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 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寺嶋民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和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 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1

很多人分不清建盏和天目盏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怎么样来区分。今天简单跟大家说说:

用福建南平地区一带含铁量较高的水吉红土为胎底,含铁量高的釉料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黑釉系茶碗,这是我们对建盏的解释。

而天目釉系列茶碗,则氧化烧和还原烧并存,且含铁量也较低,从胎低能明显看出与建盏含铁量的区别。

建盏: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

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施半釉,而器物唇边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因胎土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天目盏:早在宋代,留学中国浙江天目山一带的日本禅僧们,就把当时的黑釉系茶碗(其中也有来自建阳窑的建盏)当作宝贝带回国,他们把这类黑釉茶碗称为天目碗。

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类茶盏的国际通用名,日本和台湾有许多陶艺家,都有烧制天目釉茶碗,不仅釉色变化丰富,且胎质较细腻。

如今,在日本和台湾一般都通称“天目盏”,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

建盏是天目釉系中的一个品种,也是最高端的品种,产自福建南平地区的黑釉茶碗,才能称之“建盏”,它与其它窑口所产的天目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产地不同,胎和釉料是更大的区别。

宋代天目山佛教寺庙林立,香火鼎盛,自南宋始,日本许多留学生来过东天目山。天目山茶好,僧多,在日本还以“天目盏”受人敬慕。

日本盛行茶道,原来茶道中使用的茶碗,最早是从天目寺院中带回国内去,名曰天目盏。

对于天目盏是否天目山所产,国内曾有过争论,不少专家认为是福建建窑所产,理由是天目山一带没有古窑址。

20世纪70年代末,临安县在文物普查中,在天目山南麓的於潜镇凌口村一带发现了古窑址24处,考证为宋代窑址。

并且从古窑址残存的瓷片中发现不少黑釉茶碗的碎片,证实宋代这里确曾烧制过黑釉茶碗,由此证明“天目盏”是名符其实的天目产。

至于日本也不过是在仿烧黑瓷而已,相传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山城人加藤四郎,因为不甘心其父加藤左卫门仿造瓷生产失败,毅然追随高僧道元禅师前来中国,在福建建州等地学习制瓷技术5年之久,回国后相继开窑烧造失败。

最后在日本的山田郡的濑户村(今名古屋市郊)烧造黑釉瓷成功,被其国人称为日本的陶瓷制祖。

建窑以烧造黑釉茶碗(俗称建盏)著称于世。其名贵品种有兔毫,油滴和曜变。

兔毫盏是建窑主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而得名。

油滴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窑当地鹧鸪鸟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故被称为鹧鸪斑。

曜变盏的典型特征,就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兰、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度而变。

我用壶承为你泡茶(我给你泡杯茶)

壶承,既然是为了承载别人,突出“壶”更应隐去浮华,成就主器。采撷茶之珍奇,养一把光华。

器具,因能容纳方成器,所以,“器”也引申为才华,气(器)度,责任与担当。如云海,光为经,声为纬,心耳间织起绵绸的心承,仿佛缥缈云雾间,一派云淡风轻。

壶承(盛),在茶席设计中用来承载包容主器具之用。壶承的出现皆因干泡法的兴起流行,壶承取代茶盘,一切为简,茶台茶席干净整洁,雅致美观,静稳练技养心养俭。

说壶承前,得先说说泡茶里的“湿泡”和“干泡”。

“湿”,顾名思义浪费水是少不了的,几乎大家都习惯在冲泡过程里,注满开水后都顺手冲淋一下壶身,为了冲掉壶身的茶渍,也为了提高茶壶的温度。

那么多开水总不能淋得到处都是吧,于是就有了茶盘这个东西。

各种发展变形到现在,茶盘的材质,样式和形态一直推陈出新中。今天它不是主角,就不赘述了。

而“干泡”,它要的是不冲淋茶壶,不洒出茶水,保持台面干爽。这个泡法多用于观赏性很棒的茶席,但因为不冲淋茶壶,部分茶友觉得养不了壶而不喜欢。

又有些人觉得不方便冲泡,比如乌龙茶这样需保持壶身温度的,而不喜欢这时壶承的作用就凸现了。

壶承主要在于干泡时,可以让我们在美丽的茶席上节制的淋壶。

壶承的形状不规律,或圆或方或者不方不圆最常见的器型还是茶盘微凹然后中心有凸起,当然紫陶壶是放在凸起的位置,避免沾到茶的残水。

清代寂园叟《陶雅》中提到:“盏托,谓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盏则托作圆形而不空其中。宋窑则空中矣。略如今制而颇朴拙也。”可见船形茶托出现于明代。然后各种风云变化发展至今,花样壶承层出不穷。

