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假紫砂壶鉴别 紫砂壶假的有毒吗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锦鼠御猫之九幽血狼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假紫砂壶鉴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假的有毒吗和假紫砂壶鉴别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假紫砂壶鉴别 紫砂壶假的有毒吗1

买壶小心“代工壶”

 

因为近些年紫砂市场上盲目追求所谓“名家”和“职称”。这导致一些紫砂艺人动起了“歪脑筋”,玩起了代工。即壶由别人来做,他只负责出证书,最多盖个款。因此,我们在买壶的时候,一定不要犯“唯证书,职称”论的错误。才能避免被坑害。

规避这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比如逛实体店,同一个人的壶,甚至同一个壶型就有成百上千把;或者一个人的壶几乎所有市场的所有店面都有卖;又或者一个人的壶在淘宝上有成百上千页,那这个人就必有问题了。其实说起紫砂壶代工这事来,《阳羡茗壶系》有云,“今世所传大彬壶,亦有仲芳作之。时人语曰,李大瓶,时大名。”这段话就写了李仲芳为时大彬代工的事情,当然…这是今天的题外话了。

灌浆壶

纯正的紫砂泥是不能用来做灌浆壶的,所以在做灌浆壶的时候会在泥料中加入较多的玻璃水。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就变成很细的泥浆,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壶了。

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500个,加入的玻璃水不会因为高温而挥发,而是会直接渗透到紫砂壶中。而玻璃水的成分除了水、酒精、乙二醇、缓蚀剂外,有些还会加入甲醇、甲醛和甘醇等。要知道甲醇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亮瞎眼的壶

大家都知道,紫砂壶的一大亮点就是经过盘玩后可以形成莹润的包浆。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那是经过盘玩的紫砂壶。

在旅游景点或者某宝上经常会出现,在劣质陶壶表面刷上鞋油或其他颜料,给人泥料润养很好的感觉。如此一来,原本可能就值20块钱的紫砂壶转身就卖几百上千的价格。

今天市场上,有许多新壶亮的惊人,尤其以朱泥壶居多。而这类紫砂壶最大的破绽就在于内外泥料呈现出的状态完全不一致。至于缺点,便是严重影响紫砂壶的透气性。

脏兮兮的老壶

在不少古玩地摊上,我们都能看到许多脏兮兮的老壶。其实总的来说,几乎没有真品。今天,我就打算发表一下对这种脏兮兮老壶的看法。

第一点,紫砂壶是一种文人雅器,把玩十分讲究。所以即便是真的老壶,如果保存现状不佳,也会严重影响其价值。而且经常逛博物馆的朋友会发现,真正有收藏意义(或者说名家制作)的老壶,很少见到脏的不成样子的。

第二点,我强烈不建议大家收藏所谓“老紫砂壶”。因为老紫砂壶的鉴定,可以说是我国陶瓷鉴定的一大难点。比如权威著作《中国陶瓷》中说,“问题是在传世的所谓各大家紫砂壶中,有极大部分是仿品,其鉴定工作十分困难。”一个连权威学术著作都认为很困难的难题,被您通过微信,贴吧,论坛,或者地摊认识的“大神”破解了,您觉得可能性有多大呢?

紫砂壶“曾用名”,你听过几个?

最早记载紫砂陶器茶事的要数屠隆作于1590年的《茶说》,其后许次纾于1597年在《茶疏》上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记下了茶人、文人发现紫砂陶壶“宜于茶性”的特质。

从那以后,500年来紫砂陶壶一直没有统一的称谓。“五百年起个名”,或“紫砂为何姓紫”中曾记下一些紫砂陶壶的“老名”,或者说“小名、乳名”。

紫砂一词最早出自诗人徐渭。明代的书画大家徐渭(1521——1593)曾有一些诗写了“紫砂”一词。如,“青箸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何用迢迢三百里,紫砂盆去买宜兴”等,徐渭指的是茶叶罐,而不是说紫砂壶。其后的著名文献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及其之后300年罕见用“紫砂”的词汇。

在著作中记载紫砂陶茶叶罐早于“紫砂茶壶”,有纪年的是1590年屠隆的《茶说》和《考槃余事》。

明代作家屠隆的描述。屠隆(1541——1605)是明代戏剧家、文学家。他作为作家接触广、视野宽,且著作多。明万历年18年即1590年作的《茶说》,在《藏茶》一章记载:

又在《择器》一章里说:“------金银为优,贫贱者不能具,则瓷石有足取焉-----无釉瓦瓶,渗水而且有土气,用以炼火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亦不必与猥人俗辈言也。”

他还写了以谈家俱为主的《考槃余事》。在这部书中,他记载了文房用品多达40余件,其中介绍了紫砂茶罐。在卷三的《茶笺》中有:紫砂茶罐“宽大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瓦 瓶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袁中郎随笔》杂著卷·时尚。

瓯 注

“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明·许次纾1597年著《茶疏》。饶州,即景德镇地区,这里说“极不堪用”不是其色其型,而是指泡茶功能不如“大而不雅”的紫砂壶。

阳 羡 茗 壶

宜兴罐、砂罐

“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明·张岱著《陶庵梦亿》卷二·砂罐锡注。

荆 溪 壶

“茶疏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明·张岱著《陶庵梦亿》卷三·闵老子茶。

时 大 彬 罍

“自余来阳羡,有客示以时大彬罍,甚小,而其价甚贵。余心恶之,曰:必击碎之为快。而所谓时大彬者,必屏诸四夷为快-------”——徐应雷“书时大彬事”载《明文海》卷二百五十三,页二、三。

