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好壶的标准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好壶好茶和好壶的标准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决定一把壶好坏的不仅是其自身的工艺水平和泥料,和你日常的使用养护也有关系。好壶都是用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使用、保养紫砂壶的正确方式。
用出一把好壶,先从开壶开始
正确的开壶方法,只需要将壶里外清洗干净,然后用热水冲洗几次。跑上一壶茶,等茶汤冷却后拿去倒掉,洗干净即可。
常见养壶误区:经常淋壶却不擦
泡茶时将茶汁淋在壶上,但不擦也不刷,而且认为淋的越多越频繁,包浆就越快。久而久之,壶表面被覆上一层不均匀的茶垢,毫无美感。
干擦法
在壶干的时候用茶巾反复擦拭壶身,经常这样做会对壶造成一定的伤害。擦壶一定要在壶湿的时候进行,这样才能让壶充分吸收茶汁,减少摩擦受损。
不洗手直接玩壶
在玩壶之前不洗手,直接拿手摩挲壶身。手上经常会沾染汗液与污垢,而壶的吸附能力又很强,不洗手直接擦壶,容易导致包浆不均匀。
浸泡法
有的人为了快速把壶养出包浆,直接准备一盆茶汤,把壶放在里面浸泡几天。这样把壶浸泡在水里就堵住了紫砂壶的气孔,不但养出的壶光泽不持久,甚至会产生馊味。
喝茶的频率
一把壶经常用来喝茶,肯定比不怎么用的壶要漂亮。一次泡一次茶和一天泡三次茶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泡养一段时间后,要给壶足够的休息时间,使壶彻底干燥,以便下次泡养时,更好地吸附。
茶垢留不得
茶垢主体构造是茶叶与泡茶水中的钙盐、镁盐之类沉积附着在茶具表面。再加上茶叶中的呈色物质参杂其间,形成我们平日所见到的茶垢的颜色。
茶后不仅不美观,最主要的是会滋生霉菌。为了自己的健康,建议您一定要定期清理、去除紫砂壶的茶垢。
清理茶垢的方法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流传的去茶垢方法,诸如用牙膏、陈醋、鸡蛋壳等,都不适用于紫砂壶。
紫砂壶吸附力强,如果用这些办法就是毁壶,再用来喝茶都会有种奇怪的味道。正确的办法是,用海绵(一定要无油、干净)蘸上盐或者小苏打清洗,洗的时候用温水最佳。
存放不用的壶
喜欢买买买是人类的天性,毕竟每一次花的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很多壶友,家里的壶根本就用不过来了。
一把已经使用过的紫砂壶,一定要让其完全阴干,壶内不能够有湿气存在。应该放在通风透气、避免阳光可长时间直射的地方。
同时在壶内放一把干燥的茶叶(泡养时用的同种茶叶),不定期看壶内茶叶是否潮湿。潮湿了就更换一把新茶叶。
这样做时因为茶叶会吸收异味和空气中的湿度,避免壶内的茶垢出现霉变。
好壶,是用出来的,拿到了新壶只是第一步。无论壶的价值几何,之要用心养护,都能为它增添光彩。
某壶友跟我说:“现在出门都不拎保温杯了,端个大茶壶就出去。”
今年冬天贼冷啊,不经意间发现壶壶上有条小裂纹,以前天天端详也木有发现过啊,于是猛然醒悟
(1)环境温度太低
在冬天,紫砂壶的壶身温度本身比较低了,如果你用滚开的热水直接用紫砂壶冲茶,就有可能出现紫砂壶开裂的现象,这也属于“惊破”的一种情况。
紫泥壶可能还好一点,朱泥小壶尤其容易开裂。为防止这样“惊破”情况出现,我建议冬天先温一下壶。
用40、50度的水(饮水机的热水大概是5、60度吧)沿着壶壁快速绕壶里外淋壶至壶装满温水,盖上盖子也往盖子上淋一淋温水,让温水把壶预热,然后再用此壶泡茶。
一定注意不要让开水连续固定冲烫壶的某一个点,在环境温度很低时这样弄壶会很容易出问题的。
另外再提醒一下:即使不是冬天,刚用冰冷的自来水冲洗过的壶,也不要马上泡茶或者注入热水暖壶,应该放置在温暖的室温下,让壶自己先热热身,再温壶,便可泡茶。
