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中国 茶具 趣谈中国茶具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花样新世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中国 茶具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趣谈中国茶具和中国 茶具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中国 茶具 趣谈中国茶具1

与英国传统、标准的陶瓷茶具相比,中国的茶具样式更加丰富,历史更加悠久。今天,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中国茶具。

  

盖碗

盖碗的优点在于即便没有壶嘴,也能通过盖子挡住茶叶。冲泡完成后,盖子微微打开,茶汤可以倒出,茶叶则留在碗中。通常盖碗茶沏好之后会倒入另一个壶中,以平衡茶汤的浓度。

  

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是用江苏宜兴特产的紫砂制成的。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960-1279)。大部分紫砂壶是紫色或红棕色的,但其实也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的。

紫砂壶通常用于沏泡味道较浓的茶叶,例如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紫砂壶在沏茶过程中会吸收一小部分茶,因此茶壶自身会影响茶的味道。正是因此,紫砂壶只能用于沏同一种茶。优质的紫砂壶可以传承数代,传说有些茶壶已经不用茶叶,也能沏出茶味。

  

茶盘

茶道通常会用到茶盘,用于收集倒掉的茶汤。茶盘通常是木质的,外观精致优美。

  

闻香杯

闻香杯的使用方法较难形容。它比品茗杯更高、更细。人们会将闻香杯放入品茗杯里,然后往里面倒茶。热茶使闻香杯产生真空,然后人们会将杯子倒过来,最后将闻香杯取出,请客人品闻茶香。

  

茶匙

茶匙通常用白瓷或竹制支撑,用于拿取干茶叶。

  

茶夹

茶道过程中,人们不会用手接触茶杯,而是用竹制或金属茶夹以保证卫生。

  

茶针

如果茶叶或茶梗堵在壶嘴,人们会用茶针疏通。

  

茶刷

茶刷用于将茶盘中的废茶刷到一起。

  

茶宠

品茶大师会在茶盘中放一个茶宠,例如龙、水牛等。通常使用紫砂制成,人们会将废弃茶汤倒在茶宠上面,最后落入茶盘。

  来源:TeaCulture茶新说,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最适合男人的10把壶,满满的男子气概

奥玄宝在《名壶图录》中,将紫砂壶喻为各类凡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每把壶都像是一个不同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

男士和女士对紫砂的喜欢和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下面这10把壶可谓非常适合男士使用,满满的男子气概!

秦权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

壶身高耸,由下至上收敛,自然流畅,壶钮为扁弧,拉大纵向空间感。截盖微鼓,沿与盖浑然一体。

龙头一捆竹

内务府奉上数百器皿,道光帝皆不满意,唯有邵大亨的“八卦龙头一捆竹”,令龙心大悦。

内务府奉上数百器皿,道光帝皆不满意,唯有邵大亨的“八卦龙头一捆竹”,令龙心大悦。

德钟壶,是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创光素造型砂壶中的佳器之一,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代宫廷繁缛习气。

德钟又名钟德。钟者,乐器也,礼乐为用,钟音之器为王礼颂。颂之以德。

德钟壶,德清俭素,静静品鉴,正气自然心生,肃起恭敬之心。中华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修身立德,兼济天下。

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壶身是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壶身瘦立,棱角分明又无任何搁手之处。

壶口较小,骨肉亭匀,亭亭玉立。利落的出水是壶身和壶嘴设计最为科学巧妙之处,也是壶友钟爱之处。

鱼化龙

鱼化龙是典型的传统壶型,为明代壶艺名家陈仲美所创。

后经清代壶艺名家邵大亨改进,制成了活动龙首纽、龙尾把、卷浪波涛、鱼龙堆身的紫砂壶。

鱼跃龙门,过而为龙,成就一番大事是每个男人都有过的一个梦想。

传炉

传炉取形明代宣德炉,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

它古朴典雅,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

汉铎

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汉铎壶就是以汉朝之铎为原型。

柱础

柱础本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柱础壶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其造型稳重而大方,以柱础为壶型,使壶显得别致且优美,更显示其稳重,此壶型亦一直流传下来。

仿古

仿古是非常大气的一款壶,它以古代战场上的战鼓为原型,因此也被叫做“仿鼓”。

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线圆

线圆壶40年代开始兴起,历经几代匠人的演变,才得到今天所见的样式。

壶身用两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状,口部与半球状盖相切,壶底简洁,为一捺底,桥梁钮与盖浑然一体,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

怎么从壶的外表去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明末的紫砂研究学家周高起说:“砂壶,有晶光者,最为上乘,有润光者,上乘也,和尚光者,最为贼相”。

这短短25个字却是概括精绝,意思是“有晶体光点的紫砂壶,是最好的;有润泽之光的,是很好的;像和尚脑袋油光锃亮的光,为最差。”是鉴别紫砂壶好坏的科学有效之法。

图解晶润光、和尚光

    

上图是底槽青料砂壶与显微镜下的图片,有大而散的反光点,也有小而密的反光点,视觉上就是晶润之光。

  

上图是朱泥壶与显微镜下的图片,反光点细小而密集,细微密集的光点,视觉上就是润光。

  

上图是显微镜下的图片,虽然也是凹凸不平,但颗粒表面与颗粒之间都是脂浆,反光面是连续的。所以,这类壶经过擦养后、油光锃亮,这就是和尚光。

晶光、润光是视觉感觉上的区别,大而强的光点叫晶光,细而密的光点叫润光。例如一把壶,距离30cm,会感觉是晶光,距离1米,会感觉是润光,是因为视觉感觉晶体反光的强度、密度不同。

  

晶光与和尚光的区别,晶光是密集的、有厚度的点光,和尚光是平面光,当光点越来越密,就是光的深度越来越浅,当迫近平面时,就变成了和尚光。

紫砂壶,没有绝对全是晶光,也没有绝对全是和尚光。

晶光,就是晶相,和尚光俗称玻相,晶相越多,壶越好,玻相越多则越差。

  

具备晶润之光的条件

一是,矿料一定是纯正的好砂料,只有砂粒纯度高的泥料,砂粒才会相互固定,明针的打磨才会对砂粒起作用。如果是等外泥,明针一用力,砂粒陷进去了,粉末泥上来了。

再就是砂粒一定是很整齐的砂粒,如果是杂质多、或者是岩化不均的料,因为它们的烧结温度不同,显色不同,也很难有晶润之光,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用的好泥料。

  

二是,做工上乘,没有上乘的明针功力把砂粒磨平、把脂泥抿净,是不可能发出晶润之光的。

最好的泥如果没有明针工,烧出来是泥浆色,或制作时含水多(如注浆壶)烧出来的是水光多,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好做工。

  

三是,砂壶烧清,即砂壶是烧熟的、烧结的,紫砂矿属于高岭石—石英—云母类型,有优质的颗粒组成,没有烧到结晶的紫砂壶不可能有晶润之光。

  

真正好的紫砂壶看起来不艳,强光下又不刺眼,给人以温润的感觉。如果在显微镜下,这种晶体面的反光折射会很明显。

所以,周高起此法是大道至简,只要学会看晶光、润光就可以了,但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以上内容是关于中国 茶具和趣谈中国茶具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茶具发展的历史背景 茶具发展的历史简介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