宜 壶

“宜壶作者推龚春,同时高手时大彬。碧山银搓濮谦竹,世间一艺俱通神。——陈维崧《赠高侍读澹人以宜壶二器并系以诗》

茗 注

“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清·李渔《闲情偶寄》

宜 兴 泥 壶

“近日一技之长,如雕竹则濮仲谦,螺甸则姜千里,嘉兴铜炉则张鸣岐,宜兴泥壶则时大彬……”——清·王士祯撰《池北偶谈》

瓷 壶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皆吴人。瓷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铜炉称胡四,扇面称何得之,锡器称赵良壁,好事家争购之。然其器实精良,非他工所及,其得名不虚也。”——清·王士祯《居易录》

宜 兴 砂 壶

“宜兴砂壶以时大彬制者为佳……”——清·钱泳辑《履园丛话》卷十二·艺能。

“宜兴沙壶创于吴氏之仆曰供春,及久而有名,人称龚春,其弟子所制更工,声闻益广,京口谈长益允谦为作传。”——清·刘銮《五石瓢》

宜 兴 茗 壶

“尝谓友人钱小谢曰:‘……宜兴茗壶不能刻山水,虽摹古人画本亦不佳。’数语真得此中甘苦者。”——清·蒋宝龄《墨林今话》

宜 兴 砂 注

“壶以宜兴砂注为最,锡次之……”——清·刘銮《五石瓢》。

供 春 小 壶

“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制宜兴茶壶者,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清·周澍《台阳百咏注》

宜 兴 甆 壶

《宜兴甆壶记》是1654年春天周容在《朱萼堂》观看徐龙文现场制壶的记录。据台湾历史学家徐鳌润先生2023年出版的新著中考证,“甆”字为时大彬创造。时大彬把“紫砂陶和宜鈞”合在一起,创造了“甆”字,可惜不为知识界认可,故周高起不用“甆”字。后来,吴骞录辑《阳羡名陶录》时,把“甆”改为了“瓷”。

宜 兴 紫 砂 陶

作为专用名词“宜兴紫砂陶传统技艺”,于2023年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宜 兴 紫 砂 壶

2023年,作家蒋巍陪同公安部领导访问葛盛陶庄,本土作家徐风作陪,公安部文联盛清宪、河南广电局张海容等齐聚陶庄,艺谈甚欢之下,在陶胚上刻下了“世界是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这句赞美词,从此宜兴紫砂壶的名字广为流传。

【紫砂专栏】掇球壶,无可比拟的美!

掇球成为每个艺人必做的壶型之一,它的气势非其他类似壶型可比拟,现在的一些名家也有掇球精品出现。

掇球壶

紫砂历来以外型丰盛,古拙宽厚见长。壶的艺术演变已久,别具特色,由泥料到款式再到镌刻,历经一程又一程。

掇球壶,壶中最具特色的一款经典紫砂壶形之一。壶身是一个大球,壶流一弯半,其口小根大,壶盖是半个球,而壶嘴及壶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壶。从整体造型看似乎并不像球,但细细曲解无不取之于球。

紫砂壶的魅力在于千变万化,样式繁多,在同一类型的壶型下不同的名家做出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风格。

一款紫砂壶外型能不能吸引人,除本身的造型外做工外,另一重要因素是比例,众多紫砂壶型中,能将比例诠释得最完美的是掇球壶。

历史上制作掇球最著名的三位艺人

由雍正年间出现的莲子大壶转变而来,沿着 邵大亨、邵友廷、程寿珍 一线进行了三度创新,三人的掇球各具特色,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不同风格。

1

  大亨掇球  

掇球,始于邵大亨。由莲子大壶转变成其球壶型,而掇,也是有坠落之意,意寓为落起来的球。

大亨生性高傲,不畏权贵,一壶千金难求,却为了救贫穷丫鬟,一掷多壶,他的壶雍容大气,气韵生动,壶也如他的人一样,明月清风,昂扬挺拔。

2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作。沿袭了“大亨掇球”的身雄气沉。“友廷掇球”又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

壶身与壶盖的连接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钮球形更圆,壶形也更贴近“掇球”之名。

从审美角度欣赏,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3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作,他在“大亨”和“友廷”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

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壶盖更具夸张。变得更加高耸、挺拔,更有“掇球”的意味。 

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圆润饱满,骨肉亭匀,器宇不凡,宛若一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正所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掇球壶容纳刻绘,不一样的美!

紫砂镌刻,与古印陶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古印陶的延续,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把没有刻款的壶,使人感到不完整,价值平平,一把刻款不好的壶也使人感到艺术内涵不够。

掇球(可定制)

文以壶传,壶因文贵,刻画图文与壶搭配调和,既不夺其美,反愈增其色。

每一把紫砂壶都应该烙下茶人自身的印记,每一把传世好壶,都应该有一个故事,一段属于自己的情缘。

寓草木有情,情情景景,刻之于壶,脉脉传情,耐人寻味。

 全手工陶刻

人与壶的一见如故,是可遇不可求。你有没有想过,将心仪的文字刻于钟爱的紫砂壶之上成为永恒,品味着这独一无二的风采,一起沉淀这岁月的美好。

友情提示,配图为作品实景实拍,禁止盗用。

以上内容是关于假紫砂壶鉴别和紫砂壶假的有毒吗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20年前紫砂壶 价格 2000年以前的紫砂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