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 天目盏和建盏哪个好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袁雪儿的歌曲大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天目盏和建盏哪个好和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 天目盏和建盏哪个好1

要了解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首先我们认识一下建盏与天目盏的定义。

建盏,是中国原生的说法,顾名思义,建指的是建窑,盏指的是茶盏。建窑的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南池墩、水尾岚、大路 、芦花坪一带,建窑的盛名是在宋代时确立的。

一说宋元时期,浙江北部的天目山的很多寺庙都使用一种黑色釉的茶盏,这些茶盏后来被来自于日本的留学僧带回国内,于是在日本被叫做天目盏并逐渐流传开来,并把来自中国的茶盏叫做唐物天目,日本产的叫做和物天目。

下面我们看一下具体的区别。

1、胎质

建盏的胎土用的是福建南平地区的水吉红土,含铁量很高,被称为“铁胎”,用手指轻扣,有清脆之音。

天目盏用的不是“铁胎”,而是普通瓷胎,烧制时更容易控制。

从胎质上比较,建盏质感厚重,露胎处手感粗,而天目盏胎质细腻,釉色变化多样。

2、釉料

建盏的釉料是矿物釉,含铁量也很高,而天目的釉料是化学合成釉,所以,二者把玩时的手感,喝茶时的唇感都有极大区别。

而且建盏采用的是正烧,口沿釉层薄,底部聚釉厚,唇边露锈色,而天目盏唇边圆润。

3、挂釉

4、烧制不同

建盏采用的是还原烧技术。

因窑内缺乏氧气,所以烧制时,釉料会发生变化重组,在高温环境下,能还原出特殊的分子结构,形成不同的色相。

而天目盏烧制时大多采用氧化烧。

这种烧制方法更容易控制,而且燃料不会和釉料发生化学作用,只是将釉彩溶解、混合,产生新的颜色,因此能更稳定地烧制完成(也有部分天目盏采用还原烧,但产生的斑纹以及结晶,与还原烧的建盏完全不同,日本、台湾等地烧制的“建盏”已经脱离了建盏的基本特征)。

与天目盏相比,建盏烧制成型更为不易,精品成品率很低,极品更是可遇不可求。

总而言之,天目盏与建盏并不是一个概念,天目盏仅仅是国际通用名称,而建盏则是一个文化载体,是有千年历史积淀的,只属于建窑的荣耀。

男生盖碗抓法

男生盖碗抓法:拿盖碗时,手势不偏不歪,食指居中,轻压盖碗,中指、拇指分别夹住盖碗的中部提起,动作要快;开始斟茶时,食指稍松,向前倾斜,以便盖碗自动略开,把茶汤倒出;中指方位及高低始终要保持平衡,以免热茶溢出烫手。

使用盖碗的技巧:

盖碗的好处在于好控制,因为它出水快,洗茶刮沫方便,出水后看叶底,闻叶底能够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推荐阅读:苦荞茶和大麦茶的区别,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

其实要控制好盖碗并不难,但前提是要选对盖碗,具体的前面已经说了。然后就是茶叶投置到盖碗后,入水只要水盖过茶叶即可。

不能过多。有的人入水时很喜欢把水倒满盖碗盖住。这样子做的话,会很烫。

紫砂壶的落款小常识(如何认紫砂壶底款字)

紫砂落款常识,钤印(qián yìn)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件或书画、书籍上面的印章符号,即加盖印章。

其意义在于表明所属者对加盖印章之物的拥有权、使用权或认可。

通俗意即“盖印章”,是书画等作品在即将完成时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艺术。

钤印始于北宋苏东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01、落款的位置

通用的落款选在壶盖内、壶底、壶把或者壶内腹四个部位。

款识大小适宜遵循三点:

一、与壶的大小相协调,壶大款识大,壶小款识小;

二、与所处部位相协调,不夺彩;

三、盖在底部的款识须比壶盖、把梢款处大一些。

02、落款的数量

你有没有观察过,你的壶上盖了几个章?

虽说现在制壶的章一般出现在壶盖内、壶底、壶把或者壶内腹,但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如部分印章也会在壶身外部出现。

一把壶上有几个落款,要视情况而定。

03、名家名款

历来制壶高手和名家对自己所钤印款都十分重视和讲究,所用之印章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

知名的艺术大师所用的印章也必定是出自金石大家之手,下面列举几位名家大师的款印。

1、顾景舟印章

2、蒋蓉印章

3、吕尧臣印章

4、裴石民印章

5、汪寅仙印章

6、王寅春印章

7、吴云根印章

8、徐汉棠印章

9、周桂珍印章

10、朱可心印章

11、自名斋、号印款

以上内容是关于建盏和天目盏有何区别和天目盏和建盏哪个好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装不满的壶 壶倒不出水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