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了解紫砂文化的意义 了解紫砂文化的书籍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梦非梦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了解紫砂文化的意义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了解紫砂文化的书籍和了解紫砂文化的意义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了解紫砂文化的意义 了解紫砂文化的书籍1

一件成功的紫砂作品不但要有巧妙的构思以及创新的灵感,更需要经过无数道复杂的成型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不但要有艺人精湛的制作技艺,也要有繁杂的制作工具,两者缺一不可,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紫砂艺人们用的这些“器”便是经过历代紫砂艺人不断的创新、改革和研究出来的。

 

“不会做工具,就不会做壶。”这是紫砂泰斗顾景舟向徒弟们灌输的第一个理念。

制壶工具顾景舟所用工具
紫砂壶所用工具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顾景舟可以说是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曾自创堂号为自怡轩。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得用”是一句宜兴方言。内涵是丰富的。得,得手、顺劲、应心;用,不仅要好用,还要耐用。

 

做一把壶,要多少工具?顾景舟的一把掇只壶,用了二十多道工序,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这一百二十多件工具,只用来做掇只壶;如果,换做另一种壶,那工具就要重做。为什么?因为,壶不同,制壶的工具也应不同。顾景舟要求徒弟们用十个抽屉来装工具。这一点,与坊间的铜匠颇为相仿。铜匠的工具,是用担子挑的。

何为工具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有史以来,工具为人类服务,创造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尤其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演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文化遗产受到重视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不但将人类社会延续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划归为亟需保护的人类文化遗产,而且将工具、实物等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究其缘由,一方面,就普通劳动而言,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物质文明史上起着减轻人类劳动负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是人类创造力得以表现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分工使得传统手工技艺朝向精细化发展,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工艺美术随之诞生。

对于美的表达,手工制作者施艺的过程中要达到完美和优异,除了艺人以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技艺水平进行巧妙处置和平衡外,工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民间手工艺界就流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等谚语,工具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明代正德年间(1491—1521),金沙寺僧“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萌芽时期的紫砂器制作借鉴陶器的制作技艺,用捏筑的方法塑造器物的外型。至供春时期,紫砂器的制作技法向前推进,“斫木为模”,并“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时大彬时期,紫砂器的制作方法走向成熟,“时悟其法,则又弃模。而所谓削竹如刃者,器类增至今日,不啻数十事”,自此,形成独特的手工制作技法,并发展出一套完备的工具体系。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所使用工具材质以金属、木材、竹子为原材料,而竹子则是紫砂工具的一大特色,所占比重极高。宜兴盛产竹,是江苏省最大的竹制品基地,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誉。连绵苏、浙、皖三省几十万亩的竹海,纵横八百里,形成了一片竹子的翡翠海洋。竹子质地坚硬,弯曲强度、抗拉力和承重力极强。同时密度大,伸缩小,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变形,是紫砂工具就地取材的理想原料。紫砂工具通常可以分为基础、成型、整型、刻画、抛光、钤印等几类:

类别

工具

基础工具

泥凳、套缸、搭只、木转盘、辘轳、矩车、泥扦子、滋泥筷、水罐头、喷水壶、水笔帚

成型工具

拍子、鳑鲏刀、尖刀、挖嘴刀、小铜管、盖座、的捻子、骨头针、虚坨

整型工具

木鸡子、独果、蓖只、复只、砑只、勒只、线梗、捖石

刻画工具

刻刀

抛光工具

明针、皮毛布

钤印工具

印锤、顶柱

泥凳:凳形的紫砂制作工作台,通常由硬木制成,现在两侧凳腿多改为了柜体,以方便收纳制作工具。

套缸:用于放置紫砂坯体半成品的粗陶缸,上面覆薄膜(先前无薄膜时用湿布)和缸盖,以保持缸体内的湿度,防止坯体风干,便于后期继续制作。现今多用塑料便携箱代替。

搭只:古称“椎”,即一种敲打泥条、泥片的器具。“用木重首作椎,椎唯练”,搭只从日用陶成型工具演化而来,呈带柄半圆柱体状,搭面中间微凸、四周略低、光洁细腻。通常由硬木制成。

