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的三大壶式 紫砂壶三大类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二人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三大壶式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三大类和紫砂壶的三大壶式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的三大壶式 紫砂壶三大类1

在紫砂壶里,我们且可分成三类,素器裸胎紫砂、文人刻绘紫砂与宫廷紫砂三种。

前者,便是我们可见的圆器、方器、筋囊器等,素面裸胎,无一处矫饰,仅凭借壶身的线条处理,造型的转折来表现气韵。

▲提壁壶 景舟制

以玉璧理念设计制作而成,壶体扁而呈圆柱形,刚中带柔,和谐匀称,提梁把虚实节奏协调,轮廓造型端庄周正。

以最简单的点线面表现出紫砂光素器的天然韵致。

▲僧帽壶 景舟制

壶身上下线条变化丰富、比例恰当,特别是壶颈肩部用收紧的云肩线,使壶的节奏感更加强力。

莲花瓣的比例及畅开的角度,有一种莲花正在开放的态势。

壶嘴壶把的大小粗细与整体比例协调得体,壶盖面层次有序加高,正托起了花顶摘手,使其更显端庄、内敛,制作精致。

▲宝菱壶 景舟制

此件同样为顾景舟先生所作的筋囊器,宝菱壶,即细密的筋纹展现了高超的技艺。

这一作品在线条设计上的特点是等分和对称,俯视此壶的壶盖形状就像古代的铜镜菱花身筒是等分,盖平面亦呈菱花形,增加了壶盖的层次感。

壶身菱形线条与壶盖相互呼应,壶圈足与身筒也是通过线条相互呼应,各部线条虽短却不显琐碎,多却并不显繁复,可见处理细致。

▲束柴三友壶 蒋蓉制

此壶为蒋蓉大师所作,在前日的文章中也讲到过,此壶乃是花器中极难制作的壶式。

壶身由束起的松、竹、梅干所组成,各部细节刻划仔细,自然夹置,于繁复中见规整条理。

文人紫砂器,则是以清曼生壶与玉成窑为特点的一批文人紫砂器,这类多是文人设计器形,并在壶身题铭刻绘,有着浓重的书卷气。

▲曼生 扁石壶

此壶为曼生扁石,壶以紫泥为胎,胎土淘洗精炼,砂质细腻,色泽深沉,器表包浆莹润光滑。

作扁鼓式,身形圆扁,上接平盖桥钮,下作暗足,底内钤“种榆仙馆”篆文方印,印文清晰,极具金石韵味;于把下钤“彭年”制款。

壶身一面腹部刻“击缶鼓,洗俗尘,雨前新煮建溪春”十三字,实为根据“扁鼓”之形,特别题刻之铭文。

▲曼生 笠阴壶

铭文: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

▲曼生 井栏壶

铭文: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得茗饮。丙子之夏曼生书铭。

天茶星,主甘露,东井,即井宿,星名,主水之官也。喻得上好之水,泡好茶。

▲台湾鸿禧美术馆馆藏 玉成窑半瓜壶

▲玉成窑 棋奁壶

此件玉成窑紫砂器,作棋奁式,壶身由于较低的烧制温度,呈现出细腻绵密的性状特点,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此壶模刻周鬲“京姜鬲”文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式》卷七录其铭文,其书刻字体俊秀,极具赏玩价值。

注:雍正时期多喜裸胎,因此将其时期的作品归在第一类中。

▲康熙 紫砂胎珐琅五彩花卉茶壶

▲ 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提梁壶

▲ 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提梁壶

▲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提梁壶

▲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 清乾隆

▲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 清乾隆

买来的紫砂壶还藏在锦盒里好不好(紫砂之家里的壶能买吗)

  

古时候,小户人家,舍不得茶叶,常喝过夜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这熟汤气指的是茶汤的馊味。紫砂壶泡茶不馊,说明它的透气性还是很好,泥料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又经过拍打成型,其双重气孔特征很明显,但禁不住长时间这么闷着,所以这也会导致发霉。

泡完茶,立即清洗紫砂壶,倒去茶渣,壶面拿茶巾擦拭干净,壶口倒扣茶台上,自然阴干,彻底干燥后,可放于博古架等架子上,这样比较通风。等到下次想要泡茶的时候,只要热水冲淋壶内壶外,热下壶身就可以泡茶了。

如果沾染上霉味,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泡壶热水,激晃几下,再用冷水激晃,如此反复,可以消除霉味,这个方法时候紫泥和段泥类的紫砂壶,朱泥除外。

因为朱泥的致密性高,经不住骤冷骤热,这朱泥壶发霉了,就再重新开壶,置于干净的锅内,放满水,没过壶面,小火文煮,可以放点茶叶,去去味。煮开后,自然冷却,再把壶清洗干净即可。

紫砂壶突然开裂了(紫砂壶开壶裂了)

近日,有位朋友整理几年前买的紫砂壶时,被吓了一跳,有一把壶的壶底竟然出现了裂缝。用的时候好好的,收藏几年竟然开裂了,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使用不当造成

常见有发生磕碰造成损坏(有时候自己也没发现磕碰出现的暗伤)后续使用导致紫砂壶开裂。

紫砂壶长期被太阳暴晒也有可能导致出现裂纹。

也有紫砂壶因泡茶时骤冷骤热或受冷受热不均匀,导致壶体“惊破”的情况。

如,在低温的环境下,有的壶友没有温壶的习惯,直接用滚开的热水直接泡茶,紫砂壶则有可能出现开裂的情况。

特别注意,如果你的紫砂壶长期不用,壶身会过度风干,壶体结构变得疏松,特别是颗粒大的段泥壶。这时突然一道开水进去,也很容易开裂。

二、特殊壶型容易裂

有的特殊泥料、壶型也容易导致壶体开裂。

最典型的就是朱泥壶了。红泥,朱泥,大红袍这3种泥料在烧制时壶身收缩较大,在温差发生急剧变故时,较其他泥料更容易开裂。

另外,薄胎壶、某些壶壁不均的花器(如供春等),在使用时也应该特别注意。

如何防止紫砂壶出现裂痕?

1、购买时仔细检查

一般来说烧制好的紫砂壶,如果没有外力伤害,是不会自然产生裂痕的。我们在选购紫砂壶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无大的裂纹。

2、养成温壶的习惯

夏天空调底下或者冬天室内温度低时,先用温水注入壶内,然后晃动紫砂壶,再用温水淋壶身,最后再用此壶泡茶,可有效避免紫砂壶开裂。

此外,注意不要让开水连续固定冲烫壶的某一个点,以免受热不均。

刚用冰冷的自来水冲洗过的壶,不要马上泡茶或者注入热水暖壶,应该放置在温暖的室温下,让壶自己先热热身,再温壶,便可泡茶。

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的三大壶式和紫砂壶三大类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晶光什么意思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