员、晋城市城区第九届人大代表。
“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众智'成城”讨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中信出版社财经畅销书《给散户支招》作者之一。
在《茶经》的第四章中,陆羽就曾记载泡茶时需用到的二十八种器具:风炉、筥、炭挝、火筴、鍑、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鹺簋、熟盂、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
这些繁复的器具,随着时间的迁移,到现代的茶桌上时,已经精简了许多。
几乎每一个泡茶人都知道茶壶、盖碗、茶杯的重要性,却很可能忽视茶桌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认为它们可有可无、甚至有些多余。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被“历史”留下来的茶具。
它们的虽然存在感较低,但每一件都有大作用,一旦缺少,就会很麻烦!
茶仓
许多茶客对储存茶叶的意识比较薄弱,认为茶叶放在购入时的包装里就好,不必另买茶仓。
实际上,茶仓就像茶的“住所”,作用不容小觑。
分装茶叶
茶叶存放得当,与它所在小环境的稳定性很有关系。
将小部分的茶从茶饼或茶砖中分装出来,随手取茶就会非常方便。
如果每次喝茶都需取用茶饼,茶叶就会多次接触到外界空气,容易受潮、变质、吸入异味。
而茶仓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
还原茶香
老茶都需要醒茶,让它从长期堆放储存的状态里还原过来。
醒茶的方法是,先把茶叶从茶饼或茶砖中撬出,再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通风透气,最后将茶叶收入紫砂罐或陶瓷罐中,以备取用。
等到泡茶时,茶质唤醒、茶香聚集,万事俱备,便可泡茶。
美观雅致
茶仓不仅具有很好的功用,还能装饰茶席。
不同造型的茶仓,与茶席的布置相互呼应,增添了美感,更显出雅韵。
茶匙
茶匙形似汤匙,体积虽小,却不可或缺。
取茶卫生、方便
在取干茶时,茶匙直接与干茶接触,避免了将手上的细菌混入茶叶中,从而影响茶叶的洁净、对人体产生安全隐患。
取湿茶时,因为茶叶在冲泡过后会吸水膨胀,塞满整个茶壶,而茶壶的口径通常较小,倒出来不方便,用手挖取也不卫生,这时用茶匙就方便了许多。
把控投茶量
另外,茶匙舀取茶叶的体积都是固定的,因此还可以作为计量茶叶的一种方式。
盖置
将茶叶移入泡茶器或倒掉冲泡后的茶叶时,壶盖或碗盖就显得无从安放。
这时候,手边有一个盖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盖托的功用类似于筷子托,是将盖子托住,使之不直接接触桌面,以避免污染。
毕竟,盖子是会直接接触到茶汤的部分。与入口相关的,都需多加注意。
因为盖置的设计多样,造型也颇为有趣,许多人甚至会把它当做茶宠,让茶席更活泼。
茶漏
在奉茶时,如果茶杯底还留有细碎的茶叶,就会影响茶汤的美感,不雅观,也扫了喝茶的兴致。
茶漏,就是用来过滤茶末的,一般置于公道杯上。
对于茶叶,尤其是压制过的茶饼、茶砖来说,因为拆封、撬开的过程容易产生碎渣,就必须用茶漏进行过滤。
这样,到杯中的茶汤,才能干净。
茶巾
茶巾,一般以深色、棉麻质感为主,是茶席中稳稳的存在。
保持茶席洁净
茶巾可以用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也可以用来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
如果没有它,茶桌就容易变得湿漉漉的,让茶客产生不洁之感。
若在斟茶时,有杂汤从杯底滑落,还会污染杯中的茶汤,也显得不礼貌。
“客人本位”的待客之道
茶巾的折法亦有讲究,一般分成长方形(八层)与正方形(九层)两种。
用杯(盖碗)泡法时,茶巾呈长方形放茶巾盘内;用壶泡法时,不用茶巾盘,则采用正方形折法。
茶巾虽小,却象征着正统的待客之道。将茶巾的折口朝向主人,意味着对客人的欢迎与尊重。
在茶桌上,茶具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这不是茶道中的刻板要求,而是经过人们长期的经验积累,留下来最顺手的道具。
说到底,茶具是为茶、为人所用,能够流传至今,都是有道理可循的。
看完这篇以后,再去学习如何泡茶,就会更加清楚啦。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具的挑选和茶具挑选的注意事项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怎样用茶则取茶 茶则怎么取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