辘轳:木转盘的改良形式,借鉴陶瓷拉坯工具而来。由上下两只圆盘及中间一圆柱组成,里面的轴承可以使盘面自由旋转,相较木转盘稳定性强,容易操控。

矩车:亦称“规车”,是一种裁割紫砂圆片或开口片的基础工具,由矩车柄、规脚、刀片、规脚榫四个部分组成,可自由调节尺寸。质地一般为竹木材质,矩车钉为铁片制成,销钉为竹质或木质。

泥扦子:从柄到首逐渐变窄变薄的尺状工具,用于抹平拍打后的泥条或起放泥片,通常由竹片或硬木制成。

滋泥筷:用来调制滋泥或将滋泥涂抹于紫砂坯件上的长形条棍。

水罐头:用于明针保湿的储水容器,多为紫砂制成,中间常见一道隔山,便于干湿分离。

喷水壶:紫砂坯体保湿的容器,底部为一圆柱形储水容器,上部为一水平中空的直管,使用时通过吹动上部的小管喷水,多为紫砂材质。现多为塑料手动喷水壶替代。

水笔帚:用布扎制,沾水湿润后涂抹于坯体防止干燥的保湿工具。现多用毛笔代替。

拍子:用来拍打身筒、拍片子、推墙刮底的木制用具。古称“掌”,“一薄一厚,分听土力”,根据泥料的特性,拍子有大有小,质地以不易变形的硬木为主。拍子是紫砂工艺的基础工具,通常打身筒的拍子起码要有三把,大、中、小各一把。

鳑鲏刀:用来切削紫砂泥条、挖挑坯件的细柄刀具,因刀头形似“鳑鲏鱼”而得名。材质有钢制、木制等。鳑鲏刀以刀面弧度适中、刀头尖中带圆的为佳。

尖刀:紫砂成型过程中进行切、削、挑、挖、刮等动作的刀具,通常用来雕琢嘴部、钮部或复滋泥等用途。古称“鑐”,其形状及作用为“长视笔,阔视薤,次减者二,廉首齐尾,亷用割,用剃,用剔;齐用抑,用趁,用抚,用推,凡接纹深浅,位置高下,齐亷并用,壶事此独勤。”鑐,是锁中的簧片,这里形容很薄的刀片,尖刀长如毛笔,阔如韭叶,一头锋利、一头平正,锋利的一面可以割、剃、剔,平正的一面可以压、抚、推坯体。是镶接、塑型的主要工具。用旧了的鳑鲏刀通常不会丢掉,可以改良成尖刀继续使用。尖刀的种类形制较多,有铁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弯尖刀等。

小铜管:一种细长的金属管,用于钻凿流根部的出水孔。

挖嘴刀:砂壶嘴洞挖制的金属刀具。一端尖直,另一端弯曲如蝎尾。

盖座:用于承载盖坯的环状基座,制作盖子时使泥坯不变形。

的捻子:的子的制作工具,通常由一根细小的竹剖切而成。在制成的子时,与圆柱形的泥段成直角搓动,捻出球形的的子。小竹管的弧度决定的子的形状。

骨头针:制作的捻子时插于泥段中心,起到固定作用的小细棍。

虚坨:一种用于制作壶盖等凸面的辅助模具,使用时将泥片置于其上,用手轻拍泥片边缘,泥片因边缘受力中间上凸。一般为石膏、木、紫砂材质。

木鸡子:两端平齐的椭圆形木头,因形似鸡蛋而得名,《宜兴瓷壶记》中形容其为“有木如肾,补规万范所困”,用作规整圆口内沿及子口。

独果:用于规整嘴洞、盖眼的小柱体。《宜兴瓷壶记》形容独果为“钗之股”,形似古代妇女装饰用的钗。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平头和尖头两种制式,材质以木、竹为主。

蓖只:《宜兴瓷壶记》载:“用竹木如贝,窍其中纳柄,凡转而藏暗者籍是。”用于紫砂壶身坯体轮廓的修整,由自然弧度的竹片制成,常见的有肩蓖只、腹蓖只、盖蓖只等。

复只:整理、定型滋泥的专用工具,通常在添加壶身肩线和壶盖上复线时使用。

勒只:一种修整颈、底、足等与壶身交接转折处的长条状工具,两端根据紫砂造型的需要呈现一定的线条形变换。

线梗:修整器物外表装饰线的一种长条形工具,有牛角、金属、竹、塑料等材质,因器物线形和部位的不同,每种线形都需要不同的线梗。

砑只:雕琢器皿细节的工具。平面微凸,边缘呈一定的小弧度,用来修饰器型细部的转折部分。

捖石:是一种转角略带弧度的小方片,一般“用石如碓,为荔核形”,通常用来加工底和盖内部的滋泥填充后的死角,使内壁光洁圆润。用竹、紫砂、塑料凳材质制成,分捖盖石和捖底石两种制式。