清洁茶具、茶桌的小妙招

茶具久了难免沾染茶垢,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滋生细菌。品茶是高雅的活动,如果在不洁净的环境下进行,品茶的心情也会大受影响。

清洁茶具和茶桌,也是茶人必备的常识呢。

今天教大家几招,把茶桌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就能愉快的喝茶啦!

茶壶、茶杯

茶壶、茶杯是直接接触茶汤的,茶汤是直接喝到嘴里的,茶具每次用完都要及时用清水洗净,最好再用开水烫一遍,并放在通风处晾干。

不过茶具久了难免也会沾染茶垢,其实用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就能轻松洗干净。

2、可乐,汽水等可做洗涤剂,用来清洗带有茶垢、水垢的容器,这是因为,饮料中的酸性物质与污垢会产生分解反应。

3、玻璃杯上的茶渍可用牙刷蘸牙膏刷洗干净。

4、懒人可使用专门的茶垢清洁剂浸泡茶具,无需刷洗,一冲即可。

5、紫砂壶注意每次用完后及时清洗,用开水烫一遍晾干即可,不要用洗涤剂或刷子刷洗,以免伤害养壶形成的包浆。

茶漏

清洁茶漏,除了用开水冲掉肉眼可见残渣,细密的网布上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茶垢,特别是带有一层尼龙滤网的茶漏,它的优点是网漏更细,而缺点则是久用后容易堆积茶垢,滋生细菌。

1、用软毛牙刷蘸上小苏打,轻轻刷洗滤网即可。

2、金属茶漏若沾染上了茶垢变色,可用食醋浸泡半小时再用牙刷刷洗。

3、茶漏若是用久之后滤网老化,建议更换一块纱布。

茶巾

美国一档科普类电视节目中有一集《看不见的细菌》,他们检查了8种常见日用品上的菌落数,厨房的洗碗布,菌落不计其数。

茶巾也是一样,潮湿的环境下,毛巾非常轻易地成为微生物寄生的温床。

1、每次使用后,将茶巾用热水单独冲洗并晾干。

2、使用一段时间后,定期可用洗涤剂做一次彻底清洁。

3、像普通毛巾用品一样,如经常使用,2~3个月后,最好换一条新的。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不经常用,难免有浮灰累积堆积。特别是茶筒内壁,一般人很难得清洗它。或者是清洗了茶道具没有晾干直接插进茶筒,湿润封闭的茶筒内壁,将会成为霉菌的天堂。

1、茶筒定期清洗内壁,并晾干,能选择镂空竹筒当然更好。

2、每一个沾湿的工具,都要清洁晾干后再放入茶筒,避免干湿混放,保持竹筒内壁干燥。

3、注意竹制品需要保养,不可用开水冲洗,也不可暴晒。

茶盘

茶盘有金属、竹木、石制品,无论是储水式还是排水式的,茶盘的一些边边角角很容易堆积茶垢,十分不雅观,还有排水茶盘的排水管和接水桶,也一定要定时清理,以免堵塞。

1、每次泡完茶之后,把茶具收拾好,台面用湿抹布和干抹布各擦一遍。

2、茶盘的一些缝隙、边角,定期用牙刷蘸一些小苏打刷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盘水管可用粗铁丝疏通,或投入专门的茶垢清洁剂,注入几次热水即可。

茶人不仅仅要把茶泡好、喝懂了,理解和领悟茶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

茶是洁净、高雅之物,对饮茶的器具、环境也有要求,做到物净、心净,方可成就一杯好茶。

以上内容是关于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和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怎样挑选功夫茶具 茶具的挑选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