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真假朱泥壶鉴别方法 朱泥 真假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天下女人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真假朱泥壶鉴别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朱泥 真假和真假朱泥壶鉴别方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真假朱泥壶鉴别方法 朱泥 真假1

朱泥壶,多以小品为主,娇俏可爱,因此也广受壶友喜爱。但朱泥储量相对较少,优质朱泥本就比较稀贵,也就成了泥料造假的重灾区。

原矿朱泥 西施壶

那么怎样才能买到正宗的原矿朱泥呢?请看下文。

原矿朱泥的分类总的来说,行内一般把朱泥分为三种:黄龙山朱泥、小煤窑朱泥、赵庄朱泥。

1、黄龙山朱泥是山顶黄石与紫砂矿间夹着一薄层油脂泥,烧成后朴质无光泽,呈橙红色。

2、小煤窑所在地,盛产朱泥,产量最大,烧成后颜色娇艳亮丽。

3、赵庄以出产红泥而著名,赵庄朱泥是烂黄石与红泥矿间的夹脂泥,其量亦少,烧成后色泽暗红。

真原矿与假原矿

真原矿只有一种:

将朱泥原矿石风化后用一定目数筛子筛分后加水和制并陈腐而成,除清水外,不加任何其它物质。

原矿朱泥 鱼化龙

假原矿分为以下几种:

1、用外山料冒充本山料,如市面上有用浙江长兴的嫩红泥冒充赵庄朱泥的。

2、为了掩盖泥料中的过多杂质,冲入很细的泥浆。

铁黄粉

3、在别的泥料中加入少量铁红粉与铁黄粉,如在白泥或浅色嫩泥中加铁黄粉,生胚为黄色,烧成后呈朱红色,冒充黄龙山原矿朱或小煤窑朱泥。

假朱泥的特征

1、真假需要上手看,某宝上100元包邮的朱泥壶还号称全手工的肯定不会是真的,但是照片看起来质感却很棒。

2、成壶,颜色亮、油、异常滑,没有紫砂的温润感。

某宝上几十元包邮的假朱泥

3、适茶性差,泡茶发闷。

灌浆假朱泥壶

4、朱泥难做,造型怪异,体积过于大或过于小,同时发色不佳的不仅是假朱泥也可能是注浆壶。

真朱泥的特征

1、朱泥结晶度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但仍旧保留紫砂的特性,泡茶透气。

原矿朱泥

原矿朱泥 德钟

3、含砂量低。和本山绿泥一样,烧制后几乎看不到颗粒。

玩壶需谨慎,擦亮双眼,不要被骗。

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华茶艺美学的表现形式——茶器之美(请分享下您眼中或心中的中国茶艺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茶器之美

清代以后,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紫砂器为主的局面,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彩瓷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包括青花瓷、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青花瓷茶具花纹蓝白相映,色彩淡雅,华而不艳。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加之彩料之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瓷茶具的魅力,青花瓷茶具无论是器形,还是造型、纹饰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如南瓜壶、柿扁壶、梅段壶、竹节壶等,工艺写实表达逼真,写意的表达出浓郁的艺术趣味;筋纹型的线条脉络有致,卷曲和润,体现紫砂茶具的工艺美及欣赏价值。

近代随着玻璃工业的崛起,玻璃茶具兴起,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可塑性强,制成的茶具,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用玻璃茶具冲泡茶叶,茶汤的鲜艳色泽、舒展姿态以及在冲泡过程中的沉浮移动,都尽收眼底,冲泡细嫩名优茶,最富观赏价值。

内容来源:《茶文化学》第三版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华丽丽的茶具(优雅的茶具)

叶老师说

泡茶用贵器,泡茶者难以安心。

而品茶的人也会因此而分心,

从而把关注从茶转移到茶器上去了。

一处画室;一个画家;

一个泡茶人

画家拿着一个漂亮的杯子,怡然自得地喝着茶。

“我就喜欢这个杯子,你看这个颜色和形状,我看了就觉得美,难道这有错吗?我们不是天生就喜欢美的东西吗?”

泡茶人也拿着一个杯子,白瓷,非常朴素无奇的白瓷杯。

“你说的没错。我只是问你,当你去买画笔的时候,是买好看的还是好用的?”

“当然是好用的了。”画家不仅笃定,甚至有点儿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是对她的侮辱。

“那就对了,你画画是专业,所以你在选择工具的时候会选择好用的。然而你对于茶的审美的确是业余的。茶是味觉的审美。对于一个泡茶的人来说,茶具是他的创作工具,所以他选择茶具就如同你选择画笔一样,首先是从实用出发。这是不需要分辨和思考的事情。”

“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懂了。”画家有点儿豁然开朗的意思。“那,另一个问题来了,难道味觉的审美就要拒绝视觉的审美吗?就不能二者兼顾吗?”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

其实,不仅仅是画家,在不同的场合,我总是在进行着类似的交流。

一切的美,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只要你认为美的,它就一定给予了你相应的回馈。这种回馈非常珍贵。这种基于个人的感受也是没错的。一旦进入特定的环境之中,我们就必须去正视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职责,或者说我们的责任是什么?这也是“君子务本”的“本”。一旦把“本”给忘了,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混乱当中。

泡茶,艺术。泡茶艺术

作为泡茶者来说,泡出最好的茶汤是一个从业者的天命。就像一个画家画出最能表达心意的画,一个弹琴的人弹出最动听的琴曲。

成全这幅画的纸和墨是原材料,笔是创作工具。所以,厉害的艺术家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工具和原材料,他把多数的精力都花在创作能力的提升上,及其对于原材料和工具的把握上。

一个琴家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拥有了一把名琴,而是因为他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拥有名琴而不会演奏者,只能说是一个收藏家。

反观目前我们的茶人,几乎都拥有一定的数量的名茶、名壶。而对泡茶技巧,却通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毫不留心。

“茶的本来的味道。

茶有真香,茶有真味。”

这些熟悉的话语一下子就把喝茶的这样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上升到哲学、生命的高度之上。你有异议就是对“本来的味道”,“真香”“真味”的否定。加之更有人说“茶有真香,真味,做人要有真心”,故而,茶就不仅仅是茶了。

好像为了衬托茶的珍贵,于是就用美器、贵器来泡茶,来盛茶。而个人对于美器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于茶汤滋味的关注。

喝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其实就是一个喧宾夺主的游戏。

“自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套用在这里是——“茶啊,有多少忽悠假汝之名”。

“养壶,养壶山。水一冲下去就有茶味。”多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真的需要养出壶山吗?隔年的茶垢冲出的滋味你真的敢尝一下吗?

我们专心的泡着茶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专心的保护着名贵的茶具。轻拿轻放都是为了保护茶具不受磕碰,我们爱惜的不是物,而是贵。或者,我们只是在专心的做着表演。对于茶汤滋味的关注只是顺带。

泡茶用贵器,泡茶者难以安心。而品茶的人也会因此而分心。从而把关注从茶转移到茶器上去了。

老子曰: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用在这里也是极为恰当的。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这个“盗”就特别的有意思。原意是指不行盗窃之事,不起盗心。而用在此处,恰恰可以说我们爱茶之心已经被精美的名贵的茶器给盗走了还不自知。

呜呼哀哉。

茶行业里的人通常会用一个词“懂茶”,好像一懂茶了,你就特别厉害了。其实没有不懂茶,也没有人懂茶。

茶有多面,人也有多面。

当下,

你的心在味上,

你的心就在位上。

以上内容是关于真假朱泥壶鉴别方法和朱泥 真假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观潮 观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