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是什么和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要了解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首先我们认识一下建盏与天目盏的定义。
建盏,是中国原生的说法,顾名思义,建指的是建窑,盏指的是茶盏。建窑的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南池墩、水尾岚、大路 、芦花坪一带,建窑的盛名是在宋代时确立的。
一说宋元时期,浙江北部的天目山的很多寺庙都使用一种黑色釉的茶盏,这些茶盏后来被来自于日本的留学僧带回国内,于是在日本被叫做天目盏并逐渐流传开来,并把来自中国的茶盏叫做唐物天目,日本产的叫做和物天目。
下面我们看一下具体的区别。
1、胎质
建盏的胎土用的是福建南平地区的水吉红土,含铁量很高,被称为“铁胎”,用手指轻扣,有清脆之音。
天目盏用的不是“铁胎”,而是普通瓷胎,烧制时更容易控制。
从胎质上比较,建盏质感厚重,露胎处手感粗,而天目盏胎质细腻,釉色变化多样。
2、釉料
建盏的釉料是矿物釉,含铁量也很高,而天目的釉料是化学合成釉,所以,二者把玩时的手感,喝茶时的唇感都有极大区别。
而且建盏采用的是正烧,口沿釉层薄,底部聚釉厚,唇边露锈色,而天目盏唇边圆润。
3、挂釉
建盏只施一次釉,所以难度更大,不易掌握,而天目盏为了追求瑰丽的色彩,往往会上两次或多次釉,技术难度相对小很多。
4、烧制不同
建盏采用的是还原烧技术。
因窑内缺乏氧气,所以烧制时,釉料会发生变化重组,在高温环境下,能还原出特殊的分子结构,形成不同的色相。
而天目盏烧制时大多采用氧化烧。
这种烧制方法更容易控制,而且燃料不会和釉料发生化学作用,只是将釉彩溶解、混合,产生新的颜色,因此能更稳定地烧制完成(也有部分天目盏采用还原烧,但产生的斑纹以及结晶,与还原烧的建盏完全不同,日本、台湾等地烧制的“建盏”已经脱离了建盏的基本特征)。
与天目盏相比,建盏烧制成型更为不易,精品成品率很低,极品更是可遇不可求。
总而言之,天目盏与建盏并不是一个概念,天目盏仅仅是国际通用名称,而建盏则是一个文化载体,是有千年历史积淀的,只属于建窑的荣耀。
学会这四招,轻松辨别建盏的真假,无铁胎非建盏!这是检验真假建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最核心的。
⑴建盏的底胎颜色一般为暗黑色或灰黑色,不仅是外胎,内胎也黑色。
⑵放桌子上后,拿筷子敲打建盏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
⑶胎底粗糙,建盏才能达到既透气又保温的效果。
⑷胎土只能取自福建省建阳水吉一带。
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建盏,胎的颜色很浅,失去了建盏的精髓。大部分胎底使用了化妆土,胎底黑色内胎并不黑,是其他颜色。
在茶城、展会上,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建盏,斑纹与建阳建盏看上去没有有很大差别,而且价格相当便宜,类似这样的建盏就值得注意了!
它可能是其他地方生产的,并不是产自建阳!
这类建盏没有建盏特有的原材料,而是用其他土壤并且添加了一些其他原料和元素,而不是用建阳当地的原矿土和原矿釉烧制的,可能用了一段时间后会褪色,没有光泽感。
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假建盏!
养盏用什么茶最好,有人说:“必须用武夷岩茶,因为武夷岩茶长在岩石上,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够更好与盏结合。”
武夷岩茶最好的正岩茶,有几个长在岩石上?普通的,大部分都是泥巴的山场,哪里有那么多钾钙钠镁铝矿物质?
岩茶适合养盏,其橙红色的汤色,汤色深的茶,附着在结晶体易形成深色薄膜稳定的包浆有了,七彩就有了。
因此许多人养盏,用熟普洱,茯茶,黑茶,凤凰单丛,绿茶 等等都是可以的,但是武夷岩茶,红茶还是最好养盏的茶。
为何?熟普或者黑茶茶汤太浓,容易有茶垢,而绿茶,汤色太浅,包浆慢,养的就慢。
而武夷岩茶与红茶,茶汤的浓淡,汤色最适中,尤其是足火的武夷岩茶或者陈年岩茶,茶汤酒红色,浓淡适中。
以上内容是关于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和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是什么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