刻刀:一种紫砂坯面的装饰工具,由刀片和刀管两部分组成,通常用来镌刻名款、书法和字面,增加紫砂器的文化属性。

明针:古称“角”,为牛角制成的薄片,其形“阔寸,长倍五,或圭或笏,具前薄后劲,可以服我屈伸,为轻重用。用于紫砂表面精加工,前粗后细,通过在成型的生坯表面进行刮压,使器物表面光滑规整。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身筒明针、嘴鋬明针、盖头明针等。

皮毛布:紫砂器皿表面抛光工具,通常采用细软、光洁的软猪皮制作而成,主要用以加工坯件的转折部位及明针触及不到的地方。

印锤:锤状工具,用于敲制印款,常用木头或金属等材质制成。

顶柱:支撑坯体的柱状工具,用于辅助印款的敲制,通常将制作完毕的紫砂坯体倒置其上,然后通过印锤敲击印章在底部形成印款。由木头或紫砂材质制成。

对紫砂壶的三种感觉(紫砂壶给人的感觉)

玩壶,玩的是一种感觉。玩壶的路上,从小白到精通,对紫砂壶的感觉也有很多种。

每种都代表了一个阶段的状态,你是第几种呢?

 

(推荐阅读:一斤茶叶有多少,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

第一种:想要一把紫砂壶的感觉

某一天开始,你萌生了想要拥有一把紫砂壶的感觉,你开始四处搜寻资料,想要了解紫砂壶。

 

你打开了浏览器,再打开搜索引擎检索紫砂壶,开始搜集紫砂的知识,你也尝试着去买壶。

渐渐的你对紫砂壶的泥料做工都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以前几百块入手的紫砂壶已经弃之不用,想要寻求更好的紫砂壶。

第二种:不能再买了的感觉

这时候你对紫砂壶的泥料和工艺水平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判断,总想入手更好的,你开始研究起职称,试探着向价格更高的壶入手。

 

开始有朋友找你帮忙鉴定紫砂壶,你对紫砂壶泥料、做工好坏的判断已经到了十分厉害的地步,一眼就可以看透泥料的好坏,对基本款式、基本泥料的紫砂壶已经是轻车熟路。

第三种:离不开的感觉

紫砂壶已经成为了你的一种生活方式,你买过很多壶,也见过很多壶。

你对紫砂壶的做工、泥料的判断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紫砂壶的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紫砂壶作假内幕、紫砂壶泥料作假内幕十分了解。

 

你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并且已然可以做到以壶养壶,以藏养藏,已经步入了收藏家的行列,玩壶不需要再占用其他的资金来源。

几十款特造型的紫砂壶(十大经典紫砂壶型)

-

今天的帖子分享一组奇特造型的紫砂壶,

这些壶造型虽有异与我们日常所见茶壶,

而给人的印象却并不止于奇形怪状,

作品造型,设色逼真,

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自成独立的艺术风格。

装盛着制壶人的良苦用心的壶。

80年代 蒋蓉金铃子壶

80年代 蒋蓉青蛙莲芯壶

当代 蒋蓉制荸荠壶

当代 蒋蓉制蛤蟆莲蓬壶

当代 蒋蓉制巧色南瓜壶

当代 蒋蓉制紫泥佛手壶

传统的制壶手艺人,

善于将动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体,

经过艺术提炼、创造,

自如运用于紫砂作品之中,

设色与造型逼真,

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

形象色泽及表面肌理

都有妙趣天成之感。

蒋蓉 段泥莲蓬壶

蒋蓉 封侯壶

蒋蓉 段泥双色佛手壶

蒋蓉 瓜果紫砂壶

蒋蓉 瓜果紫砂壶

瓜果梨桃、人物众生,

在制壶人手中一跃而出,

牡丹壶像一朵盛开的牡丹,

芒果壶看上去就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芒果,

无论从造型、颜色,

还是质感来看,都惟妙惟肖。

远看如是,近看也如是。

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蒋蓉 莲花青蛙紫砂壶

蒋蓉 芒果壶

蒋蓉 牡丹壶

蒋蓉 牡丹紫砂壶

蒋蓉 石榴树蛙壶

紫砂壶奇在形态上

“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大师级的壶,

每次都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创作,

每一把都有不同,

变化多端,幻化无穷。

艺术贵在变化,

宜兴的紫砂壶正是把

变化的奇与美表现到了极致!

