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鉴赏与收藏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鉴藏书籍和紫砂鉴赏与收藏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应书良作品
四号井深井紫泥大彬如意
壶型来源
大彬如意是一款经典的器型,为明朝大师时大彬精心制作,故称“大彬如意”。其时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说。
全手工制作 容量250cc【丁酉年制】
壶型介绍
盖呈凸圆形,为压盖。盖面贴有四瓣如意纹饰,对称分布,厚度约为1毫米,工艺精良,扁圆形纽。
大彬如意是一款经典的器型,此款壶既有“事事如意”之意,又有以三足撑体的“鼎立”寓意。
大彬如意——实物照
个人介绍 - 应书良
应书良
—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第三届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金壶沙传紫砂艺术研究所所长 总工艺师
制壶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勤芳先生,书画陶刻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徐安碧先生。作品传承古法,多以全手工成型,在传统的基础上寓以了自身的风格,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
(推荐阅读::< a href="https://www.lhecha.com/2414.html " target="_blank">普洱茶喝了会睡不着吗 a>,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lhecha.com)2023年3月应韩国茶道文化研究所邀请赴韩参加中韩文化研究交流,
2023年5月于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结业,
2023年中国美院紫砂高级研究班毕业。
2023年荣获第三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 。
2023年荣获“景舟杯”制壶大赛铜奖 。
往期回顾
4号井乌泥——《冰纹鱼罩》去逛逛>>
4号井底槽清——《仿古如意》去逛逛>>
≡ END ≡
特意带 上新桥壶 去园林找了桥为背景
扁圆壶体上的是块面最简洁的平板桥,江南水乡村前屋后最常见的木板桥,抑或石板桥,远远望去仿佛是座亭桥,它立于壶顶,是个桥形钮,身上清茶水波,晃动着涟漪。把手上亦有一块桥面,立在把环的最顶部,有如虚空的拱桥上部的平坦的桥面,这是端茶倒水时拇指的摁压处,顾景舟从而在一把茶壶上巧妙地建造了两座江南最具形貌的各不相同的桥梁。
从上新桥壶,可以看出顾大师的匠心独运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艺术境界的深刻领悟之上的,也难怪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有文人情怀的紫砂大师。他借助经过提炼、简化的形,写意地表现了水乡的神韵和意趣,这极像中国水墨山水画带给人的简淡玄远的艺术享受。
皎然的《诗仪》中说:“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这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境”与“象”概念不同,“境”是“虚”,“象”是“实”;其二,虽有虚实之别,但融合在一起,很难分清。我想顾景舟的上新桥就达到了境象难明,形意不分的境界。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现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其中有许多紫砂珍宝,如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顾景舟等大师作品,如有机会,一定要前往亲眼所见。
1.时大彬提梁
2.明项圣思 桃形杯
3.陈鸣远 东陵瓜
4.清乾隆 陈殷尚 高水仙花壶
5.清 陈荫千 竹节提梁壶
6.杨彭年制 曼生横云壶
7.杨彭年制 曼生半月壶
8.杨彭年制 曼生仿古井栏
9.邵大亨 龙头一捆竹
10.清道光 壶痴款 包袱壶
11.清道光 万泉款 延年壶
12.清晚期 客斋款 汉君壶
13.民国 程寿珍 仿古
14.民国 程寿珍 扁石
15.裴石民 盉式壶
16.裴石民 松段壶
17.王寅春 桂花砂 石瓢
18.王寅春 绿泥半菊壶
19.朱可心 合菱壶
20.顾景舟 大提璧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鉴赏与收藏和紫砂鉴藏书籍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