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具搭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怎么搭配好看和茶具搭配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在购买茶具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成套买,如上图就是完整的一套茶具,搭配起来不必太费心思,但永远就是那一套,有点单调。
有的人喜欢单买,这次淘回一个壶,下次淘回一个杯,再下次又淘回一个茶荷搭配茶席时,费点心思,动动脑筋,常常能搭配出惊喜的效果来,可变换的花样也很多。
笔者的茶席,也常常是“混搭”的,今天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些小诀窍!
紫砂
紫砂壶是很常用的泡茶器,搭配紫砂壶的杯子可以是紫砂的、陶瓷的,甚至是玻璃的。但是壶承就没那么容易配了,壶承起的是一个承载的作用,用颜色深一点质感粗犷一点的铜、石、木,甚至粗陶等,更有韵味。
玻璃
玻璃器皿晶莹透明,是一种很百搭的材质,比如说玻璃的公道杯搭配不同的茶具都很自然。
不过,玻璃茶具的使用也是有季节性的,在夏天的时候,用玻璃茶具在视觉上能起到一种清凉的感觉,但是天冷的时候看起来就很冷。
茶具所给人的感觉也是茶席布置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瓷器
瓷器质地光洁精致,与陶器的粗狂深沉不同。因此瓷器适合搭配材质或器型更加简约、典雅的茶具。
能够给人一种雅致、淡然的感觉。选择瓷器还是陶器来泡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要泡什么茶,在这基础上再考虑美观,毕竟茶席是为茶服务的。
竹木
注意竹木有偏浅的原竹色、原木色,也有经过烤制碳化的深色,可以根据其他茶具来选择。
布置一个茶席,不必拘泥于同样的材质和色彩,用不同的茶具,多进行试搭,往往能搭配出比一整套茶具还好看的效果呢。
由于银壶的特性,许多新手不知如何保养,最近很多朋友给大唐君发消息,想知道如何保养银壶。
“怎么开壶?”“茶垢、水垢怎么处理?”“日常使用该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针对银壶挑3个常见问题给大家解答一下:
第一次使用,如何开壶?
第一步,用水将银壶里外清洗几遍;
第二步,放些茶叶冲泡一两次,消除新壶可能有的异味以及清除残留的杂质;
第三步,加入70%-80%的水,用电陶炉烧开后将水倒掉,重复几次后,银壶即可正式烧水泡茶了。
有水垢、茶垢怎么办?去除水垢、茶垢
有些朋友可能用银壶来煮茶,我们可以先把茶放到银壶里面煮一次,在水沸腾烧开之后要及时将茶水连带茶叶一次性倒出来。
不然茶水在银壶里面时间久了,银壶内壁就会产生茶渍或是茶垢,让银壶变黄。
长时间使用银壶之后,银壶里面会有一些水垢、茶垢之类的东西,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去掉这些东西呢?
1、小苏打
用小苏打放在银壶里面浸泡一晚,第二天把小苏打清洗干净,然后里面的茶垢、茶渍那些也一起清洗干净了。
2、牙膏
牙膏可以用来处理银壶的氧化,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茶垢。
3、土豆皮
这个方法可能大家都比较少见,把土豆皮削了之后贴在银壶有茶垢的地方闷上一会之后用水把它清洗干净,也可以去掉茶垢。
日常使用如何保养?
银壶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发黑,这正是纯度高的表现,不影响正常使用,只需在壶身外表用牙膏、棉布(忌用硬菜瓜布)擦拭清洗,亦可用擦银布或洗银水清洗,保持洁净。
在泡养过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万不要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擦,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银壶质感。
每次使用完之后要擦干水分,用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如若是长期不使用的话,就在擦拭后,用软布或者纸包裹并放在阴凉处保存。
银材质较软,使用时应该轻拿轻放,避免磕碰,否则极易造成变形。
宜用电陶炉或炭火加热,不宜用电磁炉加热,因为大部分的电磁炉不能对银壶加热。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银壶本身洁净无味,用来烧水煮茶,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将茶香很好地释放出来。
新手们只要掌握好养壶的技巧,定能将自己的爱壶保养好。
茶具作为茶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相传,新石器时代晚期,神农氏在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发现茶有神奇的解毒功效,茶的药用价值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最初人们对茶的认识仅停留在药用价值的阶段,咀嚼茶叶,或把茶与其他食物混用。
当时,人们已经择地而居,生活渐渐地稳定下来,并开始制作简单的陶器.存当时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一器多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可见,在茶叶的最初利用阶段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如果说一定要找寻源头的话,新石器时代的陶罐、陶钵倒可以看成茶具的源头。
东汉时期由浙江上虞一带的制瓷工匠创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器具,这也为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晋时期,茶具的使用更为普遍,西晋著名文学家杜毓的《舜赋》,是第一首吟咏茶的诗赋,对茶器的描写提到“器择陶简,出自东隅”。
一般理解为茶器选择陶瓷器,这些瓷器来自东边的瓯(隅通瓯)窑。瓯窑青瓷规模很大,当时人们选择瓯窑青瓷作为茶具已很普遍。
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在南方一带的上层社会渐渐流行,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中,开始出现茶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瓷盏托,盏托的使用目的是为了防止茶碗烫手而设计的,这种新器型在日后得到了更大发展。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除享誉盛名的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外,浙江的越窑、龙泉窑青瓷,福建的建窑、同安窑,江西吉州窑,北方的磁州窑均生产陶瓷,这些窑口大量生产不同类型的茶具,千年之后,我们借助这些陶瓷茶具可以领略当时饮茶之盛况。
明代的茶具从材质上来讲,以瓷器和紫砂为主。明代景德镇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国的制瓷中心转移到景德镇,烧制的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进,而明代仿宋代定窑、汝窑、官窑、哥窑的瓷器也很成功,特别是永乐朝烧制的白瓷,胎白而致密,釉面光润,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韾,明如镜”的特点,时人称之为“填白”,以“填白”釉烧制的茶盏,造型稳重,比例匀停。
特别是乾隆一朝,新创了集各种工艺于一体的陶瓷,并能生产仿木纹釉、仿石纹、仿青铜彩、仿绿松石釉的瓷器,把中国陶瓷工艺推向历史的新高峰。
康、雍、乾三朝皇帝都喜饮茶,曾在宫中多次举行茶宴,宴请文武百官,场面宏大,景德镇瓷窑生产大量茶具来满足宫廷饮茶的需要。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具搭配和茶具怎么搭配好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