蒋蓉 荷塘月色

蒋蓉 寿桃

蒋蓉 圆梦壶

蒋蓉 仙桃果子壶

蒋蓉作品

蒋蓉款猴钮紫砂壶

蒋蓉款石榴提梁壶

蒋蓉款紫砂如意人生茶壶

蒋蓉枇杷壶

蒋蓉手制果实树桩壶

蒋蓉手制紫砂莲花壶

蒋蓉树桩壶

蒋蓉松段金蟾紫砂壶

蒋蓉 荷趣壶

现代 蒋蓉制西瓜形紫砂加彩壶

近代 蒋蓉制玉米形壶

蒋蓉银杏果枝壶

蒋蓉制 朱砂粉塑人参果壶

蒋蓉制百果壶

蒋蓉制荷叶壶

蒋蓉制长寿碧桃壶

蒋蓉制紫砂玉米形茶壶

蒋蓉紫砂壶

蒋蓉紫砂西瓜壶

蒋蓉作石榴形茶壶

近代 蒋蓉制白菜形紫砂壶

近代 蒋蓉制瓜形壶

近代 蒋蓉制寿桃钮紫砂壶

近代 蒋蓉制蜗牛钮紫砂壶

近代 蒋蓉制玉米形壶

蒋蓉 荷花青蛙壶

当代 蒋蓉制十一头巧色莲花酒具

当代 蒋蓉制本山绿泥荷叶酒壶

莲蓬青蛙荷花型紫砂茶具

青蛙莲子五头茶具组

蒋蓉石榴紫砂壶

蒋蓉 束柴三友壶 段泥五色土

蒋蓉 小南瓜壶 段泥

蒋蓉(1919-2023)别号林凤,出生于宜兴穿埠潜洛村的一个紫砂世家,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基数辅导;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11岁时辍学在家制作紫砂壶,20岁不到时,随伯父蒋燕亭到上海学艺,技艺精进,仿制过陈鸣远的作品,此时作品多为花货摆件。宜兴蜀山紫砂合作社成立后,她带过几批徒弟,人称蒋辅导,为7名技术辅导中最年轻者。她的作品造型,设色逼真,惟妙惟肖,意趣盎然,自成独立的艺术风格。

蒋蓉大师文思敏捷,才华出众,从艺70多年,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紫砂事业。她对紫砂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她认为:艺术是发现、提炼、厚积薄发;技术是千锤百炼、功到自成。紫砂壶艺是文化和技艺共同积累的结果,和其他所有艺术一样,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而艺术是能给人们精神上赏心悦目的享受。

在艺术实践中,蒋蓉大师善于将动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创造,自如运用于紫砂作品之中,设色与造型逼真,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形象色泽及表面肌理都有妙趣天成之感。其创作大多以自然界瓜果、动植物为题材,表现手法以仿生为主,作品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形成了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可以说蒋蓉大师在仿生类紫砂艺术方面的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蒋蓉 佛手壶

蒋蓉 蝉钮瓜形紫砂壶

近代 紫砂石榴壶

民国 段泥及绿泥壶

清 无款石榴壶

清中期 陈曼生铭昙摩迦室款紫泥半月瓦当壶

清中期 紫泥印包壶

周桂珍款 段泥南瓜壶

朱可心 朱泥鱼化龙壶

今天收集的这部分紫砂作品,都是采用提炼取舍的手法,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突出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

  紫砂的可塑性,赋予了艺术家对线条的无限追求,可刚可柔,可繁可简。造型也赋予了观者无穷想象。蒋蓉的花货,以果品居多,花生、核桃、菱角,也做笔洗、荷叶盘。朱可心的花货,多树桩、松竹梅。裴石民的花货与蒋蓉类似但也有区别。

以上内容是关于了解紫砂文化的意义和了解紫砂文化的书籍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建水白泥陶器 建水白泥壶讲解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