(2)紫砂壶本身存在“暗伤”,“暗伤”的情况一般有几种:
A紫砂壶在窑里是出现过“惊破”但不严重,有很细微的小裂纹,但这样的细裂纹很短、很浅,没有穿透性的开裂,如果特别注意查看或者用放大镜查看是能够看清楚此小裂纹。
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温度差”,这类壶是不会出现开裂渗水的。
B紫砂壶制作过程中,在壶的各个连接处:壶把、壶底、壶嘴、壶钮,制作人所用的稀泥过少或者是明针把这些连接处的泥刮薄了,那在壶烧制过程中此些连接处就会很脆弱。
如果你使用不当就容易出现问题。
C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你确实磕到过此壶,或者撞击过此壶,只是你当时仔细查看了没有发现壶有什么问题,或者你当时也没有去注意过,但此壶也因此受了“内伤”。
当你使用不当,环境温度和水温反差太大时,已经很脆弱的壶就会出现“惊破”。
D在使用紫砂壶过程中有时候你磕了壶和撞了壶,已经出现了细裂纹,但因为壶本身的颜色深,你眼睛一下子发现不了,等使用时间长了,你的茶垢进入到这些细裂纹中,就把这些细纹明显的展现出来了,你才突然发现怎么我的壶裂了。
之前写过一篇各种壶煮水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大家现在常用的壶的优劣。包括日本老铁壶、铜壶、银壶、陶壶,本次重点说说陶壶。
在说陶壶之前,先说说大家现在常用的热得快烧水壶,我是不建议用这种壶来烧水泡茶的,因为这种壶烧出的水是“夹生”的。
我相信老茶客懂得我说的什么意思:)它唯一的优点,是“快”,等不及的朋友用它无妨。
不过我们的生活节奏够快的了,喝茶嘛,不就是一种“慢生活”吗?着什么急呢?
好,言归正传,来说说陶壶。
我们常常说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那么一个好的器皿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个人以为主要有两个:
1、充分浸出茶的内含物质,发挥茶力;2、让水有一种鲜活的口感;
现来说第一个:充分地浸出茶的内含物质,发挥茶力;
古代有一种煎煮中药的水,称为甘澜水,甘澜水,一作甘烂水,也称劳水,即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反复多次,直至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泡沫滚来滚去,便可用来煎药。
所以智慧的古中国人用这种水来煎药。
陶壶一般较厚,吸热较慢,内壁较粗糙,在加热的过程中水分子在壶内充分地碰撞,就能尽量地将大分子团的水打散,这样煮出来的水,就能充分地浸透茶地内涵物质,让茶发挥出最为极致的效果。
再来说第二个:让水有一种鲜活的口感;
就像我们在城市里吸一口气,可能都是汽车的尾气和一些莫名的杂味,而如果我们去到含氧量高的山林之间,我们深吸一口气会觉得清新是一样的道理。
陶壶因为其所使用的原料颗粒比较粗糙,其颗粒之间的缝隙比较大,所以在煮水的过程中能够与外界的空气交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呼吸”感,让外界的氧气充分融入水中,这样煮出来的水,在口感上就有一种鲜活感。
所以如果以此来看如今市面上的陶壶,那种太薄的,内外施满釉水的,且用料太细的就不太适合了。
陶壶的缺点是易碎,另外因为其材质特点,反复地热胀冷缩,所以也有其使用寿命,不如其他壶能使用很长时间。
最后顺便再说说使用陶壶的炉子,当然最好的是泥炉炭火,但是这个的确玩得比较高端了。
市面上的电陶炉有两种:电陶炉都是用电阻丝发热的,一种发热丝上面是耐热玻璃面的,这种的瓦数一般比较高。
另一种发热丝上面是耐火砖的,这种的瓦数一般不是太高。推荐第二种。
以上内容是关于好壶的标准和